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潁川六友(1 / 2)

草叢中的田彥終於還是按捺不住,趁著眾人的注意力都在馬車之上,猛然出手,一劍刺穿賊首小腹。

雙手雙腳顫抖不已,長這麼大第一次捅人,要不是事實已成,這事田彥想都不敢想。

努力控製住情緒,田彥大聲嗬斥:“小賊再不逃命,休怪我劍下無情!”

賊首渾身抽搐不止。

“還不快快救我!”一聲令下,眾賊人立馬慌亂。他們本是農民,此時又懼於板寸頭田彥的凶狠,於是扶著賊首逃遁而去。

剛剛的一幕全被車內人看在眼裏,見賊人已逃,趕忙下車拜謝。

“奴家蔡琰,幸得公子相救,感激之至,無以為報,請受我一拜。”

“蔡琰,蔡昭姬?三國第一才女?”田彥大喜,這下仔細察看,一襲青衣,長發及臀,麵如凝脂,國色天香。

“公子知道奴家……”蔡琰這下才敢打量田彥,長相清秀,不像耕作之民,也不像世家豪門,尤其是那一頭短發,在‘身體發膚受之父母’思想的熏陶下,看著讓人感覺怪怪的。

“蔡琰,哦不對,昭姬,也不好,你們三國是怎麼稱呼女孩子來著?”田彥撓著頭,生怕自己禮數不對,嚇到她們,可越是這樣,越讓蔡琰和丫鬟不安。

“公子救了奴家,喚作昭姬便好……”蔡琰說著臉就紅了。

“好好好!”田彥如釋重負。“那你也不要張口閉口叫我公子了,我哪裏是什麼公子,我叫田彥,字明義,我們以表字相稱即可。”

“哦對了,這兵荒馬亂的,世道不太平,你倆一主一仆,無依無靠的,這是要去哪裏啊?”見到蔡琰對自己放下了戒心,田彥心裏立馬就活絡起來了。

“不瞞公子,家父被董相國軟禁,他擔心我受牽連,於是讓去淮南親戚家暫避一段時間。出門時怕被發現,因此輕裝而行,隻帶了丫鬟秋香。敢問公子欲往何處?”

“原來是逃難。”說到逃難田彥就想到自己的遭遇,一時隻想罵娘,再看到跟前的蔡琰,頓時心裏有了些許安慰,同是淪落人。

“往何處?實不相瞞,在下居無定所,隨遇而安,若昭姬不棄,彥願充一馬夫,鞍前馬後,護昭姬到淮南。”

“豈敢勞煩公子?”蔡琰看著自己和小丫鬟,再看向漫漫長路,有些猶豫。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田彥暗思古時女子注重名節,和一陌生男子同行,怕引起誤會,也情有可原。但昭姬是什麼人,才女啊,唯有才華可讓她消除顧慮!

果然,此句一出,蔡琰雙瞳登時放大!但見她不停念叨著,兩眼甚至慢慢放出了光。

“公子好文采,定是飽學之士,願同行!路上諸多辛苦,有勞公子了。”

任她受古時風氣影響,慎言慎行,可此時的蔡琰不過十五六歲,見到田彥舉手投足之間雖略顯愚鈍,卻不失儒雅,又出口成章,哪裏還會防著他。

於是田彥小心駕著馬車,憑著小時候在山上騎牛的經驗,也算慢慢摸著了門道。

又一日三人路過一戶人家,皆感疲憊,於是下車歇息。

“有人嗎?我等遠行路經此地,可否進屋討杯茶喝。”田彥扯開嗓子,不多時便有人把門打開了。

開門的是一個小童。

“在下田彥,護送兩位小姐走親戚,途經貴府,特來討杯茶吃,還望小兄弟通報一下。”

小童探頭探腦,朝著田彥做了個鬼臉,接著小跑回了屋內。

十息之間,小童又一路小跑而來。

“老爺正與友人下棋,不便親自接客,爾等隨我來。”

三人在小童的帶領下,徑往客房而去。

田彥四下打量,這裏雖地處偏僻,卻別致清雅。想來不是一般農民居住之所。

談笑聲不時傳來。

“長文隱居於此,棋技又是精進不少啊!”

“卻始終隻能與文若戰成平局啊。”

“公達,你叔父與長文之棋局,與我二人何其相似,妙哉妙哉!”

“元直,切莫分心,戰局未到最後,勝負仍未可知也,該你下子了。”

聽到此處,田彥雙腳再也動不了了,那竹林之側,四個人青衫儒袍,氣質非凡。

這都什麼地方!難怪自己覺得此宅非凡,原來大才都彙聚於此!

正想到這裏,大門又被人推開了。不敲門就進來,看來又是一常客。

“讓諸位久等了,沒錯過筵席吧,哈哈!拿酒來,嘉自罰三杯!”人未至,聲先到。

那四人聽到這聲音,都戲謔大笑。

“莫不是奉孝每次都故意遲到,意隻在多飲三杯吧。”

田彥等人由於剛進門,被推門之人看到,於是發問:“長文今日另有客人,何不提前相告,嘉定不會遲到。”

屋內四人的注意力頓時轉移過來,先是看到短發的田彥,再看到絕美的蔡琰,當即迎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