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凡爾納科幻故事精選(上)》(4)(3 / 3)

“我們不是剛經過北極嗎?”米奇爾說,“這麼說,我們就要繞著月球轉一圈了!”

“正是這樣,米奇爾。”

事實正如巴比康說的那樣,炮彈沿著橢圓形軌道運轉,就是繞著月球運轉,必然就成了一顆小衛星。現在,飛行器成了月亮的衛星了。太陽係裏增加了一個新的天體,在這個微型的世界裏,隻住著三位公民。由於缺少空氣,這三位居民很快就要停止呼吸了。向心力和離心力使炮彈變成了衛星,巴比康沒有為此感到高興。他們將重新看到月球明亮的圓盤。他們的生命也許可以延長到某個時候。在這個時候,他們可以最後一次看到被太陽光照耀得如同滿月般的地球,他們該準備向地球做最後的告別了,因為不用多久,他們將再也回不到地球上去了。他們現在又離開了可怕的黑暗,重見光明,這給了他們少許的安慰。

晚上6點鍾,炮彈從離月球表麵不足60公裏的南極上空掠過,和經過北極時的距離差不多。這證明了飛行器確實是在一個橢圓形的軌道上飛行。

三位旅行家又看到了令人舒適的太陽光,他們向這個圓圓的發光的太陽發出歡呼。在陽光的照射下,金屬牆壁把光熱傳了進來。舷窗玻璃上的冰層很快消失了,舷窗玻璃重又像平常那樣明亮了。飛行器內稍微暖和一些。煤氣燈立即關掉了,但製造氧氣的裝置還得照常運行。

“啊,多麼溫暖的陽光啊!”尼切爾高興地說,“真是可憐那些月球人,他們要熬過那麼漫長的寒夜,才能迎來白晝。”

“對啊,”米奇爾·阿當一麵說,一麵貪婪地看著外麵燦爛的天空,“沒有了光和溫暖,也就沒有了生命。”

巴比康和他的同伴們,曾長時間地看著遠遠的地球,一句話也不說,陷入了思索之中。他們現在離地球越來越遠,再也回不去了。飛行器和月球的位置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它的底部現在轉向了地球。

這個變化使巴比康感到驚訝。他們不解的是,既然炮彈沿著月球運行,那它就該像月球繞著地球那樣,把笨重的部分轉向月球,然而事實卻恰恰相反。

實際上,飛行器正沿著一條曲線離開月球,這條曲線和它接近月球時的曲線非常相近。這是一個很大的橢圓,這個橢圓很可能延伸到地球和月球吸引力相互抵消的那個地方。

通過觀察,巴比康發現了這一點,他相信他的兩個夥伴也是這樣認為的。

於是很多問題被提了出來。

“我們到達那個地方後會怎麼樣呢?”米奇爾·阿當問。

“這個,不清楚。”巴比康說。

“但我們總可以提出一些假設吧?”

“假設有兩種,”巴比康答道,“一種是飛行器的速度太小,它會停在兩種吸引力相等的那個地方,一動不動,而且永遠如此……”

“這種假設結果太壞,”米奇爾說,“說說另外一種假設吧。”

“另一種是飛行器的速度相當大,”巴比康說,“它會沿著它的橢圓形軌道永遠繞著月球運行。”

“這樣總好些,”米奇爾說,“這樣,我們就要變成月球的奴隸了,可是我們一直把它當作我們的仆人呢!這就是我們的光輝前景?”

巴比康和尼切爾都沒有做聲。

“你們為什麼不說話呀?”米奇爾有點急了。

“沒有什麼好說的。”尼切爾說。

“難道我們就這樣等待?”

“除此之外,你認為我們可以改變‘不可能’嗎?”巴比康答道。

“為什麼不可以?難道一個法國人和兩個美國人會在‘不可能’麵前退卻?”

“你想怎麼樣?”

“控製我們正在飛行的炮彈!”

“控製?”

“對,”米奇爾越說越來勁,“控製或改變它,最後讓它服從我們的安排。”

“如何著手?”

“這就看你的了!炮兵如果控製不了炮彈,那就不能稱為炮兵了;炮手如果聽從炮彈的指揮,那就該把炮手裝進炮筒裏!你們這兩個大名鼎鼎的科學家,把我弄進炮彈裏以後,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這是怎麼說!”

“弄進來?”巴比康和尼切爾嚷起來,“弄進來!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咱們先別吵架!”米奇爾說,“我不是在發牢騷,我覺得這次旅行挺好!但是,即使在月球上降落不了,我們也該想盡一切辦法降落在其他地方呀!”

“我們想的和你一樣,我可愛的米奇爾,但是我們毫無辦法。”

“能不能改變炮彈的運動軌跡呢?”

“沒辦法。”

“能不能降低它的速度呢?”

“也沒辦法。”

“能不能減輕飛行器的重量,就像減輕一艘超載船的重量那樣?”

“你想減輕哪一樣呢?”尼切爾回答說,“我們這兒沒有壓艙物。並且,我認為,減輕了重量之後,說不定它的速度會更快。”

“更慢。”米奇爾說。

“更快。”尼切爾堅持道。

“不快也不慢,”俱樂部主席說,他想讓兩個朋友意見一致,“我們現在是在真空裏前進,根本用不著考慮物體本身的重量。”

“這樣看來,我們就隻有一件事要做了。”米奇爾·阿當用不容置疑的聲音說。

“什麼事?”尼切爾問。

“吃早餐!”這位法國人大聲說,在最困難的時候,他總是用這個辦法解決問題。

“雖然,我們做這件事對炮彈的方向不會有任何影響,但是,我們進行這種嚐試至少不會出現什麼麻煩,並且對肚子大有好處。說真的,這個米奇爾好主意多的是。”

他們是在淩晨兩點鍾的時候進早餐的,不過時間在這裏已不很重要了。米奇爾供應的還是與往常一樣的飯菜,他的特色內容是從一個地窖裏拿出來的一瓶酒。這瓶1863年的尚貝爾但酒應該會給他們的大腦增加一點兒良好的刺激。

6.離開月球

以前扔到外麵的東西仍然停留在炮彈周圍。很明顯,炮彈環繞月球運行的時候,沒有遇到任何大氣層,否則,這些物體的速度會因為它們自身的重量而改變。

地球那邊什麼也見不到。從昨天半夜起,地球開始變得像“新月”一樣,過兩天才能出現一線“月牙兒”。這樣,它就成了月球的時鍾了。因為地球自轉,任何一點在24小時後都要經過同一條子午線。

月球這邊風景就不一樣了。月亮非常明亮,不過它總掩蓋不了其他星星。灰蒙蒙一片的那部分是月球平原,隻有山峰顯得光芒四射。

盡管炮彈的速度無法測定,但根據力學原理,速度必然會逐漸降低。

正當巴比康在那裏一個一個地研究不同的情況將產生什麼樣的結果時,米奇爾·阿當大叫了一聲,打斷了他的思路。

“哎呀!”米奇爾叫起來,“我們全都是笨蛋!”

“就算是吧,”巴比康說,“可怎麼說呢?”

“要降低我們離開月球的速度,這裏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可是卻把它放在那兒不用。”

“什麼辦法?”

“利用我們火箭的坐力。”

“對呀!”尼切爾說。

“我們真是忽略了這個力量,但是,將來我們會把它利用起來的。”

“什麼時候使用?”米奇爾問。

“需要它的時候。”巴比康說,“當飛行器的位置和月麵傾斜的時候,我們的火箭隻能改變它的方向,即使它偏離月球。你們不是想到月球去嗎?”

“那當然!”米奇爾答道。

“慢點,不知道什麼原因,飛行器底部正慢慢轉向地球。在到了兩種引力相等的地方,它的頂部很可能就會絕對對著月球。如果這時候它的速度等於零,這就是我們行動的最好時刻。我們也許能夠借助於火箭的作用,直接降落到月球上去。”

“我們過去在第一次穿過沒有引力的地方時不能這樣做,那時候飛行器太快了。”

“就是。”尼切爾說。

“再耐心等一下吧,”俱樂部主席說,“我們應該把絕招都使出來,先前這個階段真是太令人傷心失望了。我們一定能夠成功的!”

米奇爾·阿當聽了,禁不住喝起彩來。這三個旅行家都忽略了他們不久前得出的結論——月球很可能不適於住人,千方百計要到月球上去。現在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時候飛行器才能到達兩種引力相等的地方呢?到了那個時候,他們就可以玩命了。

要計算這個時間很簡單,隻要參考巴比康的旅行筆記,看看他們在月球上幾條緯線的高度就行了,這種誤差最多隻有幾秒鍾。因為從南極到達無引力地方的時候應和從無引力地方到達北極的時間相等。由於通過各個點的時間都記錄下來了,要算出這個時刻並不難。

巴比康算出飛行器到達無引力地方的時間應為12月8日淩晨1點。現在是12月7日淩晨3點,隻要不受幹擾,22小時後他們將到達無引力的地方。

為了降低炮彈在月球上降落的速度,火箭已經準備好了。現在三位旅行家要使它們產生完全相反的作用。此刻萬事俱備,隻等時間一到,立即發射。

“我們已無事可做,”尼切爾說,“我有一個建議。”

“說吧。”巴比康說道。

“我們來睡覺吧!”

離行動的時刻還有17個小時。

這天似乎太長。不論這三位旅行家多麼勇敢,在這即將來臨的重要關頭,還是十分激動,他們要麼降落到月球上,要麼沿著一條不變的軌道永遠環繞月球運行。他們睡不著,等待著17個小時慢慢過去。

地球上的白天過去了,半夜來臨了。12月8日又要到了。還有1個小時,他們就該行動了,根據巴比康的計算,淩晨1點鍾時,炮彈的速度應該是零,不能相差一點兒。

當飛行器到達無引力地方時,物體應該沒有“重量”了。這個奇怪的現象在他們來時就見到了。他們就要在這個現象第二次來臨時采取行動。飛行器頂部現在正轉向月球。隻要到了無引力的地方,就可以利用火箭的反坐力把飛行器推向月球,最後在月球上降落。

“12點55分。”尼切爾說。

“準備就緒。”米奇爾·阿當準備點火了。

突然,旅行家們感到重力已經不存在了,看來馬上就要到達那個地方了。

“還有1分鍾!”巴比康說。

米奇爾·阿當點燃了火箭的引線。突然,舷窗外升起一陣煙霧,飛行器劇烈地震動了。

三個人誰也沒有說話,此刻寂靜無聲。

“開始降落了沒有?”米奇爾·阿當有點著急。

“沒有,”尼切爾答道,“炮彈底部還沒有轉向月球。”

這時,巴比康突然向他的兩個同伴轉過身來。他臉色蒼白,眉頭緊皺,嘴唇緊閉著。

“我們在降落。”巴比康說。

“向月球降落嗎?”米奇爾·阿當問。

“不,向地球降落!”巴比康答道。

“真是的,”米奇爾·阿當叫道,然後又說了一句,“當初進來的時候,我就有點懷疑,我們恐怕回不去了。”

現在已經開始降落。火箭的爆炸對飛行器好像影響不大,飛行器本身的速度把它帶到相反的一邊去了。在來的時候,這個速度曾經把飛行器帶過無引力線,回去時同樣把它帶過去,這就是物理學的規律。

從208452英裏的高空降落下去,沒有什麼力量能減緩它的速度。從彈道學上講,拋射體的起飛速度和降落速度應該是相等的,就是說,飛行器將以每秒12000碼的速度降落在地球上。

“完了,我們肯定完了!”尼切爾並不慌張。

“假如我們死了,”巴比康幽默地說,“我們這次旅行的功績就更大了!因為上帝將要接見我們,把一切秘密都告訴我們。”

“對!”米奇爾·阿當說,“到了另外一個世界,我們就用不著為這個月球而操心了。”

巴比康做了一個聽天由命的動作,把雙臂交叉在胸前。

“讓上帝給我們安排吧!”

7.炮彈紮入海中

在新墨西哥州南麵一個狹長的半島附近,一艘美國的小護航艦蘇斯奎哈那號正在進行測量,這裏離美國海岸線大約400多公裏。

蘇斯奎哈那號的工作是為尋找合適的路線,安放夏威夷群島到美國海岸的海底電纜線。

12月11日晚,護航艦來到北緯27度7分和華盛頓西經41度37分這個交叉點。

這時,處於下弦期的月亮正從水平線上升起。

艦長走後,布朗斯菲爾德上尉和幾個軍官正在船尾甲板上,抬頭看著這個剛剛升起的天體。盡管用最好的海軍望遠鏡也無法看到炮彈在環繞月球運行,但所有的望遠鏡都對準了月亮。

“已經過去10天了,”上尉說,“他們怎麼樣了呢?”

“應該到達目的地了。”一個少尉說,“就和所有旅行家到達一個新的地方那樣,他們正在到處走呢!”

“我相信,”另一個軍官說,“他們在5日半夜就應該到月球上了,今天是12月11日,他們已經到了6天了。6天足以讓他們安頓得妥妥帖帖了。我想這三個勇敢的旅行家已經在月球的一條小河邊紮上了營,那個降落時半埋在火山灰裏的炮彈就在他們旁邊。巴比康主席正在整理他的旅行筆記,尼切爾船長開始進行測量,米奇爾·阿當正在準備飯菜……”

“對,是這樣。”年輕的少尉說。

“但願如此,”布朗斯菲爾德上尉平靜地說,“可惜我們沒辦法和他們通訊。”

軍官們就這樣一直談到深夜。自從炮彈發射到天上去以後,對美國人來說,無論什麼事情都不是難事了。他們已經準備派一支軍隊(而不是一個科學家委員會)去征服月球了。

現在,探測器還在水底下,還需要幾個小時才能結束工作。爐子已根據艦長的命令生好,蘇斯奎哈那號可以隨時起航。

淩晨1點17分,正準備離開船尾甲板的布朗斯菲爾德突然站住了,一個遙遠的出人意料的呼嘯聲,引起了他的注意。

開始,大家還以為是哪兒漏了氣,但他們很快就知道這個聲音是從高空傳來的。

呼嘯聲越來越響,令人震驚。他們還來不及多想,一顆非常大的流星閃現在他們眼中。這個正熊熊燃燒的流星速度實在太快了。這個煙火滾滾的物體正向他們逼來。突然轟隆一聲,前桅被撞斷了。一陣震耳欲聾的聲音過後,這個龐然大物沉入了波浪之中。

好險,蘇斯奎哈那號差點連人帶船就完了。

這時,布魯姆斯伯裏艦長沒穿上衣就衝到了甲板上。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先生們?”他問。

“艦長,他們回來了!”少尉代表了所有的人回答道。

“誰回來了?”艦長一時摸不著頭腦。

“他們。”年輕的少尉重複了一個詞,大家都知道這是什麼意思。誰都相信這顆大火球就是大炮俱樂部的炮彈。但拋射體裏麵的人怎樣了呢?大家都在想。

“他們可能完了。”一個人說。

“也許活著!”另一個人說,“這裏水深,他們不會撞死的。”

“他們恐怕悶死了,”先前說話的人說,“他們缺少氧氣。”

“說不定燒死了。”後說話的那個人說。

“別說廢話了,不管死活,先把他們撈上來再說。”

艦長立即召開了一個簡短的會議,以便作出決定。首要的任務是把飛行器撈上來,這雖然困難,但還是可以的。可是船上卻沒有現成的高功效的機械,因此,決定立即把蘇斯奎哈那號開到最近的港口求援,同時把飛行器降落的消息通知大炮俱樂部。

決議作出後,馬上付諸行動。

36個小時後,護航艦就駛完了940公裏的航程,於12月14日下午一點半到達舊金山港。

護航艦突然抵達港口,公眾被那根斷桅吸引住了,都圍過來看熱鬧。

一拋錨,艦長和上尉立即乘一隻小艇到岸上來。

他倆來不及回答人們提出的許多問題,而是詢問電報局在哪裏。

一個軍官陪同他倆到了電報局。好奇的人們也跟著圍過來。

幾分鍾後,他們向華盛頓海軍秘書長巴爾,大炮俱樂部秘書、落基山隆斯峰的梅斯頓先生和馬薩諸塞州劍橋天文台副台長各發出了一封內容相同的電報。

電報內容如下:

12月12日淩晨1點17分,哥倫比亞炮的炮彈在北緯27度7分和西經41度30分的地方墜落在太平洋中。希指示。

蘇斯奎哈那號艦長:

布魯姆斯伯裏

僅僅5分鍾,這個消息傳遍了舊金山全城。晚上不到6點鍾,美國許多州已經知道了這個消息。再過幾小時,整個歐洲通過電纜都知道了美國這次偉大的科學試驗的結果。

海軍部秘書長收到電報後,用電報命令蘇斯奎哈那號不得熄火,原地待命,隨時做好出航準備。

劍橋天文台召開特別會議,認真地討論這次實驗結果的實用性。

大炮俱樂部裏,韋爾康副主席首先宣讀了梅斯頓和貝爾法斯特發來的電報,電報說,他們從那架巨大的反射望遠鏡裏看到了炮彈車廂,並且說,由於月球引力的作用,炮彈飛行到太空中成了月球的衛星,不再回來了。

不論怎樣,俱樂部一致決定:派布魯姆斯伯裏的哥哥、比爾貝和艾爾費斯頓軍醫立刻趕到舊金山,研究如何打撈炮彈和救人。

三個人立即啟程。他們坐火車到達聖路易斯,再從那兒坐郵政快車前往炮彈墜落地點。

8.搶救探險家

知道了飛行器沉沒之後,美國的工程師們立即行動起來。由於水有浮力,隻要有抓鉤加上蒸汽的幫助,打撈炮彈是不成問題的。

現在,三位旅行家活著是毫無疑問了,關鍵是要迅速搶救他們。

三個人很快走了,蘇斯奎哈那號又駛回目的地。拉纖的鏈條連在它那功率強大的機器上。僅重19250磅的鋁製炮彈,應該比打撈橫貫在大西洋的電纜要容易得多。但是圓錐體炮彈的彈壁光滑,無法鉤住,當然無法打撈。

莫奇生工程師來到舊金山,指揮製造巨型自動抓鬥。它那巨大的抓手抓住拋射體是沒有問題的。另外,又做潛水服給下海底了解情況的潛水員穿。還有空氣壓縮機需要製造,但是來不及了,幸好舊金山就有這種機器。

然而,這些完善的設備在那些有才能的科學家的使用下,能否順利完成任務還說不定。在海底兩萬英尺深的地方打撈炮彈,可不是一件易事!再說,就算飛行器能打撈上來,裏麵那三位旅行家能夠承受那麼大的壓力嗎?

美國政府為這項工作撥了大筆的錢。為製造這些機器,大家不辭辛勞地工作著,所有準備工作一共花了5天時間。現在,幾乎整個世界都在關注著這件事,營救三位地球上的勇士成了國際性事務。特別是曾經捐款給大炮俱樂部的國家更是關心這項工作。

空氣壓縮機和自動抓鬥等設備終於裝上了蘇斯奎哈那號艦。梅斯頓、莫奇生和大炮俱樂部的代表也已進入艙房,就等起航了。

12月21日晚上8點,冒著呼呼寒風,護航艦起航了。舊金山的碼頭上擠滿了心情激動的居民,默默地為軍艦的早日歸來祝福。

12月23日早上8點,護航艦到達飛行器沉沒海域,但要到中午才能確定正確位置。午後,方位確定好了。蘇斯奎哈那號撥轉船頭,向確定的位置前進。

中午12點47分,原先用於標記確定位置的浮筒找到了。

“我們現在開始吧。”布魯姆斯伯裏艦長說。

“不能再浪費時間了。”梅斯頓說。

晚上1點25分,空氣室開始下水。

大家都非常激動,既為飛行器裏的旅行家擔心,又為探索儀裏的人擔心。在探索儀裏,營救人員正緊貼著窗玻璃,專注地觀察著水裏的情景。

由於下降速度快,2點17分,他們已到達太平洋海底。在這裏,他們什麼也沒發現,見到的隻有海底荒漠。借助那隻威力強大的反射探照燈,他們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但就是沒有炮彈的影子。

潛水員們心情非常焦急,他們通過電線向護航艦發出信號,蘇斯奎哈那號便根據信號在1海裏範圍內四處移動。

海底搜索就這樣進行著。他們往往把岩石或沙丘當作正要尋找的飛行器。當他們發現自己屢次上當時,不禁感到失望。

“他們到底在哪裏呢?”梅斯頓不住地嘮叨。

他們大聲呼喚著三位旅行家的名字,仿佛他們在遙遠的地方能聽到似的。

他們就這樣搜尋著,直到探索儀裏的空氣不適宜呼吸為止。艦上的人費了幾個小時才把他們拉上來。

“明天再繼續找。”梅斯頓從水裏爬上甲板說。

“行。”布魯姆斯伯裏艦長答道。

“明天再換一個地方。”

“好。”

梅斯頓對打撈仍信心十足,但他的同伴們已經失去了信心。原先以為困難不大,但現在看來希望正逐漸減少。

第二天是12月24日,大家又開始辛苦地搜索。這次搜索的地方向西移動了幾海裏。又整整一天過去,仍無結果。25日和26日的打撈結果和前兩天一樣。

大家都感到非常失望,認為即使他們墜入海裏是活著的,現在恐怕也悶死了。

又找了兩天,希望全部破滅了。相對這茫茫大海而言,這顆炮彈簡直就如同一根針一樣。不用再找了。12月29日上午9點鍾,蘇斯奎哈那號開始返航。

護航艦緩慢地行駛著。10點鍾時,突然一個水手喊起來:“那邊有一隻浮筒。”

順著水手指的方向望去,在望遠鏡裏看到一個就像指示航道的浮筒。令人不解的是,在一個露出水麵五六英尺的圓錐體上有一麵小旗在迎風飄揚。這個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浮筒的外殼好像是用銀做成的。

軍官們和梅斯頓等人都到駕駛台上觀望這個浮動的物體。大家都很焦急,可誰也不吱聲。

這個漂浮物離護航艦非常近了,船上所有的人都突然震了一下。

這麵小旗是美國國旗!

這時,隻聽到有人大叫一聲,一看是梅斯頓像一具木偶那樣倒下去了。原來他忘了代替他的右臂的是一隻鐵鉤子。他的腦袋上隻套著一頂橡膠小圓帽,這一摔下去就有點危險了。大家馬上把他救起來。

“啊呀,我們真是大傻瓜!大笨蛋!”這就是梅斯頓蘇醒過來的第一句話。

“怎麼啦?”大家問。

“怎麼回事?……”

“你倒是說話呀!”

“我們真笨!”梅斯頓說,“你們忘了,炮彈的重量才19250磅呀!”

“那又怎麼了?”

“炮彈的排水量是56000磅,比炮彈的重量大得多,它當然就會浮在水麵上啦!”

對呀!炮彈正像秘書說的那樣應浮在水麵上,而所有科學家竟忘了這點基本常識。由於慣性作用,炮彈墜落後,一直沉到海洋深處,但因為它的密度小,就又會浮到水麵上。

梅斯頓和他的朋友們都急著乘小艇去看那個浮著的炮彈。他們此刻的心情真是難以形容。他們心跳得厲害。小艇向炮彈飛速前進。炮彈內部會怎樣呢?他們是死了還是活著?他們當然應該活著!那麵小旗就是證明。

小艇接近了炮彈,所有的眼睛都盯在炮彈上一個打開的小舷窗上。

小艇靠上了飛行器,激動不已的梅斯頓一下子撲到打開的窗口。隻聽到裏麵傳來米奇爾的笑聲,“他們還活著!”梅斯頓大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