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客遠來,陳群未能親自相迎,恕罪恕罪。”陳群拱手一禮,上下打量起田彥,見其風采大不同於當世人,因此來了興致。
“在下田彥,田明義,叨擾之處,還望見諒。”田彥回禮,側身,身後蔡琰和丫鬟秋香盈盈一禮,大方得體,一看便知是大戶人家。
“明義可是從陳留而來,如今戰事頻繁,與妻室出行為何不多帶護衛?”一句隨意的問候,卻讓田彥和蔡琰都漲紅了臉。
丫鬟秋香急忙站出來澄清:“我家小姐乃蔡中郎之女,尚未出嫁。我二人在路上遇到賊人,幸得田公子相救,公子仁義,自願護送我家小姐。”
“原來如此!原來是蔡大儒之女,失禮失禮!”五人皆知曉蔡邕之名,這才恍然,怪不得蔡琰一舉一動皆是大家風範。
“在下單福,最敬佩有膽略之人,明義孤身鬥匪,真乃義士!”
聽了此話,田彥差點沒笑出來。心道你當我沒讀過三國啊!
“彥雖一鄉野村夫,卻也知徐庶徐元直當年義氣,為人報仇,豪氣幹雲。”
嘩!
徐庶當場愣住!其餘四人也是驚訝不已,對於田彥的興致更濃。
田彥知道再不放點大招,他們是不會放自己走了。
“還有陳群陳長文,荀彧荀文若,荀攸荀公達,郭嘉郭奉孝,皆是胸有韜略腹有文墨之人,彥今日有幸得見,此行無悔。”
此話一出,眾人皆驚。他竟然都認識!
但見田彥眼神清澈,話語不似作假,於是拉著田彥,一同入席。
郭嘉的年齡是五人中最小,看著和田彥差不多,於是特意坐在田彥旁邊,笑問道:“明義年歲與嘉相仿,似乎所知遠勝於嘉,敢問師從何人?”
“我在讀大學,學的專業是……”田彥心下一驚,急忙改口。
“彥有一親戚,雖無名氣,卻頗有學識,彥自小受他教誨,學得一二。”
“為何不仕以賺取功名?”郭嘉輕笑,雙眼緊盯著田彥。
這是話中有話啊!田彥看向眾人,最後目光定在荀彧和荀攸身上,笑著回道:“當今局勢,誰最有話語權?”
郭嘉眯起眼,而眾人的注意力也被吸引了過來。
“世家、豪門、士族、鄉紳,這些勢力盤根錯節,觸手伸到了每個角落,天下是天子的,更是他們的,寒門從仕,何其不易。天下似文若、公達願與我等寒門學子相交者,少之又少。不過……”
“不過什麼?”郭嘉來了興趣,得知田彥也是一寒門子弟,瞬間覺得親近一些。而田彥對於天下的看法,他更是深有體會。
“如今天下大亂,董賊專權,各鎮諸侯糾結義兵,正是大丈夫建功立業之時,所謂亂世出英雄,時勢造英傑,奉孝何不趁此機會,盡展胸中才華,成就不世功名。”
一番話說得眾人激動不已,推杯換盞。年輕氣盛,誰不想大展拳腳。
郭嘉再敬一杯,問道:“據明義所知,各鎮諸侯中,誰可當得明主?”
此話一出,筵席頓時安靜。
“要我先說,我才不!想套我的話,言多必失啊,萬一讓你們知道我其實狗屁都不懂,那就丟臉了,蔡琰還在一旁看著呢。”田彥暗暗考慮,為了吃別人一頓飯,得用盡渾身解數。
“彥久居深山,豈會知曉。願聞諸位高見。”
陳群、徐庶、荀攸默而不語,荀彧先答道:“當今天下,唯二袁風頭最盛。四世三公,借其世資以撼天下。至於袁術,勇而無斷,驕豪狂愚,非亂治之主;袁紹弱冠登朝,播名海內,愛士養名,賓客所歸,吾欲投之。”
“文若之言甚合我意,袁術塚中枯骨,何足介意,袁紹雖為庶出,卻高風義軌,冠冕海內,我等共投他處,定能一展才華!”郭嘉笑著一飲而盡。
田彥聽得一愣一愣的,他們真去投袁紹?那誰跟曹操啊!曆史可不是這樣的?他們明明是曹操爭天下的大功臣啊,三國難道記錯了?
不過看他們那興奮勁,估計久了也受不了袁紹那性子……
“明義,依你之見?”
該來的還是要來,田彥摸著懷中的《太平清領》,事實上哪裏有心思考慮跟誰混,不過還是清了清嗓,道:“彥實不知誰可當得明主,聽得進善言,容得下異人,不重門弟之別,惟賢是用,能謀善斷,胸懷大誌,以天下為已任……如此明主,彥打算遊曆各州郡,相信定會尋得此人。”
六人大論天下,飲至半酣,荀彧來了興致,提議道:“我六人難得盡興,知己難得,不如自取一號,且看他日作為!”
“甚好!明義與我等今日初識,就讓明義取號?”郭嘉感覺麵前這人越來越深不可測,聊得越多,越讓人產生興趣。
“取號?這……爾等皆為潁川人士,不如,就叫‘潁川六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