談未解之謎
“泰坦尼克號”的沉沒
1912年4月12日,我們永遠記住了這一天。這一天是個悲慘的日子,舉世關注的英國豪華客輪“泰坦尼克號”在第一次航行中因撞到海底冰山而沉沒了,我們為之悲痛。
在萬眾矚目下,“泰坦尼克號”於1912年4月10日從英國出發了,目的地為美國,具體地點是從南安普敦航行到紐約。這是這艘豪華巨輪的首次航行。而不幸的事情卻在航行幾天後發生了,4月15日它在北大西洋撞上冰山而沉沒了。此次海洋事件共有1503人喪生,極大地震驚了人們的心靈,這麼先進的航船竟然出現了這樣的事故,這麼多人遇難,這在當時所處的和平時期裏是極為罕見的,同時也是後果最嚴重的。因此,人們都記住了這次海難。著名的電影《泰坦尼克號》就是根據這次真實事件改編,這更增加了我們對這次海難嚴重後果的震驚。
“泰坦尼克號”是一艘巨大的客船,長882.9英尺,寬92.5英尺,從龍骨到四個大煙囪的頂端的距離有175英尺。此外,它還很豪華,從外觀到內部,設計與建構都很壯美,因此花費也很大,它耗費了英國白星航運公司7500萬英鎊,所以它在20世紀初被建成時,人們都稱它為“夢幻之船”,並且以乘坐它為無上的光榮。總之,它是當時一流的超級客船。
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號”從南安普敦港的海洋碼頭進行第一次航行,當時的船長叫愛德華·史密斯,大家都為他感到驕傲。航船即將起航時,碼頭上擠滿了人,有的是乘客,有的是來為他們送行的家屬,還有搬運行李的工人及海關的工作人員,當時熱鬧極了。“泰坦尼克號”在中午12點整緩緩地離開了碼頭,起航了。當時人們懷著驚喜與興奮踏上客船,想要獲得世界上最大的客船的第一次航行的經曆,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這卻是他們的最後一次航行。
1912年4月14日晚,“泰坦尼克號”以22.3節的速度航行,船艙內的人們有的休息,有的狂歡,他們沒有想到死亡正悄悄地向他們逼近。由於這天晚上風平浪靜,船長對危險也沒有過多地在意。當船長接到附近很多船隻發來的冰情通報時,立刻命令瞭望員進行觀察,誰知瞭望員竟忘記了帶望遠鏡,隻能用肉眼觀察。他當然看不到遠處的冰山,再加上這年冬天比較暖和,冰山在海洋裏就漂得更遠了,也增加了他觀察的難度。由於大家對危險的警惕放鬆,直到當夜23點40分,瞭望員弗雷德裏克·弗利特才發現遠處有一塊黑影並在迅速變大,他意識到了危險,於是他拿起電話向前艙報告,說發現前方有冰山。前方接到電話後立即采取措施,命令船隻減速,向左轉舵,往回走,可是還沒有來得及執行成功,航船就撞到了冰山上。由於撞擊力過大,船底承受不了,於是鉚釘被毀,鉚釘斷裂後,海水就進入了水密艙,當時的進水部位有5個,超過了“泰坦尼克號”水密艙隻能承受4個的限度,所以當時航船大量進水,但是人們並沒有意識到。
撞到冰山後,船被命令停了下來。一些乘客來到甲板上欣賞夜景,而此時船上有三根煙筒柱子突然發出了很大的響聲。史密斯船長得到通知後,和哈蘭·沃爾夫公司的首席造船工程師托馬斯·安德魯一起去檢查發生了什麼事,檢查過4個水密艙之後,發現事態已經很嚴重了,沒有辦法搶救了,一兩個小時後船就會沉沒。此後船迅速地下沉,於是史密斯船長下令,救生艇準備救人。同時“泰坦尼克號”發出了“CQD MGY”的呼救信號,不久又發出了SOS求救信號。大西洋上的很多船隻都收到了求救信號,如法蘭克福號、弗吉尼亞號......他們接到信號後立刻前去營救,但是時間太緊了,此時離“泰坦尼克號”船比較近的一些客船卻由於電報員的原因而耽擱了對它的救助。
由於船迅速下沉,人們感到萬分恐慌,因此搶救工作進行得非常不順利,而且非常混亂,救生艇工作更是亂七八糟。婦女和兒童先登上救生艇,但是一些救生艇還在半空中就被放了下來,還有一些人為了自己逃命而不顧別人,強硬地擠到船上,讓很多人無法登船。有651人登上了救生艇,剩下的就被淹沒了。
淩晨1點35分,鍋爐室進水了。2點10分,最後一封呼救電報發出。2點13分,29台大型鍋爐互相衝撞著砸破4個水密牆,船頭部位被砸開了大洞,海水進入。2點17分,海水又湧入中央電力控製室,電源被破壞。2點18分,“泰坦尼克號”船身斷為兩截。2點20分,“泰坦尼克號”沉入了水中。1503名乘客和船員隨它而去。
多麼悲慘,搭上救生艇的人隻是一小部分,而大部分乘客在沉船時也一起沉入海內,其中很多人是被冰冷的海水凍死的。很多乘客的屍體都沒有找到,讓人非常痛心。
3點30分,最先趕到出事現場的是卡納德公司的客船卡帕西亞號,此後其他的船隻也參與到了救援工作。救援工作一直持續到早上8點30分,共12個救生艇被救出,隻有705人生還,其他的就失蹤或死亡了。當時人們為之舉行了一場悼念儀式,情形非常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