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百科(3 / 3)

伏天之所以酷熱, 從日地關係上 看, 自春分日開始到夏天, 太陽從直射赤道逐漸變為直射北回歸線。夏至這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的一天,這一天北半球地麵按受的太陽熱量最多而散熱最少。但一年中最熱的日子並不是夏至, 而是夏至後的伏天, 特別是中伏和三伏天。

“四象”、“三垣” 的由來“四象”, 是我國古代用來表示天空東、北、西、南四個方位的景象,即東方青龍, 北方玄武, 西方白虎,南方朱雀。這是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聯係起來, 想像成四種動物的形象,叫做“四象”。如東方青龍, 從角宿到箕宿看成一條龍, 角像龍角, 氏、房像龍身, 尾宿即龍尾。南方朱雀,從井宿到珍宿看成一隻鳥, 柳為鳥嘴,星為鳥頸, 張為. , 翼為羽。

“三垣”, 我國古代將全天的恒星分為三區, 叫做“三垣”。即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古人在黃河流域常見的的北天上空, 以北極星為標準,集合周圍其他各星, 合為一區, 叫“紫微垣”。紫微垣外, 在星、張、翼、軫以北的星區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鬥以北的星區是天市垣。

天氣預報的由來

1854 年11 月14 日, 夜幕低垂,烏雲密布, 位於歐洲東南部的黑海海麵上掀起了滔天巨浪, 緊接著一場可怕的暴風雨洶湧而至。當時正與敵人作戰的英法聯合艦隊, 剛好行駛到這兒, 立即遭到這場暴風雨的襲擊。主旗艦“阿恩力4 號” 翻沉, 幾乎全軍覆沒。這次暴風雨給聯軍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這給當時法國的執政者拿破侖三世震動很大。他命令當時著名的天文學家, 海王星的發現者, 巴黎天文台台長勒維烈全力調查這次風暴的移動規律。勒維烈立即把各地的觀測資料收集起來, 並詳細詢問了11 月12 日到12 月16 日各地的天氣情況,然後把這些結果標誌在一張空白地圖上。經過認真細致地研究後, 勒維烈驚訝地發現, 那次襲擊英法聯軍的黑海風暴是從歐洲西北部移過來的, 而且是以一定速度向東南方向運動。經過推理, 勒維烈認為, 若能事先就有一張“天氣圖”, 那麼那次風暴完全可以躲過去。此後“天氣圖” 就應運而生了。

人類生存的地球是由一層很厚的“空氣海洋” ——— 大氣層包圍著的,“空氣海洋” 的底部約幾十千米是空氣對流層, 它是地球上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空氣溫度的變化引起空氣對流, 形成空氣漩渦, 這種空氣漩渦的移動, 就形成了風暴。風暴通常都由形成地點( 通常為海洋表上) 以一定速度向一定方向運動的, 風暴移動方向與移動速度與各個地方的溫度變化有關。因此如果這時把各個地方的氣候條件彙總, 加以分析研究, 就能預測風暴的運動情況, 播發出去就成為天氣預報。我國就是由中央氣象台彙集各個地方氣象台的觀測結果, 然後經分析研究後再向全國發布, 這就成為中央氣象台的“天氣預報。

球形閃電

閃電是一種司空見慣的自然現象。

你一定會說, 閃電就像多椏的樹枝,像撕裂天空的一道曲線。不錯, 我們常見的閃電就是這樣的。

還有一種閃電, 很少有人見過,那就是球形閃電。據目擊者描述, 球形閃電總是帶著五顏單方麵色的光暈,毫無秩序的蹦跳著, 磁到物體後, 還時常發出巨大的爆炸聲。

這種球形閃電會上樹、鑽進飛機,會跑進樓房, 甚至鑽進冰箱裏。有一次, 在美國的一個小鎮裏, 一個球形閃電鑽進了一家的冰箱, 把裏麵的鴨子、蔬菜、雞蛋等食品都弄熟了。奇怪的是, 冰箱竟然沒有損壞。

還有一次, 前蘇聯的兩個孩子在牛棚的屋簷下避雨。突然, 他們看見有個橙黃色的火球在對麵的白楊樹上翻滾跳躍著。不一會兒, 就蹦到了他們麵前。兩個孩子不知所措, 在慌亂中踢了它一腳, 隻聽“轟隆” 一聲巨響, 火球爆炸了! 兩個孩子被震倒在地, 幸運的是他們沒有受傷, 但牛棚裏的12 頭牛卻隻活下來一頭。事後,人們才知道那個火球就是球形閃電。

從19 世紀開始, 科學家們對球形 閃電進行了各種研究和探索, 希望能了解球形閃電形成的原因, 但至今仍然沒有揭開其中的奧秘。

第一位繪出全球風場分布圖 的人M. F. 莫裏, 美國海洋學家, 生於1806 年, 1825 年參加美國海軍,1826 ~1830 年作環球航行, 1836 年晉升為上尉, 1842 年因為腿傷殘被派主管海圖和儀器庫, 他廣泛搜集海風和海流資料, 並據此繪出領航圖, 縮短了航海時間, 在反複實踐的基礎上,他於1848 年發表了世界主要風區圖,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繪出全球風場分布圖的人, 以後, 又陸續繪製出大西洋,太平洋, 印度洋海圖, 撰寫出世界上最早的現代海洋學教科書《海洋自然地理》, 1868 年後, 任弗吉尼亞軍事研究所教授, 他是世界上公認的最早的水文學家和海洋學家。

造雨機: 人工控製天氣

現在閉上你的眼睛開始想象: 一 個像辦公樓一樣大的風動渦輪, 放置在距離海平麵35 米高的地方, 旋轉時將小滴的水珠撒向空中。海上的霧氣濃起來, 雲彩越積越厚, 最後緩緩上升, 在溫柔的逆風下, 向陸地上空漂移。

這個主意的始作俑者、愛丁堡大學63 歲的工程學教授索爾特幾乎擁有一個瘋狂發明家的一切要素: “非常亂七八糟的思維, 可能產生大量垃圾,但是接著能夠從中挑選出黃金。” 他的發明常常為人不齒, 即使是一個最具有同情心的科學家也會將他10 個發明中踢走9 個。但無論如何, 還是有人在關注他的發明: 英國政府去年就撥款10. 5 萬英鎊給索爾特, 讓他研究降雨渦輪。

這筆撥款讓索爾特可以繼續他的 研究。計算複雜的氣候模型需要數月的時間, 而第一個完全具有規模的模型出現可能需要數年的時間。索爾特估計, 10 萬個渦輪一起工作帶走的海水, 能夠使海平麵下降1 米, 阻止海平麵繼續上升。雖然不少氣象學家對索爾特的發明í 之以鼻, 但對數十億居住在地勢低窪或者急需用水的人而言, 索爾特的主意值得一試。

氣象站的百葉窗為什麼是白 色的白色對太陽光的反射能力很強。

夏天人們愛穿白色的衣服, 也是因為白衣服擋光, 涼快。氣象站的百葉箱裏裝著許多儀器。這些儀器是用來測量大氣的溫度和濕度的。為了避免太陽光的照射影響這些儀器的測量結果,人們就在百葉箱上塗上了一層白漆。

雪化了白色去哪裏了

雪融化之後成水, 相對固體的微 小結晶來說液態的連續體大了很多,表麵也不整齊, 陽光入射時多折射進入水體, 反射的較少, 看上去就無色透明了。

什麼是霾

霾這個字在史書中是用來表示有風沙的天氣, 有“風而雨土為霾” 之說。在氣象學中霾是一種天氣現象,是指大量極細微的幹塵粒均勻的浮遊在空中, 使水平能見度小於10 公裏的空氣普遍混濁現象, 霾使遠處光亮物體微帶黃、紅色, 使黑暗物體微帶藍色, 當水汽凝結加劇、空氣濕度增大時, 霾就會轉化為霧。霾的形成與汙染物的排放密切相關, 城市中機動車尾氣以及其它煙塵排放源排出粒徑在微米級的細小顆粒物, 停留在大氣中,當逆溫、靜風等不利於擴散的天氣出現時, 就形成霾。

佛光

佛光是自然界中的一種光學現象, 它的出現必須具備三個條件: 陽光、雲霧、地形。隻有當太陽、人體和雲霧三者處在一條傾斜的直線上時, 方能產生佛光效應。佛光是由太陽光與雲霧中的小水滴經過衍射作用形成的。

當佛光產生時, 會出現一種圓形的彩色光帶, 它的大小與陽光的強烈程度和雲霧的濃薄有關。它的出現時間長短也取決於陽光是否被雲霧遮蓋和雲霧的穩定性。至於佛光中的人影, 則是太陽光照射人體後在雲層上所形成的投影。

地光

科學家認為地光的產生與大氣圈、岩石圈和水圈都有關係。地震過程,是地球釋放能量的過程。由於地球不停地轉動, 促使地殼中的岩石發生變形。與此同時, 岩層也產生出一種反抗變形的力, 叫作地應力。隨著岩層變形, 地應力不斷增加, 當這些漸變積累到一定程度後, 岩石突然破裂和錯動, 釋放出大量能量, 形成地震波。

地震波有高頻波和低頻波之分。這些波就是形成地光的一個原因。

彩雪的形成

那麼彩雪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那 是因為彩雪中摻雜了有顏色的物質的緣故。在寒冷地區, 藻類的分布範圍比較廣, 種類也多種多樣。其中, 含有葉綠素的藻類呈綠色, 含有紅色的藻類呈紅色, 含脂肪非常多的是黃色藻類。這些藻類自身較輕, 再加上大風的作用, 很容易沸沸揚揚飄向高空,當與空中的雪片粘合時, 不同的藻類就將雪染成了不同的顏色。海德堡的紅雪就是由於被風吹向空中的鐵質混合物, 混合在雪花中形成的; 挑羅台依黑雪是由許多黑色小蟲粘在雪上形成的; 瑞典南部的黑雪則是白雪中混合了煤屑、粉塵; 內蒙古等地的黃雪則是由風沙刮進雪中形成的。

佛燈

1981 年12 月14 日, 廬山雲霧觀測所收到中國海軍航空兵老飛行員郭憲玉的來信, 他對“佛燈” 的成因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看法, 認為它是“天上的星星反射在雲上的一種現象”,“夜間無月亮的天氣, 在雲層上飛行時常可看到周圍全是星辰, 不靠儀表很難分出上下。這是因為有時雲層濕度大, 水分子多, 像一麵鏡子。鏡子反射著星辰, 星星也就飄閃不定, 如同燈光在遊。” 天黑的夜晚, 若有雲層飄浮在大天池文殊台下, 把天上的群星反射下來, 就有可能出現“佛燈” 現象。由於半空中的雲層高低不一, 飄移不定, 所以它反射的熒熒星光也不是固定的。也許在這個角度由這一片雲反射, 在那個角度就由另外一片雲反射, 從而映出閃爍離合、變幻無窮的景象。

古諺語和天氣

天上掃帚雲, 地上雨淋淋。

清早寶塔雲, 午後雨傾盆。

白雲壘城堡, 雷雨跑不掉。

雲發黑, 有雨色。

瓦碴雲, 曬死人。

饅頭雲, 天氣晴。

清早浮雲走, 晌午曬死狗。

烏頭雲刮風, 白頭雲下雨。

雲往東, 一場空; 雲往西, 淋死

雞; 雲往北, 大雨拍; 雲往南, 雨就完。

雲交雲, 雨成潭。

上雲日頭回雲雨。

烏雲接日接得高, 有雨在明朝;

烏雲接日接得低, 有雨在夜裏。

太陽跌進雲口, 睡到半夜雨吼。

烏雲脫雲腳, 明日無雨落。

黑豬( 烏雲) 過河, 大雨滂沱。

賀蘭山( 羅山, 南華山) 戴帽,

莊稼漢睡覺。

雲搭橋, 雨將到。

雲下山有雨, 雲上山天晴。

早看東南, 晚看西北。

朝燒( 霞) 不出門, 晚燒( 霞)

行千裏。

日落胭脂紅, 不雨便是風。

早燒陰, 晚燒晴; 天燒頂, 下

滿井。

日暈三更雨, 月暈午時風。

日月背圈, 水到河灘。

日月背弓, 無雨也有風。

日月挑擔, 有雨不過三。

天上星星跳, 有雨如水倒。

伴月星明閃閃, 有雨在早晚。

天河星稀雨水流, 天河星稠人

發愁。

一顆星, 保夜晴。

( 水平星) 大瓶灌小瓶雨多, 小

瓶灌大瓶雨少。

東虹日頭西虹雨; 南虹下大雨;

北虹賣兒女。

開門雷一天晴, 午起雷下一陣,

晚起雷不到明。

雷三雷三, 一下三天。

炸雷響一場空, 悶雷轟下得凶。

白露雷, 不空回。

東閃晴, 西閃陰; 南閃霧露, 北

閃雨。

南閃火門開, 北閃有雨來。

熱生風, 冷生雨。

冬熱有雪, 夏冷有雨。

土霧燒山, 有雨不過三。

青煙纏山頭, 泡死老犍牛。

十霧九晴。

晝霧陰, 夜霧晴。

久晴大霧雨; 久雨大霧晴。

夏霧晴, 秋霧陰。

秋霜一日三天晴。

霜重見晴天。

東風濕, 西風幹, 南風熱, 北

風寒。

東北風, 雨祖宗。

悶雷橫閃電, 雹子大如碗。

疙瘩雲, 雹臨門。

天頂白雲多, 明日要砸鍋。

炸雷有雨, 悶雷有雹。

早涼中午熱, 冰雹不等黑。

早晨凍颼颼, 下午砸破頭。

雲中蜂鳴聲, 冰雹就來臨。

披頭散發掛疙瘩( 雲) , 雹子下

得雞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