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管理?業務?(2 / 2)

如果是項目經理,要關注自己項目的營收、回款這些項目的本質內容;作為部門經理要關注自己部門的人員利用、技能提高、盈利能力;作為事業部總監應該關注自己產品線上產品的高低遠近搭配、現金流、持續創新、市場位置等內容。

這些才是管理者對企業作出的貢獻。

業務

說到業務,很容易讓人理解為銷售或市場工作,實際上

業務是一種始終貫穿於所有職業道路中的內容,無論走技術還是管理路線,都首先要深入理解業務。

作為技術人員,若不懂業務很容易南轅北轍,徒有一身本領而開發不好軟件。

我們之前的一個企業,就有一位“掃地僧”,水平遠遠高於我們那些年輕的“新手”們,但是卻獨自躲在屋子裏邊,研發和維護一種企業戰略之外的東西,而且已經研究了很多年了。現在轉眼已經過去11年了,企業當前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產品,都是那些新手創造的。

作為管理人員,若不懂技術則很容易隻能“管理”而不能“創造價值”。比如“研發總監”,絕對不能是一個隻能管理人而不懂業務的,否則很容易陷入人事鬥爭不能自拔。

很多當年頂級跨國公司中國的老總跳槽後工作成果都很一般,就在於缺少對業務的深入理解(無論原來公司,還是新公司),因此浮在“管理”上,在新公司裏邊做不出業績。結局就是離開了原來公司提供的平台,就逐漸隕落了。

懂業務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創業。小公司的第一個人也就是老板經常是做銷售出身的,就是源於此。

當然做技術的也可能懂業務並創業,但純技術高手創業的失敗例子則很多,本人的第一次創業失敗就是這樣,產品做好了居然賣不出去。

現在回顧以往的職業生涯,如果從優先級排序是:

業務第一,技術第二,管理第三。

如果從發展路線圖看,則是:

技術,業務,管理。

不過,最高的管理者都是管業務而非管人的,比如馬化騰、史玉柱、周鴻禕……他們主要管公司在朝什麼方向走,也就是業務;其他職業經理人在幫助他們管理技術和人。

上次與另一位老師聊天,發現他也持有相同的觀點。

尤其是在移動通信、互聯網軟件橫行的今天,怎麼做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什麼,把握住這一點,才能在未來占據穩固的職場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