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一分收獲,有所失才有所獲。聽起來很矛盾,不是嗎?為什麼有所失,
才會有收獲?難道不是我隻要做了什麼,就一定會有回報?不是的。隻有當你
為生活和工作的付出有價值時,才有可能得到期望的回報。
給你一個團隊,你能怎麼管
192
\\u003e\\u003e\\u003e\\u003e\\u003e\\u003e 在現實的團隊中,有的人利用自己占有的相應的資源,迅速地過上了令人
豔羨的生活,那些一無所有和沒有任何資源的人,他們應該怎麼辦呢?你需
要讓他明白,這種不公平是鐵定存在的現實,他最應該做的事情是,通過努
力,把自己的劣勢變成動力,盡最大可能去發揮自己的長處,尋找機會,堅
持做自己想幹的事情,然後當機遇降臨時,就非常有希望扭轉這種不公。如
果他隻是抱怨,那他這一生都將活在抱怨中。同時,我們要在團隊中確定一
條紅線:抱怨是殺死團隊的病毒,絕不容許有人帶著抱怨的情緒工作,包括
你自己。
承認不公平的一個好處就是,它能激勵我們去盡己所能,而不是一味地自
我感傷,抱怨團隊的回報不公。生活的使命並不是讓每一件事情都變得完美,
而是幫助和激勵你完成對生活的挑戰。
很顯然,這是一種普遍現象,員工們在拚命地為他自己感到遺憾,因為他
覺得上司是不公平的,公司待人有其偏好,老板總是喜歡某些特定的人——不
是他,是別人。他一味地沉浸在探究環境的公平與不公平中,在工作中虛度時
光,陷入困境。他並不了解,上司們都有自己不同的喜好,無法保證他們對其
他任何人都能夠公平地對待。
● 最壞的製度是“平均主義”
如果有些人認為平均就是公平,管理者又努力這樣做的話,結果將變得一
團糟。不管怎麼做,回報都是相同的,要是每個人都缺乏積極性,就會導致公
司的虧損,因為“平均主義”的所謂公平就是對工作積極的員工最大的不公平。
在一家公司,一個職員憤憤不平地說:“我跟某人是同時進公司的,學曆
一樣,幹一樣的電腦工作,但我的工作能力比他出色,每天多在公司加一小時
的班,為什麼他的薪金和我一樣?”另一名職員說:“我每個月努力做到超出他
五倍的業績,但工資和他一樣多,憑什麼?”
平均主義會犯眾怒,因為每個人都不滿意,而你要學會籠絡和獎勵最優秀
CHAPTER NINE ―― 建立淘汰機製
193
的員工,通過能力與業績的差距,體現出團隊重視程度的高低。
美國的布魯金斯學會多年來以培養世界上最傑出的推銷員著
稱於世。該學會有一個傳統,那就是每期學員畢業時,會給他們
出一道最能體現推銷員實戰能力的實習題。
在尼克鬆當政時,曾經有一位學員成功地把一台微型錄音機
賣給了尼克鬆總統。為了獎勵他,學會贈給了他一隻刻有“最偉
大的推銷員”的金靴子。但是在接下來的 26 年時間裏,卻再也沒
有人能夠獲此殊榮。
最有意思的是,在克林頓當政時,學會居然給學員們出了這
樣一道難題:請把一條三角褲推銷給現任總統。後來克林頓卸任,
布什走馬上任,學會的實習題也有所改變:請把一把斧子推銷給
布什總統。
由於在之前 26 年的時間裏無數前輩都無功而返,許多學員都
放棄了角逐金靴獎的機會。他們抱怨說,這個任務並不比推銷三
角褲簡單,因為現任總統根本不需要斧頭,即使需要也用不著親
自購買。
直到 2001 年,一位名叫喬治 · 赫伯特的推銷員的出現,才再
次打破了這一推銷極限。然而,用喬治 · 赫伯特自己的話說,其
實他也沒花多少工夫。他說:“我認為把一把斧子推銷給布什總統
是完全有可能的,因為總統在得克薩斯州有一個農場,裏麵有許
多樹。於是我就給他寫了一封信,信中說:‘總統先生,有一次我
有幸參觀了你的農場,發現裏麵長著許多大樹,有些已經枯死了。
我想您一定需要一把斧頭。眼下我這裏正好有一把非常適合砍伐
枯樹的斧頭,如果您有興趣的話,請按這封信上的地址給予回複。’
後來,他就給我彙來了買斧頭的錢。”
給你一個團隊,你能怎麼管
194
\\u003e\\u003e\\u003e\\u003e\\u003e\\u003e 曾經有記者這樣問過布魯金斯學會的負責人:26 年的時間裏,
學會培養了數以萬計的推銷員,也造就了數以百計的百萬富翁。
難道說他們的能力真的不如喬治 · 赫伯特嗎?為什麼不把金靴獎
發給他們?換言之,布魯金斯學會不公平。對此,該負責人回答道:
“這隻金靴子之所以沒有授予其他的學員,是因為我們一直想尋找
這麼一個人,這個人不會因有人說某一目標不能實現就放棄,更
不會因某件事情難以辦到而失去自信。”
喬治 · 赫伯特的成功有力地證明了我們的觀點:有些事情當你認為很難做
到時,並不是它真的做不到,而是你失去了積極的進取心。你做不到的事情,
並不意味著別人也做不到。於是,站在團隊的角度上,那些可以做到的人,就
有資格得到更多,做不到的,則隻能是讓位,站在一邊成為配角。
● 讓員工為了“公正”而奮鬥
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製定一個目標,他必須知道自己要什麼,能做什麼,
並用熱切的渴望、積極的行動去實現它,而不是一味地去抱怨世界的不公。我
在管理中有一項鐵的原則,當發現有人在抱怨時,我不會因為團隊確實虧待了
他就不懲罰他,我會先讓他明白這種情緒的危害性,然後考慮給他公正的回報。
因為一個真正優秀的手下,他一定明白抱怨是無用的,否則他隻能讓團隊失去
更多。他要拋棄公平與不公平的概念,接受團隊的等級製度和淘汰製度,從而
不斷強化自己的競爭力。
在團隊之中,永遠不會出現員工想象中的那種“公平”。現實就是這樣,
處處存在著不公平,而且,當你決心產生差別化待遇時,有時會刻意製造一些
不公,讓員工感到必須加倍努力,讓他們每個人都踏踏實實地邁出每一步,做
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就像我對一名普通職員所說的:“上司對你不公平,你的付出得不到回
CHAPTER NINE ―― 建立淘汰機製
195
報等,都不是理由,一個人付出的努力也許一時間看不到效果,但如果你每
天都能兢兢業業地做好自己的工作,相信不管是好上司還是壞上司,你的團
隊一定會看在眼裏,並在合適的時機給你足夠的回報。你要有耐心,堅持下
去。但如果你迫不及待地希望馬上就收獲果實,那麼對不起,你無法通過
考驗。”
給你一個團隊,你能怎麼管
196
\\u003e\\u003e\\u003e\\u003e\\u003e\\u003e 別讓“壞人”破壞團隊氣氛
在 CVS Caremark 公司擔任行政總監時,我經常講到管理學上一則非常
著名的定律——酒與汙水定律。團隊有變成汙水的可能性,也有變成美酒的無
限前景。這條定律說:
將一匙酒倒進一桶汙水,得到的是一桶汙水;把一匙汙水倒
進一桶酒裏,得到的還是一桶汙水。顯而易見,汙水和酒的比例
並不能決定這桶東西的性質,真正起決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汙水,
隻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汙水。
當公司的人事專員詢問我一名員工的去留時,我告訴他:“我們完全可以同
情他,幫助他保住這個飯碗,反正他向你作出了痛改前非的保證,不是嗎?可是,
假如我們在這種時刻大發慈悲,有朝一日,需要被人可憐和同情的,就不僅僅
是他了,還有你和我,這個團隊中的任何一個人,包括這家公司。”
他在工作中當了一名“壞人”,給部門造成了極壞的影響,那麼他就必須
馬上出局。同情和寬容對團隊來說顯然是必要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無
原則地施恩。
在任何組織裏都會存在幾個讓人頭疼的人物,他們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為
CHAPTER NINE ―― 建立淘汰機製
197
了把事情搞糟。有些人在公司裏到處搬弄是非、傳播流言、破壞公司內部的和
諧。最糟糕的是,他們就像果箱裏的爛蘋果,如果你不及時處理,它就會迅速
傳染,把果箱裏其他蘋果也弄爛。
有些人喜歡造謠,有些人則甘願當背後捅人刀子的小人,林子大了什麼鳥
都有,何況一家公司或者一個部門?員工來自五湖四海,性格各異,目的不同,
這決定了我們無法避免汙水與爛蘋果。它們的可怕之處,就在於驚人的破壞力,
能夠將最優秀的團隊徹底摧毀,變成一個垃圾組織。
一個高效的部門,隻要進來一名“壞分子”,很快就會成為一盤散沙。團
隊往往是非常脆弱的,因為它的高效運轉,需要每名同事的相互理解、妥協和
容忍,所以它很容易被侵害與毒化。就像人體的健康需要每個部位的密切配合,
但如果患上了感冒,馬上就會百病叢生,這個人就喪失了活力,每天不是打噴
嚏就是流鼻涕,完全一副壞形象了。
破壞要比建設容易,這是團隊不能容忍壞人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有這樣一
個很精辟的論述:“一個能工巧匠花費時日精心製作的陶瓷器,一頭驢子隻需
要一秒鍾就能把它們毀壞掉,讓它們從精美的器皿變成一堆什麼都不是的破
爛。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你擁有再多的能工巧匠,也不會有多少像樣的工作成
果。如果你的團隊存在這樣一頭調皮搗蛋的驢子,你應該馬上把它清除掉;如
果你無力這樣做,那麼就應該把它拴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把它放出來危害團
隊。”這個理論是在告訴管理者,如果你的團隊中有這樣一頭驢子,你要麼驅逐、
要麼讓它老老實實地拉磨。
現代團隊管理的一項很緊迫和根本的任務,就是持之以恒地剔除爛蘋果。
也就是說,要把你的團隊放置在一架天平上,不斷地對人才進行鑒別和篩選,
並進行良好的指引和帶動,讓天平時刻保持平衡,使合格者的力量健康、團結
地指向同一目標,這就是人才的管理運作,你隻有懂得了這些,才能勝任團隊
的管理工作。
給你一個團隊,你能怎麼管
198
\\u003e\\u003e\\u003e\\u003e\\u003e\\u003e 十種團隊“壞人”:
● 亂嚼舌根的人
許多人能幹,但就是嘴上沒把門的,常把別人的缺點當作自己的談資,把
公司的缺點和失誤當作宣傳與標榜自己的工具,背後亂嚼舌頭根,咬來咬去,
傳播八卦消息。他們將講別人壞話當成了自己的樂趣,製造與誇大同事的緋聞、
公司的問題,來破壞團隊的氛圍。這樣的人,能力再強,業績再好,也不能留,
必須清除。
● 公私不分的人
很多資格老的團隊成員,他們覺得自己的貢獻較大,就會公私不分明,
有時將團隊的資源拿來私用,比如一些辦公用具,一張紙、一支筆,大到電
腦和公司的汽車隨便私用。當然,最常見的,一般都是用公司的電話解決私
人問題,或者在工作的時間用團隊的資源來給自己幹私活,等等。如果你總
是默許這樣的行為,長此以往,公司或部門就成了讓你的員工謀取私利的
平台。
● 誇誇其談的人
喜歡高談闊論,但就是不幹實事。這樣的員工每個團隊都有,他們目中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