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痕》reference_book_ids\":[7072569324912790558,723630739853987328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1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49,\"start_container_index\":21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44},\"quote_content\":\"《花月痕》reference_book_ids\":[7072569324912790558,723630739853987328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1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426,\"start_container_index\":21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21},\"quote_content\":\"《花月痕》reference_book_ids\":[7072569324912790558,723630739853987328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1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81,\"start_container_index\":21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76},\"quote_content\":\"《花月痕》reference_book_ids\":[7072569324912790558,723630739853987328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1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49,\"start_container_index\":21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44},\"quote_content\":\"《花月痕》reference_book_ids\":[7072569324912790558,723630739853987328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1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426,\"start_container_index\":21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21},\"quote_content\":\"《花月痕》reference_book_ids\":[7072569324912790558,723630739853987328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1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81,\"start_container_index\":21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76},\"quote_content\":\"《花月痕》reference_book_ids\":[7072569324912790558,723630739853987328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1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49,\"start_container_index\":21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44},\"quote_content\":\"《花月痕》reference_book_ids\":[7072569324912790558,723630739853987328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1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426,\"start_container_index\":21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421},\"quote_content\":\"《花月痕》reference_book_ids\":[7072569324912790558,7236307398539873283]}]},\"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模糊的餘影
——女高師第二組國內旅行團的遊記
(一)車站上的離人淚
天空中布滿著奇特變幻的雲峰,把一顆赤日輕輕地籠罩著;微微底刮著些惠風,從樹葉中發出一陣陣的音調;枝頭的小鳥,也婉轉啁啾著,都蘊蓄著無限惱人的深韻;我在不經意中醉化在這自然的環境內。我那時拿著一枝將枯的牡丹花嗅著,眼睛隻望著窗外發呆;在講堂的桌上堆著我那很簡單而輕巧的行裝——一個帆布箱,一隻手提皮夾,一條絨毯;一把洋傘放在窗台上。此外還有薌蘅的幾件同我一樣。我們預定是十點鍾到車站去。但在這幾個時候中間,我覺著異常的沉悶;正這時光瘦梅來約我去找一位國文部同鄉辭行去;在這一路上她告訴我旅行的檢要和應當謹慎留意的地方,她拿著誠懇的聲音說著;但在這言語的中間已略帶著幾分酸意,眼圈也印出一條紅紋來。我把我托她的事都告訴她,她很會意,我們的交情是彼此心喻的,所以皮相上莫有什麼可應酬的。
十點鍾餘由校中到車站去,我們一係共十二位,此外尚有博物係的十四位,坐了一大溜的洋車,路上的人異常注目。
臥薪為了這次去南是不返北京的,所以她對這三年久住的學校未免有情,很依戀的不忍離開;走多遠了她還在車上回顧那巍峨的校門。到了車站把行裝安置好,我們另掛著一輛包車,所以很舒適寬大,空氣也比較清爽些;在車門上插著一麵白綢三角形的旗子,上邊鐫著“女高師旅行團”六個藍呢字,順著風飄蕩著;月台上有許多朋友來送行,倍覺熱鬧。瘦梅一句話都不說,隻默默地望著道旁的火車出神;她的心思現在必很複雜。我的枯花仍在我手絹中包著,她將永遠萎死在這幅羅綾作墓田嗎?我想些零碎的事情,不禁微笑了一聲;瘦梅抬起她那冷靜的麵孔,向我臉上望了一下!也陪了一個苦笑,這時候我們的思想偕手了。
車站上的鈴叮當聲,把一個很熱鬧的空氣,頓時消沉。每人心裏都感到一種深刻的刺激;我們走的人都和送行的朋友握手告別,紛紛地都上了車。我在車上向下一望,一個京漢車站,都讓我們女高的同學占滿了;這時光我微弱的小心,都漸次收縮起來,在每人的麵孔上都現著一種勉強的苦笑!最痛苦不過的就是那平素寸步不離,寢食與共的要好朋友。花前月下,有影皆雙,猛然令她們受這種黯然消魂的離別滋味,這是多麼傷心的事啊?當汽笛一聲未完的時候,送竹雅的懿徽已不能再忍下去,如怒潮激山一樣放聲大哭起來!同情心的刺激,看了這種慘景,也不免落幾滴熱淚。當時車站上罩了一層愁幕——,在旁人自然譏笑我們富於感情了!但我很希望這種同情心,都種在人的心田裏,這細微的一點美德,足能夠創造那和平的基石,在這崎嶇的心腹中。
車慢慢地蠕動著!我同送行的同學都握別了;“前途珍重”的微細悲顫的小聲音,都從那愁幕鋪張的麵孔表現出,不能不領著這微微弱的心去悲哀的洞裏去。白帕漸漸隱在樹陰裏了!火車的速度也增加了,她們的心魂大概都追隨著輾轉在車輪下,但這無情的車輪已飛馳電捷,載著我們去了。隻留得車外幾行楊柳,隱約在兩邊窗外飛度;茫茫的一片青田,送來一陣香花的馨味;我們幾雙淚眼望了望,都默默地坐下。竹雅依然在哭泣,許多人都安慰不了,車裏都薄薄罩著一層愁幕。我把絨毯鋪好,睡下閉著眼回想那一幅圖畫,不知不覺地又笑起來,癡呆的人類嗬!沉醉的朋友啊!這又何苦來,隻不過一月的離別罷了:就是從此永別,也是人生的解脫;又何苦做這無味的悲泣呢?不過這是事後的心裏,當那時候,我知道誰也莫有那樣不動於衷的勇氣吧?
(二)京漢路中的殘痕
沉寂了有一個鍾頭,離別的滋味也由濃淡下去,有幾位同學搬出食物的匣子找點心吃。我在女高這幾年,考察我們女高的特別生活就是旅行中的吃喝生活;每當春秋遠足,或長途旅行,天字第一號的必需品,就是零碎食物;這點嗜好遂破了這無聊的空氣。
到了保定我們都下車玩去,有許多同學去買熏雞;孝顏同子赫的母親知道她路過這裏,特來看她們;我看見她們那種母子之愛,我就猛想到家鄉的母親來了。我這飄泊的孤兒,誰能安慰我那羈旅的痛苦哩!車慢慢開了;她們在三十分鍾內包括了聚喜離悲的滋味;人生的究竟,也不過是這麼個大舞台啊?
車在夾植楊柳的軌道中,風馳電掣的飛度,隻能看見遠遠的青山,茂鬱的森林,和天空中的散雲,是很清閑的不動。想象我這次旅行,家裏的父親曾讓我去第三條路線——青島。不願意令我去征這萬裏的長途。此外尚有些黃河橋斷——臨城匪劫的印象在腦海中波動,但終久為理誌降下去。離開了軟紅十丈的北京,去作天涯的飛鴻!暮色的雲漸漸地由遠的青山碧林間包圍了大地,一陣蕙風香草,把我一天的不快早完全的消滅下去;我伏在窗上看那日落西山的景致;在萬綠蔭蒙中,一輪炎赤的火球慢慢的隱下去,那時照著孝琪酣睡的麵孔,映著一道一道的紅霞。
晚風是非常溫和,暮靄是非常的美麗,在宇宙中之小我,也不知不覺的融化在自然的畫圖中;但在一刹那間的印象,無論你如何駐目,在時間中是不少逗留的,僅留了很模糊的一點回憶罷了。我把零碎的思想寄出來!也就是在京漢途中臨時的攝影——
人生都付在輪下去轉著;
誰都找不到無痕的血淚啊!
命運壓在著滿傷痕的心上,
載著這虛幻的軀殼遨遊那茫茫恨海!
別離是黯淡嗎?
但斟清淚在瑪瑙杯內,
使她灌在那細纖柔嫩的心花裏,
或者能把萎枯的花兒育活?
攘攘底朋友們,
痛苦的脅迫,
都在心的淺處浮著。痛苦啊,
你入不了莊嚴的靈境!
在坦蕩清朗的靜波裏,
沒有你的浮塵嗬!
啊
夜幕下是何等地寂寞蕭森哪!
憧憧的黑影,
伴著那荒塚裏的孤魂。
塵寰中二十年的囚廬啊!
哪一塊高峰?
哪一池清溪?
是將來的歸宿啊!
在永鐫膿血的戰地,
值的紀念嗎?
我隻見鮮血在地中湧出!
我隻見枯骨在墳上蠕動!
恨嗬!
在這荒草中何能瞑目!
朦朧的眉月,
分開那奇特雲峰,照著這淒慘的大地。
月中的仙子啊!
可能在萬象肅靜中,
撫慰那睡著的愛兒,
在膿血裏灑一把香豔之花,
在痛苦裏灑一副甜蜜之淚。
咳!
月兒也黯淡了,
泉聲也哽咽了;
隻聞著——
荒山中的慘鳴,
爛橋下的呻吟!
夢嗎?
玉鏡碎了,
金盤化了,
杜鵑花為著落花悲哀了!
地上鋪著翠氈,
天上遮著錦幕,
空中紅桃碧柳織就了輕輕的羅帳,
江畔白鵝唱著溫柔的睡歌,
何日能這樣安穩地睡去啊!
黑暗中的紅燈嗬!
螢耶?
磷耶?
像火珠似的綴起來,
簪在我的鬢旁;
把濃濃的煙在空中浮著,
將這點熱力溫我這冷冰了的心房。
叫我去何處捉抹(摸)啊?
她疾馳的像飛燕一般掠過去!
你既然空中來的無影,
空中去的無蹤,
何必在人間簸弄啊?
我想乘上青天的彩虹,
像一條破壁的飛龍,
去追那空泛的理想去;
但可憐莫有這完美的工具啊!
我扶在鐵欄杆望著那夜之幕下的風景,
在黑的幕上綴著幾粒明珠的繁星,
慘慘地聞鬆林啜泣,
呼呼地聽那風聲怒號,
我的心抖顫著,
宇宙之陰森嗬!
清溪畔立著個青春的嬌姓!
收地上的落花撒在流水裏蕩著;
恰好柳絲綰住她的鬢角,
惠風未吹拂在肩頭,
她微嗔的跑回了竹籬去了;
依然回眸。
爛縵天真的女郎嗬!
我願化作枯葉任你踏躪,
我願化作流雲隨你飛舞;
悲哀的心,
隻有這樣遊戲啊!
我猛憶起荷花來了,
你清白的質嗬!
在汙泥中也自有高雅的豐采;
但是險惡的人類,
又拿著火焰的扇來拂你。
孤獨者啊!
在沉寂中誰吹著角聲?
我願在暖暖的幕下,
寄寓我這萍蓬嗬!
同情心的花太受摧殘了,
我哭著我的前塵後影;
但夢境啊!
依然空幻。
當我夢境香濃的時候,
江南的畫片,
印入我的殘痕;
這生命中的曆程啊,
在枯葉上記下吧!
(三)女師範樓上的晚眺
寂寞陰森的夜幕下,我同孝琪、寶珍坐在車門外的鐵欄前,望著那最沉靜幽暗的夜景;除了天空中鐫著幾粒明星外,目底的風景,都如飛的度過去,模糊中能看到磷的閃爍,螢的輝煌;我那時睛著宇宙的休息,我也靜靜地伏在孝琪的肩上,閉著眼想我一切的事情;耳旁除了車輪擊激軋軋之聲外,另有鬆林的啜泣,悲風的怒號;這是何等的淒涼啊!夜寒了,涼風吹著不禁生栗,我為了要特別珍重自己的精神,所以向她們說了聲晚安,我遂走進包車裏。一股熱氣撲鼻欲嘔,一盞半明半暗的電燈,在那車頂上顛簸著;隱隱地照著許多已經入夢的靜閑麵孔;這都是天涯的飄萍啊!
我把氈子鋪好,也蜷伏在車上,預備在這車上尋個濃夢去找忘丟一切的生活。但這是不能的事情,一樁樁陳事都湧現在心頭,“長夜漫漫何時旦”啊?在無意中一伸手,忽然拿到早晨手絹內所包的牡丹花,我在黯淡的電燈下打開一看,咳,已枯萎成了一團枯瓣,我不禁流下幾滴熱淚來寫了:
當那翠影搖曳窗上,
紅燭輝映雪帳的時候!
美麗的花兒啊!
你在我碧玉的瓶中住宿,
伴著我檢點書囊。
靜默的夜幕下,
星光黯淡,
月色潔蒙,
我的心陷在悲哀的海裏,
猛想到案頭的鮮花,
慰我萬千愁懷。
“哭花無語淚自揮”,(注:我的舊詩《哭落花》中之一句)
在你輕巧的花瓣上,
染遍了模糊淚跡;
可愛的花兒啊!
你的“愛”我已經深印了,
魂啊!你放心的歸去。
幻景中的駐留啊!
拋不下的簾影月痕,
茜窗檀幾,
將常常印著你的餘痕;
我將展開命運的影片,
把你作了我身後的背景。
花魂嗬!靜靜地睡去吧!
明年今日在花叢裏,
我們再會啊!
在夢境恍惚的時候,茶房說:“黃河橋快到了。”我翻身起來,見窗外已漸漸發白,已能模糊的看出青山碧水,這時候同學都醒來,梳洗的時候,慢慢已將黃河橋過了。我就在車上寫了一封信與父親,告訴這一日的情形。目的地快到了,南方的風俗已能在鐵道旁的鄉村看出一點;氣候已比較北京潤澤多了,第一個明證,就是惠和的卷發已慢慢地垂下來。在稻田和荷池中間,常看見赤足帶笠的老農,駐著足望我們車過去,他才慢慢地低頭去作他的工作。我們快趕到漢口的時光,我們都異常的有精神!到了車站,有我們體育係舊教授魯也參先生來接。他現在任武高的體育主任。當時我們檢點自己的行李,從車站上搬到月台上,集起來多極了,但僅有五十六件而已。有庶務招呼著雇人擔過江去。我們同艾一情先生(領導員)到六碼頭上船,隻見江水滔滔,東流不絕,兩岸船隻如鱗。迨開船後,我站在甲板上,臨風披袂,風景殊非筆墨所能形容。從漢陽門下船乘洋車至洪興街女師範,距離很遠,所以一路上見聞可敘的很多;不過每到一生地,初到時所受之印象根深,一經多見則反不以為然,故今日追記,殊不易易。武昌街市狹而不潔,下雨時多,路多泥濘,魚腥潮氣,撲鼻欲嘔。勞動人在街市中往來,凡肩挑手提重物的人,口中都發出一種很合韻的歌聲,前後相應,長短相續;一經我細心的研究,始知應用心理的作用,減少疲勞和困乏。
女師範和武高及武高附中都相距甚近,門前為極寬廣之荷花池,楊柳陰濃,荷花香馥,想月圓日落時之美景,該校同學當不肯辜負,不禁欣羨!
應接室的陳設很古,有大紅的靠枕椅墊,坐著太師椅,吃著龍井茶,這也是幾天在火車上勞頓的絕好報酬和安慰。該校新校長見我們說了幾句謙語,遂讓我們倒裏邊去。這個學校很大,樹木很多,草花茂盛,又逢著陰沉的天氣,一陣陣濃香在鼻端吹過,精神上覺著很愉快!應接室距離內堂很遠,過了幾道屏門才到寄宿的地方——樓上。共總給我們二十間的房子;我們倆係分開住恰好。在樓上扶欄一望,修竹碧柳掩映窗外,蟬聲鳥語啁啾枝頭;在草地上有女師範同學數人,聯袂談心,慢步其下,風景殊佳。數日勞頓,鋪好了床,我本想靜養一下精神,預備明天好提起精神去參觀,但是睡不著;隻好聽著另從的鼾聲羨慕吧!這時光約有一點多鍾,外邊靜靜地萬籟無聲,有時隻聽見風過處幾點宿雨由樹上落下。我覺著睡的不舒服更難過。遂披衣下床,到了門外的欄杆前,望著那碧藍中鐫破了的一灣眉月,正在含笑窺人;樹葉被風拂著,慢慢地顫動;滿地印著樹葉間的花痕。靜靜地死臥地上的樹影,像永眠了一樣。這時光我心中覺著宇宙之偉大和神秘,惟有靜時可以領略到,當時的零碎感想寫在下麵:
我在淺藍軟鬆的羅帳下,
捧著一顆碎了的心,
睜著一雙枯了的眼;
望著那晶瑩清朗的星月祈禱了!
楊柳的絲嗬!縛不盡人間的煩惱;
溫和的風嗬!熄不了心頭的微光;
在這薄薄的幕下,
湧現著生之荊棘!
掩映著死之悲痛;
沉睡在美麗玉石的墓碑上,
在花叢裏嗅著餘香,
靜聽那深山猿啼,
杜鵑泣血;
林中的落葉也助著歎息!
美麗的花圈,白玉的架前;
將宇宙的一切,輕輕地掩覆。
人類是無情啊!
像殘秋的荒塚,
寂寒的絕漠;
一顆熱的心理在冷雲下,
一腔鮮的血流入陽溝旁;
在生之慕下隻看見
骷髏披了絳紗舞蹈!
枯木戴著花冠祝賀!
生啊!春花的綺麗,
死啊!香夢的溫柔,
虛幻的人生喲!
隻有啼痕淚痕,
絕漠荒塚是宇宙的“真”景。
(四)湖北的教育
天氣特別的清朗,儼然像含笑的麵龐,映出明媚的容光,異常煥采,我坐在樓上的窗前寫信,楊柳一縷縷向我飛舞,小鳥呢喃著向我告訴;樹影的花紋印滿了我的信箋,當時我把目前的風景,描寫了告訴與我的朋友。信剛寫完艾一情先生來領我們參觀本校;這是我們實行參觀的第一天。
湖北女師範鬧風潮的事,我依稀在報紙上看見過,但我因那時並不十分注意,所以內容如何,我不知道。就表麵看來是校長問題,這本是極容易解決的事情。辦教育的人,知道校長不能勝任,使學生滿足;那麼就該鑒諒學生的苦衷,允他辭職另選賢能,何能為一個人的進退——飯年問題,犧牲了學生一年的功課,和黃金的光陰?這未免太對不住學生,而且對不住教育——女子教育。當時解散後,二百餘名失學的同學,這種痛苦無可形容;又無相當的學校轉學,男附中仍持閉關主義,不肯解放。想當時同學有多麼可憐啊!
一年的痛苦,現在比較是愉快了:因為在我們未到湖北的前一星期,已恢複原狀,這也是我們最欣慰的事,為湖北女子教育可以祝賀的!張健是該校新任的校長,係美國留學生,表麵上看來辦事尚熱心,學生也十分滿意。不過損失太大,此種善後辦法,自然很難措手;但就表麵上看來,女師開課第一星期,而教授管理方麵,已初具規模,這或者是一個絕好的成績。我很希望湖北女子教育為了這一次的摧殘大放光明!
學級編製分師範五班,預科一班,人數共二百餘人,經費一月需一三一三(元),小學和蒙養園都在內。學生生活的組織,因初開課尚未就緒,但湖北學生的精神活潑,精明強幹之才,常溢於眉宇,是一眼能斷定的。附小即在師範的前院,人數得有三百;我們參觀的時候恰值下課;僅見滿院的小朋友,亂躍亂竄,如珠滾玉盤,異常的活躍。有幾個手裏拿著小皮球看著我們,在那裏竊竊議論;我走到一個打紅結辮子的一位小朋友麵前,意欲問她幾句話,但她隻微笑著望著我,我愈親近她,她愈遠避。至今我回憶起來,依然能想到她那粉紅的腮,墨黑的發,和那最含情的微笑。上課鈴打了之後,一閃時都回到課堂裏去,端端地坐在那裏,眼隻望著黑板,但有時依然要回頭看著我們微笑。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小朋友,隻在不經意的微笑中湧現出愛的苗來!
參觀高小二年級的體育教授,教師純以哨聲作口令,倒很別致;不過不容易引起學生的精神,未免失之機械。運動多半屬於四肢,莫有軀幹的練習;胸部簡直是莫有運動,所以學生多半是弓腰和頭前傾的不正姿勢。教員未免太舒服了,隻站在旁邊背著手瞧著,反而讓學生一個個出來示範;一切不正確的姿勢,教師概不加以臨時的矯正,和自己模範的示範,總括起來批評,教師莫有明了體育的真目的,學生自然得不到體育的真精神,這是無可諱言的。蒙養園因時間的短促,未得去參觀,未免覺著遺憾,因為蒙養園主任,是我們女高保姆科畢業的同學羅君,那麼,一定另有一番新的教材和教授,但現在隻可想象罷了。
出了女師範依然看見蓮渠清溪,岸旁楊柳,一陣陣清風送著荷香,慢慢地卷起我的衣襟。在樹木陰蒙的對岸,依稀能看見高師附中的樓房和電燈公司的煙筒。踱過了小橋,在石級上見許多婦人在那裏洗衣服,見我們過去,都讚美我們的傘的美麗,停了她們的工作,望著我們過去。武昌高師附中的校舍,前麵一排樓房是剛竣工的,對於采取光線和流通空氣尚好;臨窗可以看到我們經過的蓮池和柳堤。
參觀四年級甲組會話,係外國人教授,桌上放著教授中所應用的實物。四年級乙組上幾何。學級編製有五級,一、二、三、四年級共分甲組乙組,全校人數共二百,寄宿者一半,經費每月一八八四(元)。管理方麵,每日整隊點名後,朝操十分;七時半朝會,大旨是鼓勵其善,勸勉其不善。體育方麵的組織,有網球隊,籃球隊,壘球隊,田徑賽隊及各種遊藝。
學生自治的能力很強,學生自治會能使學校中校務公開,經濟公開。並不是虛牌號,他們調查實行的成績、報告、一覽表,還掛在壁間,我們都能一目了然的。這一層我異常的佩服附中同學自治的能力。
我零碎看到的事物和感想,不妨在這裏略敘一點:我看見附中的學生比較上看來,年齡上有許多很大的;而且對於清潔方麵絕少講求,寢室裏麵限於地方狹小,故空氣不甚流通,清潔亦殊欠講究。寢室和飯廳距離很近,雖限於地址,但對於衛生方麵似不合適。如有機會仍以隔開為佳。
高師的附小,民國四年時同附中是合並在一起的。七年的時候不戒於火,故八年始將樓房建起的,因不宜於小學之故,九年遂實行分居,但因校款拮據經費無著,不能繼續建造,幾間校舍已不敷用;十一年校款解決後,始著手進行,現正在建築中。
小學的編製現在都是單級,無複級,小學共七級,高小三級,去年改其編製,故科目亦稍有變動:唱歌,談話(修身科),國文,數學,讀書(有一二年級合讀或工作),自然研究(在低年級為觀察室內外極簡單之事物,如有問題,使學生提議,書於板壁,第二日研究其心得)。社會科有三鍾,自然科有一鍾,室內實驗共三十分鍾。
教授的方麵在國民三四年級,仍照慣例,在其他科目教授的方法次序都有不同:講演科先由學生提出問題,然後教師指導其讀書,讀畢教師令其研究討論,實地發展其心得;而後教師再加以引導和矯正。文藝有課本,不過因其教材多缺乏文學興味,所以另選文藝排印好付學生。此外數學有書,史地有書,另外尚有筆記和講義作參考。現無蒙養園,因無地址故,擬在明年成立。校中經費一月需一二一八(元)。教職員十五人中有女教員五人,學生得分七班,人數二百餘。附小的教授訓練管理,我覺著非常的滿意,所培養的學生,完全是民治主義時代的產物,有活潑的精神,充足的常識,重公德,守規律,整齊清潔,莫有一樣不講究,足見教師們的苦心訓練,及學生的自動能力。在湖北的教育,這個學校最令我滿意。國二一年級的小學生的教室,裝飾的異常美麗,有名人的照像,著名的風景,美麗的畫片和圖畫,琳琅滿目,美不勝收。有小的玻璃櫥,裏麵放著兒童的用書,可以隨便閱覽。每級教室的門壁上,有每周學生出版的新聞紙,裏麵有文藝小說、笑話、論壇、時論、滑稽畫,大半多是關於國事痛心,喚醒民氣的作品。可惜是下午去的,莫有趕上參觀教授。
昨夜夢同紉秋共舟渡江,在甲板上清風徐來,水波不興,正亢喉高歌,俯仰宇宙的時候,紉秋憑在我的肩頭,指著東北角上讓我看:隻見一道白光起伏江中,漸漸地撲著我們的船頭而來,風聲呼呼地如虎一般怒吼,一個白浪撲頭而來,當時把我驚醒。恰好窗外雷電交集,大雨傾盆,在旅客的心中發生了許多感想,默計明天一定不能出去參觀。窗上現魚白色後,我起床梳洗畢,握管與北京的朋友寫信。用早餐後我看《創造》幾頁。下午同艾一情先生參觀高師。高等師範的校舍規模很大,校舍亦建築的合宜,地勢很好,建在蛇山的旁邊。這是湖北教育最高機關,所以一切設施,也比較完備,但不過也是同北京教育界一樣的鬧窮。
分科為八係,男生共四百人,女生正科九人,旁聽生二十人,去年開始完全開放,招收女生;下學期擬開文學教育研究科,數學研究科。經費每月二萬八千(元),臨時一萬(元)。設備有博物標本室,動、植、礦、生理標本分列一室。關於此類,武昌標本特別豐富,所以武高的博物科學素負盛名,誠然。理化實驗室、標本室同化學用品室,設備尚完全。自修室每一間六人,同北高仿佛;在樓上空氣清鮮,光線也明亮。寢室每一間四人,比較附中已清潔整齊多了。女生寄宿舍另住一偏院,很僻靜。武高學生會昨日已來公函與我們參觀團,定在今天下午二時在本校大禮堂開歡迎會並設茶點。所以我們略一參觀之後,已經到了時候,學生會主席請我們赴會。大禮堂在蛇山上,稍高,有石階可達,由下邊看去,掩映在樹葉飄動的碧柳中,很露著一種偉大而幽雅的景象。當我們上去的時候,已經看見大禮堂黑壓壓地站著許多人,見我們進去,都一齊鼓掌歡迎。他們是很誠懇地歡迎我們。主席報告了之後,有五六位同學隨便講演,他們的唯一共同目的有三點:一、武高北上請願,感謝我們的援助;二、希望我們奮鬥去作教育事業,謀未來的光榮。三、就是對於湖北教育,痛加批評。我是參觀團內的交際,所以致答辭是我不容辭的職務,隻好上台去答複幾句。但是一陣掌聲,幾乎把我的靈魂收不攏來!歡迎會完了,在應接室用茶點,有幾位學生會的幹事陪著,三鍾始盡歡而散,我們遂回到女師範去。
總結起來說湖北的教育,環境非常惡劣,上等有力的社會中堅人物,他視教育是無足重輕,可有可無。所以湖北的小學教育,異常的不發達!路上失學的兒童舉目皆是,全省小學教育不到二十處,隻有五千就學的兒童,失學的兒童有五萬之多。我們在路上常常能聽到詩雲子曰的朗誦聲,私塾多於小學有數倍。凡上等社會科長秘書等類的子弟,大概都不準入學,僅會寫自己的一個名字,往往有十五六歲而不懂加減乘除,僅能臨帖、做八股。這是何等的可憐啊!所以我以為湖北現在需要的就是小學教育,施行普級的方法,和救濟一般貧窮失學兒童,隻有廣設平民學校是唯一的妙諦,我很希望中學和中學以上的學校,努力做這種事業去。三四天的形式上參觀,如何能看到教育上的利弊,但這一點意見我觀察的結果,覺著是很急需的!官廳既不可靠,那麼,我們青年應該努力地做去。
(五)武昌的名勝
天晴後空中幻出五色彩雲,捧著一輪赤日,慢慢地披開了砌疊的雲幕,撤開了朦朧的愁網,冉冉走出,在宇宙中當時煥著耀目的奇彩!我們參觀團在這時光,遂踱過蓮池,經過鄂園,向著抱冰堂而來。
抱冰堂建在蛇山上,由下邊一級一級地上去,綠樹陰蒙中,隱現著紅緋嬌白和畫樓雕梁。一陣惠風披襟,花香浮動,隻見萬紫千紅湧現眼底,我們進了抱冰堂的大廳,壁上係著古畫屏聯,中間放著古瓶二個,高約四尺;凡武昌雅人偉士都在這個地方宴會。地周圍約有一萬二千九百四十八方丈。抱冰係張之洞的別號。張之洞督鄂的時候,鄂人感公盛德,故建此堂,為公生祠。大廳的西麵,相距約五十步,有很莊嚴的五間大廳,雙門鎖閉甚嚴,推開門隻見灰塵滿地,蛛絲滿壁;中間的神龕供著張文襄公的牌位,旁邊有黎元洪立的碑。
晴後小徑中青石粘土,十分泥滑;兩旁千條垂柳,常綰鬢角。再上去是十桂堂,張葉如幕,桂樹林立,可惜這不是秋高月圓時。站在十桂堂的中間由樹縫裏看見長江如練,民房似櫛,可以看見紡紗廠的煙筒;黑雲縈繞,煙霧輕罩,涼風過處,心神為之一爽!這是何等舒適逍遙的境界啊!可惜上去了一大群丘八,我們隻得遠避。從石砌的道上過去,有小亭有假山,怪石奇岩,嶙峋無狀,我們在這裏照了一個遊像作紀念。他們都走過去了,我坐在小石上,聽著小鳥的啁啾,布穀的婉轉,一聲聲都令人感到一種超然神遊的景象。碧天的遊雲,階前的落葉,飄萍無蹤,榮枯靡常。轉瞬間我又車聲帆影,飄遊於何處何鄉?
人生如逆旅,在淺的心裏常印著斑點模糊的追憶跡象……在我思想深入的時候,忽然有人在我肩頭一拍,嚇的我跳起來,回頭一看,原來是惠和,她笑嘻嘻地手裏拿著一束草花。我遂攜了她的手,由小徑中穿出,濃茵鋪地,碧草拂鞋,一陣草香撲鼻欲醉。地址雖有大,但結構異常精巧合度,風景恕畫,湧現千裏,而且靜寂陰蒙幽雅最宜人。比較黃鶴樓的術士乞丐彙集者,當然有雅俗的分別了。
二十五號的下午,參觀了附小以後,雇車到黃鶴樓去。我同薌蘅先到的。隻看見些敗壁頹垣,萎靡萬狀,亂石堆集。我同薌蘅也不知道黃鶴樓是何處上去。後來逢到一位小學生,是附小的學生,請他給我們領路,上了一道石坡就到了。隻看見很巍峨燦爛輝煌的高樓,我以為是黃鶴樓了,原來是照像館。這樓的頂上,鐫著個展翅的黃鶴;兩旁有一副對聯是:
眼底漢江空色相,樓頭雲鶴複歸來。
由這樓往西,就看見一座一座的相麵算卦的棚和命館,進了張公祠,登了奧略樓,臨窗一望:江水滔滔,湧現眼底,帆影如雁,寰羽躚上下。在碧雲黃濤的盡頭,依稀如翠螺堆集的,就是龜山,對著奧略樓有一座西式茶樓。高出雲霄的,就是黃鶴樓故址,在我們未到杭州之先,就聽說這樓又塌了。
張公祠就是張文襄公的祠,現在湖北教育聯合會在裏麵;所以奧略樓上有張之洞自題的“日朗雲空”四個字的大匾!兩旁的對聯是:
昔賢整頓乾坤,締造都從江漢起;
今日交通文軌,登臨不覺亞歐遠。
這是張之洞所撰,辛亥之役,不知淪於何所,王戍秋重建,請教育廳宗蔡重書。奧略樓下壁上有王羲之的一筆“鵝”。從奧略樓下去,就是呂祖廟,裏麵香煙繚繞,令人頭暈。裏麵有呂祖的騎鶴吹簫的像在壁間掛著,對聯是:
鶴飛樓在名千古,
地縮仙歸道一家。
我同惠和在簽筒裏抽了一枝上上簽,她們都笑我們迷信。出了呂祖廟,走不了三步,就有乞丐來索錢,男女老幼都有;原來這是黃鶴樓的出產。黃鶴樓在我心坎中的印象根深,但我覺著除了上了奧略樓望長江外,沒有一樣入目的東西,隻見齷齪的乞丐,崎嶇的道路;敗垣亂草中,又有金碧輝煌的大餐館顯真樓,中國人不知正當的保存古跡是何等的可惜。
二十六號的上午我們乘著漢陽兵工廠的武勝輪破浪直進,在煙波江上,隻見風帆上下,浪花飛濺;放眼望去,龜山臨左,蛇山傍右,武昌、漢陽、漢口鼎足相向,湖北形勢為曆史上最著名,實在,誠然。船入漢水未久,而漢陽已在目前,兩岸樹木林立,濃綠陰深,不覺憶及古人詩“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武勝輪攏岸後,我們遂舍舟登陸,陡覺炎熱淩人,清涼隱逸。走得十餘步,已抵漢陽兵工分廠。地址闊廣,每一工廠,相距甚遠;汽爐爐煤之氣,撲鼻欲嘔!先至漂棉廠,就是將爛棉花人鍋漂過。磨棉廠,汽爐房,馬力房,都在這一方,比較尚近,不需多走路就到了。此外又到拌藥房,切藥新廠,壓藥新廠,礦爐房,硫酸廠,真空房,酒精廠,槍廠,木槍房,炮廠,鋼殼廠,機關槍廠,槍彈廠,打鐵廠,木樣房,機器廠,圖案課,由上午九點鍾參觀到十二點鍾,赤日當空已屬炎熱萬分,再加上參觀的工廠,不是機聲輪輪,就是汽煤嘔人,頭暈目眩,痛苦萬分。但一想到工人的辛苦,我們也隻好勉力的向前;對於工廠的組織和化學配合,純粹是門外漢,參觀所得僅僅一種形式而已。參觀完兵工分廠後,遂返漢水原下船處,仍乘武勝輪至兵工總廠,其督辦楊文亮的夫人偕其大女公子、大少爺在門外歡迎,至會客廳稍息,幸而有幾瓶汽水,才把這一上午的集熱逐去。又至總廠參觀造槍炮之機器及程序,其工廠分法與上所述分廠同,不詳。我看過一遍,見工人在煤氣中生活是何等危險;而其點滴血汗所造成的殺人利器,既不能保障國家的富強,反用以作殘殺同胞的工具,這是何等可憐,可惜!中國軍閥!中國軍閥!何其渾昧如斯嗬?炮廠現在正為某軍閥趕做綠(氯)氣炮,可知其陰蓄之久,而中國內亂其有已時嗎?
參觀完又返總廠的會客廳,督辦請我們吃大餐;最有趣的事是督辦的母親楊老夫人,她很奇怪我們這次出來參觀。她的心理仍以為是閨閣小姐何能事萬裏長征。所以她在會餐的時候,問了我們三句有趣的笑話,第一句是:誰家有這些女兒?第二句是:誰家要這些媳婦?第三句是:何處找這許多婆家?這是個很難答的答案,我們隻好付之一笑吧!飯後,楊督辦拿來許多紙,讓我們每人隨便寫幾句話留作紀念。我們為了這一飯之德,更不好推辭,隻好每人隨便寫幾句感謝祝賀的話;這一來把我們女高師的程度都考去了。客廳後麵有極幽雅的小園,綠樹陰覆如遮翠幕,遏一極小之茅亭,碧波蕩漾,遊魚上下,池心有朝天荷葉,映日紅蓮;池旁楊柳樹下,有白鷳一雙,頭藏內頸內,正在酣眠。由樹林中望去,真神仙佳境。我在這裏忽然想到一件極悲哀的事,一腔熱淚,奪眶而出,故人何在?舊景虛幻,所留的僅這點觸景的回憶,和我這天涯的飄萍!四圍黑雲漸漸地包攏來,一輪赤日已隱回去;清風送著草香荷馨,令人神醉。我們二十餘人,掩映出沒在這小園中,陡覺園林生色,草木欣然。我同薌蘅在一片山石上坐著,談去年今日在北京時的情景。看看天上雲愈堆愈厚,照像館已有人來了,我們就擇一塊前有小泉,後有青山的地方,站著的坐下的照了個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