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你是智慧之神的寵兒(2 / 3)

很多人都說小猴子太傻了,花錢買這麼一塊地,不能蓋房子,又不能中莊稼。小猴子笑而不答,它心裏有自己的打算。

幾天以後,森林裏開始流傳,窪地正在組織遊戲,還有免費的麵包贈送。很多小動物們跑到窪地一看,果然有這樣的好事,窪地邊放著很多小猴子自己烤製的麵包,窪地中間插著一麵彩旗。誰要是能用石頭打中彩旗,就可以獲得一塊麵包的獎勵。大家紛紛被遊戲吸引住了,窪地的小動物們越聚越多。

又過了幾天,窪地旁邊的石頭都扔完了,有的小動物就從別的地方搬來石頭向窪地裏扔。很快,窪地就被填平了。小猴子又在這裏蓋起了房子,它的麵包房終於開業了。

這時,其他人才明白了小猴子的計策,都對小猴子佩服不已,小猴子的生意也越做越好。

小猴子就是一個十分聰明的孩子,它用自己的智慧解決了難題,終於實現了願望。這樣的孩子,當然是人人都喜歡的。

小剛救人

星期六的晚上,小剛跟著爸爸、媽媽去劇院看演出。因為這場演出有很多明星出演,所以劇場裏麵人滿為患,連走廊裏都擠滿了人。

當演出進行到中途時,突然,隻聽得後台傳來一聲尖利的呼救聲:“起火啦!救火啊!”

大家紛紛離座而起,爭先恐後地擁向大門,卻被堵在鎖住的大門內。服務員在人群中向前擠,高聲叫道:“讓讓道,讓讓道!讓我過去開門!”

人們還是互相擁擠,服務員身不由己地給卷進人潮,根本就沒有辦法靠近大門。遠離大門的觀眾已經被灰煙嗆得透不過氣來,他們一邊往前擠,一邊焦急地大喊:“快開大門啊!”

小剛和父母沒有向其他人那樣慌著擁向大門,但他們也跟在人群的後麵。見到眼前這種混亂的場麵,小剛突地跳到座位上,用盡全力大喊道:“側門開啦,快從側門走!”

大門前擁擠的人潮立刻退了下來,急急地朝側門湧去,大門前一下子沒有那麼擁擠了。利用這個機會,服務員趕緊擠到大門前,迅速將大門打開。其實,側門並沒有開。

這時,小剛又朝觀眾大喊:“大門開啦,快走啊!”大夥扭頭一看,咦?大門真的開了!於是一下子擁了出去。消防隊員趕到後,很快把大火撲滅了。

大火熄滅後,人們紛紛誇讚小剛,說他是個機智聰明的兒童,在秩序混亂、大家生命危急的時刻能夠保持鎮定,並想出巧妙的辦法。

小剛也是個聰明的孩子,在危急中用自己的智慧挽救了很多人的性命,人們不僅會稱讚他,還會感激他。

筠筠忍不住讚歎道:“這幾個孩子實在太聰明了,如果是我,我可想不出這樣的好辦法。”

鬆鼠說:“這樣的小朋友你喜歡嗎?”

筠筠說:“當然喜歡了,我真想有這樣聰明的朋友。”

鬆鼠說:“聰明的孩子,是因為他們都擁有智慧。智慧是什麼?智慧是知識、計謀、智力等東西的綜合。不過,你該回去吃午飯了,下午放學我再給你接著講。”

筠筠正聽得入迷,當然不願意回去了。可是,他想起了鬆鼠說過的話,不能叫媽媽等著急了,隻好和鬆鼠告別,老老實實地回了家裏。

下午一到學校,筠筠就把謎語的答案告訴了同學們,同學們也都恍然大悟,說:“哎呀!我怎麼就沒有想到呢?”

筠筠得意極了,不過,一想到答案並不是自己想出來的,而是小鬆鼠告訴自己的,得意之情馬上又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這一來,筠筠更想變成一個聰明的孩子了,更想聽一聽,鬆鼠教給他的方法是什麼。

一放學,筠筠就如出籠的小鳥一樣,飛奔到大樹下。小鬆鼠在筠筠的催促下,接著上午的故事往下講:

聰明的孩子都擁有智慧

小黃牛抓偷瓜賊

小黃牛在田地裏種了一片西瓜,由於它的勤勞,西瓜長得很快,眼看就要成熟了。但是,最近夜裏經常有人去偷瓜,小黃牛心疼極了。

白天,小黃牛在瓜地裏豎起了一個稻草人,說是讓它來看瓜。別的動物都笑小黃牛說:“稻草人這麼可能會看瓜呢?它動也不會動啊!”

一些偷瓜賊知道後,專門跑到了瓜地裏察看,果然是一個威武的稻草人,也暗自偷笑:“小黃牛果然太傻了,妄想用一個稻草人來嚇唬我們,我們才不會上當呢!”

晚上來臨,偷瓜賊又出動了。為了以防萬一,它們還派了一個人到瓜棚裏去,看見床上果然有人在蒙著被子睡大覺。於是,它們放心了,大膽地走到瓜地中間,搬起一個個西瓜,準備拿回家中。稻草人在月光下顯得非常嚴肅,但偷瓜賊嘻嘻哈哈,一點也不害怕。

忽然,稻草人動了起來,一把就抓住了其中的一個偷瓜賊,原來是一隻小猴子。其他的偷瓜賊都驚恐得扔掉西瓜,轉身就跑,邊跑邊納悶:天呀!稻草人這麼還會動,難得遇到妖怪了?

第二天,小黃牛就拉著抓住的那個偷瓜賊去報了案,警察狗熊大叔根據小偷的供述,把其他偷瓜賊都抓住了。

原來,小黃牛當天晚上偷偷把稻草人搬回瓜棚,蒙上被子,假造出有人在睡覺的樣子,然後自己披上稻草站在瓜地裏,最終把偷瓜賊給抓住了。

小黃牛是很有智慧的,抓住了小偷的心理。它先放出消息,說是用稻草人來看瓜,讓偷瓜賊們放鬆了警惕。然後又出其不意地出現在瓜地,使小偷們逃跑都來不及。

聰明的兒子

有一個富翁身體不好,患了重病,他唯一的兒子又在遠方求學,不能及時趕回來。富翁的病越來越嚴重了,他知道自己很快就會離開人世,如何把自己的財產繼承給兒子?富翁很是傷腦筋。

如果自己死後,兒子又不在身邊,這些仆人很可能就會將自己的財產偷偷拿走逃跑,那以後兒子的學費就沒有人負擔了。想來想去,富翁想出了一個好主意。他把鄰居們都請來,當著大家的麵立了一份遺囑。遺囑是這麼說的:我死以後,如果我的兒子回來,他可以繼承我遺產中的任何一樣東西,但是隻能選一樣,其他的都送給我的仆人。

大家都對這條遺囑感到很奇怪,這不是把大部分東西都給了仆人嗎?仆人卻暗自高興,他想,不管富翁的兒子選擇什麼,他隻能選一樣,其他的東西就全屬於我了,這真是天大的好事啊!

富翁去世後,仆人守著富翁的財產,耐心地等待富翁的兒子回來。兩個月後,富翁的兒子終於回到了家中,仆人取出富翁的遺囑,拿給他看,迫切地希望他趕快做出選擇。

聰明的兒子想了半天,他已經明白了自己父親的意思,知道父親這樣安排大有深意。最後,他眼前一亮,終於做出了決定、

隻聽他對仆人說:“父親說了,我可以選擇任何一樣屬於我們家的東西。現在我選擇你,你將繼續做我的仆人。”

仆人一聽,馬上就傻了。富翁兒子的選擇,實在是出乎他的意料。這樣一來,他又成了富翁兒子的仆人,那麼他的一切也是屬於富翁兒子的,當然也包括富翁留下來的財產了。

富翁的兒子用自己的智慧做出了一個最完美的選擇,巧妙地繼承了父親的財產,又讓別有用心的仆人無話可說。

小孩鬥劍魚

很久以前,在新加坡附近的海裏,有許許多多的劍魚,它們長有鋒利的長喙。這些劍魚經常隨著海浪衝上海岸,對人們的生命造成傷害。

國王十分憤怒,就派出軍隊去消滅劍魚。士兵們在劍魚出沒的海邊排成一條直線,等候劍魚上岸時,用矛刺殺它們。可是劍魚來勢凶猛,它們像箭一樣刺向士兵們,很多士兵被刺死了,大部分人受了重傷。士兵不斷地補充上去,在岸邊重新排列成行,也不斷地倒下。

一個小男孩向國王獻計道:“為什麼不用香蕉樹幹來代替士兵呢?那樣就能抵擋住那些劍魚,再也傷不著人了。”

國王接受了孩子的建議,命令士兵們砍伐香蕉樹,將樹幹排成一排立在岸邊。

當海水再次卷著劍魚衝向岸邊時,劍魚紛紛插在了香蕉樹幹上,動彈不得,士兵們便能夠輕易地將劍魚殺死。

這個小男孩也是很有智慧的,他不拘泥於死板的方法,而是能夠想出別人想不到的主意。這說明,這個孩子不僅善於聯想,而且對劍魚的習性特別了解。因此,他的智慧是來源於自己的生活經驗上的。

春生智鬥強盜

古代,一個名叫春生的小男孩在當鋪裏別人當夥計,賺點錢貼補家用。他從小就很聰明,但是因為家裏窮,沒有錢供他讀書,因此他隻上過幾天學。

年底的時候,春生拿著一個包袱回家了,那是他一年辛辛苦苦得到的報酬。走到一個荒無人煙的地方,忽然從亂墳崗裏跳出一個大漢,手持尖刀,一臉的凶相,大叫著:“不許動!把包袱給我!”

小春生知道自己遇到了強盜,但是他一點也不驚慌,迅速地蹲在地上,把包袱接連打了好幾個結。強盜這時已經來到他麵前,用刀尖指著他說:“叫你不許動,沒聽見嗎?把包袱拿來!”

小春生故意裝出可憐巴巴的樣子說:“包袱裏又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你拿去也沒有用。”

強盜才不信他的話,一把奪過包袱,要打開來看看裏麵有些什麼。但是由於包袱打了很多結,不可能一下子解開,於是強盜就蹲下來,把刀放在一邊,雙手來解包袱。

小春生蹲在一邊,趁強盜不注意,偷偷搬起一塊大石頭,然後用石頭砸在強盜的腦袋上。強盜受到突然襲擊,連哼都沒哼一聲,就暈倒在地上。小春生拾起自己的包袱,一溜煙地跑回了家。

小春生的智慧就是,他遇到強盜不慌亂,暗自想好了對付強盜的計策。他故意給包袱打上許多結,就是要使強盜不能一下子解開,必須把刀放在一邊,騰出雙手來解。這樣,小春生就給自己創造了有利機會,打倒了強盜。

筠筠無限向往地說:“這幾個故事真是太精彩了,我真想擁有他們的智慧。不過,這好像不大可能吧?他們都那麼聰明。”

鬆鼠說:“別急,我會告訴你辦法的。現在你要弄請楚一個問題,那就是聰明和狡猾的區別。”

“狡猾?”

“是啊!聰明可不等於狡猾,聽完下麵的故事,你好好想一想,聰明和狡猾有什麼不同。”

聰明不是狡猾

壞心腸的驢子

有一隻驢子和一匹馬是好朋友,它們倆一起幫助主人托東西。每次驢子托得少,但是馬托得多,因此主人給馬的食物既豐富又可口。而給驢子的食物,天天都是幹稻草,連一粒黃豆都不見。

驢子為此很生氣,也很嫉妒馬,它決心想一個辦法,讓主人以後不再喜愛馬。這樣,馬豐富的食物就屬於自己了。

驢子對馬說:“你平時那麼辛苦,難得休息一次,長期下去,總有一天會累垮的。”

馬說:“那怎麼辦呢?”

驢子說:“我給你想了個辦法,你假裝摔一跤,然後對主人說你摔傷了,傷到了內髒,必須休息幾天。這樣,主人一定會同意的。”

馬答應了。驢子很高興,它想,等馬裝病後,它就去向主人高密,主人就不喜歡馬了。

沒想到,馬假裝摔跤時,一不小心真的摔傷了,一瘸一拐地回了家,向主人說了摔傷的事情。主人很著急,因為需要馬來工作,就請來一名醫生給馬看病。醫生檢查完後,對主人說:“這匹馬傷得不輕,摔壞了內髒。”

主人急忙問:“那有什麼辦法可以治療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