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6章 任大都督(1 / 2)

“要是這樣,那就最好不過了。”袁肅依然保持著笑容說道。

兩天之後,吳承祿在袁肅派人看護之下啟程前往北京,至於趙方毓則在前一天晚上於牢房中自縊而死。整個案子就此告一段落,不管有證據還是沒有證據,沒有人再願意為這件事深入調查。而同樣是在這一天,袁肅從鎮守使署衙的一些幕僚口中得知,原來之前吳承祿的一切陰謀,全部是由一個叫於繼芳的人慫恿所為。

這正好解決了袁肅一個心頭疑惑,同時也讓他記下了於繼芳這個名字,沒想到王懷慶的心腹謀士還有這般死忠的心誌。隻不過盡管他很佩服,然則道不同那就是敵人,除非於繼芳今後銷聲匿跡老老實實的過小日子,否則隻要讓自己逮到,一定不會心慈手軟。

進入十月下旬,袁肅的工作重心基本上從賑災和洋河水庫上移開,他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整頓山海關鎮守使署以及山海關巡防營上麵。雖然北京並沒有明令說過會讓他接任吳承祿的位置,但無論是實際情況還是地緣政治,自己接管山海關兩縣已經是十拿九穩。

在整頓山海關鎮守署方麵,他幾乎算是大刀闊斧的整改,畢竟吳承祿離去之後,山海關鎮守使一職也會被撤銷,鎮守使署衙那麼多官吏該遣散的也應該遣散。就算他很快會接管這裏,一則用不了那麼多閑雜人扽,二則更不會用這些不是嫡係的人。

除了一些基層職能的官吏之外和個別幾個熟悉鎮守使署衙的高級幕僚之外,其餘大部分官員全部遭到解散辭退。不過辭退時並非一無所有,袁肅以私人名義還是開出了不菲的遣散費,多多少少消除了一定程度的怨言。

而在針對六個巡防營調整情況下,袁肅更是不遺餘力的動大手段。他先是以肅清為理由,將所有年齡超過四十歲的士兵全部遣散,之後又以整紀為借口,又將所有吸食大煙、鴉片等重癮嗜好的士兵全部遣散。

單單這兩項下來,六個巡防營超過四千人的兵力,一下子銳減至不到兩千人。營官隻剩下一人,除了之前被打死的三人,另外二人則因為煙癮被辭退。中層軍官被革職一大半,最後能夠留下來的都是一些文化程度不高的基層軍官和士官。

如此大手筆的裁軍行動,自然引起了巡防營眾多官兵的不滿,可是就算他們不滿也無計可施,如今吳承祿已經被押解進京受罰,整個山海關都由袁肅一個人說的算,不服氣難道還敢公然謀反兵變不成?就算要鬧兵變隻怕都未必是袁肅的對手,畢竟袁此次帶來兩個團的部隊與洋人的士兵都在城內,名不正言不順怎麼可能跟其硬碰硬?

最終這些被裁減的官兵隻能卷起包袱領了遣散費拍拍屁股走人,而留下來的士兵們也沒有感到多幸運。袁肅宣布新的軍營編製和紀律,將剩下兩千不到的士兵改編兩個為山海關關防團,不過並沒有任命任何軍官,就連剩下來的那為營官也被抽調到袁肅身邊待命。

關防團的編製完全仿照第一混成旅,之前舊軍係統全部淘汰。同時關防團士兵的待遇也與第一混成旅一致,包括一日三餐、新軍裝以及取消軍中各式各樣雜費製度,嚴厲杜絕吃空額、克扣軍餉的情況,所有軍官和士兵按照既定的餉額該拿多少拿多少。

這個消息公布出來之後,瞬間便贏的了這兩千巡防營士兵的人心,大家不僅每天可以多吃一頓飯,每個月還能多領到銀子,怎能不感到高興?要說肅清軍中各種陳規陋習,利益損害者自然是軍官,利益獲得者則是基層士兵,如今大部分軍官都被遣散了,也沒有多少人對這一項新規定有所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