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的天氣總算有了銷聲匿跡的樣子,立秋的一場蒙蒙細雨驅除了北方殘留的暑氣。
大地漸漸有了凋零的趨勢,林木熙熙攘攘、日漸消瘦,大街小巷的地麵上也都能看到許多不爭氣的殘葉畏畏縮縮的隨風而走。
對於袁肅而言,在過去的三個月時間裏,可以說是他領導之下一次階段性爆發式發展,自己不僅僅是與林伯深達成了南北商業戰略合作的大方向,同時在灤州轄區之內也一樣推進了早期工業的框架發展。
在政治上的便利配合手頭上的資本累計,也就是在這短短三個月的時間裏,以肅仁偉業貿易公司為首,到淮安官辦鹽業公司、上海北方商業銀行、淮北軍糧儲備公司、淮北金礦事務局以及灤州一零一工廠等等,如同雨後春筍一般接二連三的嶄露頭角。
灤州轄區之內的發展更是先拔頭籌,也許灤州轄區的發展動靜沒有外麵其他產業那麼響當當,那是因為本地的發展大部分是在一些現有的產業上進行擴建和更新,所以表麵上來看要顯得低調許多。但懂行的人卻能很明顯的察覺到,灤州本地產業的擴建和更新並不是一次量變,而是一次飛躍性的質變。
此次灤州本地的躍進發展,袁肅主要將力度集中在灤州本地以及唐海縣左近,而且推進發展的方向清一色的全部是基礎工業的鋪墊。
首先便是整頓灤州本地的電力公司,電力公司僅僅隻有兩家,而且經營的情況也不是很好,於是輕而易舉便由灤州政府收購接管下來。電力公司收歸官辦之後,袁肅與英國方麵做了多次交涉,終於簽署了一份電力設備引進的合同,以重金購得英國最新電力設備為本地電力公司更新換代。
其次是以肅業公司強行入股的方式,掌控了灤州本地所有具備規模的輕工業工廠的部分股份,然後動議這些工廠擴大生產規模、進口國外的生產技術和機械設備。三家紡織廠全部裁汰舊式的手工機器,改為進口英國和德國的電氣動力紡織機,所有工人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新機械設備操作培訓;六家食品公司一半的生產線全部換為蒸汽機動力;兩家機械廠增加生產線,開始生產自行車、鍾表和加工重工業原材料。
肅業公司以強硬的手段推行了這次輕工業的改革,雖然從長遠的角度來看確實是十分有利,但恰恰是這次改革階段,為了引進國外設備、擴大生產線、培訓技術工人等等,卻一下次消耗了極大的資本。同時在更新換代、培訓工人這段時間裏,所有工廠將無法繼續運營,從而引起了一輪本地工業的惡性波動。
當然,既然早就考慮到這一點,袁肅同樣安排了相應的應對計劃。
工廠無法經營這段期間,各公司向北方銀行貸款來熬過這個過渡期;其次是引進近代工業機械設備之後,勢必會推動生產規模擴大,而袁肅將會以山海關大都督的身份幫助所有工廠、公司拓展剩餘勞動輸出的銷售渠道,包括向漢陽鋼鐵廠、天津製造局、大同煤礦局簽訂合作合同,解決商品過多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