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國北方春天和秋天特別短,主要是由於那裏的緯度較高,冬季來得早、去得遲的緣故。因為在北半球中緯度地帶,冬季的時間是比南半球的地區偏長的。
知識點:緯度、季節、氣候、溫度
我國北方春天的風沙為什麼特別大
我國的北方,一到了春天,陣陣的西北風常常吹得沙塵滿天,使美好春光大為遜色。天空中的沙塵是從哪裏來的呢?打開地圖,我們可以看到,在華北平原的西邊,緊接著黃土高原,它的西北方是著名的戈壁沙漠。黃土高原上都是質地疏鬆的沙土,這種沙土一旦被風吹刮,就會飛揚到空中。春天我國的北方經常刮著西北風,西北風來自西伯利亞,當它吹過戈壁沙漠和黃土高原後,就挾帶著沙土南下,使華北平原沙塵滿天。當然,由於春天正是華北雨少而風大的季節,也有一部分沙塵是當地或附近地區的鬆土被大風刮起而造成的。
其實不僅我國北方會刮風沙,在南方,有時候也會出現這樣的天氣。天色呈現灰黃,太陽有些模糊,空中有一些黃沙漂浮,使屋子裏的桌子和椅子都蒙上了一層薄薄的、極細極細的沙塵。在這種天氣裏,如果你在外麵走,回來看看衣帽,上麵也蒙著一層細沙。
原來,這沙也同樣來自北方的沙漠和黃土高原。西北風把一部分比較細的黃沙擾動後,帶到了高空,使它隨高空向南吹的風到了南方,由於到南方高空風勢減弱了,黃沙缺少繼續隨風飛揚的動力,於是就降落了下來。
知識點:春季風沙、土質、黃沙、沙塵
夏天為什麼常常有雷陣雨
夏天的午後或傍晚,常常使人感到異常悶熱,一會兒突然雷聲隆隆,電光閃閃,大雨滂沱,天空像發了怒一樣。可是,不久之後,雷聲遠去,烏雲消散,藍天與白雲相互襯托,顯得十分寧靜美麗,空氣也分外新鮮,這就是我們在夏天常遇到的一種天氣現象——雷陣雨。
雷陣雨是因為夏天的天氣酷熱,空氣在局部地方出現強烈對流,使大量濕熱空氣猛烈地上升,造成積雨雲所形成的。
夏天,空氣中有很多水汽,當地麵在強烈的太陽光照射下溫度升高以後,空氣就會向上抬升。水汽被強大的上升空氣推送到1—2千米上空以後,就形成了大塊的積雲。空氣繼續上升,能使積雲的雲塊不斷加厚和擴大,變成了濃積雲。這時如有適當的條件配合,濃積雲就會繼續向上發展,升到7—10千米以上的高空,形成了積雨雲。當遇到穩定的氣層或向上伸展的力量不足時,雲的頂部就會向四邊擴展。在下雷陣雨前,我們常常看到天空中的烏雲加厚和擴展得很快,隻一會兒工夫就布滿了整個天空。
由於產生積雨雲的強烈的熱力對流,隻有在夏季才易於出現,所以雷陣雨也常常在夏季出現。又因為熱力對流所造成的積雨雲擾動很厲害,往往會發生閃電現象,而且其中的上升氣流時強時弱,一塊積雨雲過去後,另一塊積雨雲又移過來,所以雨量時大時小,變化很大,又是一陣陣的,所以稱為雷陣雨。
在陸地上,正午以後,空氣溫度最高,這時空氣上升運動也最強,所以雷雨多數發生在午後至傍晚這段時間裏。
在海洋上,由於海水比熱大,它吸收的太陽能量能向深層傳遞等原因,白天接近水麵的空氣溫度不高,整個空氣層十分穩定,不容易產生對流性雷雨。到了夜間,上層空氣冷卻,而下層空氣在水麵的影響下,溫度明顯地高於上層,於是空氣變得不穩定,發生了對流,因而形成了雷雨。可見,陸地上雷雨多半在白天,海洋上的雷雨多半在夜間。
知識點:雷陣雨、熱對流、積雨雲、酷熱
雷雨前為什麼天氣很悶熱
天氣悶熱會下雷雨嗎?是的,多半是這樣的。
盛夏,我國大部分地區常常下雷雨。因為下雷雨要有兩個條件:一是地麵上溫度高,二是大氣層裏濕度大。地麵上熱了,靠近地麵的空氣溫度能升得很高,輕輕地浮向高空。但是單單熱,空氣很幹燥的話,雷雨也不會發生,隻有當濕度大了,有潮濕的空氣上升到了高空,才會形成積雨雲。天空裏有了積雨雲,就可能有雷雨發生。
大氣裏溫度高了,水汽多了,這時候地麵上的水不易蒸發,人身上的汗也不容易幹,我們就會感到十分悶熱了。誰都有這樣的經驗,當我們在浴室裏洗澡時,會感到又熱又悶,這就是由於浴室裏溫度高、水汽多的緣故。所以悶熱是大氣裏水汽多、溫度高的表現,也就是雷雨發生的預兆。
但有時候雖然天氣十分悶熱,某個地區卻落不下雷雨來。這是因為夏天雷雨的範圍比較小,雷雨落在別處而沒有落到相應的地帶的緣故。
知識點:地麵溫度、大氣濕度
為什麼會火山噴發
火山噴發是地殼內的岩漿衝出地麵時的現象。平時,岩漿被地殼緊緊包住,地球內部的溫度很高,壓力很大,岩漿要衝出去也是不容易的。在地殼結合得比較脆弱的部分,地下受到的壓力比周圍輕一些,這裏的岩漿中的氣體和水就有可能分離出來,使岩漿的活動力加強,推動岩漿衝出地麵。當岩漿衝出地麵時,本來約束在岩漿中的氣體和水蒸氣迅速分離出來,體積急遽膨脹,於是就發生了火山噴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