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集〕(3 / 3)

袁世凱:“好!請楊度給我寫一篇短之又短的講話稿。”

袁克定:“是!”

中南海懷仁堂 內 日

在古樂管弦之聲中緩緩搖出:

懷仁堂東麵整齊劃一地站著所謂文官,有徐世昌、楊度、孫毓綺、胡瑛、劉師培、李燮和等人;

懷仁堂的西麵站著統一軍裝的所謂武將,奇怪的是沒有段棋瑞、馮國璋等北洋係的將官。

懷仁堂氣氛凝重,讓人有點喘不過氣來。

這時,身著元帥服的袁世凱在內閣成員的陪同下,昂首走進懷仁堂。

東麵的文官行注目禮。

西麵的武官行標準的軍禮。

袁世凱走到坐椅前一看,特寫:

坐椅上加了一塊黃緞墊披。

袁世凱微微地點了點頭,隨即轉過身來,伸出雙手,示意行禮結束。接著,他有些得意地坐在黃緞墊披的坐椅上。

司儀大聲喊道:“全體起立!向接受帝位的袁大總統行三鞠躬禮!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禮畢。”

特寫:

袁世凱一動不動地坐在坐椅上。

文武官員行三鞠躬禮時的不同表情。

司儀:“下邊,請接受擁戴、承繼帝位的袁大總統發表感言!”

與會的文武百官熱烈鼓掌。

袁世凱:“今天是一個特別的日子,雖說我接受擁戴,承認帝製,但時下仍是總統、皇帝不分的過渡時期。從明年一月一日起,正式改中華民國為洪憲元年,到那時你們就可以稱我為皇帝了!”

與會的文武百官再次熱烈鼓掌。

袁世凱:“我的感言是什麼呢?大位在身,永無息肩之日,故皇帝實為優勤惕厲之地位,決不可以安富尊榮視之。目曆代皇帝,子孫鮮有善果,平時一切學問職業皆不自由,故皇室難期發達。予為救國救民計,已犧牲一身,今後還將犧牲子孫!”

與會的文武百官長時間熱烈鼓掌。

中外記者架著老式的照相機,搶拍袁世凱所謂登極的曆史瞬間。

袁世凱威然站起,一隻手扶著鋪有黃緞子墊披的座位亮相,供記者拍照。接著,他又邁著軍人的步伐,穿過文武百官形成的人廊,走出懷仁堂。

中南海居仁堂 內 日

袁世凱興奮極了,大步走進居仁堂,坐在太師椅上。他順手拿起一張《順天時報》翻閱。

有頃,六姨太葉氏拿著一張《順天時報》走到身邊:“老爺,這是袁靜雪小姐送給您看的。”

袁世凱接過一看:“這不是《順天時報》嗎?我這裏有一份。”他說罷將這份《順天時報》扔在條桌上。

六姨太:“老爺,靜雪小姐讓我告訴您,她給您的這份《順天時報》和您看的不一樣。”

袁世凱一怔,自語地:“有意思,一份《順天時報》還能有兩個版本?”

六姨太:“老爺看後便知。”

袁世凱拿起條桌上的那張《順天時報》一看,大驚:“什麼,蔡愕回到了雲南昆明?”

六姨太:“對!據靜雪小姐說,北京大街小巷都在議論蔡愕回到雲南這件事。”她指著《順天時報》的頭版頭條說,“其中,雲南唐繼堯等的這篇通電十分了得!”

袁世凱小聲閱讀:“北京大總統鈞鑒:自國體問題發生後,群情惶駭,重以列強幹涉……”他擦拭眼睛,“我沒戴老花鏡,看不清了。”

六姨太:“老爺,我替您念。”

袁世凱:“好!揀著重點念。”遂把報紙遞給六姨太葉氏。

六姨太雙手捧讀《順天時報》:“……吏民勸進,推戴之誠,雖若一致,然利誘威迫,非出本心,而變更國體之原動力,實發自京師……蓋楊度等六人所倡之籌安會,煽動於前,而段芝貴等所發各省之通電,促成於繼……”

袁世凱震怒地:“停!停……”

六姨太停止讀報,看著袁世凱生氣的表情。

袁世凱低沉地問道:“唐繼堯等打算怎麼辦呢?”

六姨太:“他們在通電中說:‘今楊度等之公然集會,朱啟鈴等之秘密電商,皆為內亂重要罪犯……立將楊度、孫毓綺、嚴複、劉師培、李燮和、胡瑛等六人,及朱啟鈴、段芝貴、周自齊、梁士治、張鎮芳、雷震春、袁乃寬等七人,即日明正典刑,以謝天下。”

袁世凱:“我若是不聽呢?”

六姨太:“他們說:‘乞以二十四小時答複,謹率三軍,翹企待命。”’

袁世凱奪過報紙撕成兩半擲在地上,用腳邊踩邊說:“豈有此理,竟然給下達最後通碟了!”他沉吟有頃,近似自語地,“我就是要保這些有功之臣,看你奈何於我!”

六姨太站在一邊靜觀不語。

袁世凱漸漸平靜下來,他伏身拾起撕成兩半的報紙一看,自語地:“奇怪,這份《天時報》怎麼和我看的那份報紙全然不一樣呢?”

六姨太:“靜雪小姐還讓我告訴您,近半年以來,您看的《天時報》全都是假的。”

袁世凱大驚:“是誰搞的這張假的《順天時報》?”

六姨太:“小姐說,是袁乃寬根據大公子的指示專給您編的。”

袁世凱越看越氣,最後他驚呼一聲:“克定啊克定,我上了你一個天大的當啊!”

恰在此時,袁克定走進:“父親,您上了我一個什麼天大的當啊?”

袁世凱奪過袁克定的手杖,掄起就打,身體一晃,栽倒在地上。

六姨太叫了一聲“老爺!”遂撲在袁世凱的身上。

袁世凱不停地自語:“蔡愕到了雲南昆明,孫中山也在東京蠢蠢欲動……,,”

袁克定:“來人啊!快把老爺抬到臥室去。”

有頃,走進兩個差役,伏身抬起袁世凱向內室走去。

袁世凱依然自語:“蔡愕回到雲南昆明,天下就要開始大亂了……”

雲南昆明護國寺內 日

在英雄的主題音樂聲中搖出:

身著戎裝的蔡愕站在軍官前麵,大聲地講道:“我們興師討袁,所爭者四萬萬同胞之人格,而絕非個人權利地位之私。我們與其屈膝而生,毋寧斷頭而死!”

與會的將領嚴肅地鼓掌。

蔡愕:“我們這是第一支討伐袁世凱複辟當皇帝的軍隊,給他起個什麼名字呢?想來想去,我們開會的地方是護國寺,因此我們就叫護國軍好不好?”

“好!”

蔡愕:“下邊,我宣布命令:蔡愕―我為護國軍第一軍總司令,兵發四川;李烈鈞將軍為護國軍第二軍總司令,兵發廣西;唐繼堯為雲南都督兼護國軍第三軍總司令,坐鎮後方。今天是十二月二十六日,也就是我們討伐袁世凱複辟稱帝的開始―!”

在威武、雄壯的主題音樂聲中以及激戰的槍炮聲中送出畫外音,並疊印出相應的畫麵:

“蔡愕率護國軍第一軍向四川出發後,分兵三路:其左路第一梯團劉雲峰於一九一六年一月二十一日攻下敘州,然後揮兵指向南溪,敵川南鎮守使伍祥禎部潰不成軍;蔡愕親率兩個梯團居於中路,於貴州宣布獨立後,由貴州鹹寧、畢節指向滬州,真可謂是所向披靡。其中,時任護國軍第一軍第六支隊長的朱德將軍智勇雙全,率部攻城略地,立下了赫赫戰功!正當各路大軍節節勝利之際,廣西於三月十五日宣布獨立討袁。在北洋係馮國璋為首的‘五將軍’發出迫其取消帝製的密報後,袁世凱被迫於三月二十二日宣布撤銷帝製,恢複共和。”

“接著,孫中山於四月二十七日由日本啟程返滬,在上海發表《第二次討袁宣言》。廣東、浙江、陝西相繼宣告獨立;被袁視為可依靠的陳宦,宣布四川與袁脫離關係;就說被袁視為心腹的湯蘿銘,也被迫宣布湖南獨立。在一片眾叛親離的討袁聲中,逆潮流而動的袁世凱於六月六日憂憤而死,他依然沒有活過五十九歲……”

東海岸邊外晨

一條客船乘風破浪向東方駛去。

孫中山、宋慶齡站在船頭眺望東方,扶著船舷自由地交談著。

宋慶齡:“袁世凱為什麼會垮得這樣快呢?”

孫中山:“我曾不止一次地講過: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袁世凱逆潮流而動,豈能不亡?”

宋慶齡:“有人說辛亥革命失敗了,你親自領導的二次革命也失敗了,是這樣的嗎?”

孫中山:“我不這樣看!辛亥革命推翻了帝製,建立了共和製度,人們的思想得到了很大解放,這就是最了不起的勝利。同時,它還向我們―乃至後人發出這樣的警示:我們推翻了帝製,開啟了共和之路,這隻是一個新的起點。在這片熱土上,舊的社會勢力的根基仍然存在,依然還會滋生帝製的思想―甚至還有人想複辟當皇帝,但他們一定是短命的。”

宋慶齡:“有什麼辦法根絕這些舊勢力及其思想嗎?”

孫中山:“至少我還沒有辦法。”他沉吟片時,堅定地說,“但是,我們跨出了這一步,有骨氣的愛國者就一定會繼續摸索前進!”

這時,一輪火紅的太陽從大海中跳出,大海、天空一片光彩。

孫中山:“慶齡,你看多美啊?”

宋慶齡:“所以我始終相信革命終會成功的,盡管它走著曲折的路。”

孫中山有些激動地:“你說得好哇!革命終會成功的,盡管它走著曲折的路!”

定格疊印字幕:

“黃興旅居美國期間,曾為護國軍籌措軍響;後應孫中山之約回到日本,準備參加反袁、護國革命。袁世凱死後他回到上海,與孫中山恢複了戰友關係。不幸,於一九一六年十月三十一日因病在上海逝世。”

“蔡愕經過半年多的護國、討袁革命,健康受到極大的損害,是年九月二十日經由上海轉抵東京,人福岡大學醫院治療,終因病情嚴重,於十一月八日逝世。”

“袁世凱離世之後,中國遂進入了北洋政府時代,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又陷人最為黑暗的社會之中。”

“麵對第一次世界大戰轟轟烈烈的進行,中國的有識之士似乎看清了昔日那些自由、平等、博愛等口號的虛偽,就連君主立憲等救亡圖存的道路也碎然消失了!中國的希望在哪裏?孫中山先生繼續在一次次失敗之後不停地尋覓,新的一批救國的知識精英也在四處尋覓……然而,中國卻於不知不覺之中進人了偉大的新文化運動時代……”

隨著字幕的消失,又送出三個鮮紅的大字:

全劇終

作者注:

關於宋慶齡的戲,主要依據愛潑斯坦著《宋慶齡》一書提供的素材編撰而成。

二0-0年九月二十九日於 香山

二0-0年十月三十一日定稿於 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