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科學變變變(3)(1 / 3)

事實確實如此。據統計,僅在美國,由於飛機同飛鳥相撞,引起機上人員受到傷害或者飛機被破壞的所謂“破壞性鳥撞事件”,每年平均在350起以上。

為什麼飛鳥這樣喜歡同飛機“過不去”呢?這是由於噴氣式飛機的發動機要從周圍吸進大量的空氣才能工作,因此它們的進氣口都開得很大,飛行起來,像張開著的一張大嘴巴,貪婪地把迎麵的氣流吞食進去。如果飛鳥正好在它的附近飛行,就會身不由己地跟空氣一起被吸進發動機裏去。噴氣式飛機飛行的速度本來就很快,飛鳥的身體雖然很柔軟,但在高速的撞擊之下,它的破壞力還是很厲害的。再加上噴氣發動機內部結構十分精密,飛鳥撞進去後,常常會使發動機的工作過程受到嚴重的影響,甚至迫使發動機停下來,使飛機喪失前進的動力,結果造成飛機失事。

當然,飛鳥對於現代噴氣式飛機的威脅還表現在它同飛機外殼的直接碰撞上。由於噴氣式飛機速度快,這種撞擊有時也會造成危險。曾經有一架以600千米/時的速度飛行的殲擊機,在空中同一隻飛雁相撞,結果這隻飛雁居然“破窗而入”,把飛行員撞得昏迷過去。這樣嚴重的直接撞擊,雖然是很少見的,但顯然給高速飛行帶來了極大的危險。

根據統計資料,噴氣式飛機撞鳥和吸鳥的事件,最容易在亞洲發生,美洲次之,歐洲最少,而且這些事件主要是發生在900米以下的低空,而600米以下是最危險的空域。

人們已經想出不少辦法來對付飛鳥。例如,在機場上設置一些會轉動的草人,或在飛機起降過程中鳴槍放炮,把機場附近的飛鳥嚇跑;還可以在飛機起飛或降落之前用擴音器播放鳥兒淒厲的慘叫錄音,把鳥群嚇跑;或在機場各處放一些死鳥的標本,讓飛鳥看見並因害怕而躲開。

知識點:飛行安全、破壞性鳥撞、飛機失事

為什麼飛機失事後要找“黑匣子”

在發生飛機墜毀事故後,人們通常要尋找原先安裝在飛機上的“黑匣子”,以查明失事真相。這個黑匣子究竟是什麼東西呢?

原來,“黑匣子”裏記錄了很多重要的信息,這些信息主要有兩類:一類是飛行狀態信息,如飛機失事前的飛行高度、速度、航向,什麼時候打開了副機翼,什麼時候收回了起落架等,它是由傳感器之類的儀器儀表記錄的;另一類是機艙裏的各種聲音信息,如正、副駕駛員的談話,與地麵通信聯絡時的對話,還有警報聲、引擎聲,甚至飛機墜毀前可怕的撞擊聲、爆炸聲等等,它是由一個防震錄音器錄下的。黑匣子能始終保持機毀之前最後三十分鍾的這兩類信息。黑匣子上記錄的信息、資料,對專家們弄清飛機失事真相大有幫助。

那麼機毀人亡時,為什麼黑匣子會完好無損呢?這是因為黑匣子是用特殊的金屬材料和特殊的加工工藝製成的密封匣子,它防火、防水、耐腐蝕、抗撞擊,“牢不可破”。因此,可以說它往往是墜機後唯一生還的“見證人”。黑匣子一般被固定在飛機的機尾部分,以盡量減少飛機在爆炸、燃燒時給它帶來的影響。

有了黑匣子是否就一定能查明飛機失事的真相呢?事情往往不是那麼簡單!黑匣子固然是了解飛機失事真相的一把金鑰匙,但並不是靈丹妙藥,有時由於它隻記錄了一個片斷,反而使疑團加深。

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當前采用了更先進的分析方法。專家們想方設法,巧妙地利用黑匣子所提供的信息建成一個“飛行模擬器”,逼真地模擬出飛機失事前的飛行高度、位置、狀態等情況,通過這個模擬過程來判定飛機的失事原因。此外,還可以利用計算機將黑匣子提供的所有信息與資料,製成“飛行動畫片”,專家們可以直觀地從計算機屏幕上看飛機失事的過程,從而進一步弄清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