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樓外垂楊千萬縷(1 / 3)

樓外垂楊千萬縷

諸琇離婚快一年了,但流言蜚語從未消停過。

那時,還沒有多少個社交空間,她的事都寫在開心網上,隨著流言蜚語亂飛,她刪除了大部分內容,設置了瀏覽權限。

最後,諸琇刪除了幾乎所有的內容,隻留了一首朱淑真的詞《蝶戀花?送春》:

樓外垂楊千萬縷,欲係青春,少住春還去。猶自風前飄柳絮,隨春且看歸何處?

綠滿山川聞杜宇,便做無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

諸琇很快離開了原來的公司,但還是有不少人翹首以盼地窺探著,等著有什麼驚心動魄的事情再發生。

在餐廳遇見前同事諾拉,打了聲招呼後,她忽然神秘兮兮地拉著我說話,熱絡地像他鄉遇故知似的。

諾拉是出差,我是中轉去看朋友。

惡劣的天氣使很多人滯留在機場,我坐在椅子上,看著窗外大雪紛飛,她拿來兩杯咖啡,我和她都不餓,被這宛如電影《後天》的場景煩得心神不寧。

“現在又發生了什麼事情?”我問。

“鬧離婚的時候諸琇的丈夫死了,說是意外,後來又鬧出了天價保險單。”

“有孩子嗎?”

“沒有。”諾拉翻出手機找了找,做了個遺憾的表情,“諸琇和我同學後來在一個公司上班,剛進公司沒多久就升為部門經理。公司上下都很奇怪,認定她是走後門招進來的,因為她的資曆在應聘者中太普通了。”

“工作能力呢?”

諾拉笑了笑,說:“公司各部門之間沒什麼牽製,不太注意。”

我想起來以前在公司諾拉就關注各種八卦,對每個人的隱私有著驚人的熱忱。雖然難以體會古人雪夜閉門讀禁書的樂趣,但忽然得知共同認識的人的一段神秘之事,不禁讓人有了些許世俗的安心。

諾拉找了個舒服的座位,買了盒盒裝水果,她看起來很餓,我把自己的曲奇餅幹給了她。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著,說:“昨晚開完會就出差,一個晚上什麼都沒吃,一直在酒店裏趕計劃書。”

“要休息一會兒嗎?”我笑著問。

“不了,講講八卦能幫我減壓。”她笑得很開心,咬了口曲奇餅幹。

見過諸琇的人分為兩類:一類猛誇她會打扮、處事得體;另一類對她是橫豎看不慣,沒什麼具體原因,從第一眼就看不慣。

諸琇很會玩,和男朋友組建過樂隊,男朋友比她小幾歲,她工作時男朋友還在念書。

諸琇的男朋友,長得像某個著名樂隊的主唱,俊男美女的組合在台上表演時頗為吸引眼球。她男朋友叫施盛,樂隊演出賺不了多少錢,他還教人打鼓,所以平時兩人在一起時施盛負擔起大部分的花費。

施盛的母親很喜歡諸琇,來家裏吃過幾次飯便將她當作未來兒媳看待,偶爾會問兒子的想法:“你們是認真的嗎?結婚的事早點決定蠻好,諸琇的工作也不錯。”

施盛當然明白母親的意思,他之前交往的兩任女友,母親都不喜歡。第一個女朋友在施母看來長得不好看,脾氣過於耿直,說話太衝。第二個女友長得很漂亮,但是說話、衣著打扮看著很沒家教。施盛一再解釋年代不同,不需要母親的意見。

施母很了解兒子,越反對就越強,便旁敲側擊地說他樂隊裏其他成員的女朋友個個都長得漂亮,脾氣又好。施盛聽後很不屑。

施盛認識諸琇是在俱樂部,諸琇會唱歌,臨時擔任主唱的位置,那次邂逅,被兩人的朋友們開玩笑說成是命中注定的。台上,諸琇清唱一首《Never Grow Old》,贏得全場的喝彩,更是俘獲了施盛的心。

在認識諸琇之前,施盛從未如此愛過一個人,他比她小幾歲,但在感情上他自認為比她成熟。他很會照顧人,與前任們分手後,從未撕破臉過,她們後來也都有了各自的男朋友,仍然會在施盛生日時發祝福的信息。

諸琇知道他很受女生歡迎,他在台上表演時台下總會出現幾張眼熟的臉,不過,她表現得很大方。與施盛交往後,她到處帶著他,她出差在外,他也會趕過去與她見麵,見過這一對情侶的人紛紛稱讚:“俊男美女,太般配了。”諸琇的生活很豐富,她空間裏的照片就像一個萬花筒,很多人想認識她,把她當作一個遙不可及的偶像。她多才多藝,為人處世遊刃有餘,又精通外語,熟悉她的人多都覺得施盛配不上她。

諸琇的身邊從不缺少異性朋友的身影,半夜裏跑去安慰失戀的男性朋友還說給公司同事聽:“大概半夜兩點多吧,他心情不好在路邊喝酒,我就去陪他喝了一會兒,喝得差不多了就送他回家。

我到家已經快早上五點了,剛躺下一會兒就起床上班了。”

“你應該休假好好休息一下,至少休半天,看看你,黑眼圈都出來了。”一個同事關心地說。

“我黑眼圈嚴重,眼霜用了沒什麼效果。”諸琇說。

“上次你說的那個牌子怎麼樣?”

“啊,迪奧的眼霜,我最喜歡這個牌子了。”諸琇一說到名牌眼霜,便笑吟吟地眯起了眼睛,“剛開始用,過段時間看效果。

我朋友下個月去歐洲玩,讓她幫我再帶點東西。”

“能不能幫我帶?”另一個同事問,更多的人聽到都湧了過來。

諸琇很好說話,有形形色色的朋友能幫忙捎東西,同事中很多人喜歡與她保持良好的關係,因為清楚她工作之外的能力。

一個能力、資質俱佳的人,不會在一家公司待太久。諸琇離職去尋找更好的發展平台是早晚的事。

施盛畢業後進入廣告公司工作,很快得到一個機會,與人合夥開了一間工作室,自己策劃項目,找諸琇一起加入。

諸琇的社交能力和外表是敲門磚,她知道自己的優勢,現在工作的公司雖然穩定,但看不到有什麼發展前途。完成手上的項目後,她就辭職了。

工作室的工作比之前早九晚五的工作自由多了,她不用再每天擠地鐵趕時間。因為家裏的一些原因,她搬出去租了房子,一堆音樂器材、畫板顏料和名牌是她的全部。

這份工作,為她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契機,她認識了一個能幫到她的人。

施盛身邊不缺異性朋友,讓他感到奇怪的是諸琇很少過問,當有女孩打電話給他,諸琇恰好也在時,他緊張地看看她,她則專注地盯著筆記本屏幕,不知有沒有聽到他的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