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4章 登陸作戰(1 / 1)

“支那人怎麼敢主動出擊?如果他們把事情鬧大,照樣沒辦法向英法兩國做交代!”

“是啊,他們從一開始就擺出防守的姿態,如果真的有膽量進攻,那就在開戰之前就應該有所行動了才是。”

“支那人一旦主動開始進攻,那這場戰爭的性質就徹底改變了。膽小的北洋政府根本不敢把事情鬧大,他們從一開始就害怕我們大日本帝國的軍事製裁。”

其他參謀官紛紛發表了自己的意見,在他們大部分人眼中,幾經波折的中國已經不再是昔日令人畏懼的天朝上國,相反已經變得毫無鬥誌和信心。這不僅是中國政府的寫照,更是中國自上而下民眾的寫照。

就算不計較這些因素,現如今日本是協約國的成員國之一,第三艦隊正在組織趕赴歐洲戰場的軍事行動。隻要中國單方麵把事情鬧大,打破這層窗戶紙單憑協約國的同盟協議,無論如何英法俄三國都必須做出一個交代。

“諸位,連中國人不會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西方列強上麵,難道我們大日本帝國還會蠢到考慮這一步嗎?”福田雅太郎大聲的嗬斥道。

待見福田雅太郎如此嚴肅的模樣,眾人不禁有些吃驚,也不敢再多說什麼。

大穀喜久藏隻是擰著眉頭沉默不語,一時沒有做過多的評價。不過在他的心理卻還是隱隱約約的覺得,福田雅太郎是在為之前部署的作戰計劃的不如意而做掩飾罷了。

福田雅太郎是論年紀和資曆雖然要比大穀喜久藏差一些,但是早年是參加過甲午戰爭,之後一段時間盡管沒有參加日俄戰爭,但也是在德國軍事學院進修並且於大使館擔任武官。相對於那些常年隻把目光局限於亞洲的老牌將領們而言,他旅居歐洲多年,在視界和大局觀上自然要顯得更為全麵一些。

在他看來,既然開戰那就一定要堅持這是一場戰爭,至於什麼“局部衝突”、“外交壓力”、“國際背景”什麼的,全部都應該放在次要的位置。所以從始至終他並不是很在乎傷亡情況,隻在乎作戰的進站和整個戰局的影響。

不過即便他一個人這麼認為,然而整個師團上下卻都心急想吃熱豆腐,自己也無能為力。

雖然大穀喜久藏沒有多說什麼,福田雅太郎還是能從對方的臉色上看出一些端倪,於是他隨即又說道:“即便要改變作戰方式,我們目前尚且還有優勢,無非就是希望能更快的完成作戰目的。如此的話,我倒是有一個更為大膽的設想。”

大穀喜久藏不動聲色的問道:“說說看。”

福田雅太郎正色的說道:“我們大可采取十八師團進攻青島的辦法,全麵利用第二艦隊的海軍援助,發動登陸作戰,直取營口。第二艦隊海上的炮火之強,絕非支那人能夠應付,到時候隻要有一支部隊在營口登陸,配合第二艦隊的密集火力和蓋州這邊正麵的進攻,支那防線根本無從承受這雙方麵的壓力。”

聽完福田雅太郎的話之後,大穀喜久藏沉思了片刻,他承認這個作戰方式是一開始沒有想到的一點,畢竟登陸作戰是十八師團的預備進攻青島的戰術運用,更何況相關的物資也都在十八師團掌握之中。既然現在策動十八師團馳援戰場有諸多麻煩,倒不如借用十八師團的物資發起登陸作戰,出其不意兵臨營口城下,確實要比正麵死磕要強的多。

在一旁的大久保公治若有所思的說道:“登陸作戰的確能奇襲製勝,我也相信支那人在這邊方麵欠缺足夠的防備。以蓋州目前的情況,營口必然會分兵支援,所以可以說營口的防守已經很薄弱了。但有一點不得不考慮,準備登錄作戰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這前前後後的籌備工作,拋開一些冗餘程序不算,最快也要五、六天。這……”

默然許久,大穀喜久藏沒有再考慮那麼多,直接說道:“今晚將登陸作戰的方案擬定出來,明天開始抽調部分部隊返回旅順,進行登陸作戰的前期籌備,務必在四天之內完成所有準備。我要在第五天清晨發動對營口的登陸作戰。”

對於這項命令,多少是有些讓人吃驚,沒有任何站前預估和討論,直接便確定這一項高難度的作戰,其中肯定會有讓人不放心的地方。不過考慮到目前蓋州這邊已經占據了一定優勢,完全有多餘的兵力空出來,索性做兩手準備也不失是一件好事。

隨即,大穀喜久藏又正式開始著手安排登陸作戰的各方麵人事任命,既然是由福田雅太郎提出的策略,那自然由福田雅太郎本人親自來負責整個登陸前後的操作。

福田雅太郎當仁不讓的接受了任務,並且迅速調集人員開始安排相關的電文通傳。

作為一個執著於戰爭本質的將領,他相信自己要比大穀喜久藏更能掌握目前的戰局。像大穀喜久藏這樣的老牌將領,有太多是持功自傲。甲午戰爭、日俄戰爭的接連告勝,讓許多老牌將領和新銳將領信心膨脹到極點。也隻有像他這樣處於老牌和新銳之間的將領,才能很好的保持理性。

這也是為什麼兩年之後,福田雅太郎能夠接替大穀喜久藏成為第五師團師團長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