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說:“當自己有一個傻瓜時,自己會很痛苦;有50個傻瓜是最幸福的,吃飯、睡覺、上廁所排著隊去。當自己有一個聰明人時很帶勁兒;當自己有50個聰明人實際是最痛苦的,誰都不服誰。”馬雲認為自己在公司裏的作用就像水泥,把許多優秀的人才黏合起來,使他們的力氣往一個地方使,這就是他的工作。
在企業裏,要加強員工對企業目標的認同感,這樣才能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這就需要確定一個明確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目標。馬雲建議說,如果給公司指出一個目標,這個目標必須非常明確、清晰,使整個公司從總經理到門口傳達室的老大爺都得知道這個目標。當人們行動有了明確的方向,而且不斷地與目標加以對照,人們的行為動機就會得到維持和加強,同時也會自覺地克服一切困難,努力達到這一目標。
因此,2004年,阿裏巴巴重新確定公司目標:第一個是做102年的公司;第二個是做世界十大網站之一;第三個是“隻要是商人,一定要用阿裏巴巴”。
此後,馬雲又進一步思考那些偉大企業繼續發展的深層次原因。他認為,2003年阿裏巴巴在B2B領域發展得很好,怎麼走下去,他很迷茫。當他站在第一的位置上,往往不知道該往哪裏走,因為第二、第三可以跟著第一走,但是第一沒有參照物。那時他就是憑著使命感做出一係列決定的。
拓展透析
沒有明確的目標,或是目標不專一的企業,再勤勞也是徒勞,就像一艘沒有目的地的船,如果有目標、有方向的話,就算是中途遇到風浪,風浪停息後,還是可以調整好方向,向著目的地駛進。
殼牌石油公司的創立源於馬庫斯·塞繆爾的敏銳。他在10歲時就與父親一起闖蕩遠東,把貝殼賣給箱包製造廠,用作裝飾,然後再運到倫敦銷售。
在多次的航程中,塞繆爾經常看到美國石油巨頭洛克菲勒家族的油輪,這個無名小卒竟然從這些冒著濃煙的油輪上看到了自己的前途,敏銳的直覺告訴他:石油真是個不錯的生意!從此以後,他放棄了一輩子賣貝殼的念頭。
當他擴大了貝殼生意,賺取到足夠的資金後,立即進入能源業。但是塞繆爾沒有足夠的資金經營石油,他先把遠東的煤炭運到日本銷售,完成了資本的原始積累。
隨後,他組建了自己的石油公司,由於是從貝殼生意起家,石油公司的名字就叫殼牌石油公司。這個公司至今都堅持著塞繆爾的偉大信念:瞄準目標吧,沒有不可能發生的奇跡!
建立目標管理製度的一個關鍵點,是要讓企業的高層管理者們對整個企業進行一次深刻的考察,目的是了解本企業的目標、人力情況、本企業的優劣勢以及本企業可用資源的狀況等。通過對企業的經營實況做一番衡量,可以決定應從何處著手及應如何著手建立目標管理製度,才能取得最大的效果。通常應考慮以下問題:
(1)目標管理製度能否成為一項正式的製度,倘若要成為正式的製度,那麼應該“正式”到什麼程度。
(2)是否全部管理層都應參與。
(3)製度的推行,是僅以企業的某一部門為限,還是應在整個企業全麵推行。
(4)推行目標管理製度,是否與績效獎金製度相結合。
(5)此項製度推行時,應與企業內部的管理信息係統及其他有關製度建立怎樣的關係。
(6)推行目標管理製度之前,是否先有一段試行期。
(7)是否應該先從企業內某一部門或某一管理層開始,然後再根據推行的經驗決定是否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