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更漏子·玉爐香》
唐)溫庭筠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
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
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溫庭筠,花間派的鼻祖,離愁別苦寫得最是精妙生動。
思念一個人的時候,更覺夜長孤寂。為免淒惻,玉爐焚香,想要以此取暖,誰知輕煙繚繞更添愁緒,更見蠟燭滴淚,搖曳的燭光偏照畫堂,更顯得淒涼傷悲。
無君在側再無人賞,於是,無心梳妝一任眉色褪卻,鬢發零亂。寂冷寒夜最是漫長,更覺枕被冰涼,直涼入心扉。
三更到,雨打梧桐葉,聲聲刺耳,全敲在心坎。梧桐和雨,皆不知人情離苦,一滴一滴的雨,隻自顧自淒切地敲打著一葉一葉的梧桐,滴落在無人的台階上,直到天明。
孤枕難眠的夜,思念最是淒苦!
整闕詞,無一字言傷別,卻將離情訴說得清冷生動。
這,是最妙的言情之詞,讓人將閨情無限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