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2 / 3)

我們被上帝安排在一個穆斯林家庭。我不想妄自說這到底是幸還是不幸。幸與不幸,是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的,關鍵是看我們怎麼去想。你的選擇,我也不想再多做什麼評價,我隻想告訴你,隻要自己選擇了就勇敢堅毅的堅持下去,不要後悔自己的選擇。

今天我去了敬仰已久的哭牆。在它稍遠的對麵就是耶穌受難的聖墓大教堂,如此方寸之地,為何就承載著如此沉重的糾葛?我想大概全世界二三十億有天國概念的人把心靈家園放在這裏,其中包括我們的大家族,又怎麼不讓這裏的每一塊磚,甚至每一粒泥土,生出令人敬仰的魅力及沉鬱的光芒?但說實話,我的心情很平靜,許是習慣了吧,要說有什麼變化的話應該就是虔誠感更加凝重了些。我在那虔誠的默念熟悉的禱告詞,同時也在祈求早日聽到關於你的消息。

我在心裏一遍遍的問上帝,葉梓,你在哪裏?

我在心裏一遍遍的告訴上帝,告訴你,我在耶路撒冷,夜。

這個女孩,就是葉瀾。一個虔誠的伊斯蘭信徒,來自中國的回族自治區。

葉梓,是她的妹妹,一個敢愛敢恨,個性鮮明的人。

(4)

人生多險,生命多難,我們要讓自己變得強大、堅韌、有力,坦然、平安、寧靜的度過一生,也許唯一的辦法就是把自己交出去,交給一個信仰,它可以是一個具體的人或組織,讓這個你終生信仰的人或組織陪伴你,與你共同呼吸,心連心,讓你變得堅強,變得寬廣,敢於去承擔,去挑戰,去贏得。

——麥家

“我給大家強調一些吃飯時需要注意的幾項啊”,大家進入齋堂之後,寺廟的常駐惠達法師向大家善言說,“吃飯時我們不允許說話,碗需要端起來,盡量不要發出吃飯的聲音,把飯吃完後在把碗放下。寺廟裏所有的糧食都是百姓們供養的,我們要節儉,所以大家把碗裏的粥喝完後自己倒些熱水涮幹淨之後再把水喝了。。。。。。”

話還沒說完,大家在下麵就麵麵相覷,麵露難堪色,對於平時吃飯習慣剩飯菜的人來說,這些禮俗不得不說是有些難以接受,但入鄉隨俗,也隻得試著接受了。

上衣口袋裏,隱約感到了手機的震動,拿出來一看,依舊是陌生號碼,和昨晚是一個。

我在耶路撒冷,夜。

莫名其妙。你在耶路撒冷關我什麼事。心裏輕聲說了一句,沒怎麼在意就接著吃飯了。

說實話,在這裏吃飯,於我而言不僅僅單純的是吃飯了,而是一種任務,有些艱巨的任務。

洗過碗後,江祁回住的地方取了相機,並對同屋的同伴說:“今天上午好像是安排的無聊的佛學講座,我就不去聽了,有事給我打電話。”說完就拿著相機出去了。

其實是嚴歌約了他一起出去遊玩。

嚴歌,在大學裏因拉得一手小提琴而出了名,曾獲全國小提琴大賽一等獎,平時人有些孤傲,總給人一種拒人於千裏之外的錯覺。其實,她人是很好的,隻不過骨子裏有些高傲,不喜與人交流。所以身邊的朋友總是那幾個,其他不了解的人想接近也不太敢接近。不過,在江祁麵前是個例外。

“什麼時候來的?今天吃齋飯吃的還好嗎?”見到嚴歌,江祁就問,邊問邊舉起相機拍照。

“還好吧,就是還有點不習慣。寺廟裏的飯還真難吃的可以”嚴歌尷尬的說,邊說邊用手遮擋自己的臉。

“那是,大部分人平時習慣了大魚大肉,不是香辣雞腿漢堡,就是牛排,現在讓你整天吃素,不沾半點油氣,你受得了,你的胃也得抗議。”

“昨天我給我媽打電話還說,來時帶的水果、餅幹之類的都吃完了,要不你一會陪我去外麵超市買些吧。”說著,嚴歌蹦到江祁麵前,一綹頭發拂過臉麵,洗發水的香味還隱約可以聞得到。

“你平時不是都避諱和男生走在一起嗎?怎麼現在不怕我給你造成負麵新聞了嗎?”

哢哢兩聲,又拍了兩張照片。

“你怎麼還拍我照片啊。別拍了,要拍就拍那些建築吧,或者遠處的風景。”

“拍那些有什麼意思,隻有景的照片沒有什麼可看的,有人的照片才有故事。等回去後給你做成一個電子相冊啊”

“那你一會陪我出去買吃的東西吧,作為拍照的報酬。”

“不行。。。”,江祁故意拖長了回答的聲音,在嚴歌將要開口說話之際,又爆發出了幾個字:“那是不可能的。”然後一陣笑。

其實,就連嚴歌自己都不清楚為什麼自己在江祁麵前從沒有拘束感,兩人第一次見麵是在零八年暑假支教時,支教團在貧困山區呆了一個月的時間,所有人一塊吃飯,一塊上課,一塊和孩子們做遊戲,久而久之,支教團那些人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成了好朋友。當初,和嚴歌、江祁經常一起的還有楊汐。

利民超市,嚴歌和江祁兩人一起推著一輛購物車開始了瘋狂的購物。

麵包、餅幹、薯片、蘋果、橘子、飲料。。。。。鑒於寺廟清規,嚴歌沒敢買和肉食有關的東西。

在排隊結賬時,忽然江祁借口說忘買了樣東西就轉身又跑進去了。

他的確是進去拿東西去了。剛才在逛過一排禮物架時他無意中瞄到了一個水晶飛機,很精致很漂亮。他是想起來她曾說過,她非常喜歡抬頭看天,似景泰藍的天。

被人喜歡是一種幸運,而有所喜歡是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