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光汙染、星星、城市、燈光
為什麼城市居民應分類收集垃圾
隨著工業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量與日俱增。如何處理垃圾,已成為各國大城市的一大難題。如今,大家都已達成共識,即以“垃圾資源化”為原則處理垃圾。
垃圾資源化處理,就是對垃圾中一部分可利用的物質進行技術處理,使之重新變為資源。要從垃圾中再生出資源,首先要將垃圾中可利用的物質與真正的廢物分開,這就要求城市居民將垃圾分類裝袋,分別回收。它是“垃圾資源化”的首要環節。
我國大中城市的社區也大力提倡垃圾分類處理,社區給市民發放環保垃圾袋,在居民區和公共場所設置分類垃圾箱,將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做了集中分類管理。
在日本,家庭主婦把家中垃圾分為可燃物和不可燃物兩類,分別裝在不同顏色的垃圾袋中,每天上午將垃圾袋放在家門口,由城市的環衛部門派車運送。對於大件廢物,如冰箱、洗衣機、沙發等,隻在每月規定的一天回收。
在美國,每戶居民或每棟公寓要自備塑料垃圾桶和方形塑料箱。平日的生活垃圾,用塑料袋裝上,丟在自備的塑料垃圾桶內,而玻璃、塑料或金屬瓶罐,則丟在方形塑料箱裏。運送垃圾的運輸車也是分類的,有的專門運送舊報紙,有的專門運送瓶罐,這些垃圾分別被運到不同的地方。
在德國,家家戶戶門口有黑、黃、藍三種顏色的塑料桶。黃色塑料桶裏放塑料杯、金屬罐、塑料薄膜等,藍桶中隻可丟入廢紙,而黑桶則收集一般家庭垃圾。
除了人工將垃圾分類外,美國、德國等國家還有自動的垃圾分選裝置,可將工業垃圾中的金屬、玻璃、塑料、橡膠、雜物等自動分選出來,然後再將它們作為工業原料出售。
垃圾經過分選後,人們就能根據其特點進行加工處理,變成有益的資源。
知識點:垃圾、資源、分類、垃圾資源化
為什麼要回收廢紙
紙張可分為原生紙和再生紙。原生紙的生產原料是木材,全世界每年因生產紙張而消耗的木材量是相當驚人的。再生紙可用廢紙作原料,據統計,回收1000千克廢紙,可生產800千克的再生紙,節約木材4立方米,相當於保護了17棵大樹。一個大城市如能將一年丟棄的近萬噸廢紙全部回收利用,就相當於保護了數十萬棵大樹,這不僅節約了造紙的木材,更重要的是間接地保護了森林資源,保護了地球上的生態環境。
回收廢紙用作再生紙,還有相當可觀的經濟效益。比如建造一個以廢紙為原料的紙廠,可以省去以原木為原料造紙時的原木加工處理工序,因而節約投資50%。另外用廢紙造紙,水、電、煤、燒堿的消耗也大大減少,使再生紙的生產成本大大降低。
目前,世界各國對廢紙的回收利用相當重視。如日本全國的廢紙回收利用率在50%以上,德國高達83%,而美國更是廢紙利用和廢紙出口的大國。據悉,美國除了將廢紙中的主要部分——廢報紙送入造紙廠製造再生紙漿外,更開發出了兩種利用價值更高的新用途——用廢報紙改良土壤、生產飼料,都取得了成功。
回收廢紙,減少了城市的垃圾量,也減少了對森林的砍伐量,還降低了紙張(再生紙)的生產成本和價格,真可謂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