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名花自有賞花人(下)(1 / 2)

胡楓說這字帖無價,別人在驚訝的同時,也都意識到一件事,無價的東西的確是珍貴,但珍貴的東西通常別人未必敢買,就算敢買,誰買得起?

胡楓心想:“我還是跟劉家的人說了,這生意東來當鋪不敢收。”

話到嘴邊,他也留了個心眼,轉念一想:“買不起,問問價總是可以的。”

“劉三公子,不知,你們劉家,準備以什麼價格賣吳尚書的字帖?”

劉鄴沒回話,轉而指著旁邊的一卷畫道:“胡掌櫃不妨先看過這幅畫。”

胡楓點點頭,拿起那卷看上去年代並非很久遠的畫,隨著畫軸的打開,他臉上的驚訝之色從初期的不以為然,再到驚訝。

“這……是馮仰之的山水?!這……怎麼可能?”

胡楓驚訝的原因,並非是這畫作要比之前的字帖珍貴,而是因為這些日子以來,馮仰之的畫作正在風口浪尖之上。

隨著小郡王周英在宴會上提及馮仰之的畫作,且對馮仰之的畫作點評詳細,令在場中官家公子哥感受到周英博學的同時,也讓人意識到這幅畫背後藏著的潛在價值。

眼看周英就要去京城受封,繼而繼承小郡王的爵位,以後他將是南湖一地的土皇帝。這讓南湖周圍的郡縣官家中人,無不想送禮巴結於他,這時,一副馮仰之的畫作,或許正是最好的禮物。

這些日子以來,不但是湖州城,連周邊的蘇州、錢塘等地,很多人都在找馮仰之的畫,這是從京城刮起一股馮仰之畫作的收藏風潮之後,第二次出現如此情況。但馮仰之的畫作一來少,二來他不得誌時,所畫沒人欣賞,也沒人求畫,他畫的作品也不多,大都送給了好友。而馮仰之晚年行走天南海北,擁有他畫作的友人也遍布大江南北。

馮仰之的好友,一般都是些畫壇名人,他們自己的名氣遠在之前不得誌的馮仰之之上,馮仰之隨著去世,畫作跟著他的名聲水漲船高,而這些畫壇名人卻隻想收藏馮仰之的作品留來紀念,而本身以他們的名氣也不需要賣畫來賺錢,因而現下想找一副馮仰之真跡實在太難。

胡楓看到馮仰之的畫,先想:“這不會是假的吧?”

他有這想法,是因為近來隨著馮仰之畫作熱潮的興起,光是湖州一地,便出現很多贗品,但很多贗品都經不起推敲,當世的很多畫家和名人都深悉馮仰之作畫的風格,很多東西不是模仿者能模仿的來。尤其馮仰之不但畫工出奇,連字體也是獨具一格,這讓那些匆忙作贗的人根本不明了。因為馮仰之的畫作,見過的也隻有那些畫壇名人,他們自不會砸招牌,去仿作。

聽說是馮仰之的畫作,旁邊那些當鋪和古玩字畫店的掌櫃的都上前來,這可是掌眼的好時機,就算是畫作不能到手,領略一下馮仰之畫風和畫意,對他們自己鑒定馮仰之畫作的水平也有助益。

經過眾位掌櫃的一致點評,最後得出來的結論:“很難是假的。”

“劉三公子,您能不能等一等再賣這幅畫?”突然旁邊一個不太起眼,各自不太高的中年男子說了一句,“我們少東家,對馮仰之的畫很感興趣,能不能等到他來,再出手?”

劉鄴心想:“有識貨的,總比這麼匆忙賣了好。”於是他點點頭,表示同意。

那矮個子的掌櫃趕緊叫人回去通知他們的少東家,那模樣就好像是大功在前,錯過了一輩子不再得一般。

而等待的空暇,這些當鋪和古玩字畫店的掌櫃,依舊在品摩劉鄴所拿出來的兩件東西,當中沒有一個人察覺到字帖和畫作有作贗的跡象。

這令一邊一直擔心不已的夏馨兒稍稍鬆口氣。

而其他劉家中人,這時候心中也多了幾分期待。

劉徐氏心不由急跳,心想:“若是這兩件東西便能化解劉家危難,那劉家這兩年來一道大坎,便算是徹底過去了。”

眾掌櫃的看了一會,突然其中一人道:“劉三公子,這有些不對啊。”

劉鄴皺皺眉,心想難道是作贗被人看出來了?

“哪裏不對?”劉鄴問。

“諸位請看,這馮仰之的畫中,怎有一塊黑乎乎的東西,莫非是贗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