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2 / 3)

針灸 喑有二治∶其一取脾。經雲∶脾足太陰之脈,是動,則病舌本強,視盛虛熱寒陷下取之也。

其二取心。經雲∶手太陰之別,名曰通裏,去腕一寸五分,別而上行,入於心中,係舌本,虛則不能言,取之掌後一寸是也。

心脈澀甚為喑。(全文見虛實法。)〔《素》〕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脈要精微論)

喉喑

〔丹〕俞繼道遺精,誤服參、 及升浮劑,遂氣壅於上焦而喑,聲不出。用童便浸香附,為末調服,而疏通上焦以治喑。又用蛤粉、青黛為君,黃柏、知母、香附佐之為丸,而填補下焦以治遺,十餘日良愈。(本草言童便主久嗽失音,故治喑多用童便,由童便能降火故也。)出聲音方。

訶子炮去核,木通各一兩,甘草半兩,用水三升,煎至升半,入生薑、地黃汁一合,再煎數沸,放溫,分六服,食後,日作半料。(訶子治逆氣,破結氣。木通通利九竅,治肺癰甚當。)〔河〕訶子湯 治失音不能言語。

訶子(四個,半生半炮) 桔梗(一兩,半生半炙) 甘草(二寸,半炙半生)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童便一盞,水一盞,煎五七沸,溫服。甚者不過三服愈。(桔梗通利肺氣,訶子泄肺導氣,童便降火甚速。)一方 桔梗三兩,大訶子四個,甘草二兩,炮製皆同。每服一錢匕,入砂糖一小塊,不入童便,獨用水五盞,煎至三盞,時時細呷,一日服盡,其效甚速。

〔海〕發聲散 治咽喉語聲不出。

栝蔞皮(銼) 白僵蠶(去頭) 甘草(各等分。俱各炒黃)上細末,每三錢,溫酒調下,或生薑自然汁調下。用五分,綿裹噙化。咽津亦得,不拘時候,日兩三服。

〔《肘》〕治卒失音咽不出。陳皮五兩,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頓服。

〔羅〕玉粉丸 治冬月寒痰結,咽喉不利,語聲不出。

半夏(洗,五次) 草烏(一字炒) 桂(一字)上為細末,生薑汁浸餅為丸,如雞豆大,每服一丸,至夜含化。多年不愈,亦有效。《黃帝針經》中說,寒氣客於會厭,卒然而啞,此藥主之。

〔丹〕蛤蚧丸 治肺間邪氣,胸中積血作痛,失音,並治久咳失音。

蛤蚧(一對,去嘴足,溫水浸去膜,刮了血脈,用好醋炙) 訶子(煨,去核) 阿膠(炒) 生地麥門冬(去心) 北細辛(去苗) 甘草(炙。各半兩)上為末,煉蜜丸,如棗大。每服一丸,含化,食後。

〔《千》〕治暴嗽失音,語不出方。

杏仁(研如泥) 薑汁 砂糖 白蜜(各一升) 五味 紫菀(各三兩) 通草 貝母(各四兩)桑白皮(五兩)上 咀,以水九升,煮五味、紫菀、通草、貝母、桑白皮,取三升,去渣,納杏仁泥,薑汁、蜜糖和攪,微火煎取四升,初服三合,日再夜一,後稍加。

通聲膏方五味 款冬花 通草(各三兩) 人參 細辛 桂心 青竹皮 菖蒲(各二兩) 杏仁(一升)白蜜(二斤) 棗膏 薑汁(一升) 酥(五升)上 咀,以水五升,微火煎三上三下,去渣,納薑汁、棗膏、酥、蜜煎令調和,酒服如棗大二丸。

〔丹〕咳嗽聲嘶者,此血虛受熱也。用青黛、蛤粉,蜜調服之。

〔世〕失音。槐花,瓦上炒令香熟,於地上出火毒,三更後,床上仰臥,隨意服,亦治咯血。

〔《千》〕風寒之氣客於中,滯而不發,故喑不能言。

〔盂〕人患卒啞。杏仁三分,去皮尖熬,另研桂一分如泥,和取杏核大,綿裹含,細細咽之,日五夜三。

〔丹〕治失音。以桂末著舌下咽津妙。(《千金》、《鬥門》、《食忌》、《聖惠方》同。)治風冷失音,以紫梗荊芥根一兩,研汁入酒相和,溫飲半盞,服無時。(《聖惠方》)〔《聖》〕治風冷失音,咽喉不利。以 荷根二兩絞汁,酒一大盞,相和令勻,不計時候,溫服半鍾。

〔孫〕內侍曹都使,新造一宅落成,遷入經半月,飲酒大醉,臥起失音不能語。召孫至,診曰∶因新宅故得此疾耳,半月當愈。但服補心氣薯蕷丸,治濕用細辛、川芎,又十日其病漸減,二十日全愈。曹既安,見上問誰醫。曰∶孫兆郎中。上乃召問曰∶曹,何疾也?對曰∶凡新宅,壁土皆濕,地亦陰多,人乍來陰氣未散,曹心氣素虛,飲酒至醉,毛竅皆開,陰濕之氣從而入乘心經,心經既虛,而濕氣又乘之,所以不能語,臣先用薯蕷丸使心氣壯,然後以川芎、細辛,又去濕氣,所以能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