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科學家對南極水域中 750多種沙蚤、蝦蟹和貝類等生物研究後發現,水溫的變化同樣會危及它們的生存。這些生物是海洋食物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的大量死亡,將直接威脅那些以其為食的更大的海洋生物。
負責這項研究的勞埃德·派克教授說,根據電腦對氣候變化的模擬,南極海域的水溫在未來 100年將上升2~3℃,這一變化聽起來雖然很小,但帶給海洋生物的影響卻是不可估量的。研究顯示,因此而受到影響的不是幾種,而是幾乎所有種類的海洋動物。雖然在現階段還不能肯定,水溫上升是否會對企鵝、鯨魚和海豹等構數千種海洋生物的潛在危險,本身就成威脅,但失去包括珍奇物種在內的是生態學上的一個災難。
南極地區環境惡劣,根本沒有常住人口,更談不上發展工業;北極地區雖有一些土著居民,但他們過著原始的捕魚和狩獵生活,也沒有發展大規模的現代化農業和工業。但奇怪的是,在南北極地區生物的體內卻都發現了現代工業製造的多氯聯苯、有機氯農藥氯代苯、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機化合物。這些物質性質穩定、毒性大,可以在生物體內持續積累。目前,極地生物圈的食物鏈已經受到了上述有機汙染物的嚴重影響,尤其是一些高營養級物種的繁衍受到了嚴重威脅,讓我們一起來探個究竟。
1.有機農藥入侵極地天堂
兩極地區的苔蘚和地衣雖然結構簡單,也沒有保護層,但卻是極地寒冷環境的開拓者。同時,它們對外界環境,尤其是大氣、重金屬等的汙染反應也非常敏感,是典型的生物指示劑,它們對一般的氯化物、二氧化硫、臭氧及一些重金屬離子都能較為準確地指示出來。近年來,科學家在南極的喬治王島地區,通過檢測地表土、地衣、苔蘚,發現了六六六、滴滴涕、多氯聯苯等有機化學農藥成分。
極地動物的體內也發現了類似成分。過去人們一直認為北極是一塊未被汙染的處女地,但是最近加拿大渥太華大學的學者在北極臭鷗經常出沒的北極湖內發現了高濃度的汙染物。這些汙染物包括持續性有毒化學物質汞、滴滴涕、六氯苯等,它們都是曾經殺蟲劑和殺真菌劑的普通成分。北極霸主北極熊也在遭受來自歐洲國家用以降低家庭用品可燃性的有毒化學物質的危害,其中一種叫做多溴聯苯的阻燃劑在北極熊的脂肪組織中發現。全球自然基金會領導人柯林·巴特菲爾德稱:“北極現在成了一個化學製品的接收器。我們日常使用的居家產品中的化學物質正在汙染北極的野生動物。”
在南極,企鵝群落是南極生態係統中的頂級捕食者之一,中國的科學家通過檢測企鵝棲息地的表層糞土和企鵝蛋,發現了企鵝體內含有多氯聯苯、有機氯農藥氯代苯、六六六、滴滴涕等物質,其含量明顯高於其他非生命和低營養物種。此外,在南極的其他海鳥卵中,也測出了多氯聯苯、有機氯農藥氯代苯,由此看出,有機物農藥是可以在鳥類動物體內積累、代間、種間轉移的。
企鵝體內也檢查出含有有機農藥
2.有機汙染對極地生物的危害
多氯聯苯、有機氯農藥氯代苯、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機農藥性質穩定,如果在兩極逐漸聚集的話,可以對極地脆弱的生態係統產生深遠的、甚至滅絕性的影響。
以滴滴涕為例,它原是由工業合成的一種穩定性極強且溶於油脂的有機化合物,在眾多人的心中,它像是一種無害的家常用物,曾在全世界普遍使用,用來防治疾病和控製蟲害。但是,由於人類千百萬噸的過度使用造成了大麵積的環境汙染,而昆蟲、蚊子等產生的抗藥性也使得藥效一年不如一年,更為嚴重的是滴滴涕的過度使用還導致了一些物種瀕臨滅絕,其持久性影響可能使未來幾十年的自然生態係統受到威脅。美國科學家蕾切爾·卡遜在《寂靜的春天》一書中描述:“天空無飛鳥,河中無魚蝦,成群的雞鴨牛羊病倒和死亡,果樹不能結果。生機勃勃的田野和農莊變得一片寂靜,死亡之幽靈到處遊蕩……”因此,人們曾用“生態殺手”來形容滴滴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