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就像是一片葉子,它可以沐浴陽光,可以撫摸春風,可以再細雨中嬉戲;它見過樹下親吻的情侶,見過靠著樹陰歇息的牧民,見過離別的孩子和目送的慈母;它想要飛翔,想要舞蹈,想要和枝頭的小鳥一起歌唱......可是青春終將散盡,葉落總要歸根,這是人生的沉澱,所以年輕的時候就該盡顯風華,不再年輕以後也要安穩恬靜,微笑麵對過去的輝煌和黑暗,接受曾經的回避和選擇。
關於s市,我一無所知,盡管在這裏生活了四年,每每想起想想自己為什麼回來這裏讀書,都覺得神奇。
2008年,19歲的我向往J市,雖然當時對J市也是一無所知,隻是佩服影視作品中那些在大城市的潮流中奮力掙紮的人們,那種充實讓我覺得不枉人生。高考之後,爸媽堅持讓我留在家鄉報考教育類,可以說是苦口婆心,搬來了七大姑八大姨來勸說,現在想想這可能是身為平凡教師的父母對自己子女做出的很微薄的保護。但是自己卻始終堅持報考J市的建築學。不顧跟他們翻臉,哭喊,拿著誌願書離家出走。我想這樣的固執,應該是我人生的第一次成長,以刺痛父母的心為代價的成長。
我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的機緣巧合,比如我的誌願書。誌願書有七個部分需要填寫:提前批次、一本A類、一本B類、二本A類、二本B類、三本A類、三本B類。以我的成績,隻要填寫好一本B類,衝刺一下一本A類,其他完全不用管。爸媽把我從朋友家接回來,我知道他們做了退讓,沾沾自喜。隻是在很多年之後,經曆了太多他們的退讓之後,我特別想說一聲對不起。三個人心平氣和的坐在一起,研究J市那個學校的建築係,既滿足我的分數等級又有所聲望。夜裏三點鍾,我們把誌願書的草稿填好,就在準備合上誌願書休息的時候,媽媽突然指著提前批次這一欄,問道:“這是幹什麼用的?”提前批次以前也有耳聞,無非就是一些軍校、警校,因為要求身體素質、體能、視力、政治等方麵,所以會比一本A類更提前開始招錄。解釋完之後,我推了推眼鏡說:“體能測試、體檢啥的肯定沒有問題,但是我視力達不到5.0,所以不用考慮這個啦。”媽媽點點頭,起身洗漱準備休息了。
第二天,我認真把誌願草稿填寫到正式誌願書上,這時媽媽打來電話,她從同事那裏得知提前批次院校有一所警校,很不錯,我從來沒有想過要當一名警察,但是也不討厭,像我這樣性格和身體素質的人,比任何姑娘都適合當警察吧。但是我一聽學校並非在J市就婉言拒絕:“媽媽,我戴著眼鏡,體檢時通過不了的。而且我這輩子最大的願望就是畫圖紙,從沒想過槍林彈雨為人民服務。”但是媽媽說:“眼科醫院有激光手術,治愈近視。不管怎麼樣,我跟你爸爸都想讓你摘掉眼鏡,你先填報這個學校,去不去都是你的自由。周末我們去眼科醫院,安排下手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