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初識東密3 轉生傳說(2 / 3)

外密,就是注重於表麵上的一切儀軌的現象,就叫外密。內密,是內心修持的意識的作用,就叫內密。好像布壇都是屬於外密。以前跟你們講解一個內心修法的作用,就是屬於內密。

外密跟內密的分別就是在這裏。像我們作護摩就是在作外護摩,燒火供天作外護摩;但是,真正的內護摩就是把你自己的內火點起來,把你一切的煩惱,跟所有經脈裏麵一切的雜質燒掉,一直化為光明,就叫做「內護摩」。

內護摩就是內心的作用,就是內密。外護摩就是祈福、息災、敬愛、降伏、增益,這些作法,就是外密的方法。

內護摩當然是最重要的,因為,你坐著修一壇法,其實是在應用外麵的儀式,跟內心的作用互相結合。

把自己身體裏麵意念上的煩惱,以及肉體上的氣脈全部打通,化為火,再化為光明,再利用自己本身內在的光明跟宇宙的光明,二者打成一片,內外不分,這樣子,就是清淨的方法,也就是內心的作用。

修一壇法,就是內外統統在作,你用內在的意識已經在修法了,而不是隻在於表麵。等你裏麵的光明,跟外麵宇宙的光明,互相打成一片,融合的時候,你這個修法才算是入三摩地,否則,都不算入三摩地,都沒有定境。

密教對於身體方麵的修行是非常重視的。認為整個宇宙是由地,水,火,風

組成,我們人體也是一樣也有地水火風。我們把人體看成和宇宙是一樣的,由人體

的修行,可以相應整個宇宙的地、水、火、風。因此密教必須重視身體的修行。

「虹光大成就」即是把你身體裏麵的能量,用種種修行的方法催發出來,這時會

有真實的覺受。不像有很多人,他們大部份人在談到感應時,都是沒有這種覺受的。

密教修行就是有感應的,所以會產生一種很大的力量,我們稱之為「法力」。

密教裏麵談到的「法力」是很真實的,修行者從身體裏麵可以感應到,從心裏麵

也可以感應到。這是因為密教重實驗,必須要求證的,而不僅是理論上的。這就是

顯跟密的一個差別。

密教所謂「虹光大成就」,就是把你身體的能量引起,我們稱這是一個內火,由

火可以產生光,把你全身都化為火,全身都化為光。當你全身都是火,全身都是光

的時候,你可以跟宇宙之間的意識,即一種「能」互相溝通,此為「虹光大成就」

的基本理念。

注重身體的修行,當然也有心法,所以也注重心,並不是完全不注重心,身

心合一的修行就是密教。認為離開身,就沒有心,離開心,身子也沒有用,是

身心合一的。密教比較圓滿,也就是物質跟精神完全是

合一的狀態,而且不分開的、不分離的,這就是密教的修行。

把自己的氣、脈打通合一的話,就能夠身化虹光。當然你要修到這樣子,一定要

有很多的方法,還要上師傳授給你。那你依照這樣子,一步一步的去修,才能達到

「虹光大成就」。

密教裏麵修氣、脈、明點是屬於秘密方麵的,所以才稱為密教。密教也就是講,

你有內密口訣的修行,而不隻是理論上的。在理論上很明顯的就稱為「顯」:關於

內密本身氣、脈、明點的修行,就稱為「密」。

「密」,是大日如來所說的。應用身體、

口跟意念種種的技巧,去開發內密的方法,而得到虹光大成就,真佛密法最高的成

就法。

在空海入唐的時候,密教在中國雖已相當盛行,但論述、解釋密教的著作還很少,更沒有“判教”著作。空海在介紹中國漢譯密教經典的基礎上,對密教教義作了有創新的概括,加強了條理化,並提出了密教的判教理論。

第一,空海在《辨顯密二教論》、《十住心論》中對佛法作了評判分類,把密教以外的經典、教法稱為“顯教”(淺顯易懂之教),而把《大日經》、《金剛頂經》等經典及所主張的教法稱為“密教”(秘奧難懂之教)。又把一切教法按信奉者的心境分為十種,稱為“十住心”,依次是“異生羝羊心”(指不信教者)、“愚童持齋心”(佛教在家信徒和孔孟信徒)、“嬰童無畏心”(外道)、“唯蘊無我心”(聲聞乘)、“拔業因種心”(緣覺乘)、“他緣大乘心”(法相宗)、“覺心不生心”(三論宗)、“一道無為心”(天台宗)、“極無自性心”(華嚴宗)、“秘密莊嚴心”(真言密宗)。前九者皆為“顯教”,是化身、應身佛(如釋迦佛等)所說,最後為大日如來所說的“密教”。大日如來是法身佛,故他說的密教最為高深。空海以這種判教理論為在日本創立和發展真言密宗提供依據。

第二,空海以“六大”、“四曼”、“三密”來概括密宗的基本教義。“六大”是從“體”講的,說構成世界萬有和諸佛菩薩本體的是“六大”,即:地、水、火、風、空、識(心),稱為“六大體大”。空海在《即身成佛義》中發揮了《大日經》的思想,認為“六大”是佛、眾生、世界的本體,佛與眾生沒有根本差別,一切眾生皆可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