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品種成本計算法計算產品成本,是成本管理對於成本計算最起碼的要求,因而品種成本計算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計算方法。
混凝土生產屬於簡單生產,它主要為施工單位提供混凝土。混凝土的計量單位是立方米,每一立方米混凝土的生產費用支出,就是它的單位成本。在生產各種標號混凝土的混凝土攪拌站,要為各種標號混凝土分別設置產品成本明細分類賬,按成本項目分欄登記發生的生產費用,以完成的混凝土數量(立方米)除當月發生的生產費用,求得每一立方米混凝土的成本。
【例3-6】某施工企業所屬混凝土攪拌站生產300號、400號兩種混凝土。在某月份內,300號、400號混凝土和管理部門共發生了如表3-2所示的各項生產費用。
根據上述情況,應為300號混凝土和400號混凝土分別開設產品成本明細分類賬。同時要開設間接費用明細分類賬,先行彙總記錄發生的間接費用,然後按照一定的分配標準,分配計入300號混凝土和400號混凝土的成本。設例中,假定以生產工人工時為分配間接費用的標準。在該月份內,300號混凝土耗用的生產工人工時為1 200工時,400號混凝土耗用的生產工人工時為800工時,則:
300號混凝土分配的間接費用為:
6 0001 200+800×1 200\\u003d3 600(元)
400號混凝土分配的間接費用為:
6 0001 200+800×800\\u003d2 400(元)
如果該月份內300號混凝土共完成3 000立方米,400號混凝土共完成2 000立方米,則:
300號混凝土每立方米的成本為:
303 600+3 6003 000\\u003d10240(元\/立方米)
400號混凝土每立方米的成本為:
226 400+2 4002 000\\u003d11440(元\/立方米)
第4節磚、瓦、采石成本的計算
磚、瓦、石子的生產,都屬連續式複雜生產,如磚瓦廠生產磚、瓦所用的黏土,必須經過采掘、製坯、焙燒等生產步驟,然後成為磚、瓦。采石場經過剝離、采掘、篩分等生產步驟,然後成為施工所需的石子。由於這些生產單位的生產過程,都是由兩個以上連續步驟組成,所以在計算成本時,大都采用分步成本計算法。
分步成本計算法是按照產品生產步驟計算產品成本的一種方法。在這些連續式複雜生產企業單位中,從材料投入生產到產成品完成,要經過一係列的連續生產步驟,除最後步驟生產出來的是產成品外,其他各個步驟生產完成的都是各種不同的半成品,這些半成品是下一步驟加工的對象。按照是否要計算各個步驟半成品的成本,分步成本計算法分為逐步結轉和平行結轉兩種方式。如果既要計算完工產品成本,又要計算各個步驟半成品成本,就可采用逐步結轉的分步成本計算法。
一、逐步結轉分步成本計算法
在采用逐步結轉的分步成本計算法計算各個步驟產品成本時,上一步驟所產生的半成品的成本,要隨著半成品實物的轉移從上一步驟產品成本明細分類賬轉入下一步驟相同產品成本明細分類賬中,以便逐步計算半成品成本和最後一個步驟的產成品成本。
它的具體計算程序是:
(1)按生產步驟設置產品成本明細分類賬。
如果一個步驟生產多種產品,成本明細分類賬要按該步驟的每種產品設置,用以記錄各個生產步驟發生的生產費用。對於間接費用,要先在間接費用明細分類賬中進行歸集,然後按照一定的標準,分配記入各個生產步驟的產品成本。
(2)記錄每個生產步驟生產的半成品、在產品和產成品的數量。
在記錄中通常應包括下列各項資料:
①由上一步驟轉入本步驟的半成品數量。
②由本步驟轉入下一步驟的半成品的數量,在最後步驟即為產成品數量。
③留存本步驟的半成品數量。
④廢品數量。
⑤在產品數量。
(3)求得產品成本。
按照生產步驟依次計算各個生產步驟半成品和在產品的成本,並將轉入下一步驟的半成品成本作逐步的結轉,直至最後生產步驟求得產成品成本。
各步驟耗用上一步驟半成品的成本,應根據耗用半成品數量乘以半成品的單位成本計算。如果月初有半成品,則由於各月生產半成品成本的不同,耗用半成品的單位成本也要同材料一樣,采用先進先出法計算,也可先按計劃單位成本計算,然後再調整成本差異。
各生產步驟如果既有完工半成品,又有在產品,要采用適當的方法,將各步驟生產費用在完工半成品和在產品之間劃分計算,以便計算完工半成品成本,這樣逐步結轉,最後就算出產成品成本。從這裏也可以看出,逐步結轉分步成本計算法,實際上就是幾個品種成本計算法的連續應用。
【例3-7】製磚廠製磚的生產步驟為黏土采掘、製坯、焙燒等,該廠按生產步驟分別設置產品成本明細分類賬,記錄各個步驟發生的生產費用。
5月各個步驟發生的生產費用如表3-3所示。
該月份各生產步驟生產的半成品(產成品)和轉入下步驟的半成品數量如表3-4所示(假定為5月初半成品和月末在產品)。根據上述資料,逐一計算各個生產步驟半成品和產成品的成本。
黏土采掘步驟共發生生產費用3 600元,開采黏土1 200立方米,每立方米黏土成本為300元(3 600÷1 200)。轉入製坯步驟的黏土800立方米,它的成本為2 400元(300×800)。此項黏土成本,即為製坯步驟自製半成品項目的成本。
製坯步驟在5月內發生生產費用13 200元,加上黏土采掘步驟轉入黏土成本2 400元,共15 600元,製成磚坯40萬塊,每萬塊磚坯的成本為390元(15 600÷40),轉入焙燒步驟的磚坯30萬塊,它的每萬塊成本為11 700元(390×30),應列入焙燒步驟的自製半成品項目。
焙燒步驟在5月內發生的生產費用為9 900元,加上製坯步驟轉入磚坯成本11 700元,共21 600元,每萬塊磚成本為720元(21 600÷30)。
如果在焙燒步驟燒成的磚有廢品時,則應將廢磚成本減去碎磚殘值後的廢品損失,由合格磚平均分攤。此項分攤的廢品損失,可在“廢品損失”項目加以反映。
如這個製磚廠該月在焙燒步驟產生碎磚1萬塊,此項碎磚經估價為140元,則正品磚每萬塊的實際成本就變成740元。計算方法如下:
1萬塊廢磚的廢品損失:
720元-140元\\u003d580(元)
29萬塊合格磚的總成本:
720元×29萬塊+580元\\u003d21 460(元)
29萬塊合格磚的單位成本:
21 460÷29\\u003d740(元\/萬塊)
如果上述製磚廠同時生產各種不同規格的磚、瓦,則可在製坯、焙燒步驟為磚、瓦分別設置產品成本明細分類賬,記錄磚坯、瓦坯和燒磚、燒瓦發生的生產費用,以便分別計算磚坯、瓦坯的半成品成本和磚瓦的產成品成本。也可仍按製坯、焙燒步驟設置產品成本明細分類賬,在計算製坯步驟各種磚坯、瓦坯的半成品成本和焙燒步驟各種磚、瓦的成本時,按照各種磚坯、瓦坯和磚、瓦在製坯、焙燒步驟的計劃單位成本、數量,求出各自的計劃成本所占的比例,加以分配計算。
如上述製磚廠製坯步驟在月份內生產的磚坯、瓦坯的數量和單位計劃成本為:
磚坯20萬塊萬塊計劃成本600元
計劃成本合計12 000元
瓦坯4萬張萬張計劃成本1 000元
計劃成本合計4 000元
這個製磚廠製坯步驟該月的生產費用總額為15 600元(包括黏土采掘步驟轉入黏土成本),則磚坯、瓦坯的實際成本分別為:
磚坯的實際成本為:
15 600×12 00012 000+4 000\\u003d11 700(元)
每萬塊磚坯成本為:
11 700÷20\\u003d585(元\/萬塊)
瓦坯的實際成本為:
(15 600-11 700)÷4\\u003d975(元\/萬張)
二、平行結轉分步成本計算法
在連續式複雜生產企業中,如果各個步驟生產出來的半成品都為企業下一步驟繼續加工,在成本管理上也不要求計算各個步驟的半成品成本,可采用平行結轉分步成本計算法。
在采用平行結轉分步成本計算法時,由於不要求計算各個生產步驟半成品成本,因而也不計算各步驟耗用上一步驟轉入的半成品成本,隻要計算本生產步驟發生的生產費用以及其中應計入產成品的成本,將各個生產步驟中應計入產成品的成本平行結轉、彙總,就可算出該種產品的產成品成本。
為了計算各個生產步驟中應計入產成品的成本,必須將各個生產步驟本身發生的生產費用(不包括上一步驟半成品成本)劃分為耗用於產成品的成本,以及耗用於尚未最後成為產成品的在產品成本。這裏所說的在產品,是就全廠範圍而言的廣義在產品。它包括本步驟的在產品和本步驟已經完工但尚未成為最終產品的半成品(這些半成品可能留在半成品庫中,也可能已被以下各步驟耗用但尚未加工成為產成品的半成品)。
采用平行結轉分步成本計算法結轉成本,各生產步驟可以同時計算成本,平行彙總計入產成品成本,不必逐步結轉,而且能直接提供按原始成本項目反映的產品成本資料,因而能夠簡化和加速成本計算工作。這是它較逐步結轉分步成本計算法的優點。但是,它不能提供各個生產步驟半成品的成本資料,不能為各個生產步驟在產品、半成品的實物管理和資金管理提供資料。因此,在實際工作中究竟采用哪種分步成本計算法,必須根據各企業單位的具體情況和管理要求來確定。
第5節鋼筋混凝土構件成本的計算
附屬工業企業和輔助生產單位生產的各種鋼筋混凝土構件,都要經過鋼筋成型、混凝土澆灌(包括安裝模板、擺置骨架、混凝土攪拌、搗固、養護、拆模、起吊等工序)這兩個生產步驟(與兩個生產步驟相適應,一般都設鋼筋、預製兩個車間)。由於生產品種規格較多,很難采用分步成本計算法,按生產步驟、按各種構件設置成本明細分類賬來計算它們的成本,而隻能先按生產步驟、按構件類別設置產品成本明細分類賬,算得各類構件的成本,然後按照各種構件的計劃成本或預算成本的比例,分配計算各種構件的成本。
如果混凝土構件預製廠鋼筋、預製兩個車間生產的大型屋麵板和多孔板規格較多,按各種規格列為成本計算對象分別計算,不但工作量較大,而且也很難將它們耗用的材料、人工等劃分開來。因此,往往采用分步分類成本計算法,即鋼筋、預製車間分別按大型屋麵板、多孔板共設置四個產品成本明細分類賬。由於要按構件類別計算成本,對於各個車間發生的動力、折舊、修理等生產費用,也要按車間先行計算或彙總,然後按照一定標準分配計入各類構件成本。對於這些費用,可以分別進行分配,也可合並設置一個其他直接費用項目,並按車間設置其他直接費用明細分類賬,於月終按照各類構件耗用工時的比例,分配計入各類構件成本。至於混凝土構件預製廠的間接費用,也應先在間接費用明細分類賬中彙總登記,再按各類構件耗用工時的比例,分配計入各類構件成本,然後按照下列程序,計算各種構件的成本。
①根據產品成本明細分類賬,彙總各類構件在各車間發生的生產費用(包括發生的工料費和分配的其他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
②計算各車間各類構件的在產品成本。考慮到各種構件的成本主要是材料費用,為了簡化計算手續,可按照材料費計算。
③以各類構件在鋼筋車間發生的生產費用,加月初在產品成本,減月末在產品成本,求得本月成型鋼筋的成本;然後加上預製車間的成本,求得本月完工各類構件的實際成本。
④以各種構件的預算成本,分別乘各該構件的生產數量,求得各種構件的預算成本的總和。
⑤以各類構件的預算成本的總和,除本月完工各類構件的實際成本,求得各類構件實際成本占預算成本的百分比。
⑥以各類構件實際成本占預算成本的百分比乘該類各種構件的預算成本,求得各種構件的實際成本;再分別除以生產數量,即得各種構件的單位成本。
以上各種構件的單位成本是以立方米為計量單位,如果要求得各種構件每塊的成本,則可以各種構件每塊的體積,乘該構件每立方米成本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