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之謎(2 / 3)

1911 年, 英國一家公司挖了一條地道, 將湖水抽幹了, 但太陽很快地把厚厚的泥漿曬成幹硬的泥板, 當英國人再從英國運來鑽探設備時, 湖中再度充滿湖水, 這次代價昂貴的打撈歸於失敗。

1974 年, 哥倫比亞政府擔心湖中寶藏落入他人之手, 出動軍隊來保護這個黃金湖, 從此再也無人能夠接近這批寶藏。於是, 神秘的黃金湖便成為一個無法揭開的謎底了。

神秘失蹤的第八奇觀

18 世紀初, 以追求豪華生活而著稱的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一世心血來潮,異想天開, 建造了被他稱為世界第八奇觀的琥珀屋。

琥珀屋約55 平方米, 全部用琥珀板鑲成, 室內的裝飾板也全部用帶銀箔的琥珀板鑲成, 堪稱曠世珍寶, 世界一絕。不久, 為了討好俄國, 腓特烈一世將這稀世之寶作為禮物送給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病逝, 繼位的女皇又對琥珀屋加以擴整, 使之更加精美、珍貴、華麗, 成為皇宮裏的一顆燦爛明珠。二次大戰期間, 德軍占領蘇聯,一個以掠奪文物為目的的法西斯組織將琥珀屋拆卸裝箱運住柯尼斯堡。戰後, 蘇聯的一個尋找琥珀屋的組織根據一個德國人的指點, 在波羅的海水中打撈起17 個箱子, 可是, 箱內裝的不是琥珀屋, 而是滾珠和軸承。在重新研究大量材料時, 尋寶人員發現德國一位研究琥珀極有造詣的藝術教授羅德博士是位知情人, 原來羅德不僅從納粹手中接收了琥珀屋, 並親自為它編排目錄, 舉辦過小範圍展覽, 而且在法西斯失敗前曾下令拆卸琥珀屋,但是, 羅德對琥珀屋的確切收藏位置模糊不清, 正當他繼續考慮線索時卻不明不白的暴死了。搜尋隊又將線索轉向一位名叫庫爾任科的蘇聯婦女身上, 她曾與羅德一塊共事, 並負責保管被認為是包括琥珀屋在內的藝術展品。

這位婦女回憶說: 在德軍撤退時, 一群軍人曾歇斯底裏地破壞這些藝術品, 接著城市又燃起了熊熊大火, 那些展品和放置它們的城堡被燒成一片灰燼。因此出現這樣一個問題: 琥珀屋是否就混同在這批藝術品中?

線索中斷了, 但並沒有阻止搜尋隊的行動, 而且不少德國人也紛紛協助尋找琥珀屋, 一家圖文並茂的雜誌甚至登出廣告, 號召人們提供有關琥珀屋的線索, 一時間, 從柏林、萊比錫、慕尼黑、漢堡等地來的信件猶如雪片飛向編輯部。

一位青年提供了一條有價值的情報, 他的父親喬治·林格爾曾是納粹的軍官, 具體過問並執行了掩藏琥珀屋的命令, 並在生前曾親口告之, 琥珀屋藏在一個名為斯泰因達姆的地下室。這份情報又給人注射了一針興奮劑, 搜尋隊推斷, 琥珀屋至今未轉移出羅德博士所在的那座城市, 也許它仍在一個地下室靜靜地沉睡著, 看來想要揭開琥珀屋之謎是件不易的事情。

葬於海底的加州金礦

公元1849 年, 美國加州發現金礦, 一時間便掀起淘金熱, 西部和東部的冒險者雲集此, 為一寸礦地而爭奪, 火並、流血整整8 年後, 一群群人帶著用血汗換來的黃金, 準備回家,結束這種殘酷危險的日子。

一大群淘金者風塵仆仆, 帶著他們的妻子、孩子, 輾轉萬裏, 開始了又一種恐懼的行程。他們從舊金山搭船到巴拿馬, 再搭騾車橫越巴拿馬地峽, 最後乘船駛往紐約。這群人離開巴拿馬兩天後, 也就是1857 年9 月10日, 所乘坐的“中美” 號汽船遇上了意料不到的災難, 這艘小小的汽船有750 餘人, 吃水太緊, 加上遇到颶風,狂風暴雨的襲擊使船艙破裂, 海水漏了進來。人們發現船帆被強風吹斷,鍋爐的火熄滅了, 一望無際的大海使這群人感到絕望。他們組成自救隊,婦女和兒童被送上救生艇, 全部獲救,但423 名淘金漢連同那無法估量的黃金葬身海底。那些幸存者們個個已無法確定沉船的準確方位, 這批加州黃金寶藏的下落成為一個謎團。

一位著名的尋寶專家名叫史賓賽,他曾有過尋獲幾艘在美國內戰中沉沒船隻的成績, 對這艘載有黃金的“中美” 號汽船表示了強烈興趣, 目前,他已花費了15 年時間來尋找“中美” 號, 並深信已找到該船沉落的確切地點, 並希望在兩年內打撈出這批黃金。

史賓賽似乎為解開加州寶藏之謎帶來一線光明。

變化莫測的錢坑寶藏

1795 年10 月, 三位少年登上離加拿大僅3 英裏處的橡樹島旅遊, 他們發現朝海一麵的大片紅橡樹林中突然出現空曠地, 地中間獨立著一棵古橡樹, 樹枝上似乎掛過一個古船的吊滑車, 正下方有一個淺坑, 根據跡象判斷, 這裏可能埋有海盜的寶藏。

原來, 橡樹島在17 世紀時是海盜出沒之地, 有一個著名海盜叫威廉·基特, 1701 年他在倫敦被處決, 臨死前提出一個交換條件: 若他能免一死,願告訴一個埋寶地方。但他被遭到拒絕, 連同那個寶藏一道被送進陰間。

那麼, 基特的寶藏是否就是埋在此地呢! 三位少年開始挖掘, 發現那坑像個枯井, 每融10 英尺就碰到一塊橡木板, 最終毫無結果。1803 年, 又一群人繼續挖掘, 當挖到90 英尺深時, 發現了一塊刻有神秘符號的石板,經專家破譯, 意思是: 在此下麵40 英尺埋藏了2000 萬英鎊。人們欣喜若狂, 他們一邊抽水一邊挖掘, 在一天晚上用標杆探底時, 在98 英尺深處觸及到類似箱子的硬物, 當即大夥談起了寶藏分配, 可是第二天, 人們驚訝地發現, 坑內積水已達60 英尺深, 於是希望成為泡影。仍不死心的掘寶者又陸續做過15 次挖掘, 耗資300 萬美元。在1850 年時, 人們又有個奇怪的發現, 退潮時, “錢坑” 東麵500 英尺處海灘上不斷冒出水, 猶如吸滿水的海綿不斷受擠壓一樣, 同時又發現了一套精巧複雜的通向“錢坑” 的引水係統, 它們使“錢坑” 變成一個蓄水坑。於是人們作出一個推論: 海盜將錢坑挖得很深, 然後從深處倒過來挖出斜向地上的側井, 寶藏可能離“錢坑” 幾百英尺遠而埋在斜井盡頭,離地麵不過30 英尺深, 這使海盜們可以迷惑掘寶者而自己又能輕易挖出寶藏。

1897 年人們又在155 英尺深處挖 出一件羊皮紙卷, 上用鵝毛筆寫著二封信, 有的人還挖出了鐵板, 這些發現更使人相信: 海盜們埋了一筆巨大財富, 20 世紀時人們估計有1000 萬美元, 在60 年代, 便傳說有1 億多美元了。在“錢坑” 挖掘時, 曾有一個傳說: 必須死掉7 個人才能揭開其秘密, 到目前, 已有6 人在企圖到達坑底途中喪生。看來, 真正秘密的揭開已為期不遠了。

現在, 一個由加拿大和美國人組

成的聯合公司正在對“錢坑” 進行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發掘, 在島中心投資1000 萬美元鑽了一口巨井, 高達20層樓, 並在其他地方鑽了200 個洞,有的達165 英尺深, 已接近岩層; 鑽頭從地下帶出了金屬製品、瓷器、水泥等物, 這家公司格外賣力, 計劃再挖一口直徑為80 英尺、深200 英尺的大井, 並預備了足夠的抽水泵, 看樣子, 他們準備將橡樹島翻個底朝天。

原來, 他們推測可能有幾十億美元埋在地下, 這大概是力量和耐心的真正源泉。“錢坑” 之謎的揭曉為期不遠了, 它可能猶如埃及圖特王陵墓一般舉世震驚, 它也可能是一個耗費巨資掘出的空洞。

恐怖的亞利桑納州金礦

在美國亞利桑納州, 有一個稱為迷信山的山區, 這裏荒草叢生, 怪石崢嶸, 猛獸出沒, 到處是凶狠的響尾蛇。在山中的某一個不知名的地方,有座被人們稱為“迷失荷蘭人金礦”

吸引著無畏的探險者們。

1840 年末, 一位名叫伯攔塔的探險人深入山區, 幾經艱險, 終於發現一處礦藏豐富的金礦, 他仔細地作了標記, 以便終生受用, 從此很多探寶人一直想找出這處金礦, 但很多人不幸葬身荒野, 有些人則在途中慘遭印第安人們的伏擊而身亡, 在通往黃金通路上障礙重重, 充滿恐怖的氣氛。

後來有一位德國探險者華茲終於找到了這處金礦, 他經常在山上待上兩三天, 然後神秘地潛回老家, 每次總會捎上幾袋高品質的金礦。知道這個金礦地點的還有他的兩個同伴, 但是他倆全被人神秘地殺害了, 凶手是誰? 不得而知, 大概和這座金礦一樣成為永久的秘密。

1891 年, 華茲死於肺炎, 他在臨終前畫了一張地圖, 標明了這處金礦的位置。1931 年, 一位名叫魯斯的男子通過種種途徑弄到了這張不知真偽的地圖, 於是他攜帶地圖, 進入了迷信山山區, 然而他卻一去不返, 6 個月後, 有人在山區發現了他的頭顱,頭上中了兩槍, 樣子很慘, 可以想象他一定被一種極為可怕的景象嚇呆了,那麼殺手又是何人呢? 1959 年, 又有3 位探險者在這處山區遇害, 是誰殺了他們呢? 無論怎樣, 凶手肯定是金礦的知情人, 他們試圖保留這不成為秘密的秘密, 然而, 這一切阻止不了倔強的尋寶人, 因而, 探險者的身影、槍聲、腥血、響尾蛇、荒野的呼嘯構成了亞利桑納金礦恐怖的色調。籠罩在迷信山山區的迷霧更加使人混沌不安。

幽穀奇霧之謎

黑竹溝由於山穀地形獨特, 植被茂盛, 再加之雨量充沛, 濕度大, 山霧是這裏的特色, 經常是迷霧繚繞,濃霧緊鎖, 使溝內陰氣沉沉, 神秘莫測, 此處的山霧千姿百態, 清晨紫霧滾滾, 傍晚煙霧滿天, 時近時遠, 時靜時動, 忽明忽暗, 變幻無窮, 據當地彝胞講, 進溝不得高聲喧嘩, 否則將驚動山神, 山神發怒會吐出青霧,將人畜卷走, 考察者分析, 人畜入溝死亡失蹤原因, 迷霧造成的可能性很大, 人問進入這深山野穀的奇霧之中,地形又不熟, 很難逃脫這死亡穀的陷井。當地人和考察者總結出這樣一個順口溜“石門關, 石門關, 迷霧暗溝伴保潭; 猿猴至此愁攀援, 英雄難過這一關。” 彝族同胞自豪地說: 黑竹溝是一個金山銀地, 連霧也舍不得離,這裏“盛產” 的霧, 撲朔離奇得象軟綿綿的飄布, 一旦深入其中, 會把你包圍, 把你吞沒, 這裏的霧為什麼這樣變幻莫測? 為什麼會導致傷亡? 霧氣會不會含有其它成分、這有待人們去研究。

阿留申島弧之謎

阿留申島弧是地震頻繁的地區之一, 令人感興趣的是: 阿留申島弧向南彎曲, 這種形狀似乎顯示有一種自北向南的力推動形成的, 如史前冰川的推動等, 另外, 阿留申島孤南側的深海溝表明, 太平洋的海底擴張對其它的作用是向北推進的, 但從太平洋洋脊位置來看, 太平洋洋脊伸入到北美大陸, 南北向偏東分布, 其擴張方向應是向西偏北, 而不應向北, 那麼,阿留申海溝是如何形成的呢?

印度洋上的光輪是怎麼回事自19 世紀中葉開始, 海上“光輪” 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1848 年,英國一艘船隻的航行報告中講到: 兩個海上“光輪” 向該船旋轉而來, 當它們靠近該船時船的桅杆倒了, 並散發出強烈的硫磺氣味。1880 年5 月的一個黑夜, “柏特納” 號輪船正在波斯灣海上航行。突然, 船的兩側各出現一直徑約500 ~600 米的巨大“光輪”。這“光輪” 圍繞著自己的中心旋轉著向船隻擦來, 20 分鍾後消失。

1909 年6 月10 日夜, 一艘丹麥汽船在馬六甲海峽航行時, 船長看到海麵上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一個幾乎與海麵相平的“光輪” 在旋轉著, 他不禁驚呆了。過了好大一會兒, “光輪”才消失。1910 年8 月12 日夜裏, 荷蘭“瓦倫廷” 號輪船的船長布雷耶在南中國海航行時, 也看到了一個“光輪” 在海麵上飛速地旋轉著。奇怪的是, 該船船員當時很不舒服。

海上“光輪” 大部分出現在印度

洋或其臨近海區, 其他海區鮮有發生。

這一現象引起了人們的興趣。人們對此進行了種種假設和推論。有人認為,船的桅杆、吊索、電纜等的結合可能會產生旋轉的光圈; 海洋浮遊生物也會引起發光, 等等。但這些似乎都不能令人信服地說明海上“光輪” 的成因。於是, 又有人猜測, 海上“光輪” 可能是由於球形閃電的電擊而引起的現象, 但至今尚未得到證實。

海底之謎

1958 年, 美國國家海洋學會的羅

坦博士在大西洋3 英裏深的海底, 拍攝到了一些類似人的奇妙足跡。1963年, 在波多黎各東麵的海裏, 美國海軍在進行潛艇作戰演習時發現了一個“怪物”, 它既不是魚, 也不是獸, 而是一條帶螺旋槳的“船”, 在水深300米的海底遊動, 時速達280 千米, 其速度之快是人類現代科技所望塵莫及的。1968 年, 美國邁阿密城的水下攝影師穆尼在海底看到一個奇異的動物:臉像猴子, 脖子比人長4 倍, 眼睛像人但要大得多。當那動物看清攝影師後, 就飛快地用腿部的“推進器” 遊開了。

1973 年初, 一個名叫丹·德爾莫尼的船長, 在大西洋斯特裏海灣發現水下有一條形似雪茄煙的“船”, 全長40 ~50 米, 以60 ~70 海裏的時速航行。船長怕與他相撞, 千方百計地躲著它航行, 而它卻很“大方”, 直奔該船而來。船長驚魂未定, 他卻悄然而過。時隔半年, 北約和挪威的數十隻軍艦, 在感恩克斯納歧灣發現了一個被稱為“幽靈潛水艇” 的水下怪物。用多種武器攻擊, 全無效應。當它浮出水麵時, 這麼多艦上的無線電通訊、雷達和聲納全都失靈, 它消失時才又恢複正常。

破解三彩俑起源之謎

1995 年, 在西安出土的初唐李晦墓中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早的三彩俑,如果找到這批三彩俑的產地, 就能破解長期困惑考古界的三彩俑起源之謎。

在陝西省銅川縣境內, 人們找到了規模極為宏大的古代耀州窯唐三彩窯址,但對比研究表明, 耀州窯並不是三彩俑的最早產地, 三彩俑的起源是否另有真相, 這還是個未解之謎。

恐怖翻車地

在美國愛達荷州的州立公路上,離因支姆麥克蒙14. 5 千米處, 有一個被司機們稱為愛達荷魔鬼三角地的恐怖翻車地帶。正常行駛的車輛一旦進入這一地帶就會突然被一股神秘的力量拋向空中, 隨後又重重地摔到地上,造成車毀人亡的慘重事故。

高亭避風

山東省蓬萊縣的丹崖山頂上有個蓬萊閣, 其西側有座避風亭, 始建於明朝正德八年( 公元1513 年) 。當初建這個亭主要是為了觀看海市蜃樓,所以又叫“海市亭”。避風亭是一座非常奇特的建築物。它坐南朝北, 麵對蒼茫大海, 立於陡峭的懸崖絕壁之上, 三麵沒有窗戶, 而麵對大海的北麵門窗卻全敞著。但是不管外麵刮什麼風, 風力有多大, 在亭內隻聞“風聲滿樓”, 卻絲毫感覺不到有風。許多好奇的遊客來到這裏, 都要興致勃勃地當眾試驗一番: 用火柴或打火機點燃一張小紙條, 隻見縷縷細煙直上屋頂, 卻不見紙條有一絲晃動。人們為此而讚不絕口, 卻並不了解其中原委。

撒哈拉有過“綠洲時代” 嗎撒哈拉大沙漠的所過之處全部是沙丘、流沙和礫漠。“撒哈拉” 一詞在阿拉伯語中是“大荒漠” 的意思,非常形象地說明了撒哈拉大沙漠是多麼的荒涼。那麼, 撒哈拉大沙漠究竟荒涼了多久? 人們在不斷的探索下,終於證明了撒哈拉大沙漠地區遠在公元前6000 ~前3000 年的遠古時期, 曾是一片肥沃的平原。早期居民們曾經在那片綠洲上, 創造出了非洲最古老和值得驕傲的燦爛文化。科學家們經過研究和分析, 認為撒哈拉地區由草原退化為沙漠經曆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撒哈拉地區先是氣候發生突然的變化,導致降雨量急劇減少。

這些少量的雨水, 流進了內陸盆

地, 可是由於雨水流量不多, 也就滯留在這裏。流水所帶的泥沙在盆地裏慢慢淤積, 盆地增高以後這些水就開始向四周泛濫, 慢慢地形成了沼澤。

經過漫長的時間, 沼澤裏的水分在太陽的照射下慢慢的就變幹了, 沙丘開始出現在撒哈拉的大地上。這時候,撒哈拉地區的氣候惡化得更加嚴重,風沙也越來越猛烈。撒哈拉地區也就慢慢變成了沙漠地帶。

古岩畫中的特殊圖案

在很多遠古的岩石上人們發現了一種特殊的圖案: 有身著類似宇航服的人物形象, 還有近似於現代飛行器的探空設備等。眾所周知, 藝術真實來源於生活真實。人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 處在萌芽階段的人類文明, 生產力落後, 技術手段低下, 怎麼會有宇宙人的模樣出現, 又怎麼會造出超越時代的太空設備呢? 依照正常邏輯來判斷, 答案是否定的。既然不能,那麼這種特殊圖案所表達出來的真正含義到底是什麼? 是什麼人所為? 又出現在什麼時代? 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岩畫, 成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不能破解的謎團。

奇怪的浮雕

人們在美洲墨西哥的帕倫克又有了新的發現, 這裏傳說是當年瑪雅人的居住地, 所以在這裏有不少的墳墓碑上都刻有奇異的雕刻。其中有一幅刻在瑪雅僧侶石棺上的浮雕非常出奇。

畫上描述的是一個男人的形象, 他彎身向前, 雙手握在一些把手或旋鈕上。

他似乎是坐在一個正在飛行的飛船座艙裏, 排氣部火花直冒。人們幾乎可以覺察到那人麵前的一塊控製板, 也可以看到一個火箭式導彈的頭部, 邊上雕刻著太陽、月亮和燦爛的群星。

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雙手放在飛行器的突出部分——— 大概是操縱杆或把手。但是古代的墨西哥根本沒有任何種類的飛行器, 更談不上宇宙飛船了。可那到底是什麼呢? 這幅畫表達的奧秘又是什麼呢? 人們簡直無法理解。

黑竹溝的秘密

我們這個世界雖不乏景色秀麗的 人間天堂, 但也有不少令人聞之色變、避之不及的恐怖地方。這些恐怖的地方以其特有的詭異怒視著人類, 怒視著一切生靈, 它們隨時準備吞噬進入它們領地的一切。位於中國四川盆地西南的小涼山北坡的黑竹溝便是這樣一個令人望而卻步的恐怖地帶。1977年7 月, 中國四川省林業廳森林勘探設計一大隊來到黑竹溝勘測, 宿營於關門石附近。身強力壯的高個子技術員老陳和助手小李主動承擔了闖關門石的任務。第二天, 他倆背起測繪包,每人用紙包上兩個饅頭便朝關門石內走去。可是到了深夜, 依然不見他倆回歸的蹤影。從次日開始, 尋找失蹤者的隊伍逐漸擴大。川南林業局與鄰近縣組成的百餘人的尋找失蹤者的隊伍也趕來了。他們踏遍青山, 找遍幽穀, 除兩張包饅頭用過的紙外, 再也沒有發現任何蛛絲馬跡。1986 年, 川南林業局和鄰近縣再次組成二類森林資源調查隊進入黑竹溝。這次, 他們請來了兩名彝族獵手做向導。當關門石出現在眼前時, 兩位獵手將他倆帶來的兩隻獵犬放進溝去試探試探。第一隻獵犬靈活得像猴一樣, 一縱身就消失在峽穀深處。可半個小時過去了,獵犬杳如黃鶴。第二隻黑毛犬前往尋找夥伴, 結果也神秘地消失在茫茫峽穀之中。兩位彝族同胞急了, 不得不違背溝中不能高聲吆喝的祖訓, 大聲呼喚他們的愛犬。頓時, 遮天蓋地的茫茫大霧不知從何處神話般地湧出, 9個人盡管近在咫尺, 彼此卻無法看見。

驚慌和恐懼使他們冷汗淋漓, 大氣不敢出。五六分鍾過後, 濃霧又奇跡般消退了, 頓時玉宇澄清, 眼前依然古木參天, 箭竹婆娑。隊員們如同做了一場噩夢。麵對可怕的險象, 為確保安全, 隊員們隻好返回。黑竹溝, 至今仍籠罩在神秘之中, 或許隻有消失在其間的人才知道它的謎底。

四萬年前的彈孔

在英國的一個博物館裏, 保存著一個生活在舊石器時代的古尼德人的顱骨。它是1921 年, 在非洲羅德西亞的一個鉛礦附近發現的。這個顱骨的左顳骨上, 有一個圓洞, 邊緣平滑整齊。專家鑒定, 這個創傷與長矛、弓箭或者動物狼牙所造成的裂洞完全不同, 唯有子彈的高速衝擊才能形成。

在原蘇聯科學院古生物博物館裏, 保存著一條在千萬年前就滅絕了的歐洲野牛——— 鬃頭骨, 這塊頭骨上也有一個圓圓的傷洞, 經鑒定, 該洞是由一種束狀高壓氣體衝擊而成。由於這頭野牛當時未死, 創傷周圍又新長出了顆粒狀骨質結構。因此, 偽造是不可能的。即便是襲擊古尼德人和歐洲野牛的先進武器, 怎麼可能在四萬年前甚至千萬年前產生?

五千年前的人造心髒

原蘇聯人在西瓦湖附近, 挖出了一件4000 年前的女性古屍。屍體表明: 她不但被槍彈之類的東西擊中,而且還被做了外科手術。一支由日本、埃及聯合組成的考古隊伍, 在一座金字塔裏發現了一具大約10 歲的男童木乃伊, 距今約5000 年, 奇怪的是, 在他的左胸腔中, 居然有一副類似心髒的儀器, 是經過精密的外科手術安裝進去的。德國、比利時、埃及的考古學家在埃及挖掘了15 個月的古代墳墓後, 也驚異地發現了一具木乃伊的胸腔內有一個人造心髒, 這和1986 年考古學家在一具小孩子木乃伊裏發現的人造心髒一模一樣。這具木乃伊女屍死時約35 ~40 歲, 因為患了晚期心髒病, 才被施行了人造心髒的移植手術。

這顆人造心髒, 和成人拳頭般大, 是用塑膠和一種不知名的合金製成的,和現在被廣泛采用的人造心髒相似,手術可能持續了數星期之久。科學家說: “即使是在科學如此昌盛的今天,做這種手術也不太流行, 我們真的感到很意外。” 大家知道, 心髒移植經曆了艱難的曆程。人類第一例心髒移植在1962 年, 病人在手術後18 天死於肺炎。正式把人工心髒移入人體是1982 年12 月, 這人也隻活了111 天17 小時53 分。難道是聰明的埃及人,在5000 年前就創造了這個人間奇跡?

四千年前的彩電

考古學家威交勞·加勒博士, 在日內瓦發布了一條震驚世界的新聞:在埃及新發掘的古墓中, 發現了一台製作工藝相當先進的遠古彩電, 它和現在彩電的主要區別是; 它隻有一條線路, 卻有四個三角形的熒光屏, 屏的周圍鍍了黃金, 機件是用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金屬——— 鈦製造的, 經有關專家鑒定: 它是4200 年前的產品。

使人迷惑不解的是: 它隻有一條線路,為什麼要設計四個屏幕, 難道它能用一條線路同時接受多個頻道的節目?

地球上至今沒有發現任何古老的電視台, 難道它是一隻太空遠距離聯絡工具? 它又是怎麼出現在埃及古墓裏的呢?

珊瑚石城堡

在所有的遺址中, 最現代的而又最富有浪漫情調的是美國佛羅裏達州的珊瑚石城堡。李特斯克奈是拉脫維亞人, 他在失戀之後, 遠走美國, 決心利用他住所附近的珊瑚石鑿建座城堡, 獻給他永恒愛戀著的無情的情人。

一道圍牆圍住他的工地, 因此, 沒有人窺見過他的勞作。20 年之後, 當城堡建成的時候, 他也在邊阿密醫院溘然長逝, 當時是1951 年。這簡直是一座夢幻般的迷宮, 濃蔭掩映, 怪石鱗峋, 會兒空曠幽韻, 一會兒峭崖筆立,廳堂、居室、雕欄、噴泉、石桌、石椅、幽徑、回廊, 應有盡有, 把人們引向一個神話般的世界。一座鏤刻著火星、土星的壙垠環宇的巨形石碑騰空向起, 一張心髒形的石桌中間鑲著四季長鮮的名貴花卉, 一隻石頭雕刻的日晷儀可以在一年之中的任何時刻向你顯示當時的時間。一座天文望遠鏡由兩塊巨大的珊瑚石構成, 第一塊鑿有一個一英寸的小孔, 高度和人的視線平齊, 第二塊足有25 英尺高, 頂頭有一大孔, 假如在晴朗的夜, 視線通過小孔、大孔, 可以準確地望到遙遠的北極星。最令人驚歎、迷惑、百思不解的, 是那扇重達9 噸的石門,隻要一個小孩輕輕一推, 兩扇威嚴、沉重的石門就會緩緩開啟。李特斯克奈不是石匠, 不是搬運工, 不是建築師, 不是天文學家, 然而, 他卻完成了石匠、搬運工、建築師、天文學家,乃至物理學家加在一起都不能完成的工作。他身材矮小, 體重不足110 磅,而且孑然一身, 他沒有雇傭過一個工人, 沒有使用過任何現代化的起重設備, 甚至也沒有一件像樣的專業工具,然而, 他是怎樣豎立這些石柱, 雕鑿這些傑作, 吊起這扇石門的? 這又是一個難解之謎。李特斯克奈給我們的啟示是: 如果我們相信, 李特斯克奈確能用自己的智慧和偉力, 完成如此浩繁的工程, 那麼, 相形之下, 古代的那些遺址, 集千百萬人的力量和智慧, 就無所不能, 無奇可言了; 如果我們不相信李氏能單槍匹馬完成如此浩繁的工程, 那麼, 是誰幫助了他呢?

哪個是額鼻人的鼻祖

蘇州東山風景區有一座始建於唐代的古刹, 名叫紫金庵。紫金庵雖然規模不大, 但卻因為其廟中有許多造型各異、形態逼真的羅漢神像而馳名中外,這些神像的塑造者是塑像名家雷潮夫婦。穿行於這些鬼斧神工的神像之中,人們不禁會為他們高超的技藝歎服。但是如果你仔細欣賞, 就會驚奇地發現,其中有兩尊雕像明顯地呈現出“額鼻人” 的特征。一尊是持軸山注茶豐托迦第十六尊者, 一尊是廣脅山因揭陀第十三尊者。所謂額鼻人, 就是人的鼻梁穿過兩眼之間向上延伸, 穿過額頭直至腦頂, 在額頭上形成一道明顯的凸痕。

額鼻人在現實中是不存在的, 但它卻在瑪雅文化中出現過。在瑪雅文化遺址中, 婦女和武士的塑像明顯地具有額鼻人特點。在瑪雅古墓石停中也發現過具有大而長的鼻梁的玉石人頭。在瑪雅巴林卡城中, 有一幅棺槨蓋上的浮雕畫吸引了無數科學家: 一個人在一個極像宇航器的機械裝置裏操縱飛行, 而這個人就是額鼻人, 飛碟專家稱之為外星人。

作為一代雕塑大師的雷潮夫婦決不會憑空臆造一個人物形象, 尤其有顯著特征的人物形象, 這一點從紫金庵其他塑像中可以得到證明。例如半渡坡山那伽犀那第十二尊者, 是個帶耳環的紅種人;缽刺拿洲·羅第八尊者是個典型的阿拉伯人。可以斷定, 這些塑像都是有人物原形的, 否則. 再巧妙的工匠也不會在沒有原形的情況下, 將黑人、阿拉伯人的麵形特征, 拿捏得如此之標準。當然, 大唐盛世, 文化交流空前繁榮, 各國使節不斷來華, 給雕塑家帶來了極為便利的條件。那麼, 額鼻人呢? 也有原始形象麼? 如果不是有過這種文化交流, 那麼, 還有什麼其他的可能? 誰能解開這個千古之謎?

冬熱夏冷的怪地

在遼寧省東部山區桓仁縣和寬甸縣境內, 有一條長約15 公裏的地溫異常帶。每年春天, 這個地帶的周圍地溫逐漸上升, 而這個地帶之內, 地溫卻漸漸下降; 夏天, 這個地帶外麵溫度很高, 而地帶之內卻開始結冰; 寒冬時節, 冰天雪地, 寒風凜洌, 草木枯萎, 而在這個地溫異常帶之內卻熱氣騰騰, 溫如暖室。在桓仁縣沙尖子鎮南1. 5 公裏的船營溝的一位居民任洪福房邊, 這種地溫異常表現尤其強烈。這裏, 在炎熱的盛夏, 從岩石裂縫裏吹出的寒氣, 使人毛骨悚然, 溫度低達零下1℃ ~2℃ , 岩石縫裏的冷氣溫度更低, 達零下15 ℃ 。流進岩石裂縫的雨水, 會凍成冰柱。挖開地麵浮土, 在30 厘米深處, 有堅硬的冰塊。每逢夏季, 任家利用房邊這個天然冷室為居民和飯館、醫院、工廠等單位貯存魚、肉、疫苗、菌種等, 冷庫效果很好。東北的冬天, 田野白雪皚皚, 而任家屋後卻是一片蔥綠, 蔬菜和蔥蒜青葉嫩枝, 茁壯生長, 野草如茵, 酷如春景。

這種夏寒冬熱的奇象引起了各界的注意, 人們曾多次到東北實地考察研究, 並開展了學術討論, 對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 提出了各種解說。有人認為, 在這個地溫異常帶的地下,可能存在很大的能保溫的儲氣構造。

冬季, 大量冷空氣進入這種構造, 保持原來的低溫直到夏季。夏天, 冷空氣從儲氣構造中慢慢逸出。在冷空氣排出的同時, 熱空氣進入儲氣構造,被保溫到冬季又逐漸逸出來。另一種解說是, 這裏地下可能存在兩條重疊的儲氣帶, 一個帶中儲的是冷氣, 另一個儲的是熱氣。這兩個儲氣帶同時向地表放氣。冬季, 人們感到異常的是儲熱氣帶中釋出的熱氣, 而對同時從儲冷氣帶釋出的冷氣, 卻因氣溫低而察覺不到異常。還有人認為, 這裏地下存在很大的儲氣帶, 在它的不同方位上有自動開關的天然閥門, 冬天排放熱氣, 吸入冷氣; 夏天, 排放冷氣, 吸進熱氣。究竟哪種解釋符合這裏的實際? 或者是另有一種解說才是真理。人們期待著真實的謎底。

南極暖水湖

探險家們在冰天雪地的南極大陸,發現了20 多個湖泊, 這些湖泊有的終年不凍, 有的雖然湖麵上有一層冰凍,但湖水溫暖。科學家們對南極這些不凍湖深感興趣。研究發現, 南極湖泊有三類: 一類是湖麵凍冰, 冰下是液態水; 另一類是湖麵季節性凍冰, 夏季湖麵解凍, 液態水出露湖麵; 還有一類是在寒冬湖麵水也不凍。在南極湖泊中, 令人驚奇的是位於幹穀的範達湖, 它表麵雖然有一層3 ~4 米厚的冰層, 近冰層水溫為0℃ 左右, 但是隨著深度增加, 湖水溫度迅速提高,在60 米深的湖底, 水溫接近27 ℃ 。

對此, 科學家們提出了各種看法, 一些人認為, 一股來自地殼的岩漿流烤熱了湖底的岩層, 提高了湖底水的溫度。但是, 1973 年11 月在範達湖進行了鑽探, 鑽孔穿過範達湖湖麵的冰層、水層, 鑽入湖底岩層, 取了岩心,發現湖底水很暖, 但是湖底岩層很冷。

有人認為範達湖的水, 可能是被太陽曬熱的, 因為範達湖湖水清澈, 湖麵冰層沒有積雪, 太陽的短波輻射可以暢通地穿過冰層和水層, 到達湖底,烤熱湖盆底的岩石, 提高湖底的水溫。

同時湖麵的冰層, 又能像棉被那樣擋住湖水熱量的散發, 所以湖底的水可以保持這樣的高溫。但是人們對這一說法也提出了不少疑問。例如在南極半年的極夜時期範達湖為什麼仍保持這樣高的水溫, 而在另半年的極晝時期, 它的水溫並沒有無限製地升高呢?

此外, 也有人認為範達湖的溫水是受海底溫泉加熱而成的, 可是至今也沒有找到熱泉。有人提出可能湖裏存在某種特殊化學物質在反應發熱, 但至今也未找到這種物質。在這塊年平均溫度在- 25℃ 、極點最低溫度為- 90℃ 左右的世界極寒的冰原中, 溫水湖的成因, 實是一個謎。

恒河水之謎

在印度, 酒壇節到來之前, 恒河 畔的四大浴場常常彙集眾多的佛教徒,有時竟達1000 萬名左右。他們爭先恐後跳入河中沐浴, 有的則是投河自殺,想用聖水洗淨他們的罪過。因此, 每次盛會常有幾萬人死亡, 河中漂滿了屍體。同時, 河岸上焚屍的火光熊熊燃燒, 晝夜不滅, “骨灰” 就地傾入河中, 這是死者生前的夙願。由於汙染, 河水之肮髒和腐臭程度不可名狀。

可是, 就在這極度汙染的河中, 虔誠的信徒們卻把汙水當聖水。一邊沐浴一邊開懷暢飲。奇怪的是, 因此而得病的人卻很難找到。這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 他們檢驗恒河河水, 發現水質良好, 其中的細菌也並不危險, 科學家有意將可怕的霍亂病菌投入水中觀察化驗, 卻發現它們在極短時間內被消滅了, 這是為什麼呢? 還有待科學家進一步揭開這個謎。

會鳴響的潭

我國貴州省長順縣睦鄉簡南村擺拱上院的格篩龍潭, 猶如一個巨型“鬧鍾”, 它一年中要鳴響兩次, 有時一年一次或隔兩年一次。鳴響的聲音十分悅耳動聽, 有嗩呐聲、木魚聲、鑼鼓聲、笛聲和月琴聲, 而且響起來很有節奏, 如優美動聽的“交響樂”

曲, 令眾多遊客留連忘返。格篩龍潭每響一次, 時間多則5 天, 少則3 天,然後就要下五天六夜的瓢潑大雨, 洪水暴發, 常常淹沒大片良田。這種預兆十分準確。當地群眾稱它為“氣象台”。格篩龍潭為什麼會定時鳴響,而且其後就是連日陰雨, 至今還沒有人揭開這種神奇而有趣的奧秘。

海底玻璃之謎

我們每天都要與各種各樣的玻璃製品打交道, 如玻璃杯、玻璃燈管、玻璃窗戶等等。普通的玻璃, 以花崗岩風化而成的矽砂為原料, 在高溫下熔化, 經過成型, 冷卻後便成為我國所需要的玻璃製品了。然而, 在很難找到花崗岩的大西洋深海海底, 居然也發現了許多體積巨大的玻璃塊, 這真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為了解開這個海底玻璃之謎,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科學家們進行了多方麵的分析和研究。首先, 這些玻璃塊不可能是人工製造以後扔到深海裏去的, 因為它們的體積巨大, 遠非人工所能製造。

首先, 這些玻璃塊不可能是人工製造以後扔到深海裏去的, 因為它們的體積巨大, 遠非人工所能製造。

有些學者認為, 這種玻璃的形成,有可能是海底玄武岩受到高壓後, 同海水中的某些物質發生一種未知的作用, 生成了某種凝體, 從而最終演變為玻璃。如果這真是屬實的話, 今後的玻璃生產就可以大大改觀了。現在我們製造一塊最普通的玻璃, 都需要1400 ℃ ~1500℃ 的高溫, 而熔化爐所用的耐火材料受到高溫玻璃溶液的劇烈侵蝕後, 產生有害氣體, 影響工人的健康。假如能用高壓代替高溫, 將會徹底改變這種狀況。

由於這個設想, 有些化學家把發現海底玻璃地區的深海底的花崗岩放在實驗室的海水匣裏, 加壓至400 個大氣壓力, 結果是根本沒有形成什麼玻璃。奇怪的海底玻璃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 迄今仍然是一個未能解開的自然之謎。

神秘的舍利子

1993 年6 月12 日, 中國陝西省戶縣觀音山法華寺的一名103 歲的老尼,在晚上向弟子們宣講佛法後安然圓寂。

此前, 她已有10 多天水米不進。至此日, 她突然表情激動。臨逝前, 她向眾人說: “我將心留給眾生。” 4 天之後,弟子們按照佛教教規, 在一大青石板上架起木柴, 將圓照法師焚化。大火燒了整整一天一夜, 老尼遺體形成200 多顆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堅固舍利花。舍利花顏色雪白, 鑲嵌著米粒大小呈紅、黃、藍、褐等色的結晶體。

尤為神奇的是, 老尼的心髒久焚 不化, 成為一個呈黑褐色的巨大堅固子。火化結束時, 心髒尚軟, 以後才逐漸變硬。當時在場的百名僧俗弟子均親眼目睹。隨後, 老尼的舍利和心髒被供奉進專為其修建的舍利塔內。

此事被多家報刊當作新聞報道, 成為人們議論的話題。這名老尼法名圓照,曾是西藏密宗活佛的親傳弟子。在佛教中, 能夠留下舍利子, 表明僧人修道有成, 功果卓然。雖然這是一種宗教解釋, 但在普通人遺體焚化中確實尚未見到有舍利這樣的東西。為什麼在那些潛心修行的佛教徙中會有這種特異的現象? 所謂修行到底意味著什麼? 為什麼會與常人有所區別? 目前科學對此還有待研究。

探索發現 兵馬俑的劍 從秦始皇陵兵馬俑二號坑出土的青銅劍, 長86 厘米劍身上有8 個棱麵, 極為對稱均衡。它們曆經2000年, 從地下出土, 卻無蝕無鏽, 光潔如新。用現代科學方法檢測分析, 這些青銅劍表麵竟塗有一層厚約10 微米的氧化膜, 其中含鉻2% 。

這一發現立即震動了世界, 因為 這種銘鹽氧化處理是近代才掌握的先進工藝。據說德國在1937 年, 美國在1950 年才先後發明並申請專利, 而且隻有在一套比較複雜的設備和工藝流程下才得以實現。秦人的鑄造水平之高, 真是不可思議。

尤為值得稱道的是, 這些青銅劍的韌性異常驚人。有一口劍, 被一具150 公斤重的陶俑壓彎了, 彎曲度超過45 度。當陶俑被移開的一瞬間, 奇跡發生了, 青銅劍反彈平直, 自然還原。這精湛的鑄劍技藝, 令人瞠目結舌, 卻不知為何。

魔鬼三角區

北緯30 度附近, 位於美國佛羅裏達州東部海麵, 古巴正東部海區的百慕大三角區, 它是大西洋中令人毛骨悚然的魔鬼三角洲。常有過往的船隻和飛機在這裏神秘失蹤, 人員屍骨無存。對這些神秘的現象, 有人認為是海底強磁場所引起的, 有人認為是存在於海底的外星人基地在作怪, 還有人提出時空隧道假說, 等等, 眾說紛紜, 莫衷一是。有許多解釋, 使百慕大三角洲越發神秘。

最近, 有科學家從海洋天然氣水合物引發災害的角度對這一難解之謎,作出了比較令人信服的解釋。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天然氣水合物。天然氣水合物( natural gas hadrate) , 又叫可燃冰, 是產出於海底沉積物中似冰狀的物質, 其化學成分主要是甲烷,占99% , 其餘的是水和少量雜質。它是甲烷與水在高壓和低溫的狀態下形成的化合物。知道沼氣產生原理的讀者都很清楚, 沼氣( 主要成分是甲烷) 它是微生物在缺氧的情況下, 對有機物進行發酵、分解而產生的。同樣, 海洋底部有很厚的沉積物層, 微生物產生的甲烷因為海水高壓抑製的緣故, 未能及時釋放出去, 因而與水結合形成天然氣水合物。順便指出,天然氣水合物是一種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質。據科學家估計, 全球天然氣水合物的碳儲量( 能源的一種換算方法) 是全球石油與天然氣碳儲量的兩倍。如果能開發利用, 那將是人類莫大的福音。

那麼天然氣水合物與百慕大三角

海域之謎有什麼聯係呢? 天然氣水合物這種物質在水底很不穩定, 稍有擾動, 就會釋放出甲烷氣體。如果大規模的釋放, 就會產生災難性的後果,例如海嘯。百慕大三角海域下麵是一個海溝區, 該處有大量的天然氣水合物存在, 而且不定期釋放。可以想象一下當海底突然湧上大量的甲烷氣體,將會產生怎樣的狀況? 氣流的上升必然使平靜的海麵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產生驚濤巨浪。過往的船隻往往在這一瞬間被掀翻, 沉入海底。由於太突然, 往往來不及發出求救信號, 便船沒人亡了。我們知道, 甲烷是易燃的氣體, 當它混入到空氣中, 因為不純,有一絲星點火花, 就易發生爆炸。過往的飛機, 其發動機產生火花, 導致甲烷氣體發生爆炸, 刹那間機毀人亡。

這一都是在一瞬間發生的, 所以往往造成一種神秘失蹤的現象。

年齡最大的沙漠

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我國麵積最大的沙漠——— 塔克拉瑪幹沙漠到底形成於何時? 科學界對此一直存在爭議。我國科學家最新科考成果表明,這個麵積相當於新西蘭國土的浩瀚沙漠, 至少在530 萬年前就已是一片“死亡之海”。

這一發現比我國科學家數年前提出的塔克拉瑪幹沙漠形成於350 萬年前, 又向前延伸了180 萬年。

位於我國新疆塔裏木盆地的塔克拉瑪幹大沙漠, 麵積達33. 76 萬平方公裏, 僅次於非洲撒哈拉大沙漠。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孫繼敏研究員在新疆昆侖山前皮山縣境內科考時發現了一個古老的新生代地層, 為判斷“死亡之海” 的年齡找到了直接證據。

中國最大沙漠的年齡, 緣何一下子“長” 了180 萬“歲”? 孫繼敏解釋說, 兩次科考得出不同結論的最主要原因是科學家獲得樣本的地點不同。

2002 年, 同濟大學鄭洪波等科學家在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西南方向、距皮山縣以西80 公裏處的葉城縣發現了同類型的風力堆積地層, 判斷其形成於至少350 萬年前。

世界上最潔淨的水

科學家表示, 太平洋中部的一片海區擁有地球上最為潔淨的海水。這一地區的麵積相當於地中海, 其海水的清澈程度與地球上最潔淨的湖水無異。科學家表示, 太平洋中部的一片海區擁有地球上最為潔淨的海水。這一地區的麵積相當於地中海, 其海水的清澈程度與地球上最潔淨的湖水無異, 但含鹽度卻和其他海水一樣。

從2004 年10 月起, 法國馬塞勒地中海大學的帕特裏克·拉姆伯爾特與同事, 對這個不同尋常的海區進行了研究。最為幹淨的水域點位於複活節島附近, 這片海水的顏色更接近紫色, 而不是通常的藍色, 紫外線隻能滲透水下100 多米處。這意味著此處所含的葉綠素大約要比絕大多數海域低10 倍。跟蹤海水葉綠素數量的衛星圖片顯示, 這一海區是地球上生物體最少的生態係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