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1章 異人異誌(1 / 2)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

北方的天氣已見得暖和起來,偶爾一場淅淅瀝瀝的小雨,將大地和人民的心境滋潤一番。

王磷同曾三番四次催促袁肅選一處宅院設為護軍使署衙,位高權重的護軍使自然需要一個好看的門麵。就眼下來說,袁肅甚至不需要勞神費力的操辦此事,隻消點頭應允下來,灤州豪紳們一準都會爭先恐後的派對來贈送宅院。

然而盡管王磷同一番殷勤,但袁肅始終沒有應允此事,他覺得繼續留住在旅部大院足矣。

如今旅部大院隻駐有一個營的兵力,而且還不是一個滿編營,比起之前空曠了許多。再加上先後經過治安團司令部和旅部兩個時期的整修,許多營房改頭換麵,食堂變成了餐廳,營樓裏會議室、參謀室、簡報室等等一應俱全,就連後勤處都有了獨立的營房。

他雖然身為護軍使,可一方麵這個頭銜來的太快,自己根本沒有適應,二來孤家寡人用不著單獨的護軍使署衙,因此最終還是選擇繼續住在旅部大院。

自軍政工作會議結束後,各部各地各司其職,所以公事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很快,民兵督練公所改為預備役司令部的消息便在灤州傳開。老百姓們對“預備役”的概念十分模糊,生怕這是變個法子讓青壯服兵役。眼下正是農忙時段,當初辦軍民聯防可是隻說過“當民兵”,而不是“當兵”,現在豈能出爾反爾?

對於民間擔憂,袁肅來到南郊區督練公所,親自向正在訓練的第二期民兵做出解釋。所謂預備役是平時以退役軍人、民兵為基礎、現役軍人為骨幹組建起來,戰時能夠迅速轉化為現役部隊的武裝力量。同時,預備役分為軍官預備役和士兵預備役。

“簡單一句話,尋常時期你們就是老百姓,隻有當戰爭爆發時,需要你們為保家衛國出一份力,到那個時候才會動員你們上戰場。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等到戰爭危急時,七尺男兒必然要為保衛家園、扞衛國土拋頭顱灑熱血。”

“你們現在辛苦參加訓練,正是為了以備不測。常言道防患於未然,隻有你們時時刻刻都做好了準備,才能讓保證家園不受危險。”

“隻要訓練時表現的好,就有資格被列入軍官預備役。”

民兵們聽完了袁護軍的話,心裏總算鬆了一口氣。反正等到發生戰爭的時候,官軍們都會到處抓壯丁去充軍,隻要眼下不被強拉去服役就好了。戰爭到來之前多學習一些軍事技巧,上了戰場多多少少也能知道該怎麼應對,不至於隻能傻乎乎的等死。

再者,預備役還分為軍官預備役,雖然大夥並不清楚什麼是軍官預備役,可按照袁護軍的意思隻要表現的好就能當官,這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相當有誘惑力。

通過第二期民兵的口,袁肅的解釋很快便傳播到各家各戶。老百姓們心頭的重負漸漸消散,繼而又回想到已經完成訓練的第一期民兵,他們這些人現在都還在家裏安然無事,料想袁護軍的的確確不會強拉壯丁服役。

隨著預備役製度的逐步鋪開,預備役總司令郭文遠在處理完灤州這邊的工作後,立刻把精力投放到昌黎縣預備役的建立上麵。

整個五月上旬,郭文遠幾乎都留在昌黎縣辦事,與縣長何克平、三團團長李勁夫往來商議籌備預備役的工作。他在了解昌黎縣的實際情況之後,決定將灤州開辦民防的方案直接套用在昌黎縣,先由本地士紳捐資做為預備役司令部的啟動基金,之後的開支則一律由旅部承擔,算在軍費一項。

何克平、李勁夫自然沒有異議,反正又不是他們出錢,甚至還可以從這次募捐當中稍微順手牽羊一些。做為縣長和地方軍事首領,以前就喜歡巧立名目來擴大收入,現在因為袁肅新官上任,又提出各種鼓勵、扶持的計劃,一時半會兒隻能收斂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