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鮮花牛糞(2 / 2)

孫家小姐回過神來,道:“何同知有所不知,他們是城中劉家的兩位少公子。劉家做的是茶葉買賣,不過這兩年生意難做,再加上劉家遭逢一些事,可能遇上些困難,這是要急著回去處置。”

“茶葉?”

男子一笑,顯得有幾分不屑,對於一個陳朝地方上六品“同知”來說,商賈世家子弟他根本也就瞧不上眼,要不是這裏有美食美色,他也不會特地跑到這樣“掉價”的地方,來吃勞什子的全魚宴。

說到底,這裏的美色比美食誘人。

不過他再想想,似乎卻又記得劉家的事,他這些日子似是聽人提及過。

“這劉家,可是跟官家中人有所往來?”男子問了一句。

孫家小姐一邊收拾桌上的碗筷,一邊說道:“劉家的三公子,乃是曾經劉翰林的二公子,劉翰林落罪被發配,他也被下獄。劉家為了贖劉三公子出來,花了不少銀子,這劉三公子,也曾是京城有名的才子,一榜解元。”

孫家小姐這一說,男子馬上想起來,的確是有這麼個人,在知府衙門裏,同僚之間也曾談論過此事。劉翰林是南朝官吏中的代表。湖州城官員作為江南的官員,在朝廷黨爭中自然站在南朝官員這一派係上看問題,對劉翰林的落罪表示同情。

男子驚訝道:“他可是叫劉子建,娶了……夏東寧千金那個劉子建?”

“正是。”

孫家小姐抬頭看著男子,她這才知道,原來這個眼高於頂的何同知也喜歡去打探這些“小道消息”。她這幾天,為了鹹魚秘方的事,問詢了不少人,才知道劉家三公子名叫劉鄴,還知道他剛成婚沒幾日,且劉家正在舉喪,麻煩事不少。

卻說這何同知,名何聞,字盧寧,也是江南的官宦子弟,他父親是蘇州知府。

別的事他或許有所不知,但劉子建,他這幾天聽的傳聞可不少。因為劉子建娶了一個人人豔羨如花似玉的美眷,還是搶了小郡王的人,這事已經在湖州城傳開。別人都說這姓劉的膽子夠肥。

小郡王周英前幾日才在醉月樓當眾對夏家小姐表達傾慕之意,還寫了一首令人歎惋不已的詩詞,轉眼間,夏家小姐就跟名不見經傳的劉子建成婚了,這事在外人看來很蹊蹺,就好像一出戲劇一樣令人大跌眼鏡。而事後,一直很強勢的郡王妃和小郡王居然沒做任何表示,更讓人不解。

一個是南湖一地的才女,一個是落魄書生,兩個人看起來沒什麼共通點,卻是走到一起去了。

“鮮花插在牛糞上。可惜,太可惜,據聞當日,小郡王對夏小姐動心不已,連所作的詩詞也是婉轉動人,卻落得這麼個結局,實在太可惜。”

男子一連說了多個可惜,反倒讓孫小姐覺得別扭。她大概理解,這應該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心理。

其實孫家小姐也早有耳聞,湖州城公子哥早把夏家小姐當成是心儀目標,且趨之若鶩,隻是他們沒得逞罷了。

孫小姐心中促狹地想:“曾為京官的夏東寧,連南湖郡王都不給麵子,怎會把一個小小的同知瞧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