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宇宙大視野(3)(1 / 3)

1987年5月,我國東北大興安嶺地區發生了一場森林大火,在天上巡遊的“環境減災”衛星成功地監測到這一信息,為及時撲滅大火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我國的南方大部分地區經常發生嚴重水災,又是衛星提供了水災淹沒麵積的準確估計,為救災工作找到了依據。衛星作為防災減災的哨兵,發揮了有效的作用。目前,人類已經利用氣象衛星、資源衛星、通信衛星、導航衛星等進行了大量的減災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許多國家都在研製並試驗一種新的減災衛星,即使同一顆衛星集對地觀測、通信、導航等功能於一身,實現了救險防災的目的。

氣象衛星是防災的先鋒。對於自然災害等變化的環境觀測,除了要求具有一定的空間分辨率以外,還要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對地麵進行重複觀測。現有的遙感衛星中,氣象衛星,特別是地球靜止氣象衛星,能夠不間斷地對大氣現象進行觀測,有效地防治自然災害。

雷達衛星可以穿雲透雨,它主動發出一定頻率的電磁波,並接收目標對它的反射和散射的回波,形成圖像。因此,雷達衛星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監測手段,特別是在常伴有陰雨天氣的洪澇季節更是大有用途。

衛星的最大防災本領,莫過於監測地球上的陸地、海洋和大氣層,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使人類免遭各種自然災害之苦。如今,各種專門的減災衛星被廣泛應用。我國利用自己的返回式衛星和氣象衛星,在防災、抗災、救災和治理災害方麵取得了一定成績。

知識點:人造衛星、減災衛星、氣象衛星、雷達衛星

為什麼天文台的觀測室大多是圓頂結構

一般房屋的屋頂,不是平的就是斜坡形的,唯獨天文台的屋頂與眾不同,遠遠看去,銀白色的圓形屋頂好像一個大饅頭,在陽光照耀之下十分醒目。

為什麼天文台要造成圓頂結構呢?難道是為了好看嗎?不,天文台的圓頂完全不是為了好看,而是有它特殊的用途。

我們看到的這些銀白色的圓頂房屋,實際上是天文台的觀測室,它的屋頂呈半圓球形。走近一看,半圓球上還有一條寬寬的裂縫,從屋頂的最高處一直裂開到屋簷的地方。再走進屋子裏一看,裂縫原來是一個巨大的天窗,龐大的天文望遠鏡就通過這個天窗指向遼闊的太空。

將天文台觀測室設計成半圓球形,是為了便於觀測。在天文台裏,人們是通過天文望遠鏡來觀測太空的,天文望遠鏡做得非常龐大,不能隨便移動。而觀測的目標,卻分布在天空的各個方向。如果采用普通的屋頂,就很難使望遠鏡隨意指向任何方向上的目標。天文台的屋頂造成圓球形,並且在圓頂和牆壁的接合部裝置了由計算機控製的機械旋轉係統,使觀測研究十分方便。這樣,用天文望遠鏡進行觀測時,隻要轉動圓形屋頂,把天窗轉到要觀測的方向,望遠鏡也隨之轉到同一方向,再上下調整天文望遠鏡的鏡頭,就可以使望遠鏡指向天空中的任何目標了。

在不用的時候,隻要把圓頂上的天窗關起來,就可以保護天文望遠鏡不受風雨的侵襲。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天文台的觀測室都要做成圓形屋頂,有些天文觀測隻要對準南北方向進行,觀測室就可以造成長方形或方形的,在屋頂中央開一條長條形天窗,天文望遠鏡就可以進行工作了。

知識點:天文台、天文觀測、天文望遠鏡

為什麼天文台大多設在山上

天文台主要是進行天文觀測和研究的機構,世界各國天文台大多設在山上。

我國的天文台也大多設在山上。如紫金山天文台,它就設立在南京城外東北的紫金山上,海拔267米。北京天文台設有5個觀測站,其中興隆觀測站海拔約940米,密雲觀測站海拔約150米。上海天文台在餘山的工作站,海拔也有98米。雲南天文台在昆明市的東郊,海拔為2020米。

天文台的主要工作是用天文望遠鏡觀測星星。星星離我們都非常遙遠,一般的恒星離我們都在幾十萬億千米以外,離我們最近的天體——月亮,距離地球也有38萬多千米。地球上的高山一般隻有幾千米高,縮短這麼一小段距離,顯然是微不足道的。

由於地球被一層大氣包圍著,星光要通過大氣才能到達天文望遠鏡。大氣中的煙霧、塵埃以及水蒸氣的波動等,對天文觀測都有影響。尤其在大城市附近,夜晚城市燈光照亮了空氣中的這些微粒,使天空帶有亮光,妨礙天文學家觀測較暗的星星。在遠離城市的地方,塵埃和煙霧較少,情況要好些,但是還不能避免這些影響。

越高的地方,空氣越稀薄,煙霧、塵埃和水蒸氣越少,影響就越小,所以天文台大多設在山上。現在,世界上公認的三個最佳天文台台址都設在高山之巔,它們分別在夏威夷莫納凱亞山山頂,海拔4206米;智利安第斯山,海拔2500米;大西洋加那利群島中2426米高的山頂。

知識點:天文台、天文觀測、大氣、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