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普通人比較起來,文化人的暴力傾向往往表現得不太明顯,他們大多是以一種“苛待”他人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過分的尖刻,不該有的過激的評論,或在“理論”上樹立假想敵。當然人類固有的暴力傾向,並非沒有一點用處,在原始社會、在英雄時代,人類培養起來的好戰本能對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征服自然,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也是我們前進的一種動因。這也是一種“資源”,需要人類合理的“開發利用”。沒有這種“資源”,男人也許會一事無成。男人的暴力傾向也不一定總是表現為與同類的對立,特別是和女性,應該能表現為和諧統一。暴力傾向也是男性的魅力所在。可以沒有粗暴,但不能沒有力量。
——“精品”男人——
有關男人,現在人們流行著一種說法:20歲是“半成品”、30歲是“成品”、40歲才是“精品”、50歲60歲是“極品”。因為20歲的年輕人剛剛踏入社會,生理上心理上都還不夠成熟,往往還不知道事業在哪裏,離財富、權力都比較遙遠,什麼時候能找到自己的事業、為將來的事業規劃出一個藍圖,還不能得知。而到了30歲時,就應該知道自己的前途在哪裏,對社會和人生就有了一定的認識,機遇好的恐怕已經邁進了成功的大門,也開始有了一點社會基礎和經濟基礎,成就一番事業也成為可能,是打天下的最好年齡,已成為一個成熟的男子漢。
而當一個人到了40歲,如果他是一個能幹出事業的人,大概已經功成名就了,或成功在手。他們和30歲20歲的輕年人比較起來,就具有了非常明顯的優勢,不會為了婚姻、戀愛、工作犯愁;該得到的都得到了。不像20歲的毛小夥子那樣浪漫地對待異性,為了一個漂亮的女孩放棄工作,追到天涯海角;情感總是處在上下起伏波動之中,因為還不太了解社會,對人生缺少感悟,因而非常容易碰壁,受到挫折。而一名30歲左右的男人,一邊要忙工作事業,一邊要顧戀愛和婚姻。對於40歲的男人是勝利在望,前途一片光明,老婆早已搞定,孩子已經長大,後方非常堅實穩定,不怕婚變;既使婚姻已經破裂,作為功成名就的他,也沒有太大的壓力。有了前麵的經驗和教訓,可以使他對家庭、婚姻、人生理解得更透,更懂得什麼是感情什麼是人生,更清醒,更自信。而此時,過去的同學、同事、朋友都有了一定的社會基礎,在社會上更顯得能量大,不一定能呼風喚雨,起碼也是要風有風,要雨得雨。他們作為一個整體,該權的掌了權,該掙錢的掙了錢,各種各樣的關係把他們網織在一起,更容易成就更大的事業。那些單身的或已經成了單身的,他們對女性的要求會更高、更挑剔、更講究品味格調,故而稱他們是“精品”。他們經過了愛情、婚姻、社會、事業的洗禮,更有事業心,更有頭腦,更有魅力。對人生的看法會有很多改變。常常讓人們感到高深莫測,有了更高的境界,已經不是過去的他了。
到了50、60歲,一般人已經看到夕陽紅了,而“精品”們卻正在走向人生事業的巔峰。如果用燦爛形容他們的昨天的話,那輝煌正好形容他們的今天。他們帶著理想和信仰走到了財富和權力的中心,胸襟更開闊,感覺更從容。心中藏著的激情變成了鑽石,心中深深的情感幻成了大海,因而被稱為“極品”。他們似乎是越老越有價值。這一點女性似乎無法與之相比,也不為過去的人生規律所左右,讓人們驚異生命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