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爺爺登島後開始尋找可能的足跡,這島麵積雖然不大,可到處都是樹木和竹林,再加上最近砍柴的人不少,腳印早就是淩亂不堪。
我爺爺他們先是去了最先發現屍體的幹溝,因為時間長遠,這裏早就沒有了什麼腳印。
接著,我爺爺又去了不遠處的河邊,開始尋找第一現場。
腳印雖多,我爺爺卻在竹林前的一片空地上,找到了幾組特殊的腳印。
他看了之後站起來道:“這裏就是案發地。”
小馮主任、老馬、富貴叔等人都湊了過來,地麵上有些腳印,但和其他地方並無二致。
“老展,會不會搞錯?”老馬直言不諱地說:“這裏離河邊不遠,凶手如果想要拋屍直接推到河裏就行,為啥還要拖到幹溝那邊?”
我爺爺蹲下來,指著地麵腳印說:“我們不能用自己尋常的想法去想凶手,你們看這地上的腳印,這裏的腳印明顯有蹬足的痕跡,地上也有扭痕,說明這是凶手從後麵用繩子勒住了吳根。”
接著,我爺爺開始了他的足跡勘察和提取工作。因為已經過去了十幾天,再加上承痕體是硬質泥土地,地麵上的印痕已經很淡了。
我爺爺尺、分規、圓規和透明膠片等簡單工具對腳印進行提取,不過有效的足跡也隻有半個。
現在痕檢對此有個專業名詞,叫“變形足跡”,不過我爺爺當時直接說這種叫“斷掌”,意思是斷了一半的足跡。
這個斷掌加上其他的細微痕跡,對我爺爺分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按照這個斷掌,我爺爺去了泊船的岸邊,那裏河灘濕潤,泥地更容易留下痕跡。
可等我爺爺等人沿著河灘幾處停船的地方看了之後,卻發現這裏並不像想象的那麼容易提取足跡。
因為經常有人來靠岸的緣故,這裏腳印很是雜亂,有的腳印上踩著腳印,有的腳印甚至疊加了三四個腳印。
比對了那個斷掌後,我爺爺沒有找到同類的腳印。
他瞄向了河灘旁邊淺水的位置,看了一會兒後,我爺爺問:“帶鐵鍬了嗎?”
眾人不解,我爺爺把河灘便圍了一個小的堤壩,然後把裏麵的水慢慢往外舀。
舀了很長時間,終於露出了地麵。
我爺爺輕輕地撥開水,果然,有一個清晰的腳印露出了廬山真麵目。
我爺爺繼續舀水,等到腳印完全露出來的時候,他又用手輕輕地把腳印裏的水捧出來。
捧到後麵,還剩一些水,我爺爺隻能不能再用工具舀水了,那樣的話會破壞足跡痕跡,他一時間找不到注射器,便隻好脫下身上的衣服,一點點的把水蘸起,擰幹,再蘸起。
就這樣費了很長時間,那枚腳印才完整顯現出來,我爺爺看了一眼後,臉上露出了欣慰的表情,這個腳印和那個斷掌的腳印是出自一個人。
小馮主任有點質疑,那個斷掌的腳印那麼模糊,怎麼才能確認兩者是屬於同一個人?
我爺爺道:“一個人足跡的形態和特征是由腳底骨骼形態和起支撐骨決定的, 支撐骨形態、位置等就會影響到足跡在點、線、麵方麵的特征組合, 這就是每一個人獨有的步態。”
接著,他對富貴叔說:“富貴,取模,這趟沒白來。”