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3章 拉攏進退(1 / 2)

“吳承祿隱瞞災情,居心何在!說句難聽的話,他早點把這件事上報到北京會掉他身上的一塊肉嗎?到頭來這件事還是要上報到北京,這期間他又折騰出什麼東西來,說白了也就是用這數千人的性命延緩了北京下來的責罰。批評而已,犯得著要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嗎?”袁肅語氣由弱漸強,說到最後時甚至有拍案而起的衝動。

“袁大人教訓的是,千不該萬不該,都是吳鎮守一時鬼迷心竅……不過……袁大人,您或許還不清楚吳鎮守的背景,此人能在山海關把持這麼多年,並非是沒有門道的!”吳立可語重心長的說道。

“我當然知道吳承祿的門道,他不就是段總長的外親嗎?”袁肅好整以暇的說道。

早在幾天前,他便已經派人去詳細打聽吳承祿的出身,既然要做大事,自然不能忽視細節。更何況,之前北京下達命令委任他出任前線賑災總司令,那時自己就意識到這件事有幾分蹊蹺。上麵沒有及時對山海關一眾官員賑災不利進行懲處,相反還請了一個不相幹的人來主持大局,十之八九就是要保住吳承祿。

根據調查的結果,吳承祿是段祺瑞正室吳夫人的族親,論輩份是吳光新的叔叔,也是段祺瑞的舅親。而且吳承祿混跡官場的時候,段祺瑞還在德國留學。盡管吳承祿是老字輩的人物,可終歸時過境遷,現如今反倒讓自己的外甥成了中央首屈一指的大員。

至於吳承祿早年是否曾經幫助過段祺瑞,又或者段祺瑞掌權後是否幫助過吳承祿,眼下尚且不得而知。總而言之,吳、段終歸是親戚,而吳承祿能在山海關坐鎮這麼多年,多多少少肯定是有沾段祺瑞的光。

不過即便如此,袁肅從始至終也沒有怕過吳承祿,他知道吳承祿與吳夫人是族親,但其中還是隔著一段距離,並不能算是很近的親戚。再者此次吳承祿確實犯了極大的過錯,這種過錯放在前清那會兒可能會不當作一回事,現在若是沒人聲揚也會不了了之。

可問題是,一旦有聲揚這件事,挑明了要把這塊硬骨頭啃到底,那這件事是斷然逃不過去的。畢竟現在是民國,哪怕共和民主尚且仍然是一紙空談,這許多人還是要給“這張紙”麵子,尤其是在政治上,有許多“形式”上的事情是不可或缺的。

吳立可聽到袁肅如此淡然的點破吳承祿的背景,一時有些詫異,縱然袁肅仗著自己是大總統的侄子,可段總長好歹是大總統的心腹悍將。要說這眼下的北洋政府是可以沒有袁肅,還是可以沒有段祺瑞,這個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

然而,此時此刻他看到袁肅說話的神態如此輕鬆,當真猜不透對方心裏到底在想什麼。他看得出來袁肅並不是像那些飛揚跋扈的“王公子弟”,斷然不會是一時失心瘋要去得罪段祺瑞,可對方究竟有什麼樣的把握,居然膽敢去拔老虎的爪牙!

“原來……袁大人已經知道了。不過,袁大人您也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吳鎮守的夫人是許靜仁公的表妹。因此吳鎮守在京城的人脈關係可是非同小可的,還望袁大人慎思慎行。”

“什麼許靜仁公?我怎麼不認識此人?”袁肅微微皺了皺眉頭。

“正是前朝刑部直隸司主事、天津高等審判廳廳長許世英許大人,聽說他已經被提名入閣出任司法部總長,不過也不知道這件事確定下來了嗎?”吳立可有板有眼的說道。

聽吳立可這麼一說,袁肅倒是有了幾分印象,許世英字靜仁,是中國第一代司法製度的奠定人之一。不過對方骨子裏終歸還是有幾分封建古板的老氣,而且在一九一三年發生的宋教仁遇刺案上,還曾經利用司法總長的職權阻止此案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