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6章 唐氏雲南(2 / 2)

熊總長便是四川民政總長熊克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熊克武是擁戴南方革命陣營,可身為四川本地的軍閥勢力,對於雲南增派到四川的趙又新、黃毓成兩路人馬多少還是有衝突。

聽完陳維庚的介紹之後,在場所有人腦海裏都已經有了一個很清楚的局勢構架。表麵上西南四省還是有反對帝製、堅決倒袁的勢力,論武裝軍事力量也不算太差。但是在統一的旗幟之下,彼此之間的縫隙仍然十分明顯。再加上北洋政府一早就有所防備,四川、廣西、湖南都早早布下了重兵。

“葉洲,你直接告訴我,其他三省可否真有決心?”緩緩吸了一口氣之後,唐繼堯略顯出幾分不耐煩的樣子,直截了當的詢問道。

“唉,雖然大家表麵反應都很積極,說隻要有人願意站出來領導,一定竭力響應。不過開了三天的會議,任誰都沒有說出一個具體響應的計劃,更沒有一個人能給出一個準心。倒是熊總長的人跟趙司令、黃司令吵個不休。還有那楊大人,一直催要下一年的軍費。隻怕,所謂的起事也都隻是信口雌黃,一個個還是寄希望坐山觀虎鬥,見風使舵罷了。”陳維庚十分無奈的說道。

“早知道這些人就隻會耍嘴皮子。”一旁的李友勳憤恨的說道。

“不過,見風使舵本在我們的預料之中,關鍵還是要有勢頭,隻要帶起了勢頭,其他四省必然還會跟風而來。其實早先在下已經收到了一些風聲,北洋政府並非人人都順意袁世凱目前的所作所為。隻要聲勢夠大,北洋內部必會自行風崩離析。”顧品珍鄭重其事的說道。

北洋內部各派係之間明爭暗鬥的事情,對於一些稍微懂政治或者活躍在這一塊的人們來說,都已經不是什麼大驚小怪的秘密。從二次革命那會兒開始,北洋內部的分歧便已經愈發明顯,先是吳佩孚不滿湖南都督的任命,後是曹錕懊惱丟了直隸都督的位置。就連北洋元老段祺瑞、馮國璋二人之間也時常爭風吃醋。

不說遠的,單說最近這段時間的情況。北洋政府好不容易培養出一個像樣的後起之秀,袁世凱也好不容易有了一個能帶兵的宗親,結果袁肅才剛剛在遼東立下汗馬功勞,回京之後便被沒收了兵權。隻能說袁世凱的疑心病作祟,使得原本就不團結的北洋,愈發顯得鬆動。

唐繼堯之所以很熱衷於此次麗江會晤,同樣是因為看穿了北洋政府內部的情況。當然,除此之外他的野心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如今孫中山避居日本,蔡鍔同樣遠渡東洋養病,整個西南五省除了陸榮廷之外,就屬他雲南勢力最強,因此少不了要趁著這個時機揭竿而起,成為西南反袁力量的領導者。

對於其他幾個省而言,反袁或許有一定的革命成分,但這個革命成分絕對不是主流。無非都是抱著趁亂時多搶一把,獲得更多的地盤和權力,同時還能增添正麵的形象,何樂而不為?然則唐繼堯不僅要撈地盤、撈資本,更是要成為能競爭中央的領導人物。

他不止一次幻想,有朝一日國會大選時能有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候選人名單中,隻有上升到這樣的境地,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大權。

也正因為如此,顧品珍的話多多少少是迎合了他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