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4章 局勢突變(1 / 2)

一九一六年一月二十二日,對於整個中華帝國來說可能是一次轉折點,而尤其是對於袁世凱本人而言更是一次人生曆程上不可磨滅的沉重一筆。新華宮從淩晨開始就籠罩在一片低沉的氣氛當中,彷佛總有揮之不去的烏雲盤旋在頭頂,又似是磅礴大雨來臨之前。

半夜時一封電報將袁世凱徹底從睡夢中驚醒過來,不僅僅是他艱難入睡的睡夢,更是前前後後熬到今時今日的皇帝美夢。曹錕在湖北聯名五省督軍和十二位北洋將軍發布通電,宣布支持護國運動,反對袁世凱個人獨斷專行的帝製。這五省督軍分別是湖北督軍王占元、江西督軍李純、福建護軍使李厚基、淞滬鎮守使楊善德、安徽督軍倪嗣衝。

至於十二位北洋將軍除了吳佩孚之外,其他人則是北洋軍舊係統的師長、旅長。當然不排除有濫竽充數者。

除了曹錕發出來的這份通電之外,廣西的陸榮廷也不約而同發來一封專電,告知廣西將會脫離北洋政府,直至帝製一事能有一個妥善的解決。

整個事情早先就已經有了預兆,隻不過袁世凱遲遲不肯麵對罷了。等到在這天突然捅穿了這最後一層窗戶紙之後,袁世凱依然有一種當頭一棒的感覺。他在床榻上呆坐了許久,一旁的內侍和姨太太都不敢吭出半聲來。好不容易緩過勁頭,他蹣跚的下了床,吩咐內侍為自己穿戴好衣裳。

簡單洗漱了之後,袁世凱打算前往勤政殿著急軍事參議處和陸軍部諸官員商討對策。此時此刻,他的心緒完全亂成一團,所有事情剛剛想到一半便有被另外一件事情打了岔兒,以至於所有的事情都沒辦法想一個全麵。

然而剛剛從寢房出來,不遠處的走廊上又急匆匆跑來另外一名內侍。

袁世凱駐步等了片刻,內侍踉踉蹌蹌的跑來之後,上氣不接下氣的說道:“萬歲爺,萬歲爺,大事不好了……”

袁世凱心頭膈應了一下,沉著氣問道:“又出什麼事了?”

內侍連忙說道:“農商大臣周大人、教育大臣張大人、海軍大臣劉大人剛剛一起遞上來辭呈。夏秘書長說這是頭等大事,必須立刻通知萬歲爺……”

好在袁世凱早先就做好了心理準備,這會兒聽到這個消息並不算十分震驚。但是他很清楚夏壽康為什麼急著讓內侍在淩晨時分跑來通報這件事,結合剛剛收到的來自湖北的電文,很顯然這三位內閣大員的辭職也是早有預謀。唯一可以慶幸的是,這三個內閣大臣並不是核心內閣成員,他們的離職最多是造成輿論上的壓力,並不會太影響整個大局。

隻是,這終歸不是什麼好兆頭!

沉默了一陣之後,袁世凱有略顯嘶啞的聲音問道:“夏秘書長現在人在何處?”

內侍躬身答道:“回萬歲爺,夏大人正在前廳等候接見。”

袁世凱沒有再多說其他的話,邁著沉重的步子繼續往外走去。

來到前廳,夏壽康與幾名秘書處的幕僚早已翹首以盼,幾乎所有人的臉色都是黑到了極點,尤其是夏壽康,在等待的過程中不住歎息和來回踱步來緩解內心的情緒。袁世凱與眾人見麵後,沒有說太多的廢話,隻是讓夏壽康趕緊去安排軍事參議處和陸軍部的主事官進宮開會,同時又帶著眾人就近來到中書房商議。

“眼下曹錕隻是聯名宣布反對帝製,但是並沒有說會派兵北上逼宮。如今隻要能繼續穩定北方諸省的政局,尚且還是有回旋的餘地。隻是,唉,這次事情實在是鬧得太大了。前陣子在北京已經有學生團體發起遊行反對帝製,經曹錕這一事的煽風點火,肯定會鬧得更大。”夏壽康頗有疑慮的說道。

“曹老三還真是敢鬧事!若不誅他三族,我必死不瞑目!”袁世凱陰沉的說道。他在這番話的時候並沒有顯出很憤怒的樣子,聲音也不是很大,隻是卻讓人感到十分冰冷。盡管如此,可既然能說出這番話,任誰也不難猜出這才是真正的怒火。

“陛下,周自齊、張一樘、劉冠雄三人在這個時候辭職,而且還是連夜發來的辭呈,此事肯定是有蹊蹺。他們不想是收到風聲才臨時做出的決定,倒像是早就跟曹錕串通好了。怕就怕這僅僅隻是開始,曹錕選擇在今天揭牌,肯定是因為所有事情都做好了籌備。”夏壽康雖然知道袁世凱現在很憤怒,可憤怒是解決不了問題的。現在都到了火燒眉頭的時候,必然要能采取更實際的應對措施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