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萬年以來,這個人類文明的伴生物——隨人類生活範圍的擴大而浪跡天涯,遍布海角。時至今日,從南極到北極,從大海到高山,從我們居住的地球到太空,垃圾無處不有,無處不在。
第一節垃圾“圍城”
很多個世紀以來,誰都不知道城郊的溝坑窪地裏埋藏了多少垃圾。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城市規模的擴大,過去堆放的垃圾堆上麵種上了蔬菜,蓋起了高樓,或成了孩子們的遊樂園、成年人消遣的高爾夫球場……就這樣,隨著城市的不斷擴張,一堆堆垃圾被埋在了地下,悄無聲息。可是不知從何時開始,這些沉默已久的垃圾終於暴發了。
1994年 8月 1日,湖南省嶽陽一個垃圾堆放場突然發生爆炸,1.5噸垃圾被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拋向高空,將 20米以外的泵房和汙水大堤摧毀。
1994年 12月 4日,重慶市垃圾場爆炸,當場埋沒 9名同場作業工人。
1995年 10月 27日,北京市昌平縣陽坊鎮一公司員工宿舍爆炸,造成 4人嚴重燒傷,其中 1人燒傷麵積達 95%。而造成爆炸的原因就是位於宿舍旁邊的垃圾場。
以上僅僅是發生在我國的幾次爆炸事例,而實際上,垃圾爆炸在國外早已不是新聞,垃圾“爆炸”也不僅限於此。
首先,隨著城市化規模的擴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垃圾產生量日益增大,因而導致垃圾在城市“無處藏身”而發生“爆炸”。據估計,全球每年新增垃圾約 100億噸,其中大部分產生於城市。因此,許多城市垃圾“爆滿”,大量的垃圾已成為了眾多城市的一大隱患。以我國的幾個城市為例,1993年飛機航測表明,在北京郊區垃圾占地麵積有 46.7公頃,麵積在 50平方米以上的垃圾堆有 4500多個,因此,北京曾一度處於垃圾包圍之中。上海市日產生活垃圾約 1萬噸,在城郊堆放麵積超過 20平方米的垃圾堆有 2000多個;長沙市湘江兩岸垃圾亂堆亂放曾形成了有 5千米之長的垃圾帶;西安、成都、武漢等城市均有類似情況。因此,有人戲稱“垃圾圍城城欲推”。
其次,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主要成分早已不是過去的塵土灰渣,取而代之的是菜葉、紙張等有機成分。因此,堆放垃圾產生的危害日益增大,成為了埋在城郊的一顆顆實實在在的炸彈。事實上,長久以來由於人們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不足,已引發了許多“爆炸”事件,給人類帶來了嚴重後果。例如,塞拉裏昂首都弗裏敦,由於垃圾在大街上經常堆放,導致 1977年連續發生兩次霍亂,大量人口因此而死亡;印度著名城市孟買,由於居民垃圾隨便丟棄於狹窄的房屋過道,年複一年,這些垃圾堆積如山,加上這裏天氣炎熱,垃圾分解腐爛迅速,成了蚊子、蒼蠅、老鼠的滋生繁殖場所,嚴重危害了居民的生命健康與安全;埃及首都開羅,由於管理不善,裸露堆放的垃圾常常發生自燃現象,致使該市空氣汙染在世界上居前幾位。在我國,這個問題也非常突出,由於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垃圾處理一直未引起人們的重視,甚至認為隻有在資本主義國家才會發生汙染,因而大量未經處理的城市生活垃圾被直接傾倒於江河湖海,或裸露堆放於城郊,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汙染。許多城市郊區垃圾遍地,汙水橫流,蚊蠅滋生,臭氣熏天,出現了許多觸目驚心、令人難以容忍的環境汙染事件。例如,貴陽市曾因垃圾汙染,使該地居民飲用水大腸杆菌超過標準 770倍之多,含菌量超過標準2000倍!從而暴發了 1983年痢疾大流行。
麵對垃圾的困擾,人類開展了全球範圍內的垃圾大戰。日本東京市長會議曾七次提出:“不是垃圾把我們淹沒,就是我們把垃圾消滅掉,這一場嚴重的戰爭,必須采取緊急對策,晚一天都會帶來不可挽回的後果。”美國廢棄物專家研究會向國會提出:“治理城市廢棄物絕不可輕視,應作為城市現代化高級決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失誤,將長期影響社會經濟發展,影響人類生活,成為人類最難改正的錯誤之一。”同時還向國會提出:“必須克服城市建設中的盲目性、自發性,加強對治理城市廢棄物的計劃性、自覺性和科學性,應同城市整體規劃、區域地位、國家經濟建設、社會計劃結合起來,製定出近期、中期、遠期的綜合治理城市廢棄物的發展戰略,隻有這樣才有利於達到全麵治理城市廢棄物的目的。”在這場垃圾戰中,人類已取得了可喜的戰果,發展了多種垃圾處理法,如利用垃圾製沼發電、垃圾熱解製取蒸氣、垃圾製造複合有機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