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玄帶人在陳留縣救援災民的第三天,清河崔氏在一河之隔的清河縣,也組織了一個近五百人的救援隊伍,並拿出了大批糧食賑災。
李承乾、李泰、程咬金、房玄齡,率先捐款捐物。
在四人的帶頭下,各大家族紛紛慷慨解囊,雖然說有點被逼迫的感覺,也有刷名聲的嫌疑。
但是,做善事,向來是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
還有一些各大家族的年輕人,自發的帶著物資前往災區。
以前,大家都沒有這個意識,但有了路玄這個榜樣後,這些年輕人才知道該怎麼做。
比起各大家族的主事人,這些年輕人的這份心思更加單純,不會去計較利益得失。
……
兩天的行軍,外加十天的救援,雖然每個戰士都疲憊不堪。
但他們的精神麵貌,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人在做善事的時候,不止是在幫助別人,同時,也是對自身心靈的洗滌。
看著被自己救出來的一個個百姓,他們會為自己感到驕傲,感到自豪。
無論是那些府兵,還是混沌城士兵,還是路玄本人,都是如此。
這個時代的百姓,對於當兵的,是沒什麼好感的。
哪怕大唐軍威正盛,也無法改變人們的觀念。
在老百姓看來,這些當兵的打了再多勝仗,跟我有什麼關係?
百姓能記住的,隻有這些當兵的,曾經禍害過自己。
哪怕李世民治軍嚴明,對百姓秋毫不犯,但老百姓看到部隊,仍然會打心裏感到害怕,就像現代的犯罪分子看到警察一樣,躲都來不及。
而這一次救災,很多百姓,對於士兵的看法都發生了改變。
在救災的主要工作結束後,路玄就一個人離開了汴州,不過,臨走前,他給每一個參與救援的戰士,包括那些漁夫和船夫,都留了一枚變異果實,讓混沌軍的副將給他們發下去。
至於要不要自己吃,由他們自己決定。
可以選擇吃掉後讓自己身體變強,或者給家中老人吃,改善老人的身體,變相延長老人的壽命,也可以選擇賣掉,換取一世富貴。
路過長安城的時候,他和李世民見了一麵。
李世民尤其激動,以他的角度來看,這次救災,堪稱偉大。
他已經決定,將部隊救災,形成定例,以後但凡有重大災害,就讓部隊投入救援。
這樣一來,大唐何愁民心不聚!
不僅能聚攏民心,還能以此培養出一支有信仰的軍隊。
“路玄,朕打算聽從你的建議,改府兵製為募兵製。”這是李世民見到路玄後說的第一句話。
這件事,他已經考慮了好幾天,隻不過,事關重大,涉及到無數利益,他沒敢和其他人商量,哪怕長孫無忌、房玄齡,這樣的近臣,他都放心不下。
改府兵製為募兵製,可不是改一個名字那麼簡單。
從政治上講,這是一種中央集權的手段。
隻要改為募兵製,部隊的軍餉、糧草,將全部由朝廷來撥付,這能極大的加強對部隊的控製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