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居家(1 / 3)

科學居家

室內宜經常通風換氣

如今城市居民的住所大多為鋼筋水泥,鋁合金門窗,裝修得密不通風,特別是身居鬧市區的高層建築裏,打開門窗怕車輛噪聲,加上灰塵太大,往往是終年門窗緊閉,活像一個水泥罐頭。這樣勢必造成居室通風不暢。

研究表明,1個人1小時需要20~30立方米的新鮮空氣,才會感到舒適。1間15平方米居室或辦公室,高為2.7米,其容積隻有40.5立方米。室內如果居住著2個人,按每人每小時需要20立方米新鮮空氣計算,40.5立方米÷(20×2)\\u003d1.01小時。也就是說,在1間15平方米的居室或辦公室裏,隻要有2個人,就需要每隔1小時左右換一次氣,才能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通風不良,勢必造成居室中氧氣含量不足,二氧化碳等混濁空氣增多,人生活在這種環境中,不用多久就會出現頭昏、頭脹、胸悶、乏力等亞健康表現。

科學的態度是養成開窗通風的良好習慣(而且要形成對流),即使在使用空調或嚴寒冬天,也要開一點縫隙,讓室外新鮮空氣源源不斷補充進來。

定期祛除室內塵蟎

科學研究發現,塵蟎是人體支氣管哮喘病的一種過敏原。塵蟎喜歡棲息在房屋的灰塵中。有文獻報道,在一隻使用了15年的枕頭中,其重量的1/3是蟎類排泄物。在這種枕頭的灰塵中,每克灰塵有塵蟎1000多隻,200毫克床墊灰塵中有92.5隻塵蟎,在200毫克住宅地板灰塵中,有17.9隻塵蟎。

春、秋兩季是塵蟎生長、繁殖最旺盛期,也是支氣管哮喘高發期。為了健康,請不要在室內長期使用空調,室內要經常通風換氣;不在室內養寵物,以保持室內清潔、幹燥;勤換洗衣服,床底下也要經常打掃,以防生物汙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

綠色裝修有益健康

喜遷新居,真是令人高興。然而,許多人搬進新居後發現,大人和孩子出現眼癢、眼痛等症狀。有的人一進家就咳嗽、咯痰、咽喉發癢,但到外麵後這些症狀就自然消失了。還有的人患上了過敏性哮喘,住在新居裏總是發作。更有嚴重者,有的人住進新居後,患上了高血壓、高血脂、腦血栓甚至白血病。這是什麼原因呢?

請來環保部門專家一檢測,就會發現是由於室內甲醛、放射性射線含量明顯超標所致,是由於忽視綠色裝修造成的。這就是所謂的“新居裝修綜合症”。

因此,若想使新居真正成為溫馨、寧靜的港灣,居住環境真正能夠優美、整潔、大方和舒適,就要端正裝修理念,堅持綠色裝修原則,慎重選好裝修材料,精心施工,合理裝修。

裝潢簡單利於健康

新居裝潢所使用的各種塗料、油漆,新添置的家具、粘合劑以及牆紙、牆布等裝飾材料中散發出來的鋁、酚、甲醛、石棉粉塵、放射性物質等都會引起頭昏、失眠、皮膚過敏等亞健康表現,嚴重的甚至導致疾病。

氡,是鈾、釷、鐳蛻變放射的一種氣體。世界衛生組織認定氡是已知的最重要的致癌物質之一,人一生中受到天然輻射的55%來自室內氡。室內氡超標是引起肺癌、胃癌、白血病的元凶之一,兒童與胎兒更為敏感。建築材料析出的氡不可忽視,如果以花崗岩(花崗岩含有能產生氡氣的鐳)作為室內裝修材料,由於空氣流通不良,氡氣不斷積累,可達到很高濃度。所以,花崗岩不宜作為室內裝修材料。

居室微小氣候與健康

居室是人類為了防避各種不良氣象條件的作用,采用各種建築材料,通過各種技術建設手段所建成的相對密閉和有限空間,是每個家庭生活的重要場所。從衛生學和建築學等各種因素看,居室的容積、溫度、濕度、氣流、日照以及居室內各種汙染源均對人的健康有密切的關係。

一般認為居室容積,在人均麵積九平米左右比較適宜。容積過小,可使室內汙染源很小的排放量及有害物質的濃度急劇增高,達到對人體健康有損害的程度。

氣溫對人體的熱調節起著重要的作用,室內溫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機體健康。高溫環境可使血循環加快、血壓增高並影響消化液的分泌,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溫度過低,血流量減少,皮膚溫度降低,機體產熱量增加。因此,一般認為室溫度保持在:夏季節24~26℃,冬季17~22℃為宜,晝夜溫差不要超過4~6℃。

溫度對人體的熱平衡和溫熱感有重大作用。室內空氣過於幹燥可以引起皮膚以及口、鼻、氣管粘膜破裂出血,有時甚至造成感染。濕度過大時,夏季則影響汁液的蒸發,也是黴菌繁殖的有利條件,易引起呼吸道和周圍神經係統的疾病。因此家庭最好備有濕度計,相對濕度在35~50%較為適宜。

氣流可以調節室內的溫度,室內適宜的風速可以減少室內空氣的汙染,促進身體健康。

日照可以改善室內采光條件,影響室內溫度,陽光中的紫外線還可以殺滅空氣中的許多細菌和病毒,在室內接受日照可增強人體免疫作用和預防佝僂病發生

給居室一個健康色彩

色彩能通過情緒影響健康——我們常有這樣的感受,本來很平和的心境,一到了某種顏色的氛圍中,就會莫名其妙地焦躁起來,久久不能平靜。反之,有時本來心裏亂糟糟的,一到某種色彩環境下,很快就心平氣和了。一些疾病,甚至能得到有效的控製。有專家表示,如果家居顏色使用得當,真能成為一種有益健康的“營養素”。

現在的人由於壓力的增加情緒都不穩定,在做室內裝飾時最好不用紅色、黃色和橙色。

紅色雖然很漂亮,但它刺激人的神經係統,增加血液循環,接觸紅色過多會讓人情緒焦慮,對於失眠、神經衰弱或有心血管病的人來說,容易加重病情,所以在裝飾居室時不提倡住戶在屋內大麵積地使用紅色。

同樣,黃色雖然也能活躍思維,但也易使人情緒不穩,有抑鬱症和狂躁症的人是不適合的。

冷色調的顏色在裝修時是用戶比較喜歡的,藍色、綠色是最受歡迎的兩種。藍色總體感覺是讓人沉靜,它可以調節生理平衡,尤其是對孕婦,可以消除緊張,提高睡眠質量。另外,大多數的家長都會選擇在孩子的房間內用綠色進行裝飾,既顯得生機勃勃,又可以讓好動的小孩子慢慢安靜下來,起到鎮靜的作用。

在現代室內設計中,采用米色係裝修房屋的人還是多數,如白色、乳白色、米色。米色係是大眾普遍能接受的顏色,也是對人影響最小的顏色,不論你是焦躁的還是好動的,在米色係的房屋裏基本都能保持一個平和的心態。

居家養生宜遠離電磁波

電磁輻射,又稱電子霧、電磁波,是微波爐、收音機、電視機、電腦以及手機等家用電器工作時所產生的各種不同波長頻率的電磁波,這些電磁波充斥空間,對人體具有潛在危險,也被稱為電磁汙染。

為了預防電磁波對人體危害,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與電器保持一定距離

離電器越遠,受電磁波侵害越小。如電視與人的距離應在3~4米;與日光燈管距離應在2~3米。

(2)不要將家用電器放在一起

一些易產生電磁波的家用電器,如收音機、電視機、電腦、冰箱等最好不要放在一起,更不宜全部放在臥室內。此外,盡量少用手機,盡量避免多種家用電器同時啟用,而且使用時間不宜過長,次數不宜過頻。

(3)巧用飲食助健康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進食維生素A、C含量高的水果、蔬菜,以減少電磁汙染對人體的危害。

看電視要防止X射線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的家庭盲目追求大屏幕電視,認為購買的電視屏幕越大越好,既省眼力,又夠氣派。殊不知,屏幕越大,電視所產生的X射線也越多,如果不加注意,會危害健康。電視機的熒光屏是靠高能電子束的轟擊而發光的。並且電視屏幕越大,第二陽極電壓越高。

如果房間較小,近距離觀看電視,勢必對身體有害。X射線對身體的傷害,主要是透過人體組織,殺傷人體“衛士”白細胞,降低人體抵抗力;破壞造血器官,引起貧血和出血傾向,以及使人出現食欲不振、乏力、記憶力減退等症狀。

專家指出,為了防止X射線對人體的危害,首先不宜長時間、近距離看電視,最佳觀看距離應當是熒光屏對角線尺寸的6倍為宜。例如,20英寸電視的距離應是3.1米,所以如果房間較小,不宜購買大屏幕彩電。

另外,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茶葉中的茶多酚類和脂多糖等能抵抗輻射,保護機體的造血功能。常看電視的人,每天堅持用0.3克綠茶泡飲,便能有效地防止X射線對人體的作用。

居家生活要預防“電冰箱腸炎”

低溫冷凍雖然能抑製和殺滅大多數病菌,並可使食物保鮮和延長保存時間,但耶爾讚氏菌的生物學特性是在低溫環境中生長活躍,而且在0℃以下仍能滋生繁殖,並汙染食物,若經常食用未經加熱處理的冷藏食品,就可能發生“電冰箱腸炎”。

“電冰箱腸炎”的主要症狀有腹部隱痛、惡心嘔吐、厭油、乏力身困,嚴重者還會出現畏寒、發熱,甚至導致中毒性腸麻痹。

因此,使用電冰箱冷藏食品應注意生食與熟食,魚與肉、蛋都不能混放,以免交叉感染。吃剩的菜最好熱一熱,待涼後再存入冰箱;熟食品最好放在加蓋的容器內;熟食經冰箱貯藏應加熱後方能食用;冰箱內的食品應先儲先用,定期清理;注意清洗冰箱內部,保持清潔衛生;冰箱內食品貯藏量不宜過多、堆放要留有空隙,以便冷氣對流暢通。

居室衛生的4件實事

以下4件事是居室衛生所必須注意的:

(1)換牙刷

牙刷多被放在通風、采光條件都不夠好的洗手間裏,常與衛生間相連。衛生間空氣中的細菌及主人口腔中的細菌易於附著在牙刷毛上,且不易完全被清除。所以,定期更換牙刷的事一定要重視。更換期限以2個月左右為宜。

(2)梳子分開用

家庭成員不宜共用一把梳子,因為如果家中有一個人患了頭癬,就會通過梳子傳染給其他家人。頭癬是由真菌引起的,這些真菌感染頭皮後,就會在毛囊內生長繁殖,損壞毛發,使頭發脫落,對健康非常有害。

(3)使毛巾清潔

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就是毛巾了,有些人喜歡把毛巾放到浴室裏,這樣雖然方便,但對健康卻沒什麼好處。浴室是整個屋子裏濕氣最重的地方,掛在裏麵的毛巾總是濕的很容易滋生細菌。這樣的毛巾用來洗臉或洗澡,實在很難令人放心。因此,毛巾在使用後一定要清洗幹淨,並且盡量擰幹再掛起來。如果掛在浴室,應時常把浴室的窗戶打開,利用空氣的流通使毛巾風幹。當然,毛巾還是掛在它處為好。此外,偶爾將毛巾拿出來曬太陽,借著陽光中的紫外線來殺菌,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4)換抹布

研究發現,全新抹布在家庭中使用一周後,滋生細菌數高達22億個。換新抹布是個好辦法。其實,新抹布不一定要出去買,家裏的純棉舊衣物經過處理就是最好的新抹布。當然,拖布也不例外。清潔用品本身不清潔的結果可想而知,所以,對抹布除了要及時消毒清理,一定還要定期更換。

居家養生謹防“空調病”

所謂的“空調綜合征”也稱為“空調病”主要表現為頭昏、頭疼、鼻塞、喉幹、注意力不集中、心悸、血壓升高和易感冒等。在使用空調的過程中,室內空氣在通過空調係統的風道、過濾器時,會使負離子濃度大為降低,吸入這種空氣多了,可使人體正常生理平衡失調,從而導致“空調病”的發生。而且,盡管長時間待在空調房間裏可能很舒服,一旦離開空調環境,更容易發生中暑。

專家提醒,健康合理地使用空調應注意以下幾點:

(1)常通風

預防“空調病”要經常開窗換氣,最好在開空調1~2小時後關掉空調,然後打開窗戶,利用自然風調節室內溫度。

(2)溫度不要過低

空調溫度不要調得過低,以免與室外溫差過大,使人容易感冒。室溫最好定在25~27℃,室內外溫差不要超過7℃。

(3)不要直接吹

不要將空調吹風口對著人體,特別注意的是別因為熱就到空調下直吹。因為直吹會使人體表麵的毛孔強烈收縮,不能正常排汗,從而引起內分泌的紊亂。

(4)勤清潔過濾器

應該定期清洗和消毒空調上的過濾器,以防止病原微生物在過濾器上繁殖生長,給人體帶來危害,建議每半個月清洗一次。

居家養生應保持廚房清潔

廚房的清潔保養,一向是令主婦最傷腦筋的一環,油汙、鏽跡、菜汁等,都是難以應付的髒物;牆壁、台麵等都要收拾得光亮體麵,真是一項繁瑣的工作。其實,廚房清潔保養並不難。以下就是一些廚房清潔保養的小知識:

(1)廚具櫃體的清潔保養

基本上廚具櫃體本身已有基本的防潮處理,但仍不可直接或長時間對著櫃體衝水,以免板材因潮濕而損壞,故櫃體表麵沾有水漬,也應立即以幹抹布擦幹。平日清潔以微濕抹布擦拭即可,若遇較難擦拭的,可用中性清潔劑及菜瓜布輕刷。而定期的保養消毒可以用漂白水與水1:1的稀釋液擦拭,鍋具碗盤等物體盡量擦幹後再放入櫃體,同時避免尖銳物品直接刮傷表麵,不要用鋼刷刷洗。

(2)廚房台麵的清潔保養

台麵的清潔一般以濕布即可,如有斑點可用肥皂水及中性清潔劑清洗,切忌使用化學性較強的清潔劑,當遇到不好應付的汙垢時不妨使用肥皂水,也可使用去汙粉及菜瓜布,以劃圓周方式輕輕擦拭。另外,還需特別注意不要讓粗糙的化學品,如染料剝離劑、鬆香油、丙酮等直接接觸台麵,或是將熱鍋直接放至台麵,這些做法都會損壞台麵表麵,應在台麵上放置隔熱墊以避免此種情形發生。雖然台麵容易修護,但還是有些操作上應注意的事項,如切東西時應準備砧板,不要直接在台麵上切,最後應預防各種損壞,好讓廚具永保如新。

(3)抽油煙機的清潔保養

抽油煙機在保養時需先將插頭拔掉,以免觸電。最好的保養方法即是平日使用後以幹布沾中性清潔劑擦拭機體外殼,同時定期以去汙劑清洗扇葉及內壁,附有油網的抽油煙機,油網應每半個月以中性清潔劑浸泡清洗一次,至於開關及油杯內層易積油的地方,可用保鮮膜覆蓋,以便日後清洗,隻要直接撕開更換即可。抽油煙機清潔小秘方:當油網、油杯髒了,可用中性清潔液泡15分鍾,再用清水衝淨即可。比較頑強的油汙,則可在清潔液中加些阿摩尼亞浸泡一會兒即容易去除。此外,將洗淨後的油杯內,倒入少許的洗碗精稀釋液,可以讓下次清洗時更輕鬆。

(4)廚房配件的清潔保養

一般廚房配件的外部均采用電鍍處理,所以日常清潔保養以濕抹布擦拭即可;若是不鏽鋼材質而產生的鏽斑,可至百貨公司或五金店購買不鏽鋼質保養液擦拭,這樣就會恢複原先亮晶晶的模樣了。另外,欲放入櫃體內的鍋具,應先擦幹或烘幹,避免水滴直接接觸廚具櫃體的五金,如此便能延長五金的使用壽命。

居家誤區

居家噪聲是健康大敵

國際聲級標準規定42分貝以下為安靜環境。但是,大多數居室較難處於這種規定的安靜環境,主要是家用電器的工作聲使居家的聲級超過42分貝,如電風扇40~50分貝,普通洗碗機60分貝,電冰箱34~50分貝,電視機50~70分貝,洗衣機60~80分貝,收錄機60~80分貝……

養生專家提醒,居家噪聲是健康養生的大敵。科學研究發現,人在40分貝環境中,睡眠就會受到影響;在超過60分貝的環境中,噪聲刺激神經係統,使之產生抑製可引起頭痛、頭暈、耳鳴、記憶力減退、理解力和思維力降低。如果人們長期在噪聲超標的環境中生活,會產生煩躁不安,神經衰弱,心跳加快,血壓升高,食欲不振,睡眠不寧等症狀,給人的身心健康帶來諸多危害。

對此可以采取以下預防對策:

(1)每天都應該給自己和家人留出較多的寧靜時間,多關閉幾次電視機和音響設備。

(2)盡量將家用電器分開擺放,不要集中於一室,電冰箱不要放在臥室。

(3)將各種家用電器的使用時間錯開,避免同時使用。

(4)不要給孩子購買音響大的玩具,不要給嬰幼兒聽立體聲音樂,更不要讓小兒帶耳機,因為嬰幼兒的聽覺器官正處於發育階段,容易發生聽覺疲勞,造成聽力受損,甚至造成聽力永久性損壞。

邊裝修邊住人危害健康

有些家庭在裝修已住入的房屋時,采取一間一間倒裝修的辦法。實踐證明,這種邊裝修邊住人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對健康非常有害。

據有關部門檢測,家庭裝修用的塑料地板、塑料壁紙、塗料等可釋放百種化學物質,其中包括對人體有害的苯、甲苯、乙苯、三氡、乙烯、甲醛等。在這些有害物質中甲醛釋放量最大,對人體的危害也最大,不僅能引起皮膚過敏和眼睛、呼吸道刺激症狀;而且也是一種可疑致癌物質,可使實驗動物患鼻咽癌。揮發性有機物苯、甲苯、三氯乙烯等對人體的危害也較嚴重,長期吸入低濃度的揮發性有機物,使人體免疫力降低,誘發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如果邊裝修邊住人勢必影響家人的健康。就是裝修完畢也不宜馬上住人。隻有經過較長時間的通風換氣,並經有關部門檢測合格後方可入住。

廚房油煙有害健康

日常生活中,一些主婦長時間在廚房操作後便出現頭痛、胸悶、眼癢、鼻塞、耳鳴等症狀,如果呆在廚房時間較長,嚴重的還會導致失眠、記憶力減退、支氣管炎、肺炎等。這主要是由廚房中的化學汙染所致,因為廚房中燃料燃燒和油脂加熱所形成的油煙氣體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以及具有強烈致癌性的苯並芘等許多對人體有嚴重危害的物質。

研究表明,常用食用油加熱到270℃左右所產生的油霧凝結物,可導致人體細胞染色體的損傷,女性肺癌發病率增高可能就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

雖然廚房內的化學汙染對人體的危害較大,但如果采取相應措施也能減輕或消除上述危害。

(1)選擇清潔能源

選擇清潔能源,減少有害氣體的產生,有條件的應盡量不用煤、柴禾,改用天然氣、液化氣等。

(2)改善廚房的通風條件

改善廚房的通風條件,如適當加大窗戶,安裝抽油煙機和換氣扇,使廚房內的濁氣能及時排出,新鮮空氣能流進來。

(3)注意廚房的清潔衛生

注意廚房的清潔衛生,保持爐灶的清潔,有利於燃料的充分燃燒,減少有害氣體的生成,注意清除室內的煙油,減少人體的直接接觸。

(4)在室內栽種一些綠色植物

有條件的可在室內栽種一些綠色植物,既可觀賞又能吸收室內的有毒氣體,如月季、藍鈴、天竺葵等效果較好。

“水垢”的潛在危害

“水垢”也就是“水堿”, 就是在水的狀態發生變化時(特別是加熱時),水中溶解的鈣離子(Ca2+)和鎂離子(Mg2+),與某些酸根離子形成的不溶於水的化合物或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水垢的導熱性能極差,隻有金屬的二百分之一。水垢往往以晶體形式存在,質地堅硬,一旦形成,很難去除。

水垢中含有對人體有害的重金屬物質有鎘CD、鋁PB、砷AS、汞HG、這些重金屬離子對人體的毒害大都可以在人體內積蓄,時間長易導致癌症病變。水垢還會造成熱效率下降,能量浪費,甚至使家用電器、水壺、鋁鍋及熱力設備等報廢或爆炸,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以下方法如下可以將水垢輕鬆除去:

(1)磁化:在水壺中放一塊磁鐵,不僅不積垢,煮開的水被磁化,具有除治便秘、咽喉炎的作用。

(2)醋除水垢:如燒水壺有了水垢,可將幾匙醋放入水中,燒一兩個小時,水垢即除。

(3)雞蛋除水垢:在壺中煮上兩個雞蛋,會收到理想的效果。

(4)土豆皮除水垢:鋁壺或鋁鍋用一段時間後,會結有薄層水垢。將土豆皮放在裏麵,加適量水,燒沸,煮10分鍾左右,即可除去。

(5)口罩防積水垢:在燒水壺裏放一隻幹淨的口罩,燒水時,水垢會被口罩吸附。

(6)水壺煮山芋除垢:在新水壺內,放半小壺以上的山芋,加滿水,將山芋煮熟即可。以後再燒水,也不會積水垢。但內壁不要擦洗,否則會失去除垢作用。對於已積滿了水垢的舊水壺,用此方法重複一兩次即可。

(7)熱脹冷縮法除水垢:將空水壺放在爐上燒幹水垢中的水分,看到壺底有裂紋或燒至壺底有“嘭”響之時,將壺取下,迅速注入涼水,或用抹布包上提手和壺嘴,兩手握住,將燒幹的水壺迅速坐在冷水中(不要讓水注入壺中)。以上兩法約需重複2~3次。壺底水垢因熱脹冷縮而脫落。

軟沙發的“硬”傷害

如今,坐柔軟沙發的人越來越多,有些人一屁股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是幾個小時不挪窩,誰也不會想到這柔軟舒適的沙發竟會對睾丸的功能帶來損害。

人類本來的坐姿,是以坐骨的兩個結節作為支撐點,這時陰囊輕鬆地懸掛於兩大腿之間,然而坐在沙發上時,原來的支點下沉,整個臀部陷入沙發中,沙發的填充物和表麵用料就會包圍、壓迫陰囊,當陰囊受到壓迫時,靜脈回流不暢,睾丸附近的血管受阻,瘀血嚴重時可導致精索靜脈曲張,患者會出現睾丸下墜沉重,下腹部鈍痛感等症狀。

精索靜脈曲張時,睾丸新陳代謝所產生的有害物質不能及時排出,也得不到足夠的營養,這就會損害睾丸正常分泌睾酮的功能,使睾酮分泌減少。睾酮是維持男子性功能和產生精子的動力,一旦缺乏,勢必導致男子性功能障礙和不育症。

專家建議,需長時間久坐的坐椅應以硬椅為佳,購買沙發時,應充分考慮沙發的彈性硬度,過於柔軟的沙發最好鋪一層堅硬的坐墊。隨著汽車的顛簸,長途駕駛者睾丸受壓更為嚴重,所以不僅坐椅要鋪上坐墊,連續駕車一段時間後還應下車散散步,以活動全身,疏通經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讓睾丸得到放鬆。

電熱毯並不是人人宜用

電熱毯是冬季家庭理想的取暖用品。但是電熱毯並非人人皆宜,有些人使用後會發生不良反應。以下幾種人,最好不宜使用電熱毯,以免影響健康。

(1)嬰幼兒:嬰幼兒的體溫調節能力差,使用電熱毯後會因失水過多而導致脫水熱等病症,有礙嬰幼兒的生長發育。

(2)孕婦:電熱毯由布料和電阻絲製作而成,電熱毯通電後會產生電磁場,影響胎兒細胞的正常分裂,甚至會產生異變,懷孕早期的婦女就更不要使用電熱毯。

(3)育齡男子:由於電熱毯會產生高溫,而這種高溫會影響育齡男子睾丸產生精子的能力。

(4)出血性疾病患者:如燒傷、燙傷等患者使用電熱毯後容易加速體內血液循環,導致出血加劇。

(5)呼吸道疾病患者:如哮喘、感冒等呼吸道疾病患者使用電熱毯後會引起咽幹喉痛、聲音嘶啞,甚至會引起咯血等更為嚴重的後果。

(6)中風病人和高齡老人:由於他們的皮膚對冷熱感覺比較遲鈍,電熱毯過熱,容易對身體造成危害。

即使是一般人,在使用電熱毯時也應注意以下問題:

(1)溫度不宜過高。

(2)不要通宵使用。

(3)避免人體直接接觸電熱毯。

(4)不要在軟床上使用電熱毯。

(5)漏電的電熱毯不應再用。

(6)電熱毯不應折疊使用。

小心隱匿涼席中的蟎蟲

研究發現,涼席在生產製作、貯存、運輸及出售過程中,容易寄生一種叫“蟎”的微生物,蟎蟲體形微小,肉眼看不見。它在叮咬人時釋放出的毒素、排泄物中的蛋白質可引起人體過敏,使人的皮膚上出現丘疹、紅斑,奇癢難忍,如皮膚被抓破後可能引起潰爛,中毒感染後還能引起發燒、頭痛等症狀。另外,蟎的排泄物與死蟎碎片是很強的致敏源,過敏體質的人接觸後,還能誘發過敏性哮喘。

因此,新買的涼席不宜立即鋪開使用,應先卷起來用棍子等物敲打幾下。因蟎蟲最怕高溫和陽光,用時可以先用開水浸泡,或用清水擦幾遍,然後放在陽光下曝曬2~3小時,便可將蟎蟲殺死。

不宜用塑料包裝瓶當容器

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和雪碧等飲料的塑料包裝瓶,因不易破損、質量輕、容量大,又便於攜帶,許多家庭用它來盛裝食油或酒類。這類塑料瓶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稀塑料,本身無毒;盛裝可樂、汽水等飲料,對人體健康是沒有影響的。

但是,聚丙烯、乙烯類高分子化合物,其中還含有少量的乙烯單體,如果長期儲存酒類、食油等脂溶性有機物,乙烯單體便會被脂溶性有機物溶解析出。又由於這類塑料瓶易於老化和耐光性差的缺點,易受空氣中的氧氣、臭氧和紫外線等作用產生難聞的異味。若長期用這類容器存放食油等,不僅會使食油等加快氧化而變質,而且還會加速聚丙烯塑料的老化,致使聚丙烯的碳鏈斷裂,產生更多的乙烯單體。研究證明,空氣中乙烯濃度達到0。5PPM就可以使人出現頭痛、頭暈、惡心、食欲不振、記憶力減退和失眠等症狀,嚴重者會導致人體貧血。

提防衛生間的“隱形殺手”

家中衛生間的便池、下水道使用一段時間後,會釋放出臭氣和異味來,不僅刺激人體感官,引起嘔吐和食欲降低,而且還帶有毒性,危害人體健康。

衛生間的臭氣、異味是由硫化氫、甲硫醇、甲硫二醇、乙胺、吲哚等有害物質組成的氣體,不管氣味大小,其有毒物質都是構成家庭汙染的“隱形殺手”,是健康的大敵。以硫化氫為例,當空氣中的硫化氫含量達到30~40毫克/立方米時,人就會感到刺鼻、窒息、引起眼睛和呼吸道症狀。當含量達到50~70毫克/立方米,會引起急慢性結膜炎。即使濃度較低,長期接觸也會發生慢性中毒反應。加上甲硫醇、乙胺、吲哚等有害氣體的作用,時間久了,也會導致頭痛、眩暈、困倦、乏力、精神萎靡、記憶力下降、免疫功能降低,並不同程度地引起神經衰弱和植物神經紊亂等症狀。

對付它最簡便易行的方法是經常開窗換氣,特別是冬天,不要為保暖而門窗緊閉,密不透風。為保持室內空氣清新,有條件的要在衛生間安裝排氣扇,或在下水道口裝上一個防臭器,這樣就可大大降低或消除衛生間的異味了。

小小馬桶不容忽視

據調查發現,家庭中32%的馬桶上有痢疾杆菌,其中一種名為“宋內”的痢疾杆菌在馬桶圈上存活的時間長達17天;同時,不少人冬天喜歡在馬桶上套個絨布墊圈,這樣更容易吸附、滯留排泄汙染物,傳播疾病的可能性更大。

汙染如此嚴重的地方恰恰和人們皮膚的接觸最“親密”,因此要重點進行清潔,每隔一兩天應用稀釋的家用消毒液擦拭。至於布製的墊圈最好不用,如果一定要使用的話,應經常清洗消毒,或是換一個具有抗菌功能和防濺設計的座便器。家庭中使用馬桶要注意如下幾點:

(1)馬桶內的殘物及時清洗

馬桶容易沾染尿漬、糞便等汙物,衝水後如果發現仍留有殘跡,一定要及時用馬桶刷清除幹淨,否則容易形成黃斑汙漬,也會滋生黴菌和細菌。清洗時先把馬桶圈掀起,並用潔廁劑噴淋內部,數分鍾後,再用馬桶刷徹底刷洗一遍,最好用細頭刷子,這樣能更好地清潔馬桶內緣和管道口深處。然後再刷洗底座和其他縫隙。

(2)馬桶邊盡量不設廢紙簍

大多數家庭都會在馬桶邊設一個廢紙簍存放使用過的廁紙,但這樣會造成細菌隨空氣散播,因為很少有人能做到隨時清理,至少都會存放一兩天,而時間越長,滋生的細菌就越多(衛生紙都易溶於水,不用擔心被堵)。如果一定要用,也要選帶蓋子的,以防細菌散播,並及時處理用過的廁紙。

(3)馬桶刷要保持清潔幹燥

馬桶刷是保持馬桶清潔的功臣,然而,如果不注意清潔和幹燥,它也會成為汙染源。每次刷完汙垢,刷子難免會沾上髒物,最好隨手再衝一次水,將其衝洗幹淨,把水瀝幹,噴灑消毒液,或定期用消毒浸泡,並放在合適的地方。

早上洗臉常犯的4個錯誤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做些“無效勞動”,以洗臉為例,就有4件不該做的事,既耗時耗物,又無益於皮膚保健。

(1)不該用臉盆

且不說臉盆是否清潔,單說其中的洗臉水,在手臉互動之後,越來越渾,最後以不潔告終。遠不如用手捧流水洗臉:先把手搓洗幹淨,再用手洗臉,一把比一把幹淨,用不了幾把,就將臉完全洗幹淨了。

(2)不該用肥皂

麵部皮膚有大量的皮脂腺和汗腺,每時每刻都在合成一種天然的“高級美容霜”,在皮膚上形成一層看不見的防護膜。它略呈酸性,有強大的殺菌護膚作用。偏堿性的肥皂不但破壞了它的保護作用,而且會刺激皮脂腺多“產油”。你越是用肥皂“除油”,皮脂腺產油就越多,最後難以收拾。可見,如果皮膚不是太髒,就不該用肥皂清洗。

(3)不該用熱水

熱水能徹底清除麵部的防護膜,所以用熱水加肥皂洗臉之後,人的皮膚會感到非常緊繃難受。其實,即便是在嚴冬也用不著熱水洗臉,隻用冷水就能把臉上的浮塵洗去,同時還鍛煉了麵部血管和神經,清醒了大腦。

(4)不該用濕毛巾

久濕不幹的毛巾有利於各種微生物滋生,用濕毛巾洗臉擦臉無異於向臉上塗抹各種細菌。毛巾應該經常保持清潔幹燥,用手洗臉之後用幹毛巾擦幹,又快又衛生。

不要因“玩物”而失去健康

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養寵物愈來愈普遍。各種各樣的貓、狗、鳥類,都是最常登門入室之選。雖然寵物為人們帶來不少生活樂趣,但是在開心之餘也須警惕,因為養寵物而帶來的疾病也不容忽視。

各種各樣的寵物除了身上可能有跳蚤以外,細微的毛發隨時飄散在空氣中,如果不小心吸入,常會引起咳嗽或過敏。此外,貓的唾液和狗的糞便都含有足以使人致病的濾過性病毒,小鳥身上則有一種住血原蟲,懷孕婦女最容易被感染。所以,有心飼養寵物的話,最好定期帶往寵物醫院打預防針,勤給洗澡,並且妥善處理其排泄物,才能在安全無虞的情形下,享受養寵物的樂趣。

另外,隨著天氣轉冷,一些老年人不願出門,傾心於在家養寵物,結果得不到鍛煉,非常容易感染上各種疾病。醫生提醒老年人,秋冬時應該盡量增加一些戶外活動,切不可整天把自己關在家中與寵物為伴。

4類花卉與健康養生背道而馳

眾所周知,家庭養花好,但若對所養的花卉不加選擇,盲目濫養,不僅不益於健康,還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

那麼,哪些花卉不宜擺在室內呢?一般來講,有以下4類:

(1)產生異味的花卉

玉丁香、接骨木、鬆柏類植物會分泌一種脂類物質,放出較濃的鬆香油味,會引起食欲不振、惡心等;玉丁香散發出的異味還會引起人氣喘、煩悶。

(2)耗氧性花草

丁香、夜來香等進行光合作用時,大量耗氧,使室內氧含量下降;夜來香在夜間停止光合作用時,還會大量排放廢氣,使高血壓和心髒病患者感到胸悶。

(3)引起過敏的花草

有些人觸碰、撫摸五色梅、洋繡球、天竺葵等花草,會引起皮膚過敏,重者出現奇癢、紅疹。

(4)含有毒物質的花草

如含羞草、仙人掌、一品紅、夾竹桃、黃杜鵑等含有一些毒素,但其毒素不會自行釋放到空氣中,隻要不去觸摸,是無損人體健康的。

居家妙招

防止靜電的襲擊

人們在日常生活裏,有時由於穿著、氣候、摩擦等原因,常常導致身體積累靜電,而突然碰處金屬時,就會招受電擊的疼痛感,某階段常發生時甚至可以造成某種心理壓力。如果暫時回避接觸鐵器,身上的電荷可能會積累更多,早晚會受更大的電擊。

下麵這個小竅門,有助於防止這種電擊。

在碰金屬物時,不要直接用手直接接觸,而是用手先大麵積抓緊一串你口袋裏的鑰匙(通常這並不會遭電擊),然後,用一個鑰匙的尖端去接觸鐵門,這樣,身上的電就會被放掉,而且不會遭電擊。

手上放電的疼痛是由於高壓放電,由於放電時手與鐵門突然接觸時是極小麵積的接觸,因而產生瞬間高壓。如果拿出來口袋裏的鑰匙,先大麵積握住鑰匙再用一把鑰匙的尖端去接觸大的導體,這時,放電的接觸點就變成了鑰匙尖端。

加外,消除衣服上靜電的小技巧 出門是隨時在包包裏麵帶一節小的幹電池,如果你的衣服或裙子帶靜電的話把電池的正極在裙子上麵擦幾下就可以去掉靜電了。

增加室內冬季濕度的竅門

冬季大風降溫天氣多,空氣幹燥,特別是供暖後很多人感到室內越來越幹燥,這是因為空氣相對濕度隨室內氣溫升高而減小的原因。

冬季是流感多發期,幹燥環境下人們容易上火,嘴唇幹裂、咽喉腫痛,室內外的溫差大,引發呼吸係統疾病和上呼吸道感染,特別老人、幼兒的身體抵抗力較弱,更易受細菌、病毒侵害。因此,調節好室內的濕度直接關係到人們舒適的程度。

冬季最適宜的室內空氣相對濕度為40%~65%,人們最舒適的環境濕度為55%~65%。如果低於30%,說明空氣十分幹燥,應采取有效的增濕措施。有條件家庭安裝加濕器,也可在暖氣下放盆水,一晝夜能蒸發不少水份;每天用濕拖把多拖幾次地,也能增加室內的濕度。房間裏空氣濕潤,心情不煩躁精神自然好。最好的方法是,在熱源上放置一個裝有水和橘皮的無蓋飯盒,則橘皮水的不斷揮發,不但可以調節室內濕度,增加室內香氣,而且還可預防感冒和鼻塞。

冬季怎樣防止塵土入室

北方的隆冬和初春季節多風沙。風沙從窗戶的縫隙進入室內,給日常的起居生活造成許多麻煩。可以用報紙疊成與窗戶厚度接近的紙條,然後在晚秋時節趁關緊窗戶的同時將紙條塞滿窗扇與窗框之間的空隙。這樣,被疊成多層的報紙條借助彈性會在空隙中自然彈開,充滿整個窗縫,於是風沙再大也吹不進來了。如果報紙不易塞嚴,可將報紙在清水中蘸濕後塞入縫隙,待報紙自然風幹蓬鬆後即可充滿整個窗縫。此法與傳統的糊窗縫相比,可避免春天清理、撕扯糊窗紙的麻煩。

輕鬆去除油漆味

一般的油漆裏都含有甲醛,常吸入過濃度的油漆味,容易致癌。以下這幾種常見的物品都能有效的去除室內的油漆味。

蠟燭:在屋裏點根蠟燭,可以有效去除油漆味。

牛奶:把煮開的牛奶倒在盤子裏,然後將盤子放在新油漆過的櫥櫃內,關緊的櫥櫃的門,過5個小時左右,油漆味便可除去。

鹽水:在室內放兩盆鹽水,油漆味會很快消除。

茶水:如果是木器家具散發出的油漆味,可以用茶水擦洗幾遍,油漆味也會消除得快一些。

醋:新購置的木漆容器,有一種難聞的氣味。用浸有醋的布擦洗,便可消除此味。

冰箱異味去除

冰箱異味去除法五則:

(1)將煤灰放在敞口的容器內,放入冰箱,即可達到除臭效果,一般150立升的冰箱,放一隻煤餅的煤灰就可以了,每隔3~5天換1次。蜂窩煤完整地放入冰箱,也可去除異味。

(2)縫一個紗布袋,內裝50克花茶,放入電冰箱。由於茶葉吸味能力,當天就可除去冰箱內雜味;每月將茶葉取出掠曬一下,再裝入袋內繼續使用。

(3)將500克小蘇打粉,分別裝入兩隻空瓶,然後分別將瓶放在冰箱內部上下層。經24小時後,便能除去冰箱內各種異味。

(4)用幹淨的純棉毛巾,把它濕一下擰幹,折迭放在冰箱冷藏室上層的網架上一側,通過空氣對流,能對冰箱中的臭味起到吸附作用。用過一段時間後,將毛巾和溫水洗淨可繼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