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 / 2)

(7)

這天,做完晚禮拜,葉瀾陪媽媽出去散步。葉瀾的媽媽是個非常心地善良的人,具有典型的慈母形象,說話聲音總是很輕,給人一種春風拂麵的感覺。自記事以來,葉瀾從未見過媽媽和爸爸吵架,除了妹妹出走的那一天。

“我們來這幾天了?”依舊是很輕的聲音,那聲音仿佛就像是從遠處教堂裏傳出來的。

“六天了,再過些時日我們也就該回去了,終於可以回家了。”說完,葉瀾做了個深呼吸,如釋重負的感覺。

“我這幾天晚上睡覺總是做夢,夢裏你妹妹總是呼喊著叫我,我想去抱住她,可每次我向前走一步,她就離我遠一步,我追了她好久,最後完全不見了蹤影。。。。。。”說著說著葉瀾的媽媽就開始聲淚俱下。

“媽,你不用這麼擔心,妹妹會沒事的,你放心吧,真主會保佑她的。”說完,葉瀾和母親兩人相擁而泣。

遠處教堂的鍾聲隱約傳來,夜色逐漸加重了,耶路撒冷的夜,也總能給人以一種靜謐感,也許是眾人祈禱的緣故吧。在這裏,夜,仿佛也懂得人的感情。

“你好,請問發生什麼事情了嗎?需要幫助嗎?”一個女子的聲音。

葉瀾幫媽媽擦了擦眼淚,轉身尋找那聲音的發源地,隻看到一個略有些熟悉的身影,當目光觸及到那人胸前的工作證時,葉瀾想起來了。

“你是張記者嗎?”葉瀾試探性的問。

那人遲疑了一下,隨即笑著說:“是啊,我是張素因,當地的一名記者。你認識我嗎?”

“昨天白天我見過您一次,是從一個當地人那裏知道你的。我也來自中國,很高興見到你。”

“哦,我有點印象,那天我正好忙著去一個新聞現場,走的比較急。嗬嗬,我也是中國來的,能碰到你也很高興。”說完,張記者給了葉瀾一個溫暖的擁抱,當然還有葉瀾的媽媽。

鄉音如水,迅疾把初識的陌生感消解了。

張記者安慰了下葉瀾的媽媽,然後把她們母女倆送回了旅店,臨走時還特別邀請她們明天去家裏做客。

回到旅店,葉瀾把媽媽送到房間休息。爸爸正在和旅店老板愉快的交談些什麼,旅店的老板今年大概五十多歲,是個虔誠的伊斯蘭教徒,附近的人都叫他米特達特先生,為人性格豪爽,聽人說之前他當過兵進過軍隊,後來不幹退伍了開起了這個旅店,由於經常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到這來朝拜,所以生意還算不錯。剛看到葉瀾從媽媽房間裏出來,就大聲對葉瀾喊了句:

“親愛的孩子,看你表情不太高興啊,碰到什麼不高興的事情了嗎?”

“沒,沒,沒有,沒什麼事。”葉瀾似乎被嚇了一跳,說話都有些不清楚了。

“出門在外要學會好好照顧自己,在這裏如果有什麼需要幫忙的話就直接告訴我,我會幫助你的,知道嗎我親愛的孩子。”聲音依然很洪亮,不愧是當過兵的,老當益壯啊。

“嗯,知道的,謝謝你,米特達特先生。”葉瀾勉強笑了笑,以示讓對方看起來自己真的沒什麼事。

回到房間,葉瀾拿起手機發了條短信:

“我在耶路撒冷,夜。我和媽媽都想你了。”想了想,和以往不同,葉瀾最終摁出了後麵那幾個字。

第二天一大早,張記者就開著車來到旅店接葉瀾一家人去家裏做客。

汽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車內放著中國風的音樂,一路上張記者向葉瀾一家人詢問近幾年中國國內的一些狀況,她們談論汶川大地震,談論青海玉樹,談論中國的奧運會,談論各自的家鄉。。。。。。幾個人交談的很是愉快,仿佛是很久未見的一家人。

張記者家裏就他們夫妻兩個,兩人剛結婚一年時間,還沒有孩子。丈夫叫弗萊爾,是在美國長大的猶太人。張記者告訴葉瀾,他們兩個人是因為工作的緣故認識的,相同的興趣相同的愛好讓他們倆很快成了好朋友,弗萊爾熱愛中國曆史,曾在中國學習、工作多年,在私下交往中張記者發現,他對自己很關心,而自己也逐漸的喜歡上了他,所以一年前兩人就在耶路撒冷結婚了。不過張記者告訴葉瀾在耶路撒冷相親結婚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像在中國那麼簡單,隻要兩個人喜歡就可以了。在這裏,麵對世界日漸開放的社會風氣,猶太人仍然雷打不動的恪守著男女有別的習俗。如果不是夫妻,異性之間交往必須保持疏遠的禮貌距離,耶路撒冷從來不流行女性身體大暴露的摩登新潮時裝,猶太女性不穿男士褲裝,天熱時穿的夏裝上衣袖子也要蓋過大半截手臂。猶太男女談戀愛,不管是自己認識的,還是別人介紹的,都要有個紅娘做中間人。戀人每次約會都要在公共場所,沒有結婚之前,約會戀人不能超越相親禮儀擁抱親吻對方,當地人稱這為“君子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