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病並病汗下吐後等病
續增啞
射幹湯 治初秋豪雨冷,及天行暴寒,其熱喜伏於內,咳嗽曲折不可得氣息,喉啞失聲,幹嗽無唾,喉中如梗。
射幹(一兩) 半夏(二兩半) 杏仁(兩半,去皮尖,炒) 生薑(炮,二兩) 甘草 紫菀(各一兩)橘皮 肉桂 枳實(炙。各二兩) 當歸 獨活 麻黃(以上各一兩)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渣溫服。
合病並病汗下吐後等病
續增斑
〔海〕陽症發斑有四∶有溫毒發斑,有熱病發斑,有時氣發斑,有傷寒發斑。(以上四斑《活人》有治法見後。)斑斑如錦紋,或發之四末,或發之麵部,或發之胸背,色紅赤者,胃熱也,紫黑者,胃爛也,一則下早,一則下晚,乃外感熱病而發也,宜用玄參升麻湯、白虎等藥。(王朝奉雲∶赤斑出,五死一生,黑斑出,十死一生,皆用白虎人參湯、阿膠大青龍湯,兼與紫雪散,大妙。可下者,調胃承氣湯。)〔《活》〕溫毒發斑者,初春病患肌肉發斑,癮疹如錦紋,或咳,心悶,但嘔者是也。冬時觸冒寒毒,至春始發,初病在表,或已汗吐下,而表證未罷,毒瓦斯未散,以此發斑,宜用黑膏主之。又有冬月溫暖,人感乖戾之氣,冬未即病,至春或被積寒所折,毒瓦斯不得泄,至天氣暄暖,溫毒始發,則肌肉斑疹如錦紋,而咳,心悶,但嘔有清汁,宜用葛根橘皮湯主之。
黑膏方 療溫毒發斑。
生地(半斤,切碎) 好豉(一升)上二味,豬膚二斤,合一處煎,令三分減一,絞去渣,用雄黃、麝香如豆大為末,同藥再煎服之。其毒便從皮中出者則愈。忌蕪荑。
葛根橘皮湯 療冬溫未即病,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至夏得熱,其寒解,冬溫始發,肌中斑爛癮疹如錦紋,而咳,心悶,但嘔吐有清汁,宜服此湯即止。
葛根 橘皮 杏仁(去皮,麩炒) 知母 黃芩 麻黃(去節,湯泡) 甘草(炙。各半兩)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去渣溫服。
熱病發 ,與時氣發 並同。夫病患或未發汗,或已經發汗,而熱毒不散,表虛裏實,熱毒乘虛出於皮膚,所以發 瘡癮疹如錦絞,俗名謂之麩瘡,《素問》謂之疹。大抵發 ,不可用表藥,蓋表虛裏實,若發其汗,重令開泄,更增 爛也,宜用玄參升麻湯、大青四物湯、豬膽雞子湯選用之。
玄參升麻湯 治傷寒發汗吐下後,毒瓦斯不能散,表虛裏實,發熱於外,故身發 如錦紋,甚則煩躁譫語。兼治喉閉腫痛。
玄參 升麻 甘草(炙。各半兩)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渣熱服。
大青四物湯 治傷寒熱病十日以上,發汗及吐利後,熱不除,身上斑出。
大青(一兩) 阿膠 甘草(各一錢半) 豆豉(二合)上 咀,每服五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旋入膠再煎,令溶服。
豬膽雞子湯 治五六日斑出。
豬膽(三合) 雞子(一枚) 苦酒(三合)上三味,合煎三沸,強人盡服,瘦人煎六七沸服之。
陽毒升麻湯治 出麵。(方見陽毒。)〔海〕消毒飲子 治 。
黍粘子(六錢) 荊芥 防風(各二錢) 甘草(一錢)上 咀,水煎服。
陰症發 ,出胸背又出手足,亦稀少而微紅者,若作熱症,投之涼藥,大誤矣。此無根失守之火聚於胸中,上獨熏肺,傳於皮膚而為斑點,但如蚊蚋蚤虱咬形狀,而非錦紋也,宜調中溫胃,加茴香、芍藥,以大建中、陰毒升麻鱉甲湯之類,其斑自退,可謂治本而不治標也。(海藏雲∶陽明發斑亦有紅點如斑出於皮毛之間者,宜白虎、瀉心等藥,當審之。)大建中湯(方見治惡寒門。)陰毒升麻鱉甲湯治陰斑。(方見陰毒。)侯國華病傷寒四五日,身微斑,渴欲飲,診之沉弦欲絕,厥陰脈也。服溫藥數日不已,又以薑、附等藥,覺陽微回脈生,因渴私飲水一杯,脈複退,又見頭不舉,目不開,問之則犯陽易。若隻與燒 散,則寒而不濟矣。遂更用吳茱萸湯一大服,調燒 散連進二服,出大汗兩晝夜而愈。
〔丹〕發 似傷寒者,痰熱之病發於外,汗以散之,下之非理。
合病並病汗下吐後等病
欲眠目不閉聲嗄為狐惑為
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或因傷寒而變成斯病。其狀默默欲眠,目牽不得閉,臥起不安。蟲蝕於喉咽為惑,蝕於陰肛為狐。不欲食,惡聞食臭,其麵目乍赤乍黑乍白,蝕於上部則聲嗄,甘草瀉心湯主之。(方見痞。)蝕於下部則咽幹,苦參湯洗之。蝕於肛者,雄黃散熏之。用雄黃一味為末,取二瓦合之,燒向肛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