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科學變變變(4)(2 / 3)

鼠標的基本功能是將手的移動轉換為屏幕上光標的移動,將手指擊鍵轉換為點取。雖然鼠標不能像鍵盤那樣方便地輸入程序、數據,發出各種高度靈活的綜合指令,但鼠標能完成許多由鍵盤操作難以完成的複雜控製,彌補鍵盤在某些方麵的不足。目前,鼠標在計算機係統中是不可缺少的人機通信工具。

鼠標的發明使人機交流大為方便,被美國電子和電氣工程師協會列為計算機誕生50年來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知識點:鼠標、機械光學式鼠標、外圍設備、光標

為什麼會出現計算機病毒

計算機病毒和人體中的病毒不一樣,它實際上是一些能破壞計算機工作的程序。一旦計算機運行了這些程序,輕則屏幕上出現不正常的圖像或文字,重則停止工作,或丟失大量重要數據,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計算機病毒的發源地在美國。20世紀60年代,美國某公司的一群年輕科研人員,常常在工作之餘,津津有味地玩一種他們自己創造的“遊戲”:每人編一段小程序,輸入到計算機裏運行,相互展開攻擊,設法毀掉別人的程序。這種程序,實際上就是計算機病毒的“雛形”。

計算機病毒在全球蔓延、傳播得極快,超出了人們的預料,至今已發現上百萬種,我國也不能幸免。我國從1984年4月發現首例計算機病毒後不久,它就迅速地、悄悄地傳遍全國。

計算機病毒常有以下一些特點:

破壞性。它能修改正常程序,破壞正常程序的原有功能,甚至使計算機作出錯誤的判斷,造成的損失往往出乎人們的意料。假如計算機網絡因特網係統遭到病毒的襲擊,很可能使其他計算機、工作站都染上病毒,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傳染性。有病毒的程序會把自己複製到正常的程序中,使它們也染上病毒而不能正常工作。如果你用了帶有病毒的U盤,你的計算機就會受到病毒的侵害;如果一個沒有病毒的U盤,在有病毒的計算機上使用後,該U盤也會染上病毒;如果一些計算機聯成了網絡,那麼一台計算機上的病毒會通過網絡傳播給其他計算機。

潛伏性。它可以在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幾年的時間裏隱藏在程序裏“隱而不發”。一旦有了“觸發條件”,如:到了預定的某個時間、日期,特定的某個文件出現,它就會像“定時炸彈”一樣“發難”,破壞計算機的程序係統。

知識點:計算機病毒、破壞性、傳染性、潛伏性

為什麼要用因特網

因特網,英文即Internet,又譯作互聯網,它是全球信息資源的總彙。

國際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技成果之一。今天,互聯網已深入到生活的各個方麵,為人們的學習和工作帶來極大的便利。

簡單來說,互聯網是一個龐大的計算機網絡係統,它由兩台或以上的計算機通過無線電波等物理手段聯結成一個整體係統。聯機後,各計算機之間可以進行信息傳遞、資源共享等功能。互聯網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應用範圍最廣的計算機網絡係統。

互聯網有兩個重要的特點。一是覆蓋範圍大。截止到2011年上半年,全世界使用互聯網的人數超過20億人,我國上網人數超過4.8億。二是規範統一。因特網統一使用“TCP/IP”網絡協議,為各種應用的開發提供統一的平台,因而已經有了許多標準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