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4章 謀將加盟(1 / 2)

不得不說,這份電文正好迎合了袁肅才不久定下來的新計劃。既然北京方麵不希望第三旅再參與任何軍事行動,而第三旅實際上也不願意再冒任何風險,若是能通過招降的方式來瓦解河南民軍,不失是一件兩全其美的大好事。

袁肅這邊正愁著找不到合適的機會,因為即便周寶林這邊接受招降,但如果西南山區的民軍鐵了心要頑抗到底,周寶林也是斷然沒辦法說服這些人歸降。所以說這是兩方麵都需要有契機方才能辦成的事。

現在何豐林那邊發來消息,告知西南山區的民軍內部有了分崩離析,眼下隻要能夠說服周寶林投誠,那這件事顯然已經辦成了一半。

“袁大人,坦白的來說,你希望通過此次招降來試探我,而我同樣也希望能通過這件事來試探你。”周寶林意味深遠的說道。

“是嗎?”袁肅笑著問道。在他看來,原本還以為周寶林不會答應代替官府去招安豫南山區的民軍,畢竟這件事還是有一些風險。就算周寶林本人不在乎所謂的氣節,但一方麵是豫南山區的幾路民軍之前都是行走江湖的綠林,與白朗起義沒有直接關係,另外一方麵這些綠林或許並不是真正的好江湖義氣,然則卻是十分注重麵子。

一旦周寶林與這幾路民軍言語不和,極有可能會送掉性命。

隻是他萬萬沒想到,周寶林的回答非但沒有透露出反對的意思,相反居然還稱是借這件事來“試探”自己,當真是有些奇怪。

“如果你真心實意想要有一番做為,那此次招降便是袁大人你做出表率的大好機會。袁大人想要利用這次招降來試探我的決心和立場,而我也想要看看在招降之後袁大人究竟會有怎麼樣的做為。“周寶林氣定神閑的說道,說話時就好像是一個諄諄教誨的長者一般。

“原來是這樣。你大可放心,我既然下定決心要在河南幹出一番做為,要讓河南乃至更多地方的老百姓認識到北洋政府是有堅持改革的人在,那就一定會激流勇進,無論如何也要做出哪怕一丁點的成績出來。並非是我故意托辭,我所說的話都是實話,如今無論是我北洋內部又或者是國內局勢,正是暗流湧動之際,我輩逆流而上,同樣是承擔著極大的風險。”袁肅深沉的說道。

“我能理解你所說的話,不過我是絕不會接受所謂的一丁點的成就。袁大人你當在此任,就必然是有進無退。北洋如果不能像袁大人你所說那樣完成一次改革,這天下、這民族勢必都會是你們北洋的敵人。並非是我在恐嚇袁大人,我相信袁大人你比我更清楚北洋政府現在於國人心中的印象。改則有變通之餘地,不改則必亡。”周寶林斬金截鐵的說道。

袁肅心中是有幾分不讚同周寶林的話,在他看來周寶林的目光仍然隻局限於河南本地,又或者是深受南方革命思想的影響,因此才會覺得如今整個中國南北上下都在排斥北洋政府。他的的確確承認北洋政府存在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腐敗、保守、專製、人治思想等等,可畢竟是封建時代結束之後的第一個共和國,無論是掌權者、政客、學者甚至最基層的吏部員,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探索、磨合、改善。

更何況在他看來,中國南北上下並不是一致都在排斥北洋政府,就如同之前所說過的那些話一樣,許多老百姓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大總統、什麼是政體國體、什麼又是共和民主,所以根本也不會在乎當權的是袁世凱還是孫中山。

不過即便如此,他也沒有去糾正周寶林的話。隻要周寶林能接受招降,今後在追隨他奔走的這段時日,慢慢的就會明白這個國家與這個政府的真實麵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