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年三十兒的肉香(2 / 2)

婦女們揣著袖子,老少爺們抽著旱煙袋,小孩子蹦蹦跳跳,這裏倒是比唱河南梆子的戲台還熱鬧。

我爺爺讓民兵把看熱鬧的人都哄開了,他撩開草席,看了看裏麵已經被燒得麵目全非的屍體。

屍體蜷縮著身子,又瘦又小,嘴裏的牙齒所剩無幾,一雙小腳蜷縮著。

小馮看了一眼我爺爺,那副打扮就是個土包子農民,他還會破案?

不過雖然這麼想,可他到底是給老馬麵子,也就沒當麵說出來。

老馬問:“咋樣?展營長。”

我爺爺用黢黑的手指,蹲在那說:“是個小腳女人,五十多歲了。你去派人找找看,可有哪家的五十歲以上的婦女少了?”

村長和老馬點點頭,屍體雖然被燒焦,不過整體輪廓還在,舊社會裹下的小腳是最顯著的特征。

裹足已經廢除多年,建國後更是徹底廢除。自然,裹足的都是上了年紀的女人,還有牙齒脫落幹淨,能辨別出大致的年齡。

這就給排查死者範圍縮小了不少,村子裏都是熟人社會,誰家不出門一眼都能瞧見。

大家三言兩語一比對,就掌握了情況,死者正是住在村子東頭的王巧芝。

我爺爺問:“王巧芝可跟誰結過仇?”

村長蹲在地上,吧嗒著旱煙袋,而後又撓了撓頭皮說:“她就是個搓得圓捏得扁的人,誰會跟她有仇?”

我爺爺又問:“那她家裏頭可有什麼值錢的東西?”

村長又說:“貧農!窮哩叮當響,連條好被褥子都拾掇不出來。”

此時全國已經解放,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打家劫舍、行凶斷路的歹人多數已被掃淨,惡性案件發生率逐年降低。

發生這種燒屍的事情,著實讓人難以想象。

我爺爺看了現場的麥秸垛,又躡手躡腳地開始查看周圍痕跡。

遺憾的是,看熱鬧的人太多,到處踩得都是腳印,原先的痕跡也早已被破壞了。

“去她家裏瞧瞧。”我爺爺說。

“走,俺給你領路。”村長把煙袋頭在鞋底磕了磕,把煙袋杆子搭在肩上,領著我爺爺朝著王寡婦家去了。

我爺爺背朝著手,低著頭掃著地麵。

昨夜因為剛飄過一場小雪,地麵有些泥濘。

眾人都小心地走著,我爺爺背抄著手,眼睛卻盯著地麵。

他時不時地停了下來,就蹲在地上查看。

就這樣走走停停,到了王寡婦家。

王寡婦的屋子攏共三間,都是低矮的土坯茅屋。兩間正屋朝向向南,一間廚屋朝東。門上了鎖,裏麵漆黑一片。

村長問可要砸開?

老馬看向我爺爺。

我爺爺點點頭,說你們先別進去。

門被砸開了,我爺爺自己到裏麵看了一圈。

我爺爺看了一圈,就問:“王巧芝多高多重?”

“那不高,你瞧她這屋子就知道。要說重嘛,我估摸著連衣裳也就七八十斤。”

我爺爺問公安同誌借來了馬燈。

關上門,他把馬燈平放在地麵。

燈光下,泥土地麵上的幾組腳印清晰可見。

我爺爺小心翼翼走過去,觀察著這些雜亂的腳印。

而後,他拿出一張紙,在上麵畫著什麼。

是的,我爺爺不認字,但畫畫卻不錯。我小時候見過他畫的東西,線條勾勒十分專業。

做完這些,我爺爺又出了門,繼續低著頭向外走。

忽然,他看到一組腳印,又蹲了下來。

他喊來了富貴叔,又讓他拿來紙和筆。

繼續重複著之前的動作。

接著,我爺爺圍著屋子轉了一圈。

他用手摸了摸土坯屋外牆,上麵插著成排的高粱穗,這是起到防雨作用的,摸了摸周圍一圈,他心裏有了計較。

而後,我爺爺沿著王巧芝家,到燒著的麥秸垛又走了一遍。

看完之後,村支書和公安老馬都湊過來問他:“咋樣?”

我爺爺想了想後說:“走,咱都先回去吧!”

村長一臉詫異,問到底咋樣。

我爺爺也不說,就讓人都散了,就說過完年再說吧!

村長和其他人聽了都泄氣,小馮更是直接說:“展營長,這破案子還等過完年?”

我爺爺沒理會,自顧自走了。

倒是村長客套幾句,說:“展營長,晚上留下來喝兩盅?”

我爺爺邊走邊擺手:“不了不了,家裏頭做飯了。”

不過,隻有了解我爺爺的老馬卻知道,這案子我爺爺有把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