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後記(1 / 1)

這幾年,雜事纏身,靜不下心來寫一些東西,隻好借酒消磨時光,也玩一些古舊家具,擺在家裏白色的牆壁前,慢慢覺得那些古色古鄉的本土家具沉穩大方,很有親和之感。看著這些先輩們的傑作,歲月貼在上麵的亮光好像汪著一層油花,濕潤著我浮躁的心靈,使我漸漸變得沉靜,便坐在書房偷偷撫摸我喜愛多年的古琴,並與它結下了不解之緣。每當夜深人靜、皓月當空,泡一杯清茶,聽一首琴曲,所有煩惱都化為烏有。但細細想來,沒有淘到一盞“長信宮燈”來亮我短視之目,更沒有彈出一曲“高山流水”來淨我蒙塵之心。真是玩物喪誌啊!

我對不住我!

我對不住我年過八旬的母親。她盤腿坐在我書房的木地板上,做著她的針線活兒。我在模糊的雙眼中看到她白發蒼蒼,是我將她曾經的黑發漂白,難道隻是為在書房裏多一道“風景”嗎?好在她不知不覺地繡著一對鴿子的荷包,耐心地等著兒子給她帶來榮譽,好讓她作為“回家”的禮物……

我又對不住我的愛人。她溫順善良,豁達包容。她承攬了家裏的所有家務,好讓我騰出時間來創作。但我至今沒有把她打扮成“作家媳婦”,隻是吃著她一碗又一碗的清湯漿水麵,滋潤著我油漬的腸胃。

我更對不住《望天鳥》中的父老鄉親。因為我沒有更好地表現出他們的質樸、善良、憨厚和執著,尤其老九一家,為了保護黑熊,與一些人展開了生死較量,付出了殘痛的代價。但他不以為然,照常與它們為友,和諧相處。老九的善良感動了這些動物,但沒能感動一些利欲熏心的人……

其實《望天鳥》2006年就寫成了,但總覺得不滿意。中間也曾修改幾稿,但仍沒有寫出我理想中的“老九”,更沒有寫出我心中的“米香”。

《望天鳥》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出版了。在此我特別感謝現當代文學博士、天水師院文史學院教授王元中老師替小說作序,他是我多少年的良師益友,給了我很多。也非常感謝敦煌文藝出版社的扶持和辛勞。我用五穀雜糧釀造的這碗土酒,如果您能品嚐一口,那將是對我極大的慰藉,我將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