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出端倪〕
現代男性的人格分裂,到底是與生俱來,還是社會道德水準和市俗的生活使之所以然,我們可以來看一看一個中等成功的男人的雙重人格的形成。
秦某是一個專門為政府部門提供谘詢服務的自由職業者;1984年畢業於上海交大,是家裏的獨生子;88年結婚,娶了一個漂亮的妻子,有了令人羨慕的小家庭。他從小就是個乖乖兒,聽話懂禮貌,學習用功,當過三好學生,參加過少先隊,當過小學和中學的班長。大學時是先進團員,畢業後分配到政府部門工作,很快就入黨。如果他繼續在機關幹下去,幾年後,做到處級沒什麼問題,周圍的人都看好他的前途。
然後,一個意外的插曲,改變了他的人生。有一次他陪同領導去皇朝飯店赴宴,意外地發現了打扮得非常迷人的妻子在同一位男人在此用餐。妻子也看到了他,有點吃驚,在猶疑之後,與他打了招呼,並把他介紹給那位男人,看到那人一副怠慢相,秦感到受到了汙辱。
之後他通過政府的關係,了解了妻子的工作情況和那位男人,這時他才知道妻子有了外遇,那個男人是一位來自南方的投資商。他對自己的生活產生了懷疑,並開始進行反省。他認為妻子投入投資商的懷抱,並非是缺錢。因為他們經濟狀況還比較好。倆人的收入都較高。妻子也並不喜愛珠光寶氣的衣著服飾,他感到問題可能出在性生活方麵,她未得到滿足。當然如果那個男人不是非常有錢,也不會誘使妻子出格。
自從以後,他回家越來越遲,有時根本不想回家,最終他們感到再也沒有必要把這個婚姻維持下去了。通過協議兩人分手了。孩子跟對方走了。這個婚變,使他再也無法保持內心的平衡,傳統的人格麵具被擊碎了,潛藏在意識深處的極端對美女的憎惡(因為使他感到無能),戰勝了另一個“本我”,迅速從傳統蛻變為現代分裂人格。他過上了與過去絕然不同的生活,看待事物的眼光也變了,生活的態度也同過去徹底決裂。他也為此巨變感到不安,並習慣用酒來使自己獲得平衡。用以狎妓的方式掩示自己對美女的恐懼。很快他感到自己已經無法在政府機關工作下去,即使沒有人指責他,他自己也感到不和諧,二年後他離開了機關,開始了一個另一種陌生的生活。
他帶著分裂的人格麵具,在這條道上愈走愈遠。在他身上已完全看不到過去的影子,這既是一種生活方式,也是一種生活態度。他的與眾不同並不是一擲千金的高額消費而是異常的生活態度帶來錢就是紙、酒就是水的生活方式,並且他看到了這種生活方式“合理”的那一麵。所以他的異常又顯得並不異常,他不需要心理專家的指導。因為這是一種自然的“變異”,沒有必要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心理重建的治療。所以說現代男性的人格分裂既是與生俱來的,又是社會品質的構建,是後現代社會的人格特征。
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男性的人格分裂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沒有這種人格分裂就不會產生真正的男女平等,否則男女平等永遠隻能停留在觀念上,而不發生事實,也就是說“新男人”的產生是真正男女平等時代到來的前提。“新男人”不是人類的“怪胎”,而是拓寬了人類的人格領域,使人類在人格上重構男女兩性世界。讓上帝得以重新整合男人和女人,這並不是壞兆頭,雖然通過現象看起來不像是好兆頭。事實上她預示的僅僅是巨變的到來。
萬某某是個青年詩人,在大學期間就有詩才的名氣,是一個心理比較健康、生活比較富裕、文化素質比較高的成功人士。然而有一次因為一點口角,發生了一次他稱之為“毆妻的事件”。過後他感到非常震驚,他從未想到過自己會毆打妻子,他感到非常內疚,因為他們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夫妻感情很好。他擔心自己心理上是否出現了問題,內心非常不安。他也不敢向妻子道歉認錯,現在妻子臉上再也看不到笑容。他前來找我尋求幫助。
我告訴他並沒有什麼不對頭,這種暴力行為總有一天要探頭,隻是他沒有意識到暴力的存在,找錯了發泄的對象。這個對象自然不該是他的妻子,應該是一場足球賽,一次深度醉酒,醉倒在酒吧,而不是家裏;或是具有探險性質的旅行活動。“毆妻事件”可以促使你認識到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暴力傾向的存在。要保持“好丈夫”的本色,應該具有一個深刻而清醒的頭腦,以免發生“不可能”發生的事。這對文化層次較高的人包括詩人也不例外。比如頗有聲名的詩人顧城,那個悲劇的發生,皆說明暴力在每一個男人身上都存在。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