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阿克塞爾島(2 / 2)

我真是魂不附體了。我不願再靠近它了!如果有必要,我將把帆索割斷!我極力反對教授的做法,可是他並不理睬我。

漢斯突然站起來,指著那可怕的一處,用丹麥語說:

“Holme!”

“島!”我叔父說。

“是座島啊!”我說,聳了聳肩膀。

“顯然是座島啊!”我叔父接著又說,而後哈哈大笑起來。

“那麼這水柱呢?”

“間歇泉。”漢斯說。這個詞和我們的語言一樣。

“哦!毫無疑問,是間歇泉!”我叔父說,“像冰島的那些間歇泉一樣!”

起先,我不信我竟會這麼粗心而鬧出這樣的笑話:把一座小島當做一頭海底巨獸!但是事實明擺著,我隻好承認我錯了,這隻是一種自然現象。

隨著我們與這座島越靠越近,這水柱也越來越大。小島的頂部高出海麵六十英尺,因而容易將它誤認為是一頭巨鯨。“間歇泉”這個詞,冰島人將它稱為“狂怒”。這噴泉巍然在小島的一端升起。它不時地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狂怒地噴射出來的巨型水柱搖撼著羽毛狀的水蒸氣,直衝向自下往上數去的第一層雲。這兒,隻有這一處噴泉,在它的四周,既沒有火山噴氣口,也沒有其他熱源,因而火山的全部力量都積聚在這裏麵了。天上的電光和水柱的閃光相互輝映,每一滴水珠都呈現出棱鏡的各種色彩,隻是深淺不同。

“靠岸。”教授說。

但是要小心地避開這傾盆大雨,它會一下子淹沒我們的木筏的。漢斯熟練地操縱著木筏,把我們送到小島的一端。

我首先跳上岸去,我叔父也跟著輕快地跳上岸,漢斯卻留在原位,像一個對驚奇的現象不感興趣的人。我們走在夾雜著矽質凝灰岩的花崗岩地上。大地冒著陣陣過熱的蒸汽,在我們腳下微微顫動,我們像走在鍋爐的旁邊,大地熱得像在燃燒。我們看到了島的中心小盆地,間歇泉就是從那兒噴出的。我把一支彎式溫度計放在沸騰的流水中,溫度計指著一百六十三攝氏度。

因此,這水是從一個灼熱的地方噴出來的。這一現象完全與利登布洛克教授的理論相悖。我忍不住把這一點對他說了。

“那麼,”他說,“這一現象怎麼證明我的理論是錯誤的呢?”

“沒有怎樣。”我冷淡地說。碰到這樣絕對頑固的人,我真不想再談下去。

不管怎麼樣,我不得不承認,直到這時,我們還是相當順利的。這次旅行將在特殊的溫度條件下完成,如果不計較我忽略的一個問題,但是我們遲早有一天要到達中心溫度達到最高限度、超出溫度計所有標度的地區,我看這是很明顯的事。

這水是從一個灼熱的地方噴出來的。

“我們會知道的。”這是教授的話。

教授用他侄子的名字命名這座火山小島——阿克塞爾島,然後,又發出上船的命令。

我又注視著間歇泉好幾分鍾。我發覺它的噴水柱是有變化的,有時噴射的力度並不強,隨即又劇烈地噴射起來。我想,這是由下麵積聚的蒸汽壓力變化引起的。

我們沿著南岸,繞過岩石,又開始了海上航行。漢斯利用我們不在的時候,把木筏整修了一番。

在起航之前,我計算了一下我們走過的行程,把它記在《航海日誌》裏。從格勞班港出發後,我們在海上航行了八百一十英裏,離開冰島已有一千八百六十英裏,現在正處在英國下麵。

(1)勃呂芒巴哈(1752—1840),德國醫生、博物學家,人類學創始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