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急救(2 / 3)

急救方法:

(1)立即將病人移到通風、陰涼、幹燥的地方,如走廊、樹蔭下。

(2)使病人仰臥,解開衣領,脫去或鬆開外套。若衣服被汗水濕透,應更換幹衣服,同時開電扇或開空調(應避免直接吹風),以盡快散熱。

(3)用濕毛巾冷敷頭部、腋下以及腹股溝等處,有條件的話用溫水擦拭全身,同時進行皮膚、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散熱。

(4)意識清醒的病人或經過降溫清醒的病人可飲服綠豆湯、淡鹽水,或服用人丹、十滴水和藿香正氣水(膠囊)等解暑。

(5)一旦出現高燒、昏迷抽搐等症狀,應讓病人側臥,頭向後仰,保持呼吸道通暢,同時立即撥打120電話,求助醫務人員給予緊急救治。

洗澡暈厥的急救措施

有的人在洗澡時常會出現心慌、頭暈、四肢乏力等現象。嚴重時會遺失倒在浴室,產生外傷。

急救措施

(1)出現這種情況不必驚慌,隻要立即離開浴室躺下,並喝一杯熱水,慢慢就會恢複正常。

(2)如果症狀較重,要放鬆、休息。取平臥位,最好用身邊可取到的書、衣服等把腿墊高。待稍微好一點後,應把窗戶打開通風,用冷毛巾擦身體,從顏麵擦到腳趾,然後穿上衣服,頭向窗口,就會恢複。

注意事項

(1)為防止洗澡時出現不適,應縮短洗澡時間或間斷洗澡。另外,洗澡前可喝一杯溫熱的糖開水。

(2)有心絞痛、心肌梗死等心髒病的患者應避免長時間洗澡。

(3)平時注意鍛煉身體,提高體質,穩定肌體神經調節功能。

(4)為了預防洗澡時突然昏倒,浴室內要安裝換氣扇,這樣可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5)洗澡時禁忌吸煙,洗完之後立即離開浴室。

流鼻血的處理方法

鼻出血的原因很多,有鼻部疾病所致,也可能是全身疾病的一個症狀。嚴重者出血不止,可引起失血性休克。是因為鼻子裏的血管豐富且淺表曲折;其次鼻腔是呼吸道的門戶,容易受病菌和外傷等因素的侵襲。鼻子出血常見的原因是局部損傷、炎症、潰瘍、腫瘤和靜脈曲張等。當有鼻炎、鼻息肉和鼻癌時,尤其容易出血。

發生鼻出血時,可采取以下急措施:

(1)坐下

(2)如果鼻腔內有血凝塊,應馬上用力呼氣將其呼出。

(3)捏住鼻子,在鼻梁下方,用拇指和小指捏住兩側的鼻孔約10分鍾,並用嘴呼吸。

(4)如果出血不停止,應往出血的鼻孔裏填紗條。將一小塊幹淨的布卷起來並塞進出血的鼻孔,用拇指和小指捏住兩個鼻孔。注意:應確保你自己能將塞進去的布取出,因此不要填塞過深。

(5)一旦出血停止,應用濕的布蓋住臉和鼻子。

(6)30分鍾到60分鍾應將填塞鼻孔的布取出。取出前最好將布濕潤。可以往鼻子裏上一些油膏,以防鼻腔過幹或更多的出血。

注意事項:

(1)如經處置後,流血不止,應快速去醫院。經常出血的人,也應及時到醫院進行必要的檢查。

(2)如果鼻子變形或鼻梁不直或眼睛周圍有腫脹、疼痛、瘀血的話,那麼你的鼻子可能有骨折。應坐下,並用涼的布塞住鼻腔,並讓別人帶你去醫院。

(3)如是高血壓引起的鼻出血,可危及生命,須慎重處理。先讓側臥把頭墊高,捏著鼻子用嘴呼吸,同時在鼻根部冷敷。止不住血時,可用棉花或紗布塞鼻,同時在鼻外加壓,就會止住。然後迅速通知急救中心或去醫院。

胃穿孔的急救措施

胃潰瘍患者,突然發生無法忍受的劇烈腹痛,且腹部發硬發脹,即極有可能突發胃穿孔。尤其是春節期間由於情緒波動或暴飲暴食之後,胃潰瘍患者很容易並發胃穿孔,一旦發生上述症狀,應立即考慮到胃穿孔的可能。在救護車到達之前,應做到以下幾點:

(1)不要捂著肚子亂打滾,應朝左側臥於床。理由是穿孔部位大多位於胃部右側。朝左臥能有效防止胃酸和食物進一步流向腹腔以致病情加劇。

(2)如果醫護人員無法及時到達,但現場又有些簡單醫療設備,病人可自行安插胃管。具體方法:將胃管插入鼻孔,至喉嚨處,邊哈氣邊用力吞咽,把胃管咽入胃中。然後用針筒抽出胃裏的東西,這樣能減輕腹腔的感染程度,為病人贏得治療時間,記住此時病人也必須朝左側臥。

咯血的急救方法

發現病人大咯血後,如果出現極度煩躁不安,表現恐懼或精神呆滯,喉頭作響,呼吸淺速或驟停。應采取以下方法進行急救:

(1)立即撬開病人的口腔,盡量控出口腔、咽喉部積存的血塊,恢複呼吸道通暢。

(2)讓病人取頭低腳高位,家屬可用手掌拍擊背部,倒出氣管或肺內的血液和血塊。為了幫助恢複血液循環,可用毛毯保溫。

(3)如果發現意識喪失、呼吸停止,應馬上作到保證呼吸道暢通,進行人工呼吸。

注意事項

(1)咯血患者最危險的是發生失血性休克。當患者有臉色青紫、出冷汗、脈搏微弱時要特別注意。

(2)在進行急救的同時要安慰病人,因為穩定情緒是十分必要的。其次是不要讓病人看到吐出的血,這樣才能確保急救取得理想的效果。

高血壓危象的急救

高血壓危象是一種極其危急的症候,常在不良誘因影響下,血壓驟然升到26.6\/16千帕(200\/120毫米汞柱)以上,出現心、腦、腎的急性損害危急症候。病人感到突然頭痛、頭暈、視物不清或失明;惡心、嘔吐、心慌、氣短、麵色蒼白或潮紅;兩手抖動、煩躁不安;嚴重的可出現暫時性癱瘓、失語、心絞痛、尿混濁;更重的則抽搐、昏迷。

急救方法:

不要在病人麵前驚慌失措,讓病人安靜休息,頭部抬高,取半臥位,盡量避光,病人若神誌清醒,可立即服用雙氫克尿噻2片、安定2片,或複方降壓片2片;少飲水,並盡快送病人到醫院救治。

在去醫院的路上,行車盡量平穩,以免因過度顛簸而造成腦溢血。頭痛嚴重可針刺百會穴(兩耳尖連線在頭頂正中點)使之出血,以緩解頭痛。如果發生抽搐,可手掐合穀、人中穴。注意保持昏迷者呼吸道通暢,讓其側臥,將下頜拉前,以利呼吸。

中風的家庭急救方法

中風病人若能掌握正確的應急措施,對減少合並症、防止病情加重十分重要。正確的做法是:

(1)有人突然發生中風,家屬千萬不能驚慌失措,應立即呼叫120請求援助。

(2)在救護車到來之前,若病人意識尚清醒,應立即停止活動,處平臥位,家屬要注意安慰病人,解除其緊張情緒;若病人意識已喪失,則設法將病人抬到床上,最好有2~3人同時抬,避免頭部受到震動,讓病人安靜躺下,抬高床頭15o~30o;如嘔吐則頭偏向一側,以免嘔吐物嗆入氣管內;然後解開病人的衣領,如有假牙應取出,用軟布將病人的舌頭包住向前輕拉,以免造成窒息;如出現抽搐可用2根竹筷纏上軟布塞入上下齒之間,以防咬傷舌頭。

(3)若無條件呼叫120,需待病情稍穩定,嘔吐減輕後再送醫院搶救,但在送醫院途中應特別小心,搬運過程中動作要輕柔穩健,頭部要專人保護,減少頭部震動,如上下樓梯時,必須保持病人的頭部在上方位,腳在下方位,以減少頭部的充血,加重病情。

抽筋急救常識

抽筋部位的不同,急救方法也有所不同:

(1)大腿抽筋。膝部打直,一手放在腳跟下抬高腿部,另一手向下按壓膝部,然後輕輕按摩抽筋的肌肉。

(2)小腿抽筋。膝部打直,輕輕抬起傷腿,將腳輕推向傷病者,輕輕按摩抽筋的肌肉。

(3)腿肚子抽筋。將腿伸直,用手握住腳趾,向身體方向用力扳幾下,也可用指尖按壓小腿後麵正中的承山穴,或用針刺承山穴,抽筋現象都會消除。

(4)腳抽筋。將腳趾拉直,協助傷病者利用大腳趾底部的肉球站立,輕輕按摩腳部肌肉。

引發抽筋的原因不同,急救方法也會有所不同:

(1)高熱引起的抽筋。在頭部敷冷毛巾,針刺合穀穴,或用指甲掐人中穴,並給服退熱片。

(2)癲癇引起的抽筋。將筷子纏上紗布或布片,塞入患者上下牙齒中,以防咬碎舌頭,同時針刺人中穴,並注射鎮靜藥物。

(3)癔病引起的抽筋。使患者安靜躺臥,做暗示療法。

(4)遊泳時出現抽筋。此時千萬不要慌亂,如是腳趾抽筋,應馬上將腿屈起,用力將足趾拉開、扳直;如是小腿抽筋,應先吸足一口氣,仰臥在水麵,用手扳住足趾,並使小腿用力向前伸蹬,讓收縮的肌肉伸展和鬆弛;如是手指抽筋,應將手握成拳頭,然後用力張開,如此反複,即可解脫。情況稍有緩解後,即應慢慢遊至岸邊,以免再次發生抽筋。

急性心肌梗塞的自救與急救

急性心肌梗塞是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栓形成或冠狀動脈持續痙攣,導致冠狀動脈或分枝閉塞,導致心肌因持久缺血缺氧而發生壞死。

此病多見年紀較大之人,是一突發而危險之急病,但在發病前多會出現各種先兆症狀。如自覺心前區悶脹不適、鈍痛,鈍痛有時向手臂或頸部放射,伴有惡心、嘔吐、氣促及出冷汗等。此時要立刻停止任何重體力活動,平息激動的情緒以減輕心肌耗氧量,同時口服硝酸甘油片或亞硝酸異戊酯等速效擴血管藥物,部分病人可避免心肌梗塞的發生。

當急性心肌梗塞發生時,患者自覺胸骨下或心前區劇烈而持久的疼痛,同時伴有麵色蒼白、心慌、氣促和出冷汗等症狀,有些患者無劇烈胸痛感覺,或由於心肌下壁缺血表現為突發性上腹部劇烈疼痛,但其他症狀會表現更加嚴重,休息和服用速效擴血管藥物不能緩解疼痛。若身邊無救助者,患者本人應立即呼救,撥通120急救電話或附近醫院電話。在救援到來之前,可深呼吸然後用力咳嗽,其所產生胸壓和震動,與心肺複蘇中的胸外心髒按摩效果相同,此時用力咳嗽可為後續治療贏得時間,是有效的自救方法。

據醫學統計治療表明,在心肌梗塞發生的最初幾小時是最危險的時期,大約有2\/3的患者在未就醫之前死亡。而此時慌亂搬動病人、背負或攙扶病人勉強行走去醫院,都會加重心髒負擔使心肌梗塞的範圍擴大,甚至導致病人死亡。

因此,急救時患者保持鎮定的情緒十分重要,家人或救助者更不要驚慌,應就地搶救,讓病人慢慢躺下休息,盡量減少其不必要的體位變動。並立即給予10毫克安定口服,同時呼叫救護車或醫生前來搶救。

在等待期間,如病人出現麵色蒼白、手足濕冷、心跳加快等情況,多表示已發生休克,此時可使病人平臥,足部稍墊高,去掉枕頭以改善大腦缺血狀況。如病人已昏迷、心髒突然停止跳動,家人且不可將其抱起晃動呼叫,而應立即采用拳擊心前區使之複跳的急救措施。

若無效,則立即進行胸外心髒按摩和口對口人工呼吸,直至堅持到醫生到來。

哮喘的家庭急救法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氣道變應性炎症和氣道高反應性的疾病,嚴重的哮喘發作可持續24小時以上,經過一般治療不能緩解者稱為哮喘持續狀態。此時,患者表現為呼吸困難,呼氣延長、咳嗽,麵部蒼白或發紫,心率增快,常在每分鍾120次以上。嚴重者血壓下降,大汗淋漓,出現肺氣腫,可神誌不清而出現昏迷。

家庭的救治方法為:

(1)協助病人取坐位或半臥位休息;或讓病人抱著枕頭跪坐在床上,腰向前傾。此位置有利病人呼吸。

(2)迅速取出家用吸氧瓶,以每分鍾3L的高流量氧氣通過鼻導管或麵罩給病人吸入。

(3)舒喘靈或沙丁胺醇(喘樂寧)氣霧吸入,按壓1—2噴,每天不超過6—8噴。口服喘樂寧,每次2—4毫克,每日3次。

(4)注意病人保暖,環境安靜,鼓勵病人配合治療。

(5)室內通風,空氣新鮮,但沒有過堂風。避免室內有煤油、煙霧、油漆等刺激性氣體。

(6)立即向急救中心呼救,或直接去醫院急診室救治。

在救護醫生未到來之前,或去醫院之前,應密切觀察病情,指導病人吸入氣霧劑、吸氧及服藥。由家屬護送去醫院者,症狀應基本緩解,神誌清楚,血壓在安全範圍內,不間斷吸氧,並直接到急診室請醫生緊急處理。

小兒驚厥的急救方法

一般驚厥處理

(1)控製驚厥

針刺法:針人中、合穀、十宣、內關、湧泉等穴。2~3分鍾不能止驚者可用下列藥物。

安定:“每次0.2—0.3mg\/kg,最大劑量不超10mg,直接靜注,速度lmg/分,用後1~2分鍾發生療效。靜注有困難者,可按每次o.5mg/kg保留灌腸,安定注射液在直腸迅速直接吸收,通常在4~10分鍾發生療效。應注意本藥對呼吸、心跳有抑製作用。

水合氯醛:每次50~60mg/kg,配成10%溶液,保留灌腸。

苯巴比妥鈉:每次8~10mg/kg肌內注射。

氯丙嗪:每次1~2mg/kg肌內注射。

異戊巴比妥鈉(阿米妥鈉):每次5mg/kg,用10%葡萄糖稀釋成1%溶液以lml/分速度靜注,驚止即停注。

(2)一般處理

使患幾側臥,解開衣領,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和嘔吐物,以防吸入窒息,保持呼吸道通暢。在上、下磨牙間安放牙墊,防止舌咬傷。嚴重者給氧。高熱者物理降溫或給解熱藥物。

驚厥持續狀態的處理

(1)立即止驚:同一般驚厥處理。

(2)控製高熱:可用物理降溫(頭部冰帽或冷敷)和藥物降溫或人工冬眠配合降溫。

(3)加強護理:密切觀察患兒體溫、呼吸、心率、血壓、膚色、瞳孔大小和尿量。

(4)降低顱內壓抽搐持續2個小時以上,易有腦水腫,應采用脫水療法以降低顱內壓。處理原則見急性顱內壓增高征。

(5)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無嚴重體液喪失者按基礎代謝補充液體,按60一80m1/kg·d,保持輕度脫水和低鈉狀態,以利控製腦水腫。

(6)神經營養劑與抗氧化劑治療:應用維生素A、E、C與甘露醇等抗氧化劑可防治驚厥性腦損傷。同時可並用維生素B1、B6、B12、腦複康等神經營養藥物。

災害逃生

溺水的自救與救護

溺水致死主要是氣管內吸入大量水分阻礙呼吸,或因喉頭強烈痙攣,引起呼吸道關閉、窒息死亡。溺水者麵部青紫、腫脹、雙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氣管充滿血性泡沫。肢體冰冷,脈細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自救與救護方法:

當發生溺水時,不熟悉水性時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臥位,頭部向後,使鼻部可露出水麵呼吸。呼氣要淺,吸氣要深。因為深吸氣時,人體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輕,可浮出水麵(呼氣時人體比重為1.057,比水略重),此時千萬不要慌張,不要將手臂上舉亂撲動,而使身體下沉更快。

會遊泳者,如果發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鎮靜,采取仰泳位,用手將抽筋的腿的腳趾向背側彎曲,可使痙攣鬆解,然後慢慢遊向岸邊。

救護溺水者,應迅速遊到溺水者附近,觀察清楚位置,從其後方出手救援。或投入木板、救生圈、長杆等,讓落水者攀扶上岸。

出水後的救護:

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內汙泥、痰涕,取下假牙,然後進行控水處理。

救護人員單腿屈膝,將溺水者俯臥於救護者的大腿上,借體位使溺水者體內水由氣管口腔中排出。有些農村將溺水者俯臥橫入在牛背上,頭腳下懸,趕牛行走,這樣又控水、又起到人工呼吸作用。

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同時進行胸外心髒按摩。

凍傷處理與急救

凍傷是人體遭受低溫侵襲後發生的損傷。凍傷的發生除了與寒冷不關,還與潮濕、局部血液物質環不良和抗旱能力下降有關。一般將凍傷分為凍瘡、局部凍傷和凍僵三種。

(1)凍瘡:凍瘡在一般的低溫,如零上3~5℃,和潮濕的環境中即可發生。凍瘡常在不知不覺中發生,部位多在耳廓、手、足等處。表現為局部發紅或發紫、腫脹、發癢或刺痛,有些可起水泡,爾後發生糜爛或結痂。

發生凍瘡後,可在局部塗抹凍瘡膏;糜爛處可塗用抗菌類和可地鬆類軟膏。

(2)局部凍傷:局部凍傷多在0℃以下缺乏防寒措施的情況下,耳部、鼻部、麵部或肢體受到冷凍作用發生的損傷。

發生凍傷時,如有條件可讓患者進入溫暖的房間,給予溫暖的飲料,使患者的體溫盡快提高。同時將凍傷的部位浸泡在38℃~42℃的溫水中,水溫不宜超過45℃,浸泡時間不能超過20分鍾。如果凍傷發生在野外無條件進行熱水浸浴,可將凍傷部位放在自己或救助者的懷中取暖,同樣可起到熱水浴的作用,使受凍部位迅速恢複血液循環。在對凍傷進行緊急處理時,絕不可將凍傷部位用雪塗擦、或用火烤,這樣作隻能加重損傷。

(3)凍僵:凍僵是指人體遭受嚴寒侵襲,全身降溫所造成的損傷。傷員表現為全身僵硬,感覺遲鈍,四肢乏力,頭暈,甚至神誌不清,知覺喪失,最後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

發生凍僵的傷員已無力自救,救助者應立即將其轉運至溫暖的房間內,搬運時動作要輕柔,避免僵直身體的損傷。然後迅速脫去傷員潮濕的衣服和鞋襪,將傷員放在38℃~42℃的溫水中浸浴;如果衣物已凍結在傷員的肢體上,不可強行脫下,以免損傷皮膚,可連同衣物一起時入溫水,待解凍後取下。

雷電擊傷急救法

雷擊對人體可造成巨大的傷害,強大的雷電流使人或動物的心髒、大腦麻痹而死亡,甚至能把身體燒焦。此外,雷電流還能將局部皮膚組織燒壞,出現有灰白色的腫塊和線條,稱為“電的烙印”。強大的雷聲還可致耳膜受傷。但是,不論何時何地發生雷電事故,隻要按科學的方法分秒必爭地進行搶救,都能盡量減少死亡。

(1)脫離險境:

迅速將病人轉移到能避開雷電的安全地方。

(2)對症治療:

根據擊傷程度迅速作對症救治,同時向急救中心或醫院等有關部門呼救。

(3)對症救治時的情況對應:

如果患者未失去知覺,神誌清醒,曾一度昏迷,心慌,四肢發麻,全身無力,應該就地休息1~2小時,並作嚴密觀察;

如果已失去知覺,但呼吸和心跳正常,應抬至空氣清新的地方,解開衣服,用毛巾蘸冷水摩擦全身,使之發熱,並迅速請醫生前來診治;

如果患者無知覺,抽筋,呼吸困難,逐漸衰弱,但心髒還跳動,可采用口對口人工呼吸;如果患者已無知覺,抽筋,心髒停止跳動,僅有呼吸,可采用人工胸外心髒擠壓法;

如果患者呼吸、脈搏、心跳都停止,應口對口人工呼吸和人工胸外心髒擠壓兩種方法同時進行。

人的生命主要是依靠兩個重要的生理作用:由心髒跳動所造成的血液循環和由呼吸造成的氧氣和廢氣的交換過程。人被雷電擊傷後呈“假死”現象就是中斷了這兩個過程引起的。因此,做人工呼吸時,必須一直做,直到傷者嘴唇稍有開合,眼皮稍有活動或喉頭有吞東西動作時,即應注意被雷擊者是否要開始自動呼吸。

實踐證明:對雷電“假死”者越迅速耐心地做人工呼吸,救活的機會就越多,有些傷者經過人工呼吸六小時才複活。一般來說,隻有在醫生到來前被雷擊者出現僵硬、屍斑時才能停止搶救。搶救過來後,不能馬上站立起來,應抬到床上休息,恢複正常後,方讓其行走。

地震逃生與自救

地震雖然目前是人類無法避免和控製的,但隻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從災難中將傷害降到最低的。

(1)大的晃動時間約為1分鍾左右。這是首先應顧及的是您自己與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較低、且結實牢固的桌子下麵躲避,並緊緊抓牢桌子腿。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也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

(2)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大地震時,也會有不能依賴消防車來滅火的情形。因此,我們每個人關火、滅火的這種努力,是能否將地震災害控製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從平時就養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關火的習慣吧。

(3)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地震發生後,慌慌張張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頂上的磚瓦、廣告牌等掉下來砸在身上,是很危險的。此外,水泥預製板牆、自動售貨機等也有倒塌的危險,不要靠近這些物體。

(4)鋼筋水泥結構的房屋等,由於地震的晃動會造成門窗錯位,打不開門,曾經發生有人被封閉在屋子裏的事例。請將門打開,確保出口。平時要事先想好萬一被關在屋子裏,如何逃脫的方法,準備好梯子、繩索等。

地劇烈搖晃,站立不穩的時候,人們都會有扶靠、抓住什麼的心理。身邊的門柱、牆壁大多會成為扶靠的對象。但是,這些看上去挺結實牢固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危險的。

(5)在繁華街、樓區,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此外,還應該注意自動售貨機翻倒傷人。在樓區時,根據情況,進入建築物中躲避比較安全。

(6)在公共場所地下街等人員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發生混亂。請依照商店職員、警衛人員的指示來行動。

就地震而言,據說地下街是比較安全的。即便發生停電,緊急照明電也會即刻亮起來,請鎮靜地采取行動。

在發生地震同樣不能使用電梯。萬一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後避難。萬一被關在電梯中的話,請通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與管理室聯係、求助。

(7)發生大地震時,汽車會象輪胎泄了氣似的,無法把握方向盤,難以駕駛。必須充分注意,避開十字路口將車子靠路邊停下。為了不妨礙避難疏散的人和緊急車輛的通行,要讓出道路的中間部分。

都市中心地區的絕大部分道路將會全麵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車收音機的廣播,附近有警察的話,要依照其指示行事。

有必要避難時,為不致卷入火災,請把車窗關好,車鑰匙插在車上,不要鎖車門,並和當地的人一起行動。

(8)在山邊、陡峭的傾斜地段,有發生山崩、斷崖落石的危險,應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

(9)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絕對不能利用汽車、自行車避難。

(10)不要聽信謠言,不要輕舉妄動。在發生大地震時,人們心理上易產生動遙為防止混亂,每個人依據正確的信息,冷靜地采取行動,極為重要。從攜帶的收音機等中,把握正確的信息。相信從政府、警察、消防等防災機構直接得到的信息,決不輕信不負責任的流言蜚語。

海嘯爆發的自救法

海嘯與海底地震有關,可引發高達30米的巨浪,在沿海地帶會造成巨大破壞。

海嘯主要是太平洋的特征,20世紀的海嘯記錄已超過200次。它們的影響和規模因方向、海岸形狀和其他因素而不同。在某些特定的海岸,原本威力很小的海嘯,能沿著海灣產生幾英裏長的巨大海浪。

預防和自救:

不是所有海底地震都必然引起海嘯,但任何一種海底地震都可能引發海嘯。當你感覺大地發生顫抖時,請遠離海濱,登上高處,否則如果你和海浪靠得太近,危險來臨時就會無法逃脫,除非其水平麵淹沒不了你。

麵對像水牆一樣滾滾而來的海浪,你無法抵擋,隻能逃生。

遇到泥石流如何避險

泥石流是山區溝穀或斜坡上由暴雨、冰雪消融等引發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塊、巨石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常與山洪相伴,其來勢凶猛,在很短時間裏,大量泥石橫衝直撞,衝出溝外,並在溝口堆積起來。

泥石流的破壞性很強,衝毀道路,堵塞河道,甚至淤埋村莊、城鎮,給生命財產和經濟建設帶來極大危害。

在泥石流多發地區建新房,切記一定要選擇安全地帶。當地居民要隨時注意災害預警預報,選好躲避路線,避免到時措手不及。

遇到泥石時可以有采取以下避險方法:

(1)在溝穀內逗留或活動時,一旦遭遇大雨、暴雨,要迅速轉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低窪的穀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

(2)留心周圍環境,特別警惕遠處傳來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異常聲響,這很可能是即將發生泥石流的征兆。

(3)發現泥石流襲來時,要馬上向溝岸兩側高處跑,千萬不要順溝方向往上遊或下遊跑。

(4)暴雨停止後,不要急於返回溝內住地,應等待一段時間。

另外注意:野外紮營時,要選擇平整的高地作為營址,盡量避開有滾石和大量堆積物的山坡下或山穀、溝底。

火災逃生10要點

(1)立即脫去或換掉高跟鞋,以免逃生途中摔倒,延誤了逃生時機。也不要因為害羞及顧及貴重物品,而把寶貴的逃生時間浪費在穿衣或尋找、拿走貴重物品上。

(2)盡可能蹲低身體。用毛巾、口罩蒙鼻,用水澆身,匍匐前進。因為煙氣較空氣輕而飄於上部,貼近地麵逃離是避免煙氣吸入的最佳方法。

(3)盡可能向地麵逃生,若樓梯已被火封鎖,則可利用繩索或被單連接起來,從窗口滑下地麵逃生。

(4)沿牆壁走,有樓梯的絕不使用電梯。

(5)帶小孩逃離時,可利用被單將孩子綁在背上或是抱在胸前。

(6)在主要逃生道上若有許多人擁擠,應另找別的逃生通道。

(7)切勿躲在屋角或床下以圖一時之安全,這樣可能葬身火海。應鎮靜並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盡快找尋逃生出口及方法。

(8)若所有逃生線路被大火封鎖,要立即退回室內,用打手電筒、揮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外發送求救信號,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

(9)身上著火,千萬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的衣物壓滅火苗。

(10)無論是居家,還是到酒店、商場、歌廳時,務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等,當大火燃起、濃煙密布時,便可以摸清道路,盡快逃離現場。

水災逃生與自救

洪水到來之前,要盡量做好相應的準備:

(1)根據當地電視、廣播等媒體提供的洪水信息,結合自己所處的位置和條件,冷靜地選擇最佳路線撤離,避免出現“人未走水先到”的被動局麵。

(2)認清路標,明確撤離的路線和目的地,避免因為驚慌而走錯路。

(3)選好避災場所。避難所一般應選擇在距家最近、地勢較高、交通較為方便處,應有上下水設施,衛生條件較好,與外界可保持良好的通訊、交通聯係。

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層建築的平坦樓頂,地勢較高或有牢固樓房的學校、醫院,以及地勢高、條件較好的公園等。農村的避難場所大體有兩類:一是大堤上;二是村對村、戶對戶,鄰近村與受災村結成長期的“對手村”關係。在洪水多發的鄉村,政府通過發放卡片方式形成“對手戶”。這是外國所不具備的,我國人民長期與洪水鬥爭保留下來的良好傳統。

(4)自保措施:備足速食食品或蒸煮夠食用幾天的食品,準備足夠的飲用水和日用品;紮製木排、竹排,搜集木盆、木材、大件泡沫塑料等適合漂浮的材料,加工成救生裝置以備急;將不便攜帶的貴重物品作防水捆紮後埋入地下或放到高處,票款、首飾等小件貴重物品可縫在衣服內隨身攜帶;保存好尚能使用的通訊設備。

如果來不及轉移,也不必驚慌,可采取下以下措施:

(1)向高處(如結實的樓房頂、大樹上)轉移,等候救援人員營救。

(2)為防止洪水湧入屋內,首先要堵住大門下麵所有空隙。最好在門檻外側放上沙袋,滿袋可用麻袋、草袋或布袋、塑料袋,裏麵塞滿沙子、泥土、碎石。如果預料洪水還會上漲,那麼底層窗檻外也要堆上沙袋。

(3)如果洪水不斷不漲,應在樓上儲備一些食物、飲用水、保暖衣物以及燒開水的用具。

(4)如果水災嚴重,水位不斷上漲,就必須自製木筏逃生。任何入水能浮的東西,如床板、箱子及櫃、門板等,都可用來製作木筏。如果一時找不到繩子,可用床單、被單等撕開來代替。

(5)在爬上木筏之前,一定要試試木筏能否漂浮收集食品、發信號用具(如哨子、手電筒、旗幟、鮮豔的床單)、劃槳等是必不可少的。在離開房屋漂浮之前,要吃些含較多熱量的食物,如巧克力、糖、甜糕點等,並喝些熱飲料,以增強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