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在海上,完全看不到陸地,隻有無邊無涯的海水和望不到盡頭的天空。在海的中央感受大海,你可以在航行的時候看見一輪朝陽升起;也可以躺在甲板上,披著星光,看著月亮,在寂靜無聲的大海上飄著。運氣好的話,你還可能看到成群的海豚或者躍出海麵的鯨魚。說不定會經曆台風、巨浪、高溫、暴曬、暈船、海盜等等艱難。
這份艱難也許正是你想要的呢,也許你的生活正和在海中央一樣看不到邊際、辨不清方向,茫然不知所措,當真的經受了海的磨練之後,你也許馬上釋然和堅定了。如果無聊,何不學一門樂器?
如果你覺得生活無聊,為何不試著去學一種樂器呢?
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語言,它最容易觸動我們的心靈,帶給我們至美的享受。
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講,也許你小時候沒有機會觸碰樂器,也沒有機會上什麼培訓班。但是你仍然可以在成年後,按照自己的喜好學會一種樂器,它將成為你一生不離不棄的朋友。
學樂器可以使年輕人不胡思亂想。
通常,會一門樂器的人,不太容易覺得空虛無聊。學習樂器能修身養性,練習的過程本身就是靜心的一個過程。
如果你會一門樂器,你自己彈奏的音樂可以幫助你排遣憂傷,你喜歡的音樂類型也會培養你獨特的氣質。
音樂會讓人從另一個角度看世界。當你和你的樂器對話的時候,你也學會了和“物”交流。
難怪人家說,真正懂得音樂的人沒有哪個是壞透了的。
找個寺院,聽法師講話
我有個美國朋友,經常到中國來,不喜歡泡吧,不喜歡名勝古跡,就喜歡去山裏尋找隱者,或者去寺院和法師講話。
有一次,我和他一起去北京南城的一個寺院,走進去的時候,我簡直驚呆了,因為完全想象不出這樣一個清淨安寧的地方,竟然位處鬧市,一走進去,空氣似乎馬上都涼快了好幾度,在各種古樹下麵走一走,心也慢慢靜了下來。
我的這位朋友說,他喜歡去聽法師的開示,是因為法師的修為在他之上。聽信法師的講解,是一種對法師的尊敬,也是一種謙虛的治學態度。找時間去聽法師開示,對人的人生觀有很大的幫助。
現代都市裏的人無論是為工作、為讀書,還是為家庭之間的事情,經常會有不知所措的時候或無法突破的瓶頸等等,在這個時候,如果你去聽聽法師的開導、提醒,也許能使你跳出痛苦,以更開闊的心態來麵對人生。
去寺院聽講需要注意
到寺院衣服要整潔,不要穿光鮮華麗花哨的衣服.更不要穿著短裙、短褲、背心袒胸露背地前去。
到寺院的時候,不應該胡亂走動到處窺視,即使房間的窗戶沒關好,也不可以探視。要找某人,應該在客廳等候。問路要溫文有禮軟語相悅,不要大聲言笑。
拜訪師父時,到房間門口先輕輕敲門,得到師父的許可才可以進去。若有門簾,出入時應該輕輕掀起,然後輕輕放下。
在師父麵前要整肅威儀,不可輕慢唐突,亦不可嬉鬧喧嘩。
有疑惑向師父請教,如果被師父指責,不能起嗔恨心,應該好好反省。
不可在師父麵前談無益之事或說別人的是非過失。
在師父麵前不得抓癢,若打哈欠。要常請教師父經義,以求慧解。每次聽完師父的開示,要頂禮感謝。
稱呼師父法號時不可直呼其號,一般要稱呼某某法師,不得單稱法名,對年長比丘當尊稱作“長老”、“師父”或“法師”。
在聽講時,坐姿端正,抬頭挺胸,正坐攝心,不要左顧右盼,更不要趴桌伏臥,更不可竊竊私語。
專注聽講,理清自己的思維,才不會浪費時間白去一趟。
有的寺院允許訪客用齋,去齋堂吃飯時,要禮讓上座給年紀大的居士。吃飯時,端身正坐,誠意接受,不要埋怨飲食。用齋之後,要把自己的碗筷認真洗幹淨。
還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不要在寺院抽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