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結交豪紳(1 / 2)

從這天下午開始,袁肅便在王磷同的介紹下陸續去拜訪灤州本地的大戶人家。

王磷同對這件事自然願意盡心盡力,因此在為袁肅引見時,他竭盡所能的為袁肅抬高身份,又是旁敲側擊又是著重強調“袁肅是袁宮保的侄子”。

好歹王磷同是一州父母官,就算平日沒什麼建樹,但也是官場上的人物,他這般下功夫的隆重介紹袁肅,那些大戶人家哪裏敢不相信?

正是在這樣的抬舉之下,灤州豪紳對待袁肅的態度極為殷勤,進門之後立刻好茶好水的招呼起來,甚至還東拉西扯的攀關係,就隻差燒黃紙、斬雞頭結拜異姓兄弟了。

就這樣連續走訪了兩天時間,袁肅總算先將城中的大戶人家登了一遍門。

隻是這些豪紳富戶對他客氣是客氣,可一旦談到正事時總有一些模棱兩可、含糊其辭的感覺。他原先以為僅僅隻是個別幾戶人家一時拿不定主意,所以打算先觀望一下其他人家的態度然後再做決定,可這兩天過去了,哪裏知道城中的這些豪紳富戶彷佛串通好了似的,所有人的口風不盡相同,不是敷衍就是搪塞。

袁肅還算沉得住氣,隻是總覺得如果不能找到問題所在,隻怕在繼續拜訪下去也不會有什麼結果。他打算找陳文年商議一下這件事情,畢竟陳文年是七十九標的元老,無論是閱曆還是人情世故上肯定要比自己有經驗,說不定對方還能提出一些類似“潛規則”的辦法,來威逼利誘這些大戶人家參與軍民聯防的計劃。

隻可惜,陳文年這幾天已經忙的近乎焦頭爛額,就算之前已經臨時安排了幾名停職的軍官協助,可標部積累下來的公務就好像是無底洞,永遠都處理不完,並且永遠都是那麼繁多。

不僅陳文年無暇分身,就連何其鞏、郭文遠、孫靜、葛金章四人也都是忙得不可開交。尤其是何其鞏,原本隻是被委任為標部代理通訊官,但因為他以前是教書先生,不僅文化底子厚,而且以博聞廣記,漸漸從代理通訊官的任上兼職了參謀處文案,每天不僅要看著通訊處,更是要不停的撰寫、謄寫文件。

除了要處理公務之外,陳文年時不時還要跟張建功發生口角爭執。

張建功一頭心思都鑽在逮捕安山鎮犯案的賊人身上,甚至可以不在乎之前發生在石門鎮的搶劫,畢竟前者不僅受害人是張舉人,而且還是鬧出數條人命的大案子,至於後者無非是丟了一些糧食細軟而已。

因此,他幾乎一有閑功夫就跑去找陳文年,催促陳文年趕緊帶隊去搜捕賊人。

關於劫案的事情,陳文年並沒有忘記,隻是一方麵沒有線索,另外一方麵也沒有多餘的人手。他這幾天隻是委派趙山河加強對灤州南部村鎮的巡邏工作,重點是在抓捕仍然流竄在外的逃兵。

在陳文年看來,張建功整日無所事事,隻會胡亂指手畫腳,甚至對方這幾日唯一做的一件實事竟然就是敦促修繕標部營樓,當真是迂腐到了極點。每當張建功來找他催促偵破安山鎮劫案時,他都毫不猶豫的訓斥張建功,言語激動時還會破口大罵。

才短短幾天的功夫,陳文年和張建功的不和就傳遍了整個七十九標,甚至連駐紮在城北八十標第一營都傳的沸沸揚揚。

有鑒於此,袁肅最終沒辦法去找陳文年商談軍民聯防的事情。

如今七十九標內部還是一團亂糟,張建功不務正業,陳文年忙得毫無頭緒,而袁肅自己一時也陷入了瓶頸。

就這樣又過去了兩天時間,袁肅沒有再繼續去拜訪灤州的豪紳富戶,轉而是到警衛隊營房去協助陳文年料理營中軍務。

他倒不是希望能盡快處理完畢七十九標積累下來的軍務,好讓陳文年能抽空來,僅僅是因為前段時間自己一直在外奔走,倒頭來也沒能談出什麼結果,總不能就這樣一事無成,弄不好連陳文年都要怪自己不務正業。

他花了一些功夫,協助陳文年和郭文遠編排完畢第二營的人員配置名單。由於第二營之前被抽調了一部分士兵填補第一營的缺額,如今隻剩下一百三十餘名士兵。但就算士兵人數不多,全營編製仍然要重新進行一番整頓,這可不是一件小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