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獨有偶。在我國西雙版納的熱
帶雨林中還生長著一種很普遍的樹,叫龍血樹, 當它受傷之後, 也會流出一種紫紅色的樹脂, 把受傷部分染紅,這塊被染的壞死木, 在中藥裏也稱為“血竭” 或“麒麟竭” 與麒麟血藤所產的“血竭” 具有同樣的功效。
顏色變化最多的花
桃花紅, 梨花白, 從花開到花落,色彩似乎沒有什麼變化。但是, 在自然界裏, 有一些花卉的顏色卻變化多端。例如: 金銀花, 初開時色白如銀,過一兩天後, 色黃如金, 所以人們叫它金銀花。我國有種櫻草, 在春天20℃ 左右是紅色, 到30℃ 的暗室裏就變成白色。八仙花在一些土壤中開藍色的花, 在另一些土壤中開粉紅色的花。有一些花在它受精以後也會變色。
比如棉花, 剛開時黃白色, 受精以後變成粉紅色。杏花含苞的時候是紅色,開放以後逐漸變淡, 最後幾乎變成白色。
顏色變化最多的花要數“弄色木 芙蓉”了。它的花初開的時候是白色,第二天變成了淺紅色, 後來又變成了深紅色, 到花落的時候又變成紫色了。
這些色彩的變, 看起來非常玄妙, 其實都是花內色素隨著溫度和酸堿的濃度的變化所玩的把戲。
最有力氣的果實
鳳仙花的果實成熟後, 果皮會自動裂開, 把種子象槍彈似地噴射到2米遠的地方去。在豐富多采的植物界裏, 這種本領並非鳳仙花所獨有, 有的植物本領比它還要大!
原產歐洲南部的噴瓜, 它的果實象個大黃瓜。成熟後, 生長著種子的多漿質的組織變成粘性液體, 擠滿果實內部, 強烈地膨壓著果皮。這時果實如果受到觸動, 就會“砰” 的一聲破裂, 好象一個鼓足了氣的皮球被刺破後的情景一樣。噴瓜的這股氣很猛,可把種子及粘液噴射出40 ~50 尺遠。
因為它力氣大得象放炮, 所以人們又叫它“鐵炮瓜”。還有比噴瓜果實更有力氣的果實嗎? 人們至今還沒有發現。噴瓜的粘液有毒, 不能讓它滴到眼中。
合作得最好的動植物
與動物合作得最好的植物, 要算 是蟻棲樹。這種樹比較高大, 莖上有節, 葉柄很長, 葉片象手掌, 全形象蓖麻。
巴西樹林中, 有一種叫齧葉蟻,專門吃樹葉子, 隻有蟻棲樹不怕吃。
原來, 蟻棲樹有許多“警衛員” ———益蟻。蟻棲樹的莖中空, 上麵有孔,象一根笛子, 益蟻就在這中空的莖裏生活。當齧葉蟻爬上來吃葉子時, 益蟻就群起而攻之。因此, 蟻棲樹能正常生長。
蟻棲樹的葉柄基部有一叢毛。毛 裏有一些蛋白質和脂肪的小蛋, 益蟻常常把小蛋搬走當作食物。奇怪的是,這些小蛋被搬走以後, 不久又生出新的來, 使益蟻長期有東西吃。
益蟻保護蟻棲樹, 而蟻棲樹供給 益蟻食物和住房, 它們真是合作的典範。
仙人掌葉子的形成
為了適應幹旱少雨的沙漠環境, 在漫長的歲月裏, 仙人掌不斷改變著自己的形態, 葉子漸漸不見了, 變成了根根肉刺或密密麻麻的茸毛, 最大限度地減少水分蒸騰。仙人掌的葉子退化了靠莖製造營養, 而莖是綠色的,執行著葉子的功能, 在陽光下進行光合作用。所以說仙人掌的刺是由葉子變來的。
薄荷為什麼是清涼的
這是因為在薄荷的莖幹和葉子裏 含有一種揮發油——— 薄荷油。它的主要成分是薄荷腦, 這是一種芳香清涼劑。薄荷不僅可作為消暑佳品, 還是醫藥、食品、化妝品工業的原料, 如頭痛粉、清涼油、仁丹、止咳藥水、潤喉片等, 裏麵都含有薄荷的成分。
如果誰的皮膚被蟲咬了或被碰傷了擦點薄荷清涼油就能減輕痛癢。
能欣賞音樂的植物
植物能欣賞音樂嗎? 科學實驗證明, 植物確實能欣賞音樂。如印度有一位音樂家, 經常在花園裏拉小提琴,結果發現園中的花木長得格外旺盛。
後來他有意識地讓水稻每天聽25 分鍾音樂, 結果發現, 聽了音樂的水稻比沒有聽音樂的平均高出許多。後來,對黑藻、含羞草、煙草、鳳仙花等植物試驗, 也發現它們對音樂有靈感。
為什麼植物能欣賞音樂呢? 原來音樂的聲波能使植物表麵氣孔增大, 從而促進了植物的生命活動。因為氣孔的擴大有利於二氧化碳、氧氣及水分進出, 從而加強了光合作用和蒸騰作用。
不同植物對音樂的敏感頻率不一樣,一般頻率越高刺激效果越好。科學家通過研究各種植物的最佳聲頻後, 再針對不同植物, 以不同的超聲波刺激以獲得高產。
植物間的信息傳遞
1983 年, 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兩位 研究者發現, 植物在遭受害蟲侵襲時,不僅有恐懼感, 而且還會向周圍的鄰居發出警告信息。植物是怎樣互相傳遞信息的? 德累斯頓的生物物理學家赫伯特·魏澤表示, 它們是通過聲音和能量來傳遞信息的。例如, 一旦槐樹的葉子被羚羊或長頸鹿啃得差不多時, 不僅這棵槐樹, 周圍的槐樹也像接到命令似地開始分泌毒物; 森林裏,如果有一棵橡樹被伐或病死, 周圍的橡樹就會全體總動員, 結出更多的種子和果實。魏澤指出, 植物之間傳遞信息的能量是一種微弱的光, 通過“剩餘能量放大器” 可以看見這種光。
至於人類聽不見植物說話的聲音, 是因為植物發聲的音頻太高。
葵花向陽的奧秘
花兒生長向太陽, 它們為什麼向 陽, 這其中卻大有文章。向日葵是這類植物中最有代表性的, 它受到體內生長激素的控製, 所以追蹤太陽。這種生長激素是一種名叫吲哚乙酸的植物生長素。這是美國植物生理學家弗裏茨·溫特在1926 年發現的。他讓植物的芽鞘一麵得到陽光的照射, 一麵得不到陽光的照射, 結果芽鞘逐漸彎向了有陽光的一麵。由此, 他便從芽鞘裏分離出了植物生長素——— 吲哚乙酸。經科學家研究發現, 這種化合物是怕見陽光的。所以, 當陽光照射的時候, 它便跑到沒有陽光的一麵, 結果促進了遮陰部分生長加快, 受光部分則生長緩慢。由於重力的作用, 植物便向了有陽光的一麵。
纏繞植物為什麼可以攀爬
在追蹤太陽的植物中, 最有意思的也許是纏繞植物。比如牽牛花, 它盤繞在竹竿上的細莖全部沿逆時針方向, 右旋著朝上攀爬。而另一種纏繞植物蛇麻藤則恰恰相反, 以順時針方向左旋著向上生長。它們為什麼會這樣呢? 有位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假設。他推斷這類纏繞植物的祖先,一類生長在北半球, 另一類生長在南半球。植物莖為了跟蹤東升西落的太陽,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各自的旋轉,方向正好相反。如果這種說法正確的話, 那麼照此推論, 一些起源於赤道附近的纏繞植物, 就不可能有固定的纏繞方向。後來, 人們真的發現了左右旋都可以的中性植物, 它起源於阿根廷附近靠近赤道的地區。
根向下生長的奧秘
曾有人提出一個古怪的問題: 植物的根為什麼隻朝地下生長? 這個問題看似簡單, 可要仔細回答還不是很容易。最近, 幾位美國科學家為了解答這個問題, 對玉米、豌豆和萵苣的幼苗進行了專門的研究。他們發現,植物根冠的細胞壁上積累著大量的鈣,尤其在根冠的中央密度最大。因此,他們認為, 除了地球重力場的影響外,鈣對控製植物的根向地麵生長, 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樹木預知地震
一些樹木也有奇異的超能力。
1976 年唐山發生7. 8 級大地震, 在地震來臨之前, 薊縣穿芳峪一個地方的柳樹在枝條尖部20 厘米處出現枝枯葉黃的現象。人們發現, 當樹木出現重花( 二次開花) 、重果( 二次結果)或者突然枯萎死亡等異常情況, 那麼很可能是地震將要發生了。科學家們觀察到, 地震發生前, 許多植物的生物電位會發生變化。1983 年5 月26日, 日本秋田發生7. 6 級地震。震前20 小時左右, 日本觀測點上的合歡樹生物電位開始激烈地上下波動; 震前10 小時, 又平靜下來; 震前6 小時,再次異常。地震之後, 異常消失。除了合歡樹以外, 還有一些植物能產生與合歡樹一樣的生物電位變化, 像桑樹、女貞、鳳凰木、漆樹等等。
愛睡覺的葉子
每逢晴朗的夜晚, 我們隻要細心觀察周圍的植物, 就會發現一些植物發生了奇妙的變化。比如公園中常見的合歡樹, 它的葉子由許多小羽片組合而成。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 可一到夜幕降臨時, 那無數小羽片就成對成對地折合關閉, 好像被手碰過的含羞草葉子, 全部合攏起來, 這就是植物睡眠的典型現象。有時候, 我們在野外還可以看見一種開著紫色小花、長著三片小葉的紅三葉草。它們在白天有陽光時, 每個葉柄上的三片小葉都舒展在空中, 但到了傍晚, 三片小就閉合在一起, 垂下頭來準備睡覺。
花生也是一種愛睡眠的植物, 從傍晚開始, 它的葉子便慢慢地向上關閉,表示白天已經過去, 它要睡覺了。會睡覺的植物還有很多很多, 如酢漿草、白屈菜、含羞草、羊角豆. 含羞草“害羞” 的奧秘
隻要觸動一下含羞草的葉子, 它就會立即把“頭” 低下來, 先是小葉閉合, 接著葉柄萎軟下垂, 就像一個嬌羞的少女。所以, 人們給它取名為含羞草。含羞草為什麼會運動呢? 大多數植物學家認為, 這是靠它的葉子的膨壓作用。在含羞草葉柄的基部,有一個鼓鼓的薄壁細胞組織, 名叫葉枕, 裏麵充滿了水分。當你用手觸動含羞草, 它的葉子一震動, 葉枕下部細胞裏的水分, 就立即向上或兩側流去。這樣, 葉枕下部就像泄了氣的皮球一樣癟了下去, 上部就像打足了氣的皮球一樣鼓了起來, 葉柄也就下垂、合攏了。在含羞草的葉子受到刺激合攏的同時, 會產生一種生物電, 把刺激信息很快擴散給其他葉子, 其他葉子也就跟著合攏起來。當這種刺激消失以後, 葉枕下部又逐漸充滿水分,葉子就會重新張開, 恢複原來的樣子。
跳舞草跳舞的奧秘
我們知道植物是通過光合作用來製造營養供自身生長的。白天跳舞草的葉片為了獲得較多光線, 總是朝向太陽或光亮的地方, 隨著太陽和光線的移動而變換著它的朝向位置, 這樣小側葉便舞動起來了。那麼, 怎樣來變換小側葉的位置呢? 跳舞草葉枕的細胞內含有很多水分, 當植株受到不同強度光線照射時, 或者不同的溫度感應時, 便會把這種信息通過兩種生物活性物質傳遞給葉枕內的細胞, 這兩種物質能使葉枕內的細胞有的吸水而膨脹, 壓力增大; 有的吐水而縮小,壓力減小, 這樣就形成了壓力差, 葉子就向壓力小的一方轉去。另外, 跳舞草生長在熱帶, 雨水豐富, 氣溫變化多。氣溫高時, 它的代謝旺盛, 葉片舞動便快, 反之舞動就慢, 這樣就跳起了嫵媚多姿的“舞蹈” 來了。到了晚上, 沒有陽光的照射, 葉枕外側細胞失水, 葉片便低垂下來了。
最大的葉子
在巴西亞馬孫河流域, 人們經常可以看到水麵上漂浮著一片片綠色的大圓葉。這種世界上最大的植物圓葉,就是著名的睡蓮科植物——— 王蓮的葉子。王蓮的葉子大得驚人, 直徑一般在2 ~3 米, 最大的直徑達4 米。王蓮葉子浮在水麵上, 葉的邊緣向上翻卷,樣子像個淺淺的大圓托盤, 具有很高的負荷力, 可以輕易托住一個半大孩子。最大的王蓮葉子, 可負荷重量竟達70 千克。王蓮的葉子為何有如此大的浮力呢? 這是因為它的葉子麵積大,從葉中央到四周都有放射狀的粗大葉脈, 它們構成了堅固的支架; 在葉脈之間還有許多弧形橫隔, 分成一個個氣室, 這更加大了它在水麵上的浮力。
因此, 王蓮葉子的承重力很強。近年來, 科學家們又發現了王蓮的另一妙用——— 淨化河水。王蓮的根周圍的真菌和細菌能分解河水中的有機物質,根本身也能夠吸收河水中的有毒物質,從而使河水得到淨化。
最大的樹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內華達山脈西坡有一片一望無際的大森林, 這片浩瀚的林海是由巨杉組成的, 它名揚四海, 號稱“巨杉帝國”。巨杉是植物界中的巨人, 屬於杉科, 是長綠大喬木, 長得異常高大, 成熟的高達60 ~100 米, 最高的達142 米, 直徑12 米。樹的壽命也特別長, 有不少已有兩三千年的樹齡, 甚至有生長了5000 年之久的古木。因此又被人們稱為“世界爺” 樹。100 多年前, 人們才發現這種巨樹, 因它的樹葉奇特,被稱為“猛獁樹” 或“加利福尼亞鬆”。在巨杉帝國中, 最著名的一株巨杉位於內華達山脈西側的公路上。
據考察, 這棵大樹的樹齡在5000 年以上, 總重量達280 萬千克, 等於450隻最大的陸生動物——— 非洲象的重量,地球上最大的動物藍鯨, 也要15 隻加在一起才能和它的重量相近。
不怕刀砍的樹
芒果樹, 屬於漆樹科、芒果屬的 常綠喬木。樹冠生長得繁茂, 呈球形;樹皮厚, 為暗灰色; 樹幹高大粗壯,樹高10 ~20 米; 壽命可達幾百年。芒果樹不怕刀斧砍。被刀砍過的芒果樹上, 結出的果實比沒有被刀砍過的樹結出的果實還多。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逐漸弄明白了刀砍之法促果豐的科學道理。因為芒果的枝葉茂密, 光合作用合成出來的大量營養物質都由運輸線傳給了根部, 以供根係長粗、伸展之用。過多的營養輸入根部, 則枝葉積累營養就會不足, 從而影響開花、結果。如將樹皮砍開一道口子,就可以阻止過量的營養輸進根部, 枝幹營養豐富後, 就可以促進多開花,花開得多, 果實自然也就結得多。
空心老樹不死的奧秘
常可以看到有些年久的老樹, 樹 幹是空心的, 可枝葉仍舊茂盛。這種樹木為什麼還會活呢? 這是因為樹幹空心對樹木並不是一種致命傷。樹木體內有兩條繁忙的運輸線, 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靠它們秩序井然地向各個部門調運。木質部是一條由下往上的運輸線, 擔負著把根部吸收的水分和無機物質輸送到葉片去的任務; 皮層中的韌皮部是一條由上往下的運輸線, 它把葉片製造出來的產品— 有機養分運往根部。這兩條運輸線都是多管道的運輸線, 在一株樹上, 這些管道多到難以計數。所以, 隻要不是全線崩潰, 運輸仍可照常。樹幹雖然空心, 可是空心的隻是木質部的中心材部分, 邊材還是好的, 運輸並沒有全部中斷, 因此, 空心的老樹仍舊照常生長發育。
奇異的變態根
有人曾在西藏某地挖到一個罕見的大蘿卜, 竟有20 餘千克重。蘿卜為什麼會長這麼大? 原來, 蘿卜的膨大部分是植物的貯藏根, 它是由主根發育而成的。植物學家把貯藏根——— 這種形態、結構和功能都發生很大變化的根, 叫作變態根。植物的變態根除了貯藏根外, 還有支柱根、板狀根、氣生根、寄生根和附著根等。玉米的莖上有許許多多不定根, 它們起支撐莖幹的作用, 因而被稱作支柱根。熱帶雨林中, 很多高大的植物都長有結實的板狀根, 可以有效地防止大樹傾倒。至於氣生根, 除了榕樹以外, 吊蘭和葡萄蔓上也可以見到。說到寄生根, 主要指是菟絲子, 它吸附在其他植物體上, 吸收現成的養料。長有附著根的植物多是熱帶叢林中的菊科植物, 它們長出又扁又平的根, 僅僅是為了附在大樹的樹皮上, “吮吸” 樹洞裏或樹幹上淌下的雨水。
吸血樹
在阿富汗北部的森林裏, 一支科學考察隊發現了幾棵奇形怪狀的樹,當地人管它們叫吸血樹。這種可怕的樹約有兩米高, 樹幹差不多有10 厘米粗, 呈螺旋狀伸展著, 樹葉是菱形的,上麵布滿了小顆粒。一個隊員好奇地伸手去摸樹葉, 手竟然被樹葉緊緊粘住了, 怎麼也掙脫不掉。接著, 那葉子又刺破了他的皮膚, 開始吸他的血。
另一個考察隊員隻好幫他砍下那隻手,要不然毒素就會侵入他的內髒, 奪去他的性命。
食蟲植物毛氈苔
越戰期間, 美國陸軍74 團少校帕克·諾依奉命率團執行任務, 來到越南的保安縣境內的騰婁森林中。在那裏, 他們發現一塊很大的平坦地帶,上麵沒有叢林中常見的灌木叢、榕樹及藤本植物, 而是一片十分美麗的紫色草苔, 如同鋪著豪華的地毯。諾依曼少校下令就地休息, 而麥克·西弗等3 名士兵則奉命去尋找幹柴、水源。
等他們返回時卻驚異地發現少校等25名官兵消失得無影無蹤, 那紫色的草毯上隻剩下一些槍械刀刃。原來, 他們都被這片美麗的毛氈苔吞食了。20世紀90 年代, 幾位生物學家在騰婁森林進行考察, 證實了麥克·西弗講述的一切。毛氈苔是亞洲、非洲和北美洲的一種常見植物, 屬茅膏菜科, 多年生草本, 葉柄細長, 葉片近圓形,生滿紅紫色腺毛, 分泌黏液, 能捕食小蟲, 是著名的食蟲植物。
狸藻
狸藻生長在黃高森林, 它位於越 南西貢以北, 與中國廣西龍州相鄰,處於左江下遊。這裏森林茂密, 白天天氣炎熱, 夜間寒冷潮濕。1969 年8月的一天, 美國海軍陸戰隊上士凱文迪和幾位同伴在一條溪邊飲水。凱文迪剛伸手下去, 就被一株水草卷住手腕, 他使勁掙紮, 竟不能扯脫, 便大呼同伴幫忙。一個士兵從前是生物係的學生, 認出這種草叫狸藻, 知道此草能捕捉水中小蟲, 卻不知為何竟能卷住人的手腕。那士兵當即拔出刺刀,將凱文迪的手斬斷。凱文迪慘叫一聲,其他幾個人驚奇地發現, 那隻斷掉的手, 竟被一蓬狸藻卷住, 短短幾秒鍾的時間, 就隻剩下一些淡紅的血水。
食肉植物的捕蟲器官常見的食肉性植物除了有上述的兩種捕蟲器官外, 還有黏毛式捕蟲器、瓶式捕蟲器等等。
它們的食物隻限於體積微小的昆蟲,最大的食物也不過是小青蛙一類的動物。食肉植物主要還是依靠根和葉來吸收養料, 它們捕蟲的經曆並不多。
每個捕蟲器官在一生之中大概隻捕蟲三次。當植物獲得足夠的養料之後,這些捕蟲器官便慢慢凋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